浅谈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_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07.10 KB
- 文档页数:3
台港澳经济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李非吴凤娇摘要:文章运用Grubel-Lloyd 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 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剖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两岸农产品贸易和贸易变动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日益增强趋势。
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则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未来,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一、引言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依赖性渐强的经济贸易格局隐然成形。
作为海峡两岸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贸易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9.1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93%。
随着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和台湾地区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和潜力将日趋扩大。
随着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渐趋热络,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日益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热点,现有文献多集中于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特征的探讨、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研究、两岸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分析,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变成因仍未能涉及。
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对深刻把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演进趋势,促进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调整,从而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走向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给定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
产业内贸易相较于产业间贸易,具有贸易利益大、调整成本小的多重优势,成为各国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取向。
ECFA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影响及对策今年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开启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时代。
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ECFA必将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ECFA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影响(一)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根据框架协议规定,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农产品占18项(详见表1)。
其中,水产品4项,食用动物产品1项,花卉1项,食用菌1项,水果5项,茶叶6项。
这些农产品的进口税率为10.5-20%。
按照大陆方面早期收获产品降税安排(表2),18项农产品中,除了火龙果和其他编号未列名的食用动物产品两项早期收获计划实施第1年的协议税率降为10%、第2年降为5%、第3年降为零之外,其他的16项农产品第1年的协议税率均降为5%,第2年全部降为零。
1、有利影响。
一是有利于扩大闽台农产品贸易规模。
ECFA的签署和实施,大幅降低了农产品关税,有利于台湾扩大对福建农产品出口;同时,ECFA规定,允许大陆服务提供者在台湾以独资、合资、合伙及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立商业据点,提供经纪商服务(活动物除外),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的经贸联系,带动福建农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对台出口,从而扩大闽台农产品贸易规模。
二是有利于促进闽台农产品优势互补。
福建与台湾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台湾的热带果蔬等农特产品质量好但价格高,多数都走精品路线,有利于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而福建的农产品省则在中、低端市场上具有优势。
三是有利于大陆农产品2、不利影响。
一是同质性竞争可能挤占福建农产品的部分市场。
在ECFA中,大陆对台湾的18项农产品实施降税,而台湾没有对大陆农产品实施相应的降税措施。
福建对台湾农产品进口金额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实施降税措施的18项农产品进口将明显增长,挤占部分同类产品市场,特别是对在闽台商生产同类产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是对在闽生产的台湾品种农产品市场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江晶,讲师,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现代农业;潘晓佳,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台湾农业㊂通讯作者:史亚军,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台湾农业㊂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췍 江 晶1 潘晓佳2 史亚军2(1.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都市农业研究所 北京102206;2.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2206)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已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认清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现状,对于促进两岸农业资源共享㊁产业优势互补㊁农业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本文认真分析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创新合作模式㊁完善交流机制㊁加大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D O I :10.13856/j.c n 11-1097/s .2015.08.038 农业是目前两岸合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㊂台湾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农业经营管理高效,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大陆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种养规模大,市场空间大;台湾农业与大陆农业存在天然的互补性[1]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进入大发展时期[2]㊂1997年开始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2010年6月29日,两岸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 C F A )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㊁规范化轨道㊂2005年以来,大陆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来搭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完善两岸交流合作的体系,最大限度推动两岸合作㊂目前,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巩固㊁深化的新阶段,农业合作也将进入一个需要不断深化㊁不断拓展的新时期㊂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大陆农业发展转型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㊁增加农民收入及实现两岸农业资源共享㊁产业优势互补㊁农业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1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现状1.1 两岸民间农业交流不断加大近几年,两岸农业界人士频繁互动,各种交流平台不断搭建,成为两岸农业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㊂一方面,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协会㊁学会㊁科研院所㊁企业为主要参与对象,两岸共同举办座谈会㊁研讨会㊁农产品与技术博览会㊁展销会㊁投资贸易洽谈会等㊂海峡两岸休闲农业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11届;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研讨会㊁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已成功举办7届㊂另一方面,两岸农业合作社组织㊁农业企业㊁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互访学习日益频繁㊂2012年重庆市组织市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理事长及合作社辅导员共计89人赴台湾培训;2013 2014年,北京市㊁山东省均组织村支书㊁村主任㊁镇长等一线农业工作者分期分批赴台湾进行精致农业㊁休闲农业㊁乡村旅游的学习交流,山东省赴台湾学习培训的人数累计达1000名以上㊂随着大陆休闲农业㊁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两岸农业界681 WorldAgriculture2015郾8(总436)人士对经验交流的需求愈加旺盛,两岸民间交流将进一步加大㊂1.2两岸农业合作基地发展迅速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㊁合作示范区㊁农民创业园㊁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形式,两岸合作基地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㊂从基地规模看,2009年,试验区㊁示范区等基地已遍及16个省份,覆盖面积甚至已经超过了台湾面积的8倍多[3];从投资规模看,截至2013年年初,仅试验园区和创业园两个板块,总投资就接近60亿美元,企业超过5000多家;在建设运行方面,管理支持政策与机制逐步完善㊂大陆各地因地制宜,从土地㊁税收㊁规费㊁投资服务等方面,出台支持台湾农民创业的政策㊂自2008年重庆市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3亿元帮助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重大项目,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渝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3大平台之一㊂这些合作基地一方面成为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另一方面对大陆区域性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㊁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在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联结农民连片种养,传授农民生产技术和经验㊂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省共有5万多农民在台资企业就业㊂1.3台湾投资大陆农业不断拓展根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大陆是台湾农业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表1)㊂从投资区域上看,正由沿海地区在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投资领域上看,正由种植业㊁畜牧业㊁林业㊁渔业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深加工㊁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农村第二㊁三产业发展;从产业形态上看,正由种养殖生产向精致农业㊁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形态拓展;从经营项目上看,台商企业正从农作物良种投入向资金㊁品种㊁技术㊁设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投入转变㊂海南省台资农业企业600多家,共承租开发土地1.4万h m2,已形成一批以亚洲最大莲雾种植基地㊁古色咖啡农场为代表的优势品牌企业和专业化基地㊂2013年江西省引进台资农业项目累计达150多个,签订合同金额8.8亿美元,实际进资5.3亿美元,占江西省农业利用境外资金的27.7%㊂台商在北京市建立的休闲农庄达30多家,其中密云县蔡家洼以台商鑫记投资为契机,现已建成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园区㊂表11952 2013年台湾农业投资区域分布单位:件,%,千美元国家和地区件数占比核准金额占比中国大陆55491.8728858177.66印度尼西亚61.00219235.90越南40.66216865.84菲律宾30.5048591.31中国香港10.1720000.54马来西亚50.8315730.42泰国50.839290.25日本20.334320.12亚洲其他地区30.5076332.05尼加拉瓜20.3351891.40加勒比海英国属地10.176030.16中南美洲其他地区40.6628850.78澳大利亚20.3340141.08新西兰10.1712020.32大洋洲其他地区30.5036440.98美国40.6630920.83欧洲其他地区30.5013350.36合计603100.00371580100.00资料来源:叶梅红等[4],2014㊂1.4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自2005年大陆相关部门开始对原产台湾的15种进口鲜(包括冷藏)水果实施零关税以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进入深化互动阶段㊂自2005年,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输入量连续8年持续快速增长[5]㊂受惠于两岸直航㊁签署E C F 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等政策,自2010年起,大陆成为台湾农产品第二大输出市场和第七大输入来源地(台湾 行政院农委会 ,2012), 2007年和2011年出口额分别为4.3亿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1.7%㊂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金额大幅增加,从2008年约3亿美元的逆差,降到2012年3000万美元,成为原来的1/10㊂2013年台湾输往大陆农产品贸易额达9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农产品输出的最大市场㊂1.5两岸农业合作形式不断创新近几年,随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与交流形式不断创新,推动两岸农业与农民共赢㊂2013年,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㊁华侨大学等相关研究机构以及部分果蔬种植企业和台湾3所院校,3家台湾农业技术改良场和15家台湾果蔬生产781WorldAgriculture2015郾8(总436)企业合作成立泉台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泉州种植资源优势和台湾品种研发㊁加工销售的优势互补,提升两岸果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打造国际市场㊂(贵州)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项目以台金公司为龙头企业,依托台金公司现代科技农业㊁观光休闲旅游㊁精致观光工业㊁农村金融4大产业,通过在贵州省各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借助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持,以台湾种苗为基础条件,带动农户发展蔬菜㊁花卉㊁水果㊁苗木4大产业,实现台湾经营模式的成功植入㊂2013年福建省首个海峡两岸农民合伙农场在龙海市建成,以经营树葡萄种植为主,以合伙企业接受工商单位的监督与管理㊂2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政策差异导致台商直接投资水土不服 两岸土地政策差异使台商投资面临土地流转和土地固化问题㊂一是台湾土地私有化,不受监管限制,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和流转不稳定性给台商直接投资带来较大困扰,不利于规模效益和持续投入㊂二是大陆对农用土地的固化有着严格的标准,很多时候不能满足精致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设施㊁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城市㊂2.2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创业园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编制,经营管理者多是兼职,使园区在内外事务方面统筹协调能力变弱㊂创业园建设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服务相对滞后;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欠畅,专业性或重点性支持创业园发展的金融保险机构几乎空白㊂创业园内多数台资企业是中小企业,和大陆中小企业一样,面临融资瓶颈,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㊂2.3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空间仍有待扩展尽管大陆农业从业者㊁学者赴台湾学习越来越频繁,但在对台湾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经验学习上仍没有形成有效的借鉴㊂同时,在重要领域两岸缺乏长效合作,如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检疫领域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策划和设计等㊂3 推动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对策建议3.1 突破产业直接投资阶段,着力推进品牌合作与模式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合作为重点,推进两岸农业品牌合作,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在包装上实行合作,通过渠道共享,实现利益共得,重点发展大陆特色农产的伴手礼,将大陆农产品做成精美伴手礼供台商带回台湾,并走向国际市场㊂以农业合作试验区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合作基地,创新合作方式,立足本土,发展本土产业,借鉴台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㊁技术服务㊁融资服务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做法,推进两岸农业共同发展㊂3.2 以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重要平台,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出台鼓励台资企业到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的优惠政策,重点在融资贴息㊁贷款担保㊁涉农涉台项目优先支持发展等方面给予台资企业实实在在的 实惠 ㊂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建立农业合作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台商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服务㊂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规划布局,给予台湾农民创业园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切实解决台商对土地的顾虑和投资权益的保障问题,不断优化园区产业布置,增强台湾农民创业园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㊂3.3 以拓展两岸农业产业链合作为核心,重点建立3大机制充分发挥台湾品种改良㊁科技创新㊁生计加工的优势,依托大陆丰富的农业资源,拓展两岸农业产业链合作,重点建立农业科技深化合作机制㊁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机制㊁农产品监管和安全预警合作机制3大机制㊂一是鼓励两岸涉农高校㊁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环境治理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㊁农业资源集约利用等关键性基础科学研究,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两岸农业科技深化合作机制;促进两岸专家互访常态化,积极争取国家引智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实现两岸农业技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共享㊂二是以两岸相关协会为主导,建立两岸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机制,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统一策划,完善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两岸农产品销售渠道㊂三是强化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合作,充分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中建立无缝农产品管理体系的做法,以政府为主导,在管理体系㊁标准制定㊁机制建立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两岸农业安全合作[6]㊂(下转第230页)881治和农业的综合开发,④农业生物环境及建筑工程学,⑥农村能源工程学,⑦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学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㊂首先是连续多年来的每年粮食增产改变了中国过去经常缺粮的面貌㊂2000年中国小麦㊁玉米㊁棉花㊁肉㊁蛋㊁蔬菜总产量就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㊂其次,由于农产品丰富价廉,人们普遍提高了营养水平,健康状况大有改进,平均寿命有所延长㊂再就是由于在满足直接食用之外,有大量富余的农产品,使加工业得到大发展㊂农业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部门之一㊂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变化是在特大自然灾害频繁,水㊁土资源日渐紧缺㊁成千上万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情况下发生的㊂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村提供的劳动力使城市㊁工矿业㊁交通运输业等也改变面貌,例如中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于2009年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㊂这有许多技术㊁经济和国家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原因,但农村能够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进入与汽车制造有关的各个工业部门,和修建成通车里程达6万多k m 的公路网㊂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㊂当然,使农业发生变化的,首先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增产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生产条件的改善㊂那么,是什么科学技术使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呢?是农业工程㊂首先是农田排灌工程,对抗御旱涝灾害,保持高产稳产所做的贡献最大㊂其次是农业机械化工程㊂中国农村能提供如此数量的农民工而不影响农业生产,靠的就是大批农业机械发挥的作用㊂至于其余各项农业工程所起的作用,同样非常明显,许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的㊂农业工程发挥的这些作用完全验证了我当时的想法:应用农业工程使中国富起来!中国农业创造的财富,包括农民工所做的贡献,是当今中国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支柱㊂我们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中国的穷揪心了!现在国家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 四化 : 工业化㊁信息化㊁城镇化㊁农业现代化 ㊂这个 农业现代化 当然有别于30年前提到的 农业现代化,而具有新的内容和要求㊂农业工程作为建设农业的工程技术当然也应当有新的发展㊂我相信建设中国现代化农业,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活动之一㊂指导这个活动的,不能没有科学,那应当就是 农业工程学 ;参加和指导这个活动的,不能没有 农业工程师 , 农业工程 将成为最受群众和各级政府欢迎的崇高职业;为这个活动服务的属于 工程 性质的科研㊁设计㊁咨询㊁施工等部门和各种生产性㊁服务性企业团体必然会蓬勃发展㊂我们应当努力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上接第188页)3.4 立足两岸共同发展需求,强化人才交流合作休闲农业㊁乡村规划㊁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人才是今后大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㊂在加大两岸互访学习的基础上,一方面,依托两岸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结合大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㊁农村杰出实用技术人才培训㊁农机合作社领办人培训等项目,建立休闲产品设计㊁农村旅游项目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人才赴台湾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在各类研讨会相继展开的基础上,要建立研讨会拓展机制,加大学者㊁从业者等个人之间的深度交流㊂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两岸文化交流,以农业为纽带,传承中华文化,致力于两岸农业经济㊁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㊂参考文献[1]程国强.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建议[J ].两岸关系,2009(12):36-37.[2]农业部.两岸农业合作潜力巨大有待双方挖掘[E B/O L ].(2013-03-11).h t t p://w w w .c h i n a n e w s .c o m /gn /2013/03-11/4633203.s h t m l .[3]魏玉栋.从互利合作到互助互爱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综述[J ].农村工作通讯,2010(19):10-12.[4]叶梅红,李琴,何均琳.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4(12).[5]2013年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进口量增长67.95%[E B /O L ].(2014-01-08).h t t p ://w w w .c h i n a d a i l y .c o m .c n /h q g j /j r yw /2014-01-08/c o n t e n t _10988784.h t m l .[6]赵玉榕.E C F A 时代两岸农业合作机制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3-79.032。
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内容摘要:内容提要:自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的迅速蓬勃发展,而且展望未来,其势头更加迅猛。
随着祖国大陆入世步伐的渐近,在两岸紧张政治气氛中的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受到重视。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
本人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者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两岸经贸周期性波动“三通”壁垒经贸互动自海峡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地迅速蓬勃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
本文拟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着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尽管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方针的提出及“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暂停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势头难以阻挡。
到底,两岸累计间接贸易总额超过1369亿美元。
祖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是中国的政治年、澳门回归和五十年大庆给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尽管台湾当局抛出的“两国论”也阻挡不住两岸经贸往来的前进步伐,两岸间接贸易以14.5%的速度增长,全年间接贸易总额达234.8亿美元,两岸贸易依存度已升至11.1%,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17.5%、进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4.1%。
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二大进口市场和较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大陆(含香港)则是台湾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及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2900多项,实际投资额达30.4亿美元。
1月至11月份,全国新批台资金额达到2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海峡两岸水果贸易困境及前景李睿1于滨铜1张文胜2王志刚1(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2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摘要: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发展为中国台湾水果出口中国大陆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供给不稳定和销售不畅的困境。
从中国台湾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峡两岸水果贸易困境及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采取市场区隔营销战略、善用差异化竞争、完善外销供应链体系、加强品牌建设等改进措施。
未来,随着中国台湾果业销售组织化程度和水果品牌建设的提升,中国台湾水果的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水果;供给;销售;困境;前景Plight and Prospect of Cross-straits Fruits TradeLi Rui 1,Yu Bintong 1,Zhang Wensheng 2,Wang Zhigang 1(1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ross-strai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products trade policy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Taiwan fruit export to Chinese mainland,and also face the plight of supply instability and sales sluggishness.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growth of China's Taiwan fruit industry,the difficulties and main reasons for the fruit trade between cross-straits were analyzed.Finally,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adopting market segmentation marketing strategy,making good use of differentiated competition,improving export supply chain system,strengthening brand building and so on.In the future,with the organizational of fruit industry sales and fruit br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s Taiwan,China's Taiwan's fruits will have broad developmentprospect.China's Taiwan;Chinese mainland;fruit;supply;sales;plight;prospect2018-0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3136);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GX2011-1007(Y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2018年专项项目(PXM2018_014207_000041)李睿(1995—),女,山西晋中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浅谈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对策5800字摘要:闽台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有长期、良好的基础,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区域空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但由于各种原因,两地农业合作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建立健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沟通协商、产业及产品产销对接、人力资源和技术交流,有效化解风险,形成闽台全面农业合作体系,有利于实现闽台农业合作双赢。
本文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闽台农业合作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一直走在两岸合作交流的前列,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
由于闽台两地自然条件最为相似,农作物种类、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等也基本相同,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区域空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上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文化信仰及习俗相仿,发展前景倍受重视。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闽台农业合作机制的建立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两地农业合作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海峡两岸农业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频繁接触、广泛交流。
在蔬菜、果树、畜牧兽医、动植物检疫、渔业、食品加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闽台农业合作不仅推动了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大陆成为台湾食品产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发展腹地,同时也为台湾农业的顺利升级及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机会与空间。
闽台农业合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政治因素影响明显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台湾当局历史上因政治因素进行限制,致使两岸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
根据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相关资料分析福建对台农企、品种、设备引进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92、1995、1996、2001这几年是两岸关系的紧张期,因此闽台农业方面的合作较少;而1979、1985、1993,以及2005年以后都是两岸关系较为改善的时期,因而全都是福建对台农业引进的高峰年。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令人担忧。
现在农产品的出口量增长速度
越来越慢,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这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有关。
此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因素大,给贸易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同
时也加剧了贸易风险,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另外,我国农产品
贸易面临着海关手续繁琐、质量控制不完善、地理性突出以及贸易规范性
化不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的
质量检测和检验,以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其次,要完善农产品贸易机制,
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要对海关手续进行便利
化改革,提供充分优惠,从而降低贸易成本。
最后,要加强地理标志和商
标保护,以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使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两岸农业产业的交流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海峡两岸在农业产业的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农业产业在交流合作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交流农业两岸交流1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增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的增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人员往来在不断扩大。
农业作为一大产业领域,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地位愈显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总数近5000家,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
从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直至生化科技的应用,合作与交流在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峡两岸将同时面临巨大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与交流更是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海峡两岸地缘相近、农业形态相似。
台湾的品种改良技术、种植养殖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较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很有特色,但成本高、资源少、市场有限、发展空间不足;祖国大陆土地、物种、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巨大,但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偏低,效率不高。
因此,双方结合,前景十分广阔。
两岸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是构成两地农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佳条件。
2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两岸目前的农业交流与合作虽然大多以民间、间接、小规模、低层次为主,但发展势头良好。
农渔产品贸易逐年增加两岸农牧渔产品在供需上存在很大互补性,两岸农渔产品贸易已有十多年历史,尽管在两岸总体贸易中的比例不大,但随着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项目的逐渐开放而扩大。
据台湾一项调查表明,每年大陆水产品流入台湾的数量,约占台湾沿岸渔业产量的65%。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一、引言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国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了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一)贸易规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但贸易逆差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蔬菜、水果、水产品等。
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和特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进口方面,我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贸易伙伴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较为广泛。
美国、巴西、东盟、欧盟等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
其中,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四)市场分布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而进口来源地则更加多元化,涵盖了美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地区。
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一)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二)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国农业,设置了各种贸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足。
(四)品牌建设滞后我国农产品品牌众多,但知名品牌较少,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较低,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
(五)物流和冷链设施不完善农产品物流和冷链运输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
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策(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RCEP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特征、挑战与对策建议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特征、挑战与对策建议。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农业贸易成为各国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促进经济繁荣的主要领域之一。
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面临多种挑战,如市场准入、贸易平衡、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加强与RCEP 伙伴国的经贸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包容性、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RCEP;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贸易平衡;可持续性一、引言自从中国加入WTO 以来,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同时,农业贸易作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也成为了重要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挑战与对策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二、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与RCEP 伙伴国的加强合作,农产品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对RCEP 伙伴国的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2843.4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
其中,大豆、粮食、水果、肉类等农产品成为了中国进口的主要品种。
2. 经贸合作不断深入除了扩大贸易规模以外,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在不断深入。
例如,中国与马来西亚已经签署了关于互相认可有机产品认证的协议;中国与越南已经签署了关于烟叶贸易的协议。
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仅可以提高贸易的便利性,还可以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3. 农产品贸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以外,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也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中国开始向马来西亚出口大闸蟹、榴莲等热带水果,同时也从越南进口了多样化的水果。
这些多元化的贸易形式,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打开了更多新路径。
三、中国与RCEP 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挑战1. 市场准入难度较大尽管中国和RCEP 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形式趋于多元化,但是市场准入问题仍然是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