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与管理(__2011.10.17)(1)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48
呼吸机使用与管理⒈引言⑴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呼吸机使用与管理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⑵背景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
正确使用和管理呼吸机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⒉呼吸机基本原理与分类⑴基本原理呼吸机通过实施正压通气、负压通气或混合通气等方式,提供机械通气支持,辅助或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⑵分类呼吸机按照不同的工作方式、功能和应用领域可分为便携式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等。
⒊呼吸机配置与设置⑴呼吸机配置描述呼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主机、氧气系统、湿化器、气道接口等,并说明其功能和作用。
⑵呼吸机设置详细介绍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如潮气量、吸呼比、气道压力等,并说明每个参数的影响和调整方法。
⒋呼吸机的使用步骤⑴患者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气道接口、检查气道通畅性和湿化器的设置等。
⑵呼吸机的连接与设置说明如何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并设置合适的通气参数。
⑶启动与监测介绍呼吸机的启动方法、监测参数的选择和设置,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⑷监护与调整说明如何监护患者的体征、监测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⒌呼吸机的安全管理⑴安全检查描述呼吸机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和气路安全等。
⑵隔离与消毒介绍呼吸机隔离与消毒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呼吸机的无菌状态。
⑶故障处理与维护解释常见故障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并提供定期维护和保养的建议。
⒍附件请参阅附件中的相关图表、表格和示意图等。
附加内容:法律名词及注释:●呼吸机:指根据医生的指示,通过机械装置给予患者辅助或代替呼吸的医疗设备。
●患者:指需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或护理的人员。
●气道接口:指用于连接患者气道与呼吸机的设备,如人工气道管、面罩等。
●湿化器:指用于给与患者湿化气体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和温暖的装置。
呼吸机使用与管理呼吸机使用与管理引言呼吸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合理使用和管理呼吸机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基本使用原理、各项参数设置要点、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规范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
呼吸机的基本使用原理呼吸机是通过一定压力的空气或氧气来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其基本原理是将气体输送至患者气道,提供正压使患者的肺膨胀,并在呼气相吸附二氧化碳。
其工作模式可分为压力控制模式和容量控制模式。
- 压力控制模式:呼吸机将预设的压力输送至患者气道,持续一定时间,并在压力下降到一定数值后终止吹气,进入呼气相。
- 容量控制模式:呼吸机会控制送气体量,确保每次呼吸的容量一致。
送气量可通过频率和潮气量两个参数来调节,以达到治疗要求。
呼吸机参数设置要点在使用呼吸机时,合理设置参数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常见参数及其设置要点:- 压力支持水平:压力支持是指在患者呼气过程中,呼吸机提供的额外支持压力。
针对不同患者,根据病情和医生判断,需适度调整压力支持水平。
- 呼吸频率:呼吸机的频率设置直接影响患者的通气情况。
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通气需求来调整频率。
过高的频率可能导致通气不足,而过低的频率可能导致通气过度。
- 潮气量设置:潮气量是指每次患者的呼吸容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潮气量的大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呼吸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问题:1. 漏气问题:当呼吸机和患者气道之间存在漏气时,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解决方案是检查呼吸机接口和管道是否密封良好,必要时更换松动的部件。
2. 压力过高:过高的压力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需检查呼吸机的压力设置是否正确,对于特定情况下的高压需设置适当的报警上限,确保患者安全。
3. 噪音问题:呼吸机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噪音。
如果噪音过大,可以检查设备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的部件,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心内直视手术后,往往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适宜的机械辅助呼吸,可使病人呼吸作功大为减少,帮助病人进行气体交换,改善其换气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并维持酸碱平衡,这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病人的恢复极为重要。
(一)呼吸机的类型临床上根据吸气与呼气切换原理,将呼吸机分为定容型、定压型和定时型三种。
现代呼吸机以预定输出容量为主,辅以各种压力、时间等条件,以电子控制、气体驱动的方式组成适应范围广泛的多功能呼吸机,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即为该类型呼吸机。
(二)通气方式的选则应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呼吸方式,一般原则是在病人自主呼吸没有恢复之前,采用控制呼吸( CMV),自主呼吸恢复后可改用辅助呼吸(AMV)或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随着病人自主呼吸的增强,逐渐减少辅助通气,最后完全撤机拔管。
在病人出现特殊病理变化时,应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
1. AMV:与患者自主呼吸同步,呼吸机随着患者的吸气运动,靠着弱小的吸气压或吸气量起动。
但AMV和患者的自主呼吸有0.2秒以上的时差,所以自主呼吸过快(>25次/分)时,施用AMV有困难,辅助呼吸效果亦欠佳。
2.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呼气出口处增设一阻力,使呼气结束时压力速降到所需值,使气道保持正压。
其作用为增加残气量,预防肺泡蒌陷,改善通气和灌注比例并增加动脉血氧。
PEEP在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及肺水肿时常用。
但使用PEEP时应注意,血容量不足时可因静脉回流受限,影响血压和心排血量;对阻塞性肺疾患者,因增加残气量而使二氧化碳潴留增加;对原有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者因静脉回流受阻,左房压力增加而致症状加重;如原有张力性气胸或肺大泡者,因肺泡内压增加可加重或发生气胸。
PEEP常用压力为5~15cm H 2 O。
应用PEEP时,成人从5cmH 2 O、婴儿从2 cmH 2 O开始,逐步加大至动脉血氧水平满意,但不宜超过15 cm H 2 O,否则有上述弊端。
呼吸机的使用及管理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衰竭的医疗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在临床上,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呼吸机的使用1.根据医生的处方,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2.在使用前,先检查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电源是否接好,管路是否通畅等。
3.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起来,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性,避免气漏。
4.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设置呼吸机的模式、参数和设置值,例如氧浓度、呼气压力、潮气量等。
5.启动呼吸机,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6.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变化和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和模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呼吸支持。
7.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呼吸机和呼吸机附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二、呼吸机的管理1.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呼吸机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分工,确保呼吸机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2.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呼吸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包括清洁、消毒、更换过滤器、校准和调试等,以确保呼吸机的正常工作和质量。
3.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对使用呼吸机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和管理呼吸机的专业水平,增强其意识和责任感。
4.呼吸机的存放和保管。
呼吸机需要储存于安全的地方,避免遭受损坏或被他人非法使用;同时,还需要备用呼吸机以备不时之需。
5.记录和文档管理。
对呼吸机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包括呼吸机的品牌、型号、使用时间、维修记录等,以便追踪和查询。
6.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
建立呼吸机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呼吸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意外和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的一些重要方面,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呼吸机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呼吸问题,还可以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呼吸机的应用与管理引言: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通气支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本文将探讨呼吸机的应用和管理,包括相关知识和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一、呼吸机的基本原理1.1 通气模式通气模式决定了呼吸机工作时如何送气给患者。
常见的模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等。
控制通气模式下,呼吸机完全控制患者每次呼吸,而辅助控制通气则允许患者有自主呼吸,并在需要时由呼吸机辅助完成。
1.2 设置参数设置参数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的,包括潮气量、频率、氧浓度等。
其中,潮气量是每次正常呼吸过程中送入肺部的空气量,频率是指每分钟正常呼吸次数,而氧浓度则决定了呼吸机送入的氧气含量。
二、呼吸机的应用范围2.1 重症监护领域在重症监护领域,呼吸机可用于支持严重肺功能衰竭的患者。
例如,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通过呼吸机提供有效通气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排出,从而保障生命安全。
2.2 长期护理设置中除了重症监护领域外,呼吸机也经常在长期护理设置中使用。
例如,对于脊柱损伤、神经肌肉病等导致患者失去自主呼吸能力的情况,呼吸机可以提供稳定的通气支持,并帮助他们保持正常的生活。
三、呼吸机的管理注意事项3.1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为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首先是对管路进行清洁和更换;其次是检查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准确性;还需检查电池、供气源等方面,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2 学会监测和解读呼吸机参数在使用呼吸机时,了解如何正确监测和解读呼吸机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参数包括潮气量、频率、氧浓度等。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及时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和通气状态是否正常,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3 预防并发症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可能并发症,例如肺损伤、气胸等。
为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合理设置通气模式和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低通气状态。
呼吸机操作指南及管理第一篇:呼吸机操作指南及管理呼吸机操作指南及管理一、操作步骤1、接好电源和气源,同时接好呼吸机回路,然后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
2、呼吸机自我检测正常。
3、选择呼吸模式,合理设定呼吸机各项参数。
4、设定呼吸机各项参数报警上下限。
5、接模拟肺试机。
6、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减少人机对抗。
(清醒患者)7、与患者连接,开启加温化器电源开关,调节加温温度。
8、详细准确做好患者护理记录单。
二、注意事项1、检查气源压力,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气源压力为0.3-0.6MPA,电源电压为220V。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肺部感染。
3、每周更换2-3次呼吸机管路,分泌物污染管路随时更换。
4、紧密连接管路各部件,防止漏气。
5、管路中端积水杯低于患者头部,防止管内积液倒流进入气管插管内。
6、管路位置随患者体位改变移动,防止过伸,过屈或牵拉管路,造成管路脱出。
7、管道内、积水杯内积水过多将增加气道阻力,应及时倾倒,管道扭曲和漏气应及时纠正,保持气道通畅。
8、准确记录呼吸机参数,防止参数被意外改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呼吸机报警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解决,当报警不能解决时,应撤离呼吸机,予简易呼吸器人工维持通气和给氧。
三、常规保养及维护1、环境温度湿度要适宜,一般室温为21-25℃,相对湿度为50%-70%。
2、电源应插在治疗带的电源插槽上,保证插座牢靠不松动。
3、加强机器防尘保洁工作,机器表面每天用清洁软布清水擦拭一次。
4、加温湿化器温度32-36℃,湿化器内蒸馏水随时补充,每天耗水量为300-500ML。
5、机器应定时充电,尤其是带有蓄电池的呼吸机要定时充电,定期检修,并进行功能测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以便及时维修。
6、呼吸机使用后,应定位放置,并进行性能与使用时间登记。
第二篇:ZXH呼吸机操作指南ZXH呼吸机操作指南1、呼吸机的组成:主机、小车、机械手、湿化器、管路2、开机顺序:1)呼吸机压力表连接氧气瓶2)插电源3)湿化器内加蒸馏水或纯净水 4)打开湿化器开关 5)调好湿化温度 6)打开主机开关 7)打开氧气瓶8)顺时针调节减压表使压力为0.28~0.6MPa3、设定工作参数:呼吸频率(f),Simv模式频率(fsimv),吸气时间(Ti),屏气时间(Tp),PSV模式压力(Psv),PEEP压力(Prrp),触发灵敏度(Pt)4、工作参数的设定潮气量旋钮——旋转此旋钮潮气量可变化,通过监测参数看潮气量大小呼吸频率——按一下参数调整钮,此时屏幕右下角显“开”。
呼吸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呼吸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呼吸机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备用状态的呼吸机应罩防尘罩,并挂“备用”标识。
二、有专人负责保管。
三、定期检查1、每天清点登记。
2、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四、定期消毒1、呼吸机操作面板每日由固定班次以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2、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一次,管道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消毒。
五、仪器不得随意外借。
六、日常保养1、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为防止损坏呼吸机,保证呼吸机安放台面平整,干燥且无灰尘、碎片。
2、触摸显示屏的清洁与保养:清洁时断开电源,用不漏水的柔软布巾擦拭显示屏表面,清洁后用湿布巾擦拭,去掉所有的残留物,主机屏幕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屏幕材料为树脂玻璃,禁止使用酒精和酒精制剂处理,易引起碎裂。
3、风扇过滤片的清洗,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每250 小时或按需要更换。
4、以下情况禁用该设备:在混有易燃气体和麻醉剂的环境中,以防火灾;在MRI(核磁共振)过程中运用该设备,会损坏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给患者带来危害;禁止在高压氧舱内使用;使用高频电外科设备,除颤器或短波治疗仪时禁用。
5、通气机 10 米内禁止使用移动电话。
6、不能让液体进入设备的任何部位。
7、温度传感器禁止放置在清水/消毒液中,液体可能渗入传感器中从而损坏其性能。
8、专人管理,建立使用登记、定期检查和保养维修制度。
七、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的责任护士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每周下科巡查检修。
八、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使用中若呼吸机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改用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并在最短时间内更换呼吸机,不得中断患者抢救,并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并挂“待维修” 标识,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1、呼吸机报警:当出现呼吸机报警时,根据报警参数找出原因,排除报警。
如患者病情变化时报警,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因设置限位不合理报警,应予重新修正;如因设备故障报警,应马上通知维修部门修理。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与管理鲁丽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 150020)【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47-02一、呼吸机的使用方法1.呼吸机使用前,应将各部零件装好,必须紧密,不得漏气。
2.接通电源后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司。
将手按住呼吸阀的出口端,以阻塞气体流出,观察正负压力表的变化。
3.雾化罐内加入38?-42?的温水(体积为雾化罐的1/2-2/3),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雾化罐内存水量,避免干吹。
若雾化罐设有加温装置,雾化气体的温度应根据观察随时调节,通常多采取间歇加温,防止因气温太高而烫伤呼吸道。
4.呼吸机与病人可通过面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途径连接。
通常多采用气管切开后连接呼吸机,以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且可长时间使用。
但小儿尽量避免气管切开。
5.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若应用非同步呼吸机,开始往往出现对抗现象,以致肺泡通气不足,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此时可先用手压气囊辅助呼吸,作为使用呼吸机的过渡,其加压频率、呼与吸的时间比例,气流速度,均应跟随自主呼吸,适应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吸气压力、潮气量及呼吸频率。
通气量的增加,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产生相对的碱中毒,即可抑制自主呼吸,此时可将呼吸机调至手压气囊呼吸相近似的呼吸条件。
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尽力依赖呼吸机,逐渐达到相互协调。
6.呼吸机常用的各种参数:通常采用的潮气量为450-550毫升,呼吸频率16,20次,分,吸与呼气的比值1:15或1:2,输入压力一般为10-15厘米水柱,不得超过30厘米水柱。
根据血液气体分析,调节通气量和吸入氧浓度及各项参数。
二、呼吸机的监护1.使用呼吸机后,病人表现安静,呼吸节律平稳,紫绀现象消失或减轻,昏迷病人逐渐清醒,说明缺氧现象得到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表明脑供血不足或发生低血氧疵、二氧化碳麻醉等。
2.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呼吸机应用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