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2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篇一: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树立正确群众观当好百姓贴心人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在新形势下,群众观点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群众路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本人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一些想法和认识。
一、深刻领会“群众”二字的内涵内涵之一:做人做事与“二八理论”懂得怎样做人,学会如何做事,是立身处世的两个方面;不容置疑的是,作为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怎样做人”往往通过“如何做事”体现出来。
曾经学过一个“二八理论”,它说的是花80%的精力做好该做的事,用20%的精力做其他的事。
比如说,人们对医生的最基本要求是治病救人。
患者上医院,出诊的医生殷勤备至,问寒问暖,这当然可取。
但如果缺少诊断诊治、治病救人、减轻病人痛苦的“手上功夫”,他仍不是合格的医生。
因为他没做好作为一名医生应做的80%,做了20%的“医外功夫”就显得没什么意义和价值了。
其理相同,我们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做好该做的事,需要的是把足够多的、主要的精力用于职责行为之中。
群众找上门的一个审核、审批项目,能够凭专业知识、业务经验、工作规范给予及时答复和办理;业务科室工作范围的事务,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拿得出准确的数据,找得到政策的依据,说得清可以办、暂缓办、不能办的理由;遇难处变,又拿得出应对的思路、方法,那就问心无愧、于事有益了。
内涵之二:嘴上功夫与内在修养开展工作时免不了要说。
这个“说”,是指交谈交流、协商协调、传达落实。
嘴上功夫是内在修养的外化与展示,外化、展示好了,工作的有效推进也就有了更大的落地率。
要懂得“行话”,会说“行话”。
譬如说,作为机关里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能比较完整地表达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及内涵;再譬如说,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干部,能完整地讲述国家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这应当成为每一名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素养。
“三观”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三观”理论使我对“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有了很深的感触,总的收获和体会有这几个方面: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树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思想,符合“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要求。
(一)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
广大党员干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体现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上,落实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
(二)促进理论学习自觉性的增强,主观世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通过“三观”主题教育活动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发展观。
从党员领导干部撰写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不难看出,大家一致认为县委组织的“三观”主题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意义重大,在心得体会文章中均能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阐述了各自对此次教育活动的感触和体会,均表示应象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刘银昌、谭文敬、周国知、焦柱昌等为榜样,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努力重塑公仆形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增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政治素质开展“三观”教育,是xx部门进一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统计事业的需要,是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xx镇按照县“三观”办的统一规定,成立了“三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并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镇“三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精心组织,各司其职,始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根主线贯穿“三观”教育学习宣传活动中。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巩固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把“部门为企业、机关为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落到实处,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始终突出“两个重点”,坚持“五个结合”,把集中教育活动与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刘银昌、周国知等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增强党性、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与解决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党的群众观点是什么1.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在党的自身工作中,要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立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应当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
要真正学会运用党的群众路线,需要一个漫长的摆正位置、改造世界观、锻炼工作方法和作风的过程,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做到。
我们还要结合建设和改革的新实践,创造新经验,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是群众创造的。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全党,批判各种否定和贬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的科学观点。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向人民学习。
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
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
要在全党形成坚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诚实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
把人民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
坚持向政府要、向人民要、向人民要计划的原则。
不要以为自己是先进分子,是领导,比群众懂得多,出了事就不跟群众学习,不跟群众商量。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和执政能力的增强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
正确树立五种观念 切实增强党性修养最新发布的《正确树立五种观念 切实增强党性修养》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加强党性修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每个党员干部终身的必修课。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锤炼,要正确树立五种观念,始终保持五种心态。
一、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始终保持进取之心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事业观,不仅决定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成效和发展走向。
1.要把事业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
美国的“孔子”爱默生讲,维持一个人生命的事物就是事业。
在事业的追求中,要做到三个无愧:一是要无愧于自己。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二是要无愧于子孙。
要让后人以你为荣,而不要以你为耻;三是要无愧于社会。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所到之处留下政绩,让人念想,生前生后留下清名,令人景仰。
2.要把守职作为事业的第一起点。
一要明职。
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岗位,心得体会李素丽做售票员、吴仁宝当村官而成为了时代楷模,要学习他们对岗位的敬重、热爱与忠诚,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要敬业。
把职业当作事业,干工作要劲头十足,即使天天加班加点,经常熬更守夜,也能苦中见乐。
三要尽责。
把本职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3.要把为民作为事业的第一目标。
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在为党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
决不能把经济法则应用到政治领域,不能把提拔重用当作从政的唯一价值取向。
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保持感恩之心“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
党政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
1.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始终心系群众。
三观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宣传三观教育感悟与收获对于步入高校的大学生们而言,对其进行的三观教育更加重要,并能够通过思政教育指导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观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供你参考!三观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篇1为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员工树立大行好行思想,促进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华夏银行台州分行于20xx年12月6日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主题教育活动。
分行体员工在分行领导的带领下,对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道德进行了系统学习。
此次“三观”主题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三个转变、二个提高、一个发挥”为要求,以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认真解决员工中违反〈〈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员工“十不准”、“十严禁”〉〉和分行党委关于严禁银行业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等“十二严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当前紧张的金融环境与案件高发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员工思想道德进行教育与提高,有效防止部分分支机构与员工思想上对案防工作的危机感与紧迫感的认识不足,在追求业务与利润发展的同时忽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三观”活动教育,旨在加强员工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与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各项案件防控工作,有效防范金融犯罪的的项重要举措。
在此次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认真地学习了总行和杭州分行的相关文件,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指引,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讨论,举一反三实现自我监督与约束。
学习人生观,就是要学习正确的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
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以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促安全
?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安全
生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要求我们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近几年,在娄底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广大安全生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些成绩,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事故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主体观念,做到权为民所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使用必须回归于人民。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目的观念。
既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干部的目的就只能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念。
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
???深入探究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根本原因,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在
安全生产领域切实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
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
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相当薄弱,特别是在安全投入、员工安全素质等方面差距很大。
三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企业的负责人,对安全。
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大局观同志们:我给大家上的是一堂党课,主题是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抽个时间请大家坐下来一起学习学习确有必要,这不仅是加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客观需要。
结合反腐倡廉专题教育,今天我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正确对待权力观、群众观、大局观的问题。
“水静则明”。
将浑浊之水盛进容器,待其中的泥沙等杂质完全沉淀后,水就会恢复其清澈透明的本性。
这种自我净化、追求明洁的能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像静水那样,保持平和的心态,清除私心杂念,克服心浮气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三观”的改造。
如果自我放纵,疏于自律,就会像沉渣泛起的浊水那样,思想受到玷污,心境滋生瑕疵,为功名利禄所困,进而理想信念动摇,人生方向迷失,走向危险的境地。
第一个问题,讲一讲如何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成克杰、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例,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明断得失的镜子。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对臷与较量中,共产党人正经历着邪恶与正气、徇私与党性、腐败与民心之间的抉择。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在这场抉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要切实解决好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的‚人生为什么,入党为什么,掌权干什么‛的问题。
(一)错误权力观的集中表现当前一些错误的权力观,确实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有所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权力作为获利的工具,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近年局级以上干部涉案的不少,这些人的涉案情况各不一样,有贪财的、有好色的、有奢侈浪费的、也有失职渎职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在以权谋私方面,这些大案要案具有很突出的代表性。
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都是不可以的。
如何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群众观是一个人和一个政党如何对待群众的观点总和,实质上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我们党群众观的最集中的表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性标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一大制胜法宝。
其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怎样才能把握正确的群众观,指导推动我们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职工群众思想状况,了解职工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是我们制定发展决策、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困难,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倾听他们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是充分体现群众利益。
发展是硬道理,各种矛盾的解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和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只有切实解决好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当前,一些同志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念淡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有的在工作中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创个人的“政绩”,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求稳怕乱的“保底工程”,即使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也不忘树立个人的形象。
这些现象既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群众观出现偏差造成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经受住任何挑战和考验,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一)从群众角度看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当中,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
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3、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越来越广,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第一位的问题。
从近年的群众性事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事发突然,演变迅速。
一旦事发,规模即迅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
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光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众观点,从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腐倡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向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
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长久性,关系到改革开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1、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和本质要求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为绝大数人谋利益,并将它写在党的旗帜上。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的观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任何环境、任何时候、任何领导干部与党员都不应忘记党的根本宗旨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如此,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时代亦是如此。
在这一点上是动摇不得的,动摇了党就会丧失自己的群众基础,就会偏离奋斗的方向,党的性质就会发生位移,党的组织将会发生解构和分裂。
2、党的执政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和党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时间不长,苏共七十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四十余年,执政经验比起欧美资产阶级政党来,自然相去甚远。
尽管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发展比较成熟,但对执政规律的把握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执政权上,各政党走马灯式的轮换。
要切实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任务的集中体现;领导干部要在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就必须切实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围绕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施政、科学理政的原则、前提和基础,找准着力点、抓住关键点、干出闪光点,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让广大群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努力为人民群众掌握好权、用好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是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所以,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增强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特别是要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确保手中的权力始终用来为国家繁荣富强、群众幸福安康服务。
要自觉花大气力、下苦功夫,学深、学透、学好、学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金钱观,荣誉观、名誉观和利益观,提升党性修养、坚定政治信仰、强化理想信念,打牢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基础,特别是面对沉甸甸的权力必须看到背后的责任、信任和重托,看到稍不留神就会造成的党和人民的巨大损失,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慎权、慎欲、慎情、慎独、慎友,算好经济账、家庭账、人生账、仕途账、精神账,坚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管得住细节、稳得住阵脚,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力量,强化对权力的自我约束,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依法公道履职、科学民主决策、诚心老实做事,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最终回馈到人民、造福于人民。
我的群众观:群众观我的群众观—服务群众,从我做起从学习教育到亲身践行,从自我认识到深刻反思,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一次次的思想震撼,给了我不一样的群众路线教育,让我更加了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大,也让我更加明白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不论是在鲜血淋漓的革命时期,还是在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人民群众一次又一次地彰显了他们的巨大威力。
让时间回到60多年前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幕幕动人情景。
这当中,既有男女老少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的群众运动;也有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当时主动报名参军的青年人数超过了千万,共有297万名青年光荣参军奔赴朝鲜战场;还有全国上下广泛开展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到1952年5月,全国人民共捐款5.565亿元,可以购买战斗机达3710架,它们中有“常香玉号”、“**教育号”、“青海佛教号”、“石油工人号”、“棉农号”、“华侨号”等等;以及广大工人、农民和各界人士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使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抗美援朝前线。
所有这些生动、感人的场景和细节,虽然我们现在只能从镜头上去了解和回忆,但是当我们在观看《伟大的抗美援朝》这部影片时依然令人震撼,让人感动,更使人振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如列宁所说“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具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
这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祖国人民是志愿军最强大的后盾和最可靠的后方”。
的确,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这就是人民的胜利。
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索,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我,我的群众观是什么?我没有像焦裕禄同志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没有像他那样敢于承担的负责精神,也没有像他那般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