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介绍模板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是我国唯一的原子能研究机构,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科学院直属单位。
该研究院致力于核能科技的研究与发展,拥有多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包括核能技术研究、核能科技创新、核能工程与技术应用以及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该研究院拥有一支由专家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致力于核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我国核能科技的发展。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在1970年代开始进行核反应堆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研究院在1980年代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核动力研究堆----"汉济一号"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核动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使得中国能够自主开展核动力研究与开发,提高核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核能利用技术、核燃料与材料、核反应堆工程技术、核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该研究院积极推动核能技术在能源生产、医疗、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在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核能科技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例如制定了严格的核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核辐射监测和环境监测,提高核安全设施的运行效率等。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研究院与多个国家的核能研究机构开展了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了科技信息和经验,共同推动了核能科技的发展。
总之,中国核动力研究院是我国核能科技的重要推动者和创新者,致力于核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我国核能科技的发展。
该研究院在核能利用、核燃料与材料、核反应堆工程技术、核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院)是中国重要的核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58 年。
自创立以来,核院一直致力于核能技术领域的研发、设计和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核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核能产业体系,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核院的历史发展核院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716 青岛一号原子堆”设计组,该组成立于1956 年,1958 年被调整为中国第一个核设计研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核院形成了以核反应堆技术、核燃料管理、辐射防护、废物处置、核融合、核安全等为主的综合技术研究能力,逐渐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核工程研究机构。
2012 年,核院更名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更好的适应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需求。
二、核院的组织架构核院设有多个研究所和子公司,包括核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原子核设计研究所、核燃料工程研究所、核能系统技术研究所、核安全与环境保护公司等。
同时,核院还与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以核反应堆研发和设计、核辐射防护等为主的优势专业群体。
通过不断深化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核院获得了较强的技术优势,能够为我国核能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核院的研究领域1. 核反应堆技术核反应堆是核工业的核心,核院一直致力于核反应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在这一领域,核院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包括原型堆、实验堆、电站堆等。
核院在小型反应堆、高温气冷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已经研究开发出多种新型反应堆,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核反应堆研究机构之一。
2. 核燃料管理技术研究和设计核燃料的制造和运用,是核能产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核院在核燃料制造、核燃料扩散、核燃料回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在这些技术领域中使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相当。
3. 核能系统技术核能系统技术是核能产业的关键领域之一,核院在核热工程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能够独立地进行设计和开发。
中国核动力院整体情况及办院理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
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服务与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
核动力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0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19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全院建立了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涉及5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
迄今为止,全院共有15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得100多项授权专利,设有多学科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核动力院科研力量雄厚,实验设施先进,在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院以来,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等7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的“堆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成都核动力实验基地拥有国内领先、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试验装置18座。
当前,正在建设融基础科研、设计、试验、工程验证、关键设备研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
核动力院通过了ISO9001-2008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具备反应堆工程主导工艺甲级设计资格,具备核蒸汽供应系统集成供货能力。
目前核动力院承担着秦山二期扩建、岭澳二期、红沿河、福清、方家山、宁德、阳江、昌江等核电工程的核岛主系统或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
核动力院积极致力于核电研发,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核电站品牌CP600/CP1000/CPR1000,承担着新一代压水堆核电站ACP100/ACP600/ACP1000及CF系列燃料元件研究开发、超临界水冷堆技术预先研究等科研项目。
核动力院为核电、研究堆等领域提供着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开展了配套设备供货、反应堆换料设计与论证、辐照技术与辐照效应检验、工程改造及核岛大修及日常维修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并逐渐向产业化发展。
中国核动力医院中国核动力医院(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Hospital)地处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街17号,中国唯一集核工程研究、医学试验、运行和药物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国家级战略单位。
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国家级医学建设、同位素医用生产和医学治疗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是军民结合的中国国家战略高科技单位。
现有在职职工37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00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16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涉及50多个学科。
下设5个研究所、1个管理部和1个基地、1个医疗单位3个专业保障中心、90多个实验室(其中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迄今为止,全院共有15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荣誉,获得100多项专利技术授权,设有医学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单位名称:中国核动力医院外文名称:NPICH成立时间:1965年范围:医疗中心、核医学、同位素、药品生产研发单位性质:国家级医学战略单位中国核动力医院“核技术及应用”专业博士生培养点,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
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审评专家、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在放射性核素研究、单克隆抗体研究、放射性药品开发包括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等方面具有技术与人力资源储备。
该院成功开发了9种放射免疫诊断药盒和体内显像诊断药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疾病的创新药品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商品名:“云克”),其中“云克”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素药物之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94113006.1)以及“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经多方实验及临床验证,表明“云克”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修复已破坏的软骨组织,使病理改变逆转,进而重新恢复骨关节功能,攻破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治难关,为理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做出了新的诠释。
首先介绍这三家企业下属的各研究院、设计院和子公司中核总下属: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成都,行业内简称核一院)这个设计院的设计所实力雄厚,具备堆芯设计能力目前中核和广核大部分在建核电站的堆芯有它完成设计,设计费用多的吓人这个设计所,是目前整个核电行业待遇、生活性价比最高的地方这个设计院的2所目前效益也还不错,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兴趣的可以去他们网站看一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推荐:设计所大把的银子,多情的川妹子,火辣辣的锅子,去了就不想出来,正是少不入川,呵呵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在北京,现在改称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行业内简称核二院)这家具有核电站建设总承包资质,目前中核总在建核电站大部分有它总包所以待遇不错,各个所之间,所内各个室之间待遇有差别,但不大这家设计院的设计能力不错,可以学到核电行业的真功夫,但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它也有自己的软肋总之,想去北京的,同时又想从事核电行业的同学的首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行业内简称401)除非同学们只想要个北京户口,别无他求,可以选择这家。
如非只为户口,拒之没商量。
另外石家庄的四院,郑州的五院,就不介绍了,和大家关系不大。
至于核电站放在后面统一介绍,大同小异。
中广核下属:工程公司是中广核下属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工程任务很重,任务重待遇就不会差但有被外派到工地的可能,毕竟是工程公司。
也有出国机会(主要是引进法国第三代核电技术EPR)不过出国不会派新人,要有几年设计经验才行,等大家有经验时,这个项目肯能已经结束,做好思想准备总的来说在工程公司能学到核电行业的真功夫,待遇也不错,是个不错的选择设计公司已经并入工程公司,介绍同上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位于深圳,06年成立),中广核成立这个部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和设计能力,完善自己的机构配置,和中核总相抗衡中广核现在的发展受到中核总的牵制,特别是堆芯的设计,这也是立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的原因总的来说选择设计院还是不错的,能学到东西,待遇也不错,和工程公司一样运营公司全部在大亚湾,广核的印钞机,大亚湾很美,就是偏点如果对工作地点没有要求,是个很好的选择,待遇就不用说了选择广核的任何一个下属公司,都不能保证一定在市区工作,都有可能派到工地因为广核的招人方式是统一招进来,然后再分给各部门,有的部门在市区,有的在工地,除非你们开始就讲好。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院)是中国的一家国家级核电科研设计机构,主要负责核电技术的研发、设计和相关工程技术服务。
核院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中国在核能领域遭遇了一系列技术封锁和制裁。
为了摆脱对外依赖,中国政府决定自主研发核电技术。
于是,在1970年代初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立,开始了长期的科研工作。
核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电技术、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运维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
核院不仅积极参与国内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还为海外核电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核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包括核能工程师、核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工艺工程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
他们在核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核院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近年来,核院在核电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例如,核院在新型堆型技术、核电站设计模拟和安全评估、核电站辐射监测和防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核院还积极推动核电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开发了新型堆型技术、高温气冷堆技术等新一代技术,为核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核院还致力于提升核电的安全水平。
核院积极开展核电站的安全评估和运维工作,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核院也参与了应对核电站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了中国核电的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国家级核电科研设计机构,承担着核电技术研发和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的任务。
核院通过长期的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核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核专业设计院、研究所介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市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唯一集核动力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基地。
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了包括反应堆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设计与试验结合,研发与生产结合、工程与基础研究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我院下设5个骨干研究所,共有职工37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0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8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9人。
全院共有40多个研究设计室和90多个实验室(其中包括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专业和学科涉及核动力工程总体,核安全,核物理,堆热工水力,堆屏蔽,反应堆结构,核燃料元件,结构力学,核动力装置与系统,控制与仪表,水化学,核材料,核反应堆运行,核辐射防护与环境评价,可靠性、放射性同位素与应用,辐射加工和辐射工艺等。
设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40年来,我院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脉冲反应堆,完成了秦山一期核电站工程部分重要实验研究项目,秦山二期核电站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的设计和相关科研攻关与工程试验项目,并实现秦山二期核电站商业运行。
目前,正在进行先进核动力技术、秦山二期核电站扩建工程、岭澳二期核电站扩建工程、国产化大型先进堆核电站、医用同位素生产堆、核能海水淡化反应堆等的工程设计和研究开发工作。
同时,还承担了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等核电站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
迄今为止,全院共有14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申请专利90多项(有效)。
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的盛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中国核动力院一所)坐落在四川省峨眉山下、青衣江畔,这里依山傍水、绿荫葱葱、环境幽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我所是我国核动力研究、反应堆运行、核设施退役、燃料元件和材料辐照考验、核电与辐照技术服务和同位素产品生产与服务的综合性科研、生产和试验基地。
在未来将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把我所建成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打造中国的“堆谷”。
拟招二O O七年大学毕业生
专业
人数
学历
核工程与核技术
8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原子核物理
4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测控技术与仪器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过程装备与控制(化机)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放射化学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金属材料工程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自动化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产品质量管理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热忱欢迎各位有识学子到我所来大展宏图,共谋发展。
中国核动力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欢迎您!
通讯地址:成都291信箱100分箱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028)
传真:(028)
E-mail: HYPERLINK "mailto:renshi909@"
renshi909@
联系人:李植清吴成华。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中国核动力院一所)坐落在四川省峨眉山下、青衣江畔,这里依山傍水、绿荫葱葱、环境幽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我所是我国核动力研究、反应堆运行、核设施退役、燃料元件和材料辐照考验、核电与辐照技术服务和同位素产品生产与服务的综合性科研、生产和试验基地。
在未来将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把我所建成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打造中国的“堆谷”。
拟招二O O七年大学毕业生专 业人数学历核工程与核技术8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原子核物理 4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测控技术与仪器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过程装备与控制(化机)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放射化学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金属材料工程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自动化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产品质量管理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热忱欢迎各位有识学子到我所来大展宏图,共谋发展。
中国核动力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欢迎您!4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测控技术与仪器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过程装备与控制(化机)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放射化学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金属材料工程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自动化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产品质量管理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热忱欢迎各位有识学子到我所来大展宏图,共谋发展。
中国核动力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欢迎您!大学本科及以上 测控技术与仪器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测控技术与仪器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过程装备与控制(化机) 3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放射化学 2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金属材料工程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自动化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产品质量管理 1名 大学本科及以上 热忱欢迎各位有识学子到我所来大展宏图,共谋发展。
中核研究院
中核研究院(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是中国核工
业的科研机构,是我国核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核研究院具有一流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核能、核工程、辐射防护、核材料、核燃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发和技术水平。
中核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核能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核能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升我国核能产业的技术实力。
中核研究院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包括核物理学家、核工程师、核化学家、辐射防护专家等。
他们在核能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中核研究院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核能技术,提供核能工程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他们在核电站建设、核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核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领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中核研究院还开展核技术和核材料的研究,包括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核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
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核能安全、辐射防护、核废料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核研究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核工程项目和国际核能技术发展合作。
他们与世界各国的核能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中核研究院在核能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核研究院在核能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
了我国核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不仅为中国核电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做出了贡献。
中核研究院将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核能技术的实力,为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核能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
该院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核动力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为我国核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核动力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核动力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该院在核裂变、核聚变、核能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数据。
同时,该院与国际核能领域的科研机构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吸收了国际先进的核动力技术理念和经验。
这些经验和合作使得该院在核动力技术研究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和领先的水平。
其次,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核动力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院拥有一支由核物理学家、核工程师、控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能够从多个专业的角度综合考虑核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他们熟悉各种核动力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机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对核动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该院也注重核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不断开展安全性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核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核动力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他们将核动力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航天、海洋、电力等,为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核动力技术的支持。
例如,该院在核动力航天领域的研究中,开发出了核动力推进系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核动力海洋领域,该院开展了核动力潜艇的研究和开发,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我国核动力技术研究的重要机构,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
他们不断开展核动力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为我国核能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努力下,我国核能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实践报告整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
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了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军民结合,以研究核动力为主,带动其它堆型反应堆相关技术研究设计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0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23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9人次。
涉及5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下设5个研究所,1个企业管理部和1个基地、3个专业保障中心、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国际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雄厚,实验设施先进,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都有各大高校的核专业学生去核动力院参观、实习,在此整理十篇去过中国核动力院的同学写的报告和心得,旨在让更多同学深入了解中国核动力院,积极投身中国核事业。
【一】------作者系清华大学2007年8月14日晨,成都核动力院大会议室内,来自清华大学核研院、工程物理系,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75名同学和老师欢聚一堂,共同参加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核动力院赵华院长等院领导首先致辞,表达了核动力院对三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欢迎辞毕,通过历时近一个小时的院情介绍影片,大家对核动力院的发展历史、机构设置以及研究进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之后,与会全体人员还观看了2004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视察核动力院的录像报道。
从录像中,大家深刻体会了国家领导对于核动力事业的重视,认识到了国家对于核动力人业已取得成绩的肯定。
随后,赵院长给大家进行了更为详细和具体的院情介绍。
从他的报告中,大家看到了核动力院的光荣发展历史,体会到核动力人创业科研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