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G 手工氩弧焊 焊接工艺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3
20#钢管氩电联焊作业指导书
一、工序名称:锅炉下降管、顶部连接管、高温过热器出口至主蒸汽集箱管、过热器
顶部管、省煤器连接管、主蒸汽管、20#钢手孔盖焊接指导书
二、目的:保证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质量,满足工程(产品)质量要求;
三、使用场所:锅炉安装施工现场;
四、作业人员:手工电弧焊持证焊工。
五、验收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
六、焊接一览表(单台锅炉数量)
七、步骤:
1、使用工具:电焊机、手提砂轮机、钢丝刷、面罩、保温筒、99.95高纯氩气、气管等;
2、焊前焊条烘干,碱性焊条烘干温度350℃-400℃,保温1.5-2小时;
3、坡口两侧15-20毫米,用手提砂轮彻底打磨除锈,并去水份;
4、焊接过程中,焊条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5、焊接氩弧焊打底时,焊丝焨前除锈并去水份;
6、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调整焊接电流,焊接电压与焊接速度等焊接规范参数;
7、电焊条焊接打底焊缝时,未焊透不得超出标准,采用氩焊焊接封底时,不允许出现未焊透;
8、焊接层间焊缝时,要认真打磨,去夹渣、飞溅物;
9、盖面焊缝完毕后,去掉表面上的氧化物,焊缝宽度每侧不超过坡口2毫米为宜,焊缝的高度不超过木材3毫米为宜;
八、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
20#氩电联焊作业指导书。
管道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接工艺摘要:阐述了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及打底操作技术。
电极和电弧区及融化金属都处在氩气的保护中,使之与空气隔离从而达到保护熔池金属的作用,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焊)是气体保护焊的一种。
当“TIG”焊工作时,电极采用难容金属钨或钨的合金棒。
在管道打底施工中,推广使用“TIG”焊保证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一、氩弧焊接工艺(1)焊前准备。
对焊件和焊丝清洁程度的要求比电气焊更要严格。
(2)设备检查。
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安全上产、文明施工,在工作前一定要对使用设备进行检查。
(3)焊接工艺。
钨极氩弧焊分自动和手工两种。
手工钨极氩弧焊设备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主电路系统(焊接电源)、控制系统、供气系统(包括气瓶流量计等)、和焊炬几部分。
不断地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利用交流电正半周使钨极冷却的作用,使其不致烧损严重。
二、气体保护效果(1)氩气的纯度。
要求氩气的纯度大于99.70%;接铝、镁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0%;焊接钛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9%。
(2)保护条件。
氩气流量通常的使用范围6~10L/in。
钨极长度应伸出端面一般为6~9mm。
(3)始焊点与终点的保护。
始焊时提前几秒送气,停焊时滞后8~10s停气,即在焊接结束后焊枪应对熔池继续保护8~10s。
(4)管道内充氩气保护。
实践证明,对于低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管道氩弧焊打底时,内壁可以不充氩气保护。
对于中、高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打底焊时,要求内壁充氩气保护,否则在高温作用下,内壁产生强烈氧化,降低焊缝质量。
焊接时,内充氩气可用气垫形成。
(5)焊接工艺参数。
焊丝通常用Φ2.5mm的焊丝,仅对特别薄的小直径管子才采用Φ1.6mm、Φ2.0mm的焊丝钨极一般选用铈钨极,规格为Φ2.5mm,氩气流量通常使用范围为6~10L/min,对厚壁管(壁厚大于26mm)或在低温条件下,焊前应适当预热50~100℃。
氩弧焊焊接工艺规程1、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2、焊接材料:不锈钢药芯焊丝不锈钢实心焊丝3、焊接工艺参数:见焊接工艺卡4、焊前准备:(1)检查焊接设备,按焊接工艺卡调整电弧电压、焊接电流、钨极等焊接工艺参数。
(2)焊前100-150℃烘干不锈钢药芯焊丝。
5、焊接工艺:(1)清理焊件坡口及其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等杂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清理不锈钢焊丝表面油污等赃物。
(2)组对焊接接头,注意按图纸及工艺卡要求留出间隙。
(3)使用焊接活性剂时,将活性剂与丁酮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均匀涂抹在坡口面内,待丁酮挥发后再施焊。
渗透剂的用量要适当,若太少,熔池粘度降低不多,流动性改善不明显;若太多,熔池粘度降低太多,流动性变差。
(4)定位焊采用与打底焊相同的焊丝和工艺,定位焊缝长10~15mm,定位点固2—3处。
(5)第一层氩弧焊打底焊焊接,使用不锈钢药芯焊丝,打底焊应一次连续完成,避免停弧以减少接头,焊接时发现有缺陷,如夹钨、气孔等应将缺陷清除,不允许通过重复熔化的方法来消除缺陷。
电弧熄灭后,焊枪喷嘴仍要对准熔池,以延续氩气保护,防止氧化。
(6)使用不锈钢实心焊丝进行第二层以后的层焊和罩面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本公司P≥10Mpa产品的对接焊接接头的X 射线AB级检测技术。
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的要求。
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法规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JB/T7902《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电特性参数1.焊接电流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电流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质、厚度和接头的空间位置来选择的,焊接电流增加时,熔深增大,焊缝的宽度和余高稍有增加,但增加很少,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焊缝成形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
2.电弧电压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主要是由弧长决定的,弧长增加,电弧电压增高,焊缝宽度增加,熔深减小。
电弧太长电弧电压过高时,容易引起未焊透及咬边,而且保护效果不好。
但电弧也不能太短,电弧电压过低、电弧太短时,焊丝给送时容易碰到钨极引起短路,使钨极烧损,还容易夹钨,故通常使弧长近似等于钨极直径。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增加时,熔深和熔宽减小,焊接速度过快时,容易产生未熔合及未焊透,焊接速度过慢时,焊缝很宽,而且还可能产生焊漏、烧穿等缺陷。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通常是根据熔池的大小、熔池形状和两侧熔合情况随时调整焊接速度。
二、其它参数1.喷嘴直径喷嘴直径(指内径增大,应增加保护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范围大,保护效果好。
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增加,而且不便于观察焊接电弧及焊接操作。
因此,通常使用的喷嘴直径一般取8mm~20mm为宜。
2.喷嘴与焊件的距离喷嘴与焊件的距离是指喷嘴端面和工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
所以,喷嘴与焊件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些,但过小将不便于观察熔池,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7mm~15mm。
3.钨极伸出长度为防止电弧过热烧坏喷嘴,通常钨极端部应伸出喷嘴以外。
钨极端头至喷嘴端面的距离为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工件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好,但过小会妨碍观察熔池。
通常焊对接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5mm~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mm~8mm较好。
4.气体保护方式及流量钨极氩弧焊除采用圆形喷嘴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外,还可以根据施焊空间将喷嘴制成扁状(如窄间隙钨极氩弧焊或其他形状。
焊接根部焊缝时,焊件背部焊缝会受空气污染氧化,因此必须采用背部充气保护。
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电特性参数1.焊接电流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电流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质、厚度和接头的空间位置来选择的,焊接电流增加时,熔深增大,焊缝的宽度和余高稍有增加,但增加很少,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焊缝成形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
2.电弧电压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主要是由弧长决定的,弧长增加,电弧电压增高,焊缝宽度增加,熔深减小。
电弧太长电弧电压过高时,容易引起未焊透及咬边,而且保护效果不好。
但电弧也不能太短,电弧电压过低、电弧太短时,焊丝给送时容易碰到钨极引起短路,使钨极烧损,还容易夹钨,故通常使弧长近似等于钨极直径。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增加时,熔深和熔宽减小,焊接速度过快时,容易产生未熔合及未焊透,焊接速度过慢时,焊缝很宽,而且还可能产生焊漏、烧穿等缺陷。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通常是根据熔池的大小、熔池形状和两侧熔合情况随时调整焊接速度。
二、其它参数1.喷嘴直径喷嘴直径(指内径)增大,应增加保护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范围大,保护效果好。
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增加,而且不便于观察焊接电弧及焊接操作。
因此,通常使用的喷嘴直径一般取8mm~20mm为宜。
2.喷嘴与焊件的距离喷嘴与焊件的距离是指喷嘴端面和工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
所以,喷嘴与焊件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些,但过小将不便于观察熔池,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7mm~15mm。
3.钨极伸出长度为防止电弧过热烧坏喷嘴,通常钨极端部应伸出喷嘴以外。
钨极端头至喷嘴端面的距离为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工件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好,但过小会妨碍观察熔池。
通常焊对接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5mm~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mm~8mm较好。
4.气体保护方式及流量钨极氩弧焊除采用圆形喷嘴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外,还可以根据施焊空间将喷嘴制成扁状(如窄间隙钨极氩弧焊)或其他形状。
焊接根部焊缝时,焊件背部焊缝会受空气污染氧化,因此必须采用背部充气保护。
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电特性参数1.焊接电流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电流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质、厚度和接头的空间位置来选择的,焊接电流增加时,熔深增大,焊缝的宽度和余高稍有增加,但增加很少,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焊缝成形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
2.电弧电压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主要是由弧长决定的,弧长增加,电弧电压增高,焊缝宽度增加,熔深减小。
电弧太长电弧电压过高时,容易引起未焊透及咬边,而且保护效果不好。
但电弧也不能太短,电弧电压过低、电弧太短时,焊丝给送时容易碰到钨极引起短路,使钨极烧损,还容易夹钨,故通常使弧长近似等于钨极直径。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增加时,熔深和熔宽减小,焊接速度过快时,容易产生未熔合及未焊透,焊接速度过慢时,焊缝很宽,而且还可能产生焊漏、烧穿等缺陷。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通常是根据熔池的大小、熔池形状和两侧熔合情况随时调整焊接速度。
二、其它参数1.喷嘴直径喷嘴直径(指内径)增大,应增加保护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范围大,保护效果好。
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增加,而且不便于观察焊接电弧及焊接操作。
因此,通常使用的喷嘴直径一般取8mm~20mm为宜。
2.喷嘴与焊件的距离喷嘴与焊件的距离是指喷嘴端面和工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
所以,喷嘴与焊件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些,但过小将不便于观察熔池,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7mm~15mm。
3.钨极伸出长度为防止电弧过热烧坏喷嘴,通常钨极端部应伸出喷嘴以外。
钨极端头至喷嘴端面的距离为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工件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好,但过小会妨碍观察熔池。
通常焊对接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5mm~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mm~8mm较好。
4.气体保护方式及流量钨极氩弧焊除采用圆形喷嘴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外,还可以根据施焊空间将喷嘴制成扁状(如窄间隙钨极氩弧焊)或其他形状。
焊接根部焊缝时,焊件背部焊缝会受空气污染氧化,因此必须采用背部充气保护。
氩弧焊焊接工艺规程1、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2、焊接材料:不锈钢药芯焊丝不锈钢实心焊丝3、焊接工艺参数:见焊接工艺卡4、焊前准备:(1)检查焊接设备,按焊接工艺卡调整电弧电压、焊接电流、钨极等焊接工艺参数。
(2)焊前100-150℃烘干不锈钢药芯焊丝。
5、焊接工艺:(1)清理焊件坡口及其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等杂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清理不锈钢焊丝表面油污等赃物。
(2)组对焊接接头,注意按图纸及工艺卡要求留出间隙。
(3)使用焊接活性剂时,将活性剂与丁酮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均匀涂抹在坡口面内,待丁酮挥发后再施焊。
渗透剂的用量要适当,若太少,熔池粘度降低不多,流动性改善不明显;若太多,熔池粘度降低太多,流动性变差。
(4)定位焊采用与打底焊相同的焊丝和工艺,定位焊缝长10~15mm,定位点固2—3处。
(5)第一层氩弧焊打底焊焊接,使用不锈钢药芯焊丝,打底焊应一次连续完成,避免停弧以减少接头,焊接时发现有缺陷,如夹钨、气孔等应将缺陷清除,不允许通过重复熔化的方法来消除缺陷。
电弧熄灭后,焊枪喷嘴仍要对准熔池,以延续氩气保护,防止氧化。
(6)使用不锈钢实心焊丝进行第二层以后的层焊和罩面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
适用于本公司P≥10Mpa产品的对接焊接接头的X 射线AB级检测技术。
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的要求。
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法规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JB/T7902《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