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17678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7
气管插管术【用物准备】1%地卡因溶液、麻黄碱液、液状石蜡、喉头喷雾器、麻醉喉镜、带气囊的各型号气管导管和导芯、牙垫、胶布、20ml注射器、吸痰管、吸引器、氧气、弯盘等。
【操作要点】1.向家属讲明插管目的及预后情况,争取其同意配合。
2.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将导芯插入导管前端距开口约1.5cm 处,在导管前端4~5cm处涂润滑剂。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义齿,检查是否有活动性义齿并采取必要措施,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一枕头,使头后仰,保持口、咽、气管在一直线上。
3.经口腔气管插管术者,站在患者头顶部,用左手拇、食、中指提起患者下颌并启开口腔,右手持喉镜自右侧口角进入,将舌体推向左侧,顺舌体达舌根部,依次暴露悬雍垂和会厌。
需要时,应施行“环状软骨加压”以封闭食管,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入气管中。
将喉镜视片置于会厌软骨前窝,然后上提暴露声门。
换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气管导管轻轻穿过声门伸入气管,拔出导芯,将导管继续插入气管4~6cm 后置入牙垫,退出喉镜。
在导管上接呼吸囊并挤压呼吸囊,见胸廓隆起并有阻力感,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表明导管在气管内。
最后用胶布将牙垫和气管导管一起固定于两侧面颊部。
4.经鼻腔气管插管者,首先检查患者鼻腔有无鼻中隔偏曲及鼻息肉等。
患者体位同口腔插管,用麻黄碱液为患者滴鼻3次后滴入液状石蜡,导管外涂润滑油,清醒患者用1%地卡因溶液喷鼻腔。
右手持不带导芯的气管导管自通气良好的一侧鼻孔插入,当导管通过鼻后孔与咽喉部时,一边将导管轻轻推进,一边在导管口听呼气时的气流强度,并根据气流大小调整头颈和导管的位置,在气流最强时继续将导管插入气管,确定导管插入气管后,用胶布及系带固定于患者颊部及枕部。
5.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如需机械通气治疗,向导管气囊内注气3~5ml,将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连接。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要正确、轻柔、迅速。
挑起会厌时,切忌以门齿作为支点,避免门齿损伤脱落。
应将喉镜向上提,使着力点在镜片前端,患者若有义齿,应在插管前取下。
引言概述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提供人工通气。
该术是在麻醉或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可用于维持气道通畅、管理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和辅助治疗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就气管插管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细致讨论。
正文内容1. 气管插管术的定义和目的- 气管插管术是通过插入一根细而柔软的管子到气管内,以维持气道通畅和提供人工通气。
- 目的是确保患者的气道暴力、有效地向下运送空气,保证肺部适当的通气和氧合。
2. 气管插管术的基本原理- 气道管理:通过气管插管术,医生可以确保气道畅通,避免气道阻塞和窒息。
- 插管可防止舌头阻塞气道,维持通畅的气道,使气体顺利进出。
- 插管还可以应用于清醒患者,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 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可实现人工通气,通过插入插管末端高效的气动装置,(如机械通气机),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或混合气体,确保气体的充分进入患者的肺部。
- 目视检查:气管插管术还允许医生通过插管来进行胸部和气道的放射学评估和可视化检查。
3. 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麻醉手术:气管插管术是大多数麻醉手术的必需步骤,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通气和氧合状态。
- 外科手术:气管插管可以协助外科操作,维护呼吸稳定,防止误吸和呕吐。
- 预防和处理呼吸道问题: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肺水肿或过多的分泌物的患者,气管插管可帮助清除气道并维持通畅。
- 紧急情况:在心脏骤停或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术可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维持气道通畅。
- 特殊群体:儿童、新生儿和重症监护患者常需要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功能和提供有效的通气。
4. 气管插管术的具体步骤- 麻醉:通过静脉或局部麻醉药物缓解疼痛和焦虑感。
- 插管:医生使用合适的气管插管器具,通过鼻孔或口腔缓慢插入气管。
- 定位:确认插管是否放置到了正确的位置,并通过听诊器或其他方法确保插管末端在气道内。
- 固定:使用固定带或其他方法固定插管,防止脱落或意外移位。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即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将合适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如把导管插入单侧主支气管即支气管内插管。
气管、支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气管导管及插管用具不断改进及麻醉者利用肌松药插管的熟练技术。
气管插管术已安全普遍地用在现代麻醉中,而且还扩展到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治疗及抢救复苏处理。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还可用于大咯血急救、单侧肺功能测定及单侧肺冲洗治疗。
一、目的和适应证(一)目的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2、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3、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
(二)适应证1、全身麻醉:(1)全麻时患者神志消失,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2)全麻中用药皆对呼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3)全麻时多复合应用肌松药,致使呼吸肌力抑制或完全无力。
(4)使麻醉管理更为安全有效。
(5)胸外科手术有时需将两肺“隔离”,可将导管经声门插至隆突以下的支气管内,称为支气管内插管。
(6)手术短小,全麻过程中麻醉者又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能进行口罩法人工通气者,可不用行气管插管。
2、危重病人的抢救:(1)呼吸衰竭者:在一般氧治疗情况下,如PaO2仍低于8kPa(60mmHg),亦即呼吸指数(RI=PA-a )O2/PaO2)仍超过2时(正常在0.3以下),必须插管。
(2)心肺复苏:不影响心脏复苏情况下,插管愈早愈好。
(3)误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时作肺冲洗术。
(4)药物中毒。
(5)新生儿严重窒息。
二、插管前的准备1、估计插管的难易程度,决定插管的途径和方法。
2、检查麻醉机和供氧条件:(1)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是否无碍,能充分供摒。
(2)钠石灰有无失效。
(3)麻醉机及回路有无漏气。
(4)麻醉面罩是否良好合适。
3、插管用具的准备:(1)喉镜:注意镜片大小,电源接触及亮度。
(2)气管导管及管芯:选择管径合适的导管,并备用比选用导管大及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