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信任最珍贵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3
年级:八年级科目:思想品德课型:新课型课题:信任最珍贵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信任的感受和对信任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是密不可分的,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信任,还要理解信任的价值、意义,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信任,还要理解信任的价值、意义,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学习重点:1.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任的积极意义;学习难点:1.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信任的渴望。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信任的基础:诚实2、信任的前提:诚实待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4、诚实做人的核心:践约守信5、恪守信约,不只是某些人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这是道德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
二、自主学习1、得到信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2、化解朋友误解的根本办法是。
3、诚实和是不可分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
4、信任他人,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信任他人,是对他人的;得到他人的信任,我们可以得到一种。
他人的信任是对自己的。
5、是人们感情的重要纽带,可以使交往更为。
6、信任能够减少,消除,降低交往,提高交往。
三、当堂训练1、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任的基础是()A、老实B、诚实C、宽容D、尊重2、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错误的是()A、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B、获得信任是诚实的前提C、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D、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3、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讲,信任可以()①增进人们的情感②减少猜忌,消除疑虑③降低交往成本④提高交往效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面和“信任”有关的名言警句是()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②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南京冠生园食品厂讲陈陷翻炒后制成月饼出售的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以后,南京冠生园月饼顿时无人问津,很快被各地商家撤下柜台。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1站《信任最珍贵》教案1教材分析诚实与信任是不可分的,诚实对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很多要通过信任来实现。
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中有安全感也是因为对他人的信任,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体现在他对他人的信任上;一个社会能够存在发展,其基础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信任。
所以,信任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德但是,目前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不符合道德、法律的行为大量滋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欺骗行为。
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降低,从而信任问题造成社会各种秩序的失落,以及各种交往障碍的产生。
所以信任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就显得更为突出。
本课就是要让学生从体会信任、理解信任走向学会相互信任,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何为信任以及信任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特别是努力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有利因素:这个年龄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探究欲强、可塑性大﹑敢于主动尝试。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正确引导不利因素: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轻信于人,常常会被一些社会不良青年利用,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他们的情感、情绪,易激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容易凭感情行事;认识能力明显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2)理解:信任的价值和意义。
得到别人的信任,心理有一种满足感。
信任是人们感情的重要纽带,可以使交往更为顺畅。
(增进感情、减少猜忌、消除疑虑、降低交往成本、提高交往效率(3)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是不可分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信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心理换位、社会观察、研究探讨获得知识。
《信任无价》教案第1站信任最珍贵教学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信任的感受和对信任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信任,信任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肯定,是人们感情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纽带。
要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信任的问题,并掌握如何才能做到相互信任。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任的积极意义。
2、使学生掌握如何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想驿站:想一想如果遇到别人不信任你的情况,会有什么感受?1、分组讨论。
2、分组表演。
二、新课学习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诚实和信任是不可分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信任。
一个人,只有诚实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别人才会信任他,才会把事情托付给他,因为他能够对别人托付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2、信任的意义(1)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
信任他人,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安全感;得到他人的信任,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信任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他人的信任是对他人的肯定,他人的信任是对自己的认可。
他人的信任,可以使自己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信任他人,可以减少自己对他人和未知情形的焦虑,使自己感受身心的放松。
信任有益于我们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激发我们的自信心。
(2)信任是人们感情的重要纽带,可以使交往更为顺利。
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建立彼此的信任。
相互信任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
信任能够减少猜忌,消除疑虑,降低交往成本,提高交往效率。
举例:以“冠生园”为例,说明不讲诚信必然会失去信任,就必然走向失败。
3、活动平台:主题讨论:我的承诺1、你曾经对别人承诺过什么?2、你兑现了吗?理由是什么?(2)分组讨论:互相谈谈感受。
(3)集中本组同学共同的感受,在全班交流。
三、作业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什么?2、信任的意义是什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1站《信任最珍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信任最珍贵》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任的重要性,以及信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信任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理解欺骗和背信弃义对信任的破坏,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维护信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信任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但他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信任的困惑和挑战。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化对信任的理解,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信任的能力。
3.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信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
3.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人际关系场景,体验信任的建立和破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信任的短片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信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阅读和讨论。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信任的建立和破坏,以及处理信任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人际关系场景,体验信任的建立和破坏。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发挥创造力。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历,讨论他们在处理信任问题时的感受和思考。
引导学生总结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建立和维护信任。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信任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缺乏信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