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老师我喜欢你
- 格式:doc
- 大小:25.32 KB
- 文档页数:2
【一】:幼儿大班音乐教案(老师老师我爱你)《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活动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齐唱歌曲,唱准节拍。
感受四三拍欢快、热烈的旋律及“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唱准节拍。
体验集体齐唱“整齐”的效果和“整齐”的美感。
活动准备材料: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录音和三拍子音乐磁带,操作卡第1、第2页。
经验对老师有初步的认识和热爱。
活动过程一.发音及节奏练习。
幼儿听三拍子音乐,学小鸟飞进活动室。
小——鸟,小——鸟,飞——飞,跟——着,节——拍,飞——飞。
飞——到,幼儿园,停——停,唱——支,歌——儿,听——听。
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拍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
例如:拍手表示强拍,拍肩表示弱拍。
唱“啦”音,练习音的跳跃、连贯等不同演唱方法。
5 3 3 | 5 3 3| 5 4 3| 2——|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5 2 2| 5 2 2| 4 3 2| 1——||老师我爱你,幼儿园。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二、熟悉旋律,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节奏。
欣赏歌曲。
鼓励幼儿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自由大胆表现。
提问:你知道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吗?听一听,拍一拍。
引导幼儿通过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三、理解歌词含义,激发爱老师的情感。
1.熟悉歌词。
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这是唱给谁的歌?教师合着节奏朗诵歌词。
幼儿拍打节奏跟念歌词。
教师示范唱歌曲。
提问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用自然、整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老师我爱你,幼儿园。
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分组唱、个别唱、师生表演唱等形式。
情感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们用最好听的声音唱给老师听。
【二】: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老师我爱你!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老师我爱你!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班中指导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脱离智慧的执着,保持澄澈的心".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这一句话.但是,在本学期我尝试着将一些理念带入我们的班级后,我逐渐明白了.我们看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老是以一种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现.在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们给我的惊喜,他们每天都在成长,都在进步.今天早餐后,孩子们又向往日一样三三两两的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等到最后一个孩子都已经吃完后,我拍了拍手说:"小朋友,我们准备走线了".同时,录音机里放了苏格兰进行曲的音乐.只见孩子们很快的到了走线的开始处.我走在了前面,一开始,还听到了后面有孩子们推挤或说话的声音,很快,就很有序的跟在了后面形成了一个圈,跟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的步进.接着,音乐起了变化,变得快了起来,我们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左跑,时而右跑,时而向中集中,时而变回圆圈.孩子们开心极了.接着,我们席地而坐,一起进行分享.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开心的事.我先说了起来,接着让孩子们挨着坐的顺序起来说,我观察到今天分享愉快经验后,我让孩子们互相找朋友拥抱,但有个要求,多找几次,多和同伴们拥抱,而且还要说:"我喜欢你".孩子们很快的与同伴拥抱起来,一开始,有的小朋友还很小声的说,但很快的就大方起来.许多孩子在拥抱同伴的同时也主动与我们拥抱,平时我们经常批评的杨曦还一次又一次的主动过来与我拥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边轻轻说:"施老师,我喜欢你".听着孩子们的幼稚话语,看着孩子们童真的笑容,让我心中感到一种感动,一种自豪.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其实,让孩子喜欢你,让孩子开心,是很简单的,它不需要多么贵重的东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关怀的语句,一个热情的拥抱就已足够.我们老师.应该多俯下身与孩子们进行亲密的接触,孩子需要关怀,但平日我们认为很调皮的孩子或胆小的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孩子更应该从多方面关心他们,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欣喜,甚至欢呼雀跃.就如今天的日常操作,就连平时老是喜欢抢玩的杨曦都学着尊重同伴,虽然想玩,但还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着等待,这难道不值得我为他的表现鼓掌喝彩么每一个说的孩子都那么认真,主动的说,没有往时的吵闹,每一个听的孩子也都那么专注,就连平时最没耐性的杨曦都坐的好好听同伴们说话.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在保持老师的一份尊严的同时,也应该多俯下身与孩子交流,共同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作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仔细的凝听孩子们的心声,同时因为老师的平和,孩子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并且也会让我们老师时刻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孩子的表现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三】: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老师我爱你!本文是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笔记,欢迎阅读。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老师我喜欢你》教案名称:《老师我喜欢你》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喜爱与尊重。
2.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乐趣。
3.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老师我喜欢你》。
2. 感受老师的辛勤工作,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喜爱与尊重。
3.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老师我喜欢你》的图书或课件。
2. 音乐、玩具等教具。
3.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我们要学习一首特别的歌,这首歌叫做《老师我喜欢你》。
Step 2 歌曲学唱(10分钟)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一遍《老师我喜欢你》。
2. 老师逐句教唱歌曲,带领幼儿跟着唱几遍。
Step 3 听故事(10分钟)1.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
2. 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对幼儿的关爱。
Step 4 小游戏(10分钟)1. 老师根据幼儿的爱好和兴趣,设计一些小游戏,如猜动作、找宝贝等。
2. 通过小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乐趣。
Step 5 制作贺卡(15分钟)1. 老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贺卡的素材,如彩纸、贴纸等。
2. 老师引导幼儿制作贺卡,并鼓励他们在贺卡上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和祝福。
Step 6 分享与展示(5分钟)1. 幼儿完成贺卡后,老师让每个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贺卡,并分享自己制作贺卡的心情和想法。
2. 老师对每个幼儿的努力和创意表示肯定与赞赏。
Step 7 结束(5分钟)1. 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对老师的喜爱与尊重。
2. 鼓励幼儿继续关心、爱护老师,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参与集体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老师我喜欢你》这首歌以及相关活动,幼儿在体验、互动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了他们对老师的喜爱与尊重。
同时,通过小游戏和制作贺卡,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小班社会活动课程计划:我喜欢你的课程计划(反思教学)小班社交活动我喜欢你的课程计划(反思教学)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推广活动,活动反思等,愿意大声说“我爱你”,可以用'我爱你表达你对同龄人的感受,知道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小班社会活动课。
快来看看我是否爱你。
活动目标:我愿意大声说'我爱你',我可以用'我爱你'来表达我对同伴的感情。
2.知道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3.在活动中体验爱的快乐。
4,愿意与同龄人,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在活动期间展示孩子的可爱一面。
活动要点:活动重点:我愿意说'我爱你'并且可以用'我爱你'来表达我对同伴的感受。
活动困难:我可以大声地向人和事表达“我爱你”的感觉,知道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1,图画书《我爱你》幻灯片,小印章,黑板,爱卡手。
2.关于爱情,场景布局的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首先,开头部分:歌曲是导入的。
播放歌曲《我爱你》,老师和孩子将节奏,感受歌曲中“我爱你”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图画书《我爱你》幻灯片换位思考。
1.观看幻灯片,听故事,并愿意大声说“我爱你”,用'我爱你'来表达你对同龄人的感受。
(1)老师播放幻灯片并讲述故事和柔和的音乐。
问:肖妍对“我爱你”的评价是什么?总结:他们都被萧炎所爱,所以萧炎心里大声地说出了爱情,所以萧萧会觉得很开心。
(2)继续观看幻灯片,听故事,模仿故事并说“我爱你”。
- 你对萧炎有什么看法?他会说“我爱你”到底是什么?- 引导孩子讲故事:吃饭时,洗澡时,睡觉时。
(3)老师要求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内容。
2.知道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1)邀请孩子们和他们的同伴表达“我爱你”的感受,并鼓励孩子们互相亲吻,互相拥抱。
(2)老师向孩子表达他最喜欢的人和对象。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老师我喜欢你》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重和喜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和动力。
3. 培养幼儿团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老师我喜欢你》三、教学重难点:1.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重和喜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和动力。
四、教学准备:1. 《老师我喜欢你》的音乐CD。
2. 笔、纸、画板等绘画用具。
3. 老师头饰和艺术品。
五、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扮成可爱的老师形象,敲门后进入教室。
和幼儿们亲切问好,然后推出几个问题引入主题:“幼儿园里最爱你的人是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2. 情感培养:通过播放《老师我喜欢你》的音乐,让幼儿们听歌曲,观察歌曲中几位小朋友对老师的描述和表达,并引导幼儿讨论老师的作用和重要性。
然后让幼儿们利用画板和纸笔绘画,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并陈述他们喜欢老师的原因。
3. 活动体验: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老师的辛勤工作和付出,可以组织一场小小老师体验活动。
让一部分幼儿扮成老师,其他幼儿则扮演学生,模拟教室中的日常活动,如上课、唱歌、跳舞等,让幼儿们切身感受到教师的角色和工作。
4. 手工制作:老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前准备好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和模板,让幼儿们亲手制作老师喜欢的小礼物。
比如,可以制作一朵鲜花,然后在花瓣上写上自己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
鼓励幼儿们认真制作,体验劳动的乐趣。
5. 小结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用简短的话语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向家长和其他老师表达自己喜欢老师的心意。
六、教学反思:通过《老师我喜欢你》这个教案,幼儿们可以学到对老师的尊重与喜爱,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和动力。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小结活动,幼儿们可以进一步懂得感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个教案结构紧凑,活动种类丰富,利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案的内容贯穿了幼儿园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思维能力,符合小班幼儿园的特点和需求。
主题活动:小班语言活动《老师爱我我爱他》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通过制作心意卡,说温馨的话,师幼互相表达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事先引导幼儿观察本班教师的工作,如教幼儿画画,唱歌,跳舞,帮幼儿穿衣等。
2.面具
3.幼儿用书《老师爱我我爱他》
活动过程:
一、通过听声音猜测自己班的教师。
班里三位教师各自带上面具,分别对小朋友说:你们好,猜猜我是谁?幼儿自有猜测,如果猜对了,教师拿下面具
二、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知道教师很爱小朋友,初步产生爱教师的情感。
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每天要做些什么事么?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老师在班级里做的事情。
教师小结:老师每天要给小朋友上课,讲故事,让小朋友学习更多的本领;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让小朋友开开心心;小朋友午睡时,老是不能休息,要给小朋友盖好被子;起床时要帮助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把衣服穿整齐。
三、师幼互相表达彼此的情感。
1.教师:老师很喜欢你们,有悄悄话想和你们说。
2.教师:老是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老师么?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幼儿大胆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如:“老师,我喜欢你”,“老师,辛苦了”,“老师,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四.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心意卡,幼儿制作后沿边缘撕下。
教师提醒幼儿将撕下的废纸放入每组桌上的垃圾筐中。
幼儿把涂上美丽颜色的心意卡送给喜欢的老师。
幼儿园小班社会《喜欢你》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喜爱之情,理解喜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周围人的关爱之情,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主题:我喜欢你2.2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
2.3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喜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玩具等。
3.2 环境准备: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4.2 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人。
4.3 教学互动:分组进行互动,让幼儿练习表达自己的喜好。
4.4 案例分析:通过故事或案例,让幼儿理解喜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4.5 总结提升: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所学内容,加深对喜欢情感的理解。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喜好。
5.2 作业要求: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并尽量用今天的所学内容。
5.3 作业反馈:第二天上课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估幼儿在表达喜好方面的进步,观察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完成作业时的表现。
6.3 评价内容:关注幼儿是否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喜好,以及他们是否能理解喜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开展“我喜欢你”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喜好。
7.2 拓展目的: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喜欢情感的理解。
7.3 拓展准备: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以及一个展示成果的空间。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反思内容: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参与度,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
小班社会我爱老师教案课时数:1课时适用对象:小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老师的重要性,增强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通过互动活动,提升幼儿与老师的亲密度,增强互动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插图故事书《小班社会我爱老师》2.幼儿园乐器3.大量的糖果或小礼物作为奖励4.纸、笔、彩色画笔等教学过程:步骤一:情境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坐好,做好专注准备。
2.展示插图故事书《小班社会我爱老师》封面,并提问:“你们喜欢老师吗?老师对你们好吗?”3.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提取他们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之情。
步骤二:情感体验(15分钟)1.分发纸和彩色画笔给每个幼儿,让他们画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师形象,并可以加上一些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词。
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并分享自己为什么喜爱老师,感激老师的原因。
3.鼓励其他幼儿对其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对自己作品和感受的认同感。
步骤三:活动游戏(20分钟)1.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老师进行歌唱和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做动作。
2.引导幼儿用乐器伴奏歌曲,共同演唱《小星星》。
3.教师以游戏形式表演小老鼠偷糖果,幼儿扮演老师的角色,帮助抓住小老鼠,并能够获得糖果作为奖励。
4.继续玩下去,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老师的角色,并帮助抓住小老鼠。
步骤四:教师总结(15分钟)1.召集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回顾这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2.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否更深了。
3.教师总结本堂课的目标,再次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要时刻对老师保持感激之心。
教学扩展:1.让幼儿在家里做一张“我爱老师”的贺卡送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幼儿园工作人员,并写上感激的话语。
2.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鼓励、表扬幼儿的好行为,并及时给予奖励或赞美。
3.鼓励家长与幼儿在家中开展“谢谢老师”活动,如为老师准备小礼物或特制美食。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老师我喜欢你》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老师我喜欢你》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学会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1. 学会表达喜欢老师的情感。
2. 了解如何尊重老师和他人。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我的老师》。
2. 卡片、彩纸、颜料、画笔等制作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故事书《我的老师》,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并提问:“你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老师呢?为什么喜欢他/她呢?”鼓励幼儿踊跃发言。
2. 认识故事主人公(10分钟)教师在幼儿面前放置一台小镜子,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再向幼儿展示故事中的小男孩,并询问幼儿两者之间的相似与不同。
随后,教师阅读故事书,《我的老师》。
读完故事后,向幼儿提问:“小男孩为什么会喜欢老师呢?”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3. 手工制作(15分钟)教师发放彩纸、卡片、颜料、画笔等材料,并示范如何制作一张卡片,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一张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
同时,提醒幼儿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对老师的喜欢之情。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卡片和制作过程,并相互表达对老师的喜欢之情。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为什么你们选择了这样的卡片?你们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是怎么解决的?”5. 情景表演(15分钟)将小组分成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扮演老师,学生扮演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表演跟老师打招呼、问好、感谢等场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与老师的交流互动。
6. 教师引导(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围坐在一起,鼓励他们表达对老师的喜欢之情,并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教师也会表达对幼儿的喜爱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和归属感。
7.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向幼儿复述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幼儿回顾学到的内容,并再次强调对老师的喜欢和感谢之情。
小班社会活动老师我喜欢你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愿意大声说出"我爱你",能用"我爱你"表达对同伴的情感。
2、晓得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增添欢乐。
3、在活动中体验说出爱的快乐。
4、愿与同伴、老师互动,讨厌抒发自己的见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愿讲出"我爱你",并会用"我爱你"抒发对同伴的情感。
活动难点:能够大声对人和物抒发"我爱你"的情感,晓得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增添欢乐。
活动准备:1、绘本《我爱你》幻灯片,大印章若干,黑板,爱心卡人手一张。
2、关于爱的背景音乐,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我爱你》,教师与幼儿一起律动,体会歌曲中"我爱你"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以绘本《我爱你》幻灯片移情。
1、通过观赏幻灯片,聆听故事,愿大声讲出"我爱你",能够用"我爱你"去抒发对同伴的情感。
(1)教师播放幻灯片,伴随着轻柔音乐,讲述故事。
回答:大獾都对什么说道了"我爱你"?小结:他们都是小獾喜爱的,所以小獾就把心里的爱都大声地说了出来,这样小獾心里会感到很开心。
(2)稳步观赏幻灯片,聆听故事,恶搞故事内容讲出"我爱你"。
--小獾还喜欢一些什么呢,他还会对什么说"我爱你"?--鼓励幼儿讲出故事内容:喝茶的时候、泡澡的时候、上床睡觉的时候。
(3)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喜爱的物品。
2、晓得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增添欢乐。
(1)请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表达"我爱你"的情感,(教案出自:屈.)鼓励幼儿之间亲一亲,抱一抱。
(2)教师向幼儿抒发自己钟爱的人和物品。
(3)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对自己喜爱的物品表达"我爱你"的情感。
幼教小班案例:孩子,老师最喜欢你案例背景:在一所幼儿园的小班中,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
他非常活泼好动,喜欢与同学们一起玩耍。
然而,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经常分心、不听从老师的安排。
这让老师非常头疼,但又不忍心责怪这个可爱的孩子。
案例过程:1. 观察与了解老师决定先观察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小明对绘画非常感兴趣,但在游戏中容易分心。
于是,老师决定从小明的兴趣出发,引导他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创设情境在一次绘画课上,老师为小明和其他同学准备了丰富的绘画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
小明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绘画中,画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老师鼓励小明分享他的作品,并表扬他的创意和想象力。
3. 引导参与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老师会有意识地将小明的兴趣融入其中。
例如,在教孩子们学习动物时,老师会让小明负责画出动物的形象,让其他同学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这样既能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表扬与鼓励每当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时,老师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使小明更加自信,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同时,老师也会关注小明的进步,及时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他不断提高。
5. 家校合作老师还会与小明的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小明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家长也会积极配合老师,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逐渐好转,成为了一个乐于学习、善于表达的孩子。
案例总结:通过观察、了解、创设情境、引导参与、表扬与鼓励以及家校合作等方法,老师成功地引导了小明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老师我喜欢你
活动目标
1、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生活实践,与老师初步建立亲密关系。
2、培养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能力。
3、学习基本的生活常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儿歌《老师像妈妈》
3、情境表演《老师教我插花篮》,几朵小花。
活动过程1、情境表演《老师教我插花篮》。
(1)一位老师和大班小朋友上场,坐在桌前,教师教小哥哥用积塑拼插小花篮,拼插好后,放上几朵小花,做成一个装满鲜花的小花篮。
(2)组织幼儿观看之后,提问:老师用什么玩具教小哥哥拼插花篮?你喜欢这只小花篮吗?老师能干不能干?
幼儿回答后,老师拼插一只小花篮,也装上小花,让幼儿欣赏,允许他们自由讲述。
2、指导幼儿阅看幼儿用书第5-7页。
提问:(讲故事)(1)老师教小朋友在活动室内干什么?
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故事,现在老师讲个故事给小朋友听(老师讲一个短小生动又有趣的故事给小朋友听)。
(2)老师坐在钢琴前,他要教小朋友干什么?(唱歌)幼儿回答后,教师演唱《我上幼儿园》或其他的歌。
唱歌时要有感情,可反复
唱几遍。
也可以组织幼儿唱在家学过的儿歌,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有趣。
(3)老师带小朋友在户外玩什么游戏?你们喜欢玩积木吗?
幼儿回答之后,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去玩游戏,或者玩积木,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激发幼儿喜欢过集体生活的情感。
在游戏过程中,要教幼儿一些基本的规则,使幼儿初步学会遵守纪律,能在和睦友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
4、学习儿歌《老师像妈妈》。
老师朗读两遍后,教幼儿学习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