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卫生法的名词解释卫生是指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行动和状态,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卫生法是指为了维护公众的健康和预防疾病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卫生法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卫生法中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增进读者对卫生法的理解。
卫生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名词:1.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和集体力量的组织与行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的范围广泛,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环境卫生、职业健康、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公共卫生的核心价值在于保护和改善人民的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是指通过各种预防手段来阻断疾病的传播和发展,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预防控制包括疫苗接种、流行病监测、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等措施。
通过预防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升社会的健康水平。
3.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是指对卫生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察、评估和指导的活动。
卫生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卫生法规的有效实施,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卫生监督的对象包括医疗机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旨在提高卫生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确保人们从食品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保障机制。
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卫生管理,旨在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相关疾病的发生。
食品安全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卫生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5.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指维护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
环境卫生包括水源安全、空气质量、废物处理、噪声污染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向公众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一种宣传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意识,使之能够主动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在卫生法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全面的健康知识。
卫生法名词解释1、卫生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卫生法的渊源:又称卫生法的法源,是指卫生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根本来源。
3、卫生法律关系:指卫生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医疗卫生管理监督和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服务)中所形成的权利。
卫生法律责任:指卫生法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后果。
卫生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予补济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卫生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卫生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
传染病:指由于具有传染性的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至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甚至整个社会的疾病。
法定管理传染病:指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管理的传染病,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7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
血液制品: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血站: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医师:是指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机构中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母婴保健法:是调整因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卫生法的主要类型
卫生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法律文件和规定。
卫生法的主要类型可以根据其来源、法律效力和具体内容进行划分。
1. 卫生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卫生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等。
3. 地方性卫生法规: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不能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只在制定者管辖的区域内生效。
4. 卫生部门规章: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卫生部的通知、命令、指示等。
5. 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卫生标准和推荐性卫生标准,具有约束力。
6. 国际卫生条约:如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条约,对我国卫生活动具有约束力。
此外,卫生法还可以按照其具体内容划分为多个子领域,如公共卫生法、医疗法、药事法、中医药法和医疗保障法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的卫生法书籍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常用卫生法律法规引言卫生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障公众的健康、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项常用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加深对这些法规的了解。
1.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9年颁布的一部法律,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该法规定了传染病的报告、隔离、检疫、消毒等相关措施,提供了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法律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任何人在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时,都有义务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法律规定了传染病的分类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中国于2009年颁布的一部法律,目的在于保障食品的安全和确保公众的饮食健康。
该法律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环节的各项要求,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标签规定、食品检验监测等。
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食品安全救助制度,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方应当予以赔偿。
此外,法律还为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人员提供了保护和奖励措施。
3. 母婴健康保障法母婴健康保障法是中国于2020年颁布的一部法律,旨在保护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权益。
该法律规定了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基本权益和服务保障,包括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劳动保护、产后修养等,以及婴幼儿的喂养、免疫、就医等。
母婴健康保障法还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以保护母婴健康权益。
4.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4年颁布的一项行政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审批程序,要求医疗机构遵守医德和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权益。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还对医疗机构的设施、人员、医疗行为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此外,条例还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是指涉及到卫生管理和保护国民健康的一类法律、法规和政策,它既包括诸如预防、控制和治疗传染病的法律,又包括卫生活动有关的行政和活动管理方面的法律。
卫生法涵盖面很广,总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健康。
一、卫生法涵盖内容(一)国家卫生机构及其职责:卫生法规定了国家卫生机构的职责,如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公共卫生技术、食品卫生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主要的职责是管理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建立健康文明社会。
(二)卫生活动及监督:卫生法规定各类卫生活动,比如公共卫生活动、检疫活动、社区卫生活动、卫生技术服务活动、门诊服务、职业卫生活动、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流行病预防等,并对上述活动进行适当的监督。
(三)政策和行政管理:卫生法规定各类政策、行政管理办法,以及农村卫生行政管理政策,国家的卫生政策的实施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规,确保公众安全,保护国民健康。
(四)卫生教育:卫生法规定了有关卫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推广卫生知识,教育公众,宣传健康文化,加强公众的卫生意识,实现社会健康保障。
二、卫生法的重要性(一)促进社会发展:卫生法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保障国家和社会对公共卫生的合理要求,保证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学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健康和平等医疗待遇。
(二)构建健康文化:卫生法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健康文化,引导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增强公众健康教育意识,从而改善卫生水平,促进其健康,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三)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卫生法积极鼓励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保障发展新型技术、新药和新设备,推动公共卫生技术的发展,提高公共卫生的实力,保证良好的医疗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卫生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社会秩序、全民健康和社会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法律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法第一节》PPT课件•卫生法概述•卫生法基本原则•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管理法律制度•公共卫生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医疗纠纷处理与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卫生法概述01定义:卫生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作用维护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卫生法的定义与作用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等内容,是卫生法的立法依据。
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
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卫生法历史与发展古代卫生法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关于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规定,如《周礼》中对医师考核和医疗事故处理的规定。
近代卫生法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政府及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如《钦定医宗金鉴》、《管理饮食品营业规则》等。
新中国卫生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法律体系。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卫生法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
卫生法基本原则02保护公民健康权益原则保障公民基本健康权益卫生法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卫生法规,确保公民享有基本的健康权益,如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享有健康环境等。
1 .卫生法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安康活动形成的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
2 .卫生法律关系指由卫生法所调整的国家卫生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它们的内部机构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效劳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卫生法的根本原则是指用以调整卫生关系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它是卫生立法的根底,卫生司法的依据,卫生活动的准则。
4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卫生法律关系中享有卫生权利和承当卫生义务的人。
5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6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安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安康的事件。
8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Medical staff)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9 .医学会是由医学科学工作人员,医疗技术人员等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医学社会组织。
医学会是对医疗事故进展鉴定的专门机构。
10.医疗过失医疗过失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防止的心理态度。
11.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
12.药品管理法是调整药品监视管理,确保药品质量,维护人体安康活动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
13.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给、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遵守的法定依据。
14. GMP是英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的译文简称。
1、如何理解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健康活动形成的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①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卫生社会关系:卫生社会关系包括卫生组织关系、卫生行政关系、卫生民事关系、卫生发展关系等。
②卫生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的卫生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包括:卫生法律、卫生法规、卫生规章等。
2、简述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卫生组织活动方面的法律关系、卫生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关系、卫生服务活动方面的法律关系、国际卫生发展方面的法律关系。
3、简述卫生法的主要特征?卫生法律关系除了具备一般法律关系的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以保护公民的健康权为宗旨、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内容广泛,需要采用多种调整手段、溶进大量技术规范、有一定的国际性。
4、简述卫生法学的主要研究方向?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②各类卫生工作者的资格认定、权利义务及执业规则;③医用物资(卫生生产资料)的卫生标准及准入管理规范;④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及管理规范;⑤各类卫生专业技术活动规范;⑥现行卫生法律规范的修订和完善;⑦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国际接轨,与其它法律法规相衔接,与医学发展相适应。
5、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患者权利自主原则。
6、为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时采取哪些紧急措施?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与原则?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8、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分为哪几类?每类举出 2 个病种。
卫生法的概念要点是什么卫生法是一门研究和规范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以下是卫生法的概念要点:1. 定义:卫生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主要涉及卫生领域的法律规定和制度管理,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保障公共卫生。
2. 法律规范:卫生法主要涉及公共卫生的法律规范,包括卫生基本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各个层面的卫生标准、卫生管理措施和卫生监督制度等。
3. 保障健康权益:卫生法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卫生法规定了在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权益,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4. 公共卫生管理:卫生法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卫生包括疾病预防、疫情控制、医疗机构管理、流行病防控等,卫生法通过规定卫生基本标准、行业准入规定等,对公共卫生管理进行规范和监督。
5. 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卫生法对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也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加工、餐饮服务等各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法律责任;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6. 疾病控制和预防:卫生法在疾病控制和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传染病的诊断、报告和隔离措施等,为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法律依据。
7. 卫生监督和执法:卫生法通过建立卫生监督和执法机构来对卫生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执法。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卫生标准的检查、卫生责任的追究和卫生案件的处理等。
8. 国际合作:卫生法在国际卫生合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卫生合作往往需要法律的支持和配合,卫生法为这些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基础。
总之,卫生法的概念要点主要包括其法律规范、保障健康权益、公共卫生管理、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疾病控制和预防、卫生监督和执法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旨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卫生法概念卫生法是指指导和规范公民、组织、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在卫生领域的行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卫生法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卫生保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下文将从卫生法的概念、特点、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是指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规范和规定公民、组织、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在卫生领域的行为,进行卫生保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卫生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容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卫生法的特点1、卫生法的本质是防病、保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
2、卫生法的规定具有直接性、公益性、强制性和司法效力。
3、卫生法领域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4、卫生法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其内容涉及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多方面。
三、卫生法的主要内容1、医疗卫生法规:医疗卫生法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规定,其包括医疗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医疗卫生人员管理、医疗卫生行为管理等方面。
2、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法规是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其包括生产经营、流通方式、消费者权益、行政监管等方面。
3、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法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法律规定,其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动物疫病等卫生防疫管理方面。
四、卫生法的作用1、卫生法能有效地保障人民健康:卫生法的制定能够规范和引导公民、组织、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在卫生领域的行为,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2、卫生法有利于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卫生法对卫生领域的行为进行规定和约束,有助于改善公共卫生状况,完善卫生安全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卫生法有助于促进科学健康发展:卫生法的实施能够促进卫生管理的规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五、卫生法在实践中的问题1、卫生法的执行不够到位,仍存在一些跟不上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期望的问题。
卫生法1-3章1、卫生是指为了维护和保障人体健康而进行的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总和。
它应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除了CA、优生优育B、防疫、保健C、护卫生命D、医疗、康复2、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始时间BA、1998年B、1999年C、2000年D、2001年3、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除了B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B、人C、物D、行为4、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产生于B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2000年C、公元前6世纪D、公元前5世纪5、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应由哪一部门签发 AA、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各级卫生防疫机构C、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D、省(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6、在卫生法的渊源中,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有关本地区卫生管理方面的卫生法律文件是DA、卫生行政法规B、卫生行政规章C、地方性卫生法规D、地方性卫生规章7、经医师资格考试或助理医师考试,取得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A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8、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具有高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CA、6个月B、18个月C、1年D、二年9、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DA、执业范围B、执业地点C、执业范围,执业类别D、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地点10、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B、爱国卫生运动C、预防保健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享有的权利是CA、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B、参加专业学术团体C、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实验治疗D、在执业范围内进行疾病诊查和治疗12、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下列传染病中为禁止外国人入境的传染病的是AA、艾滋病B、霍乱C、流行性感冒D、疟疾13、医生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3年6月1日被捕,2005年6月1日释放,医生甲不予医师注册的期限是DA、被捕之日起满三年B、被捕之日起二年内C、释放之日起一年内D、释放之日二年内1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卫生法律由()签署令予以公布。
BA.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D.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15、医师李某,申请开办儿科诊所,经执业注册后,开展了儿科诊疗活动,同时也以所学知识诊治一些妇科病人,李某的行为是CA、法律允许的范围B、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C、超执业范围的行为D、只要患者自愿,都是法律允许16、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D、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17、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AA、痢疾病人B、艾滋病病人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18、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除了 D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参加所在单位的民主管理19、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DA、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情节严重的B、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构成犯罪的C、造成医疗技术事故、情节严重的D、受刑事处罚的20、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卫生法律是CA 食品卫生法B 献血法C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D 药事管理法21、中国首部精神卫生法规在那个城市颁布B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22、我国对医疗机构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的是CA、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B、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C、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D、生产所有类另的医疗器械23、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下列哪项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追究刑事责任BA、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B、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C、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D、生产经营《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24、医疗机构的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违反条例的是DA、未将执业许可证、收费标准等悬挂于明显处所B、工作人员上岗未按规定佩戴标牌C、未按规定办理检验手续D、擅自增加医师人数25、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自()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CA、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15日B、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C、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D、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26、限制外国人入境的疾病中不包括()AA、黄热病B、艾滋病C、麻风病D、精神病27、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D、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28、我国古代建立了最早的专门医事制度,出现了专职医生,并且设立了专门司法卫生活动的机构是在BA、古代殷商时代B、周代C、春秋战国时期D、秦代29、医生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3年6月1日被捕,2005年6月1日释放,医生甲不予医师注册的期限是DA、被捕之日起满三年B、被捕之日起二年内C、释放之日起一年内D、释放之日二年内30、在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A、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B、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C、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D、确定被鉴定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31、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检验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DA、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B、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科研的资格C、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D、从事医学实践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32、医师甲经执业医师注册,在某医疗机构执业。
一年后,该医师受聘到另一预防机构执业,其改变执业地点和类别的行为BA、预防机构允许即可B、应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C、无须经过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D、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33、一患儿以肠梗阻入院手术,术中医师将膀胱认作囊肿切除,造成患儿储尿、排尿功能严重受损。
该事件中,医师的行为属于DA、意外事件B、术中并发症C、直接故意D、过失34、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性病监测病种的是CA、淋病B、尖锐湿疣C、阴虱病D、梅毒35、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CA. 卫生行政规章B. 卫生行政法规C. 地方性卫生规章D. 地方性卫生法规36、现代医学称为“经典”性病的包括ACDEA、梅毒B、艾滋病C、软性下疳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E、淋病37、下列专科医院中,哪些可以视为特殊类型的综合医院DEA、职业病医院B、口腔医院C、胸科医院D、儿童医院E、中医医院3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ABCDE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E、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39、卫生法的渊源包括()ABCDEA宪法 B 卫生法律C 卫生行政规章D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E 卫生国际条约40、检疫、监测的传染病包括哪些ABDA鼠疫B霍乱C艾滋病D黄热病E开放性肺结核。
41、属于乙类传染病是AEA艾滋病B 黑热病C 包虫病D 丝虫病E 狂犬病42、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包括ABCDA、国家机关B、企事业单位C、社会团体D、公民E、司法机关43、卫生行政执法是指法律执行机关将法律规范适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活动。
下列可以成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是BC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受委托组织E、公民44、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包括ABCDEA、入出境人员B、交通工具和运输设备C、行李、邮包D、货物E、尸体、骸骨45、卫生行政执法按内容分类可以分为A BCDEA、卫生行政许可B、卫生行政决定C、卫生行政处罚D、卫生监督检查E、卫生强制执行46、关于卫生立法依据的理解正确的包括ABCEA、宪法是卫生立法的法律依据B、我国现阶段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卫生立法的经济基础C、卫生方针、政策是卫生立法的政策依据D、国外的立法成果是我国的卫生立法依据E、医药卫生的基本规律是卫生立法的自然科学基础47、具有保障卫生工作开展,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健康作用的是ADEA、卫生行政法规B、卫生法概念C、卫生法基本原则D、卫生法E、地方卫生法规48、下列选项中,不得发布医疗器械广告的情形有ABCDEA、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级医药管理局批准进入市场的医疗器械B、未经生产者所在国(地区)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境外生产的医疗器械C、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医疗器械D、扩大临床试用、试生产阶段的医疗器械E、治疗艾滋病,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医疗器械第四节医疗事故罪2000年9月15日下午4时许,女青年王某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向医生陈述已怀孕,要求人工流产。
医师孙某问诊,并说要检查一下。
王某说:“不要检查,就是怀孕。
”孙医师告诉好:“手术前必须诊断清楚子宫的位置、大小,有无合并症,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做人工流产手术。
”王某进了检查室后,按检查要求仰卧于检查床上。
随后,孙医师让15名见习生进来。
这时,王某问:“怎么这么多人?”孙医师说“不用怕,这都是医学院的见习生,没有外人。
”接着,孙医师按照妇产科常规检查对王某进行内、外生殖器官的检查,同时向见习生们讲授了本病的要点,全程约3分钟。
在此期间,王某未提出异议。
检毕,医生告知患者:“你怀孕了。
”但王某什么也没有说,连病历也未让医生写便匆匆离去。
事后,王某于2000年9月23日以孙医师为第一被告、附属医院为第二被告,向三河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医院“以检查为名,诱使原告脱去衣服,把原告当作人体活标本,为众学生进行人体示范教学,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价格尊严。
原告未婚先孕属个人隐私,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
为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向原告赔礼倒歉;赔偿精神损失费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