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业务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21.31 KB
- 文档页数:5
厦门个人办理医保一、厦门医疗保险办理条件:1、厦门市户籍人员2、年满16周岁3、不属于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4、未参加其他社会医疗保险。
二、厦门医疗保险办理材料:1、《厦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申请表》可在居或村委会领取,或到地税部门网站下载;2、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3、残疾人员及低保人员应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原件及复印件;4、农村45-59周岁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应提供《独生子女证》,只生育2个女孩的夫妻应提供区计生主管部门的证明;5、农村计生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手术并发症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应提供区计生部门的相关证明;6、未办理过社会保障卡的,还应提供办卡照片已领取本市二代身份证的,原则上不需提供照片。
三、厦门医疗保险办理流程:1、符合办理规定,办理机构打印《核定表》一式二份,办事人员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
2、材料不全且表示可补全材料,办理机构打印《受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
办理机构将全部材料退还。
3、不符合办理规定,办理机构打印《办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
办理机构将全部材料复印后退还。
厦门社保首次参保人员办理社会保障卡须知办事流程:1地税部门:参保单位先到所属的地税部门办理参保人员投保登记手续;2社保部门:地税部门办理后于5个工作日后到参保单位所在市、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障卡制作手续。
需提供的手续:1参保单位到地税部门申报审核后的增员申报表如是网上申报的,须提供参保单位网上申报提交成功的增员信息查询结果,并加盖单位公章;2首次参保人员个人资料详见范本,可在社保、地税网页下载。
其中,相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参照《居民身份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GA4612021提供本人1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一张,照片背景为白色,无边框。
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拍摄前应将头发整理好,长发者应露出两耳,发髻不得盘在头顶;拍摄时不应化浓妆、佩带各种首饰;不要穿行业制服、浅色衣服,必须着有领的深颜色衣服;平时经常戴眼镜的,照相时应佩戴眼镜。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
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4.20
•【字号】厦府〔2018〕113号
•【施行日期】2018.04.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
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的
通知
厦府〔2018〕11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财政部、人社部、卫计委《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17〕14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参保人员医疗需求及医疗费的增长情况,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经研究,决定对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进行如下调整:
从2018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从原来每人每年65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93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500元调整为
650元,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150元调整为280元。
厦门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0日。
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参保缴费指南(2020医保年度)●参保对象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特殊学校、技校、职校等学校中的在册学生(包括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含港、澳、台学生和外籍学生);2.本市辖区内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成人高等院校全日制普通班)、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包括以上高校中的侨、港、澳、台大学生和外籍学生),不包括以上高校中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含脱产、业余、函授形式学习)以及进修、网络、广播电视等学校的学生。
●缴费标准以厦门市政府公布为准。
●参保和缴费时间年度集中参保登记时间:2020年3月26日至5月31日。
日常参保登记时间:每月4日至月底。
年度集中缴费时间:2020年6月4日至25日。
日常缴费时间:参保次月4日至25日。
●参保办理地点参保学生所在学校●参保资料1.学生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2.享受免缴优惠的残疾人员、低保对象还应携带《残疾证》和《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3.办卡需提交一张背景为白色、着深色有领衣服的一寸近期免冠彩照(本市户籍已领取二代身份证的,原则上无需提供)。
●集中参保缴费流程缴费方式分为“学校代缴”和“个人自缴”两种,由学校选择其一。
同一学校内,原则上只能选择同●补参保错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参保期的参保人,可以补办参保手续。
在校学生向所在学校申请补办参保及缴费。
●停保学校在每年的5月底前应将已离校生(不含尚未离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厦门税务网站办理停保手续。
●查询渠道1.关注微信公众号“厦门税务”,通过“掌上办税”—“社保服务”→“社保缴费及查询”查询;2.通过厦门税务网站的“社保服务”→“查询缴费”进行查询。
厦门居民医保政策1、2009年7月起,在厦就读的12万多大学生,将与厦门本市中、小学生一样纳入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范围,并与中、小学生的缴费标准一致,总额度为240元,其中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标准为50元,政府对参保大学生按每人每年19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同时,新生未入学前就可参加厦门医保。
2、2011年7月起,厦门将实行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不再区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未成年人及大学生参保身份,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年380元。
其中,政府补助的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300元,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80元。
3、2012年7月起,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60元,其中财政补助从原来的每人每年300元调整为360元,个人缴费标准由原来的80元调整为100元。
4、大病医保报销75%厦门标准远超“国标”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9月01日07:07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网站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人社部等公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并规定大病医保报销不低于50%。
昨日下午,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民生,不断出台惠民政策,加强民生保障。
我市从2010年7月起开始首创实行城乡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是现在所提出的“大病保险”,在一个社会保险年度内,参保城乡居民发生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补充医疗保险赔付75%,个人自付25%,补充医疗保险赔付的限额为21万元,远高于这次国家公布《意见》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的规定,有效化解了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切实解决了城乡居民大额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
事实证明,厦门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与国家新政策框架完全一致,也说明厦门实施的城乡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符合国家医改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厦门解决大病医疗保障的补充医疗保险办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厦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指南在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生活,拥有一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为自己和家人增添一份重要的保障。
或许您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流程还不太清楚,别担心,接下来就为您详细介绍。
一、参保对象厦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本市户籍的未成年人,包括在本市就读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以及未满 18 周岁的非在校未成年人。
2、本市户籍的未就业居民,比如年满 18 周岁以上的劳动年龄段内未在用人单位就业的本市户籍人员。
3、本市户籍的残疾人员。
4、本市户籍的本市户籍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人员。
二、参保时间1、集中参保期:通常为每年的_____月至_____月,具体时间以医保部门公布为准。
在集中参保期内参保的,从参保缴费的次年_____月_____日起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2、日常参保期:错过集中参保期的,可以在日常参保期办理参保,但从参保缴费之日起_____天后才开始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三、参保方式1、线上参保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线上参保:(1)登录“_____”网站,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2)关注“_____”微信公众号,在菜单中选择“医保服务”“居民医保参保”,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材料。
2、线下参保如果您觉得线上操作不太方便,也可以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四、所需材料1、本市户籍未成年人、未就业居民(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本人页)。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有)。
(3)银行卡或存折原件及复印件(用于代扣代缴医保费用)。
2、本市户籍残疾人员(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本人页)。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有)。
(3)银行卡或存折原件及复印件(用于代扣代缴医保费用)。
(4)《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
3、其他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五、缴费标准厦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会根据不同的人群和年份有所调整,具体的缴费标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1、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
集美大学大学生参加厦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操作手册一、学院向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申报部分1、首次参保具体学院向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申报流程及下发通知格式参照附件1、附件2和附件3。
附件1为学校统一组织申报参保时,学院操作流程。
附件2为错过统一组织申报参保时,学生个人申报参保操作流程。
附件3为下发首次参保办理通知的格式,可根据需要修改。
2、续保学生来校参保后,续保时只需收钱,然后通过税务系统缴费即可。
办理续保工作流程如下:(1)首先校大学生医疗管理部门经办人员(以下简称校经办人员)从税务局系统中导出“在保”人员名单(2)校经办人员将名单按学院分好,下发给学院经办人员,通知其按名单上人员身份情况收钱,并将保费存入我校在工行开立的账户。
(3)如有人退保,学院经办人员需登记好《停保登记表》,无需再向办理停保人员收取保费。
3、厦门生源参保办法(1)正在保期内的一般情况下要求其第二年办理续保时再从学校按“首次参保人员”申报参保,该情况需注意第二年要通知其要申报参保。
如其坚持现在就参保,则要求其去原参保地先退保,然后再从我校按“首次参保人员”申报参保。
(2)来校前已停保该情况按“首次参保人员”申报办法申报参保,但该部分人员无需再提交范本,不过申报参保汇总表中的身份证及名字信息要确保正确。
(3)不知道自己情况的按“首次参保人员”情况处理。
二、学校向税务局社保局申报部分1、税务局网站申报(1)申报前的工作① 安排勤工学生核对《申报汇总表》上的人员名字身份证号信息是否与范本中身份证复印件上一致。
根据范本中信息直接于书面版《申报汇总表》上手工修改信息,然后再根据书面版《申报汇总表》修改电子版,确保申报信息准确无误。
② 因税务局要求《申报汇总表》格式和我们校内下发的《申报汇总表》格式有出入,所以需要在申报前手工修改成符合税务局要求的《申报汇总表》(该工作需改进,直接按所要求格式填报,省去校经办人员再改表格,只需检查数据是否正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村)委会]参保缴费指南(2020医保年度)●参保对象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未成年人);2.在本市居住、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港、澳、台人员。
3.在本市随父或母居住,其父或母在本市用人单位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办理《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未成年人。
☆已在异地享受医保退休待遇或者参加异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能在厦门重复参保享受待遇。
●缴费标准以厦门市政府公布为准。
●参保和缴费时间年度集中参保登记时间:2020年3月26日至5月31日。
日常参保登记时间:每月4日至月底。
年度集中缴费时间:2020年6月4日至25日。
日常缴费时间:参保次月4日至25日。
●参保办理地点户籍(暂住地)所在地的居(村)委会(办公地址请具体向居(村)委会询问)。
●参保资料1.《城乡居民及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参保申请表》(一式两份);2.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3.享受免缴优惠的残疾人员、低保对象还应携带《残疾证》和《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4.办卡需提交一张背景为白色、着深色有领衣服的一寸近期免冠彩照(本市户籍已领取二代身份证的,原则上无需提供);5.非本市户籍未成年人(非在校参保学生)需提供父母一方的《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参保缴费流程1.参保申请需参保的城乡居民在每年3月至5月集中参保期内通过居(村)委会办理参保申请。
居(村)委接到城乡居民申请后,进行参保信息采集,统一向税务机关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错过集中参保期的,可在每月的4日至月底通过居(村)委会向税务机关申请补办参保登记手续。
在非集中参保时间段内参保的(新生儿除外),从实际缴款到账的当月起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新生儿出生后三个月内参保并完成缴费的,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出生三个月后办理登记申报的,从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当月起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厦门市大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指南(新生参保)●参保对象本市辖区内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成人高等院校全日制普通班)、科研院所(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统称“大学生”。
大学生包括以上高校中的侨、港、澳、台大学生,不包括以上高校中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含脱产、业余、函授形式学习)以及进修、网络、广播电视等学校的学生。
●参停保流程1.参保申请新生于每年9月至10月集中参保期内向所在学校申请参保,错过集中参保期也可向学校申请参保。
2.参保登记学校通过地税网站(或填写《厦门市在校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到地税办税服务厅)为学生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3.缴费(1)学校采用“个人自缴”方式的有以下3种缴费方式:①一卡通委托代扣采用“个人自缴”的第一年,参保新生于10月底前持学校下发的社保缴费用户号,到银行柜台或通过微信公众号“厦门地税”或微信公众号“银联厦门U生活”办理一卡通委托代扣手续。
11月4-25日,地税部门直接从委托银行账户扣缴医疗保险费。
错过集中参保时间、补参保的,于参保当月底前办理一卡通委托扣款手续;次月4日-25日,地税部门直接从委托银行账户扣缴医疗保险费。
请采用一卡通委托代扣方式缴费的参保人员,确保有关银行卡里有足够的余额。
②健康账户代缴参保学生家庭已建立了厦门“家庭医疗共济网”,在地税发出扣款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厦门医疗保障”为该学生进行了健康账户代缴登记的,社保系统直接从其“家庭医疗共济网”的家庭成员健康账户扣款(厦门地税微信公众号“查询缴费”已链接厦门医疗保障“健康账户代缴”页面)。
地税系统收到社保系统反馈来的健康账户成功扣缴信息后,将不会再扣参保学生个人账户。
若社保系统从健康账户未能成功扣款的(譬如健康账户余额不足等原因),地税系统将从参保学生一卡通委托银行卡上扣款。
有关健康账户代缴具体操作事宜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厦门医疗保障”或拨打社保咨询电话:12333。
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地税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委、区政府,市直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精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地税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现将该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把握,加以贯彻落实。
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10月6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地税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决定按照全市“制度统一、权责相称、分类分档”的原则创新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从制度上解决居民的就医问题,切实提高我市居民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又好又快的推进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切实解决好参保居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费问题1.在统筹解决城镇居民大病医疗的基础上,提高门诊医疗待遇保障水平。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象主要是无收入或低收入群体,根据基金筹集情况,从2008年1月1日起调整门诊医疗待遇政策,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费负担:门诊医疗费报销起付线由原来的5000元以上,调低至1500元,1500元以下的部分由个人完全自付;1500元至5000元的部分,报销比例为30%;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报销比例为50%;10000元以上的部分,报销比例为70%。
2.对困难的参保城镇居民实行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政策。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2.08.08•【字号】厦医保〔2022〕81号•【施行日期】2022.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厦医保〔2022〕81号各参保人员、用人单位、市医疗保障中心:为进一步保障参保人员医疗需求,规范异地就医管理,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直接结算,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操作规程(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2022年8月8日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操作规程(试行)第一条为保障参保人员医疗需求,规范异地就医管理,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直接结算,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市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以外(不含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等境外)的定点医药机构门诊、住院就医购药和医药费用结算(含异地生育)。
第三条参保人员在福建省内全省联网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就医购药直接结算。
第四条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实行全省“同城化”,医保费用范围执行全省统一基本医保目录,医保报销待遇执行本市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有关政策。
第五条参保人员在全省联网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药费用因故未能直接结算的,如结算网络系统、就诊凭证故障等,可待故障排除恢复后在原就医购药的定点医药机构补记账或冲销直接结算;确实未能补记账或冲销直接结算的,回本市医保经办机构按本市有关规定审核报销。
2018厦出台医保新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提高2018厦出台医保新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提高从本月起,厦门将开始实施医保新政策———门诊和住院的统筹起付标准都降低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筹资标准提高。
医保新政实施后,每年可减轻参保人员约1.5亿元的医疗费负担。
据悉,为确保此次公立医院“价改方案”的顺利出台和实施,厦门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提高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
降低统筹起付标准新政策进一步降低了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的起付标准。
目前,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城乡居民的门诊起付标准分别为1500元、600元、700元,由于起付标准不同,参保人员转换参保身份时将面临不同的门诊起付标准,使得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受到一定的影响,医疗保险的公平性没有真正体现。
为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便于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医疗基金起付标准统一调整为500元。
经测算,这样可减轻参保人员4500多万元的门诊医疗费负担。
住院医疗费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的起付标准也降低了。
参保人员首次在三级、二级、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800元、1100元、400元降低为1000元、600元、200元;二次及二次以上住院的,分别由原来的1100元、600元、200元降低为500元、300元、10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减半计算。
经测算,这样可减轻参保人员1.03亿元的住院医疗费负担。
提高医保筹资标准本月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55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600元,其中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在430元的基础上提高40元,调整为470元,比国家提出“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达到人均380元”的目标高出90元。
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在120元的基础上提高10元,调整为130元。
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报销操作规程一、引言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广大市民健康权益的重要制度,而医疗费用报销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够清晰了解在厦门市如何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报销,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参加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各类参保人员。
三、报销条件1、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的。
2、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的。
四、报销材料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医院出具的医疗费用发票原件。
3、医疗费用明细清单。
4、出院小结或诊断证明。
5、若涉及转诊转院,需提供转诊转院审批表。
五、报销流程1、本地就医报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结束后,直接在医院的医保结算窗口进行结算报销。
医疗机构根据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计算出可报销的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参保人员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
2、异地就医报销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应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备案方式包括线上备案(通过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手机 APP 等)和线下备案(到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
异地就医结束后,参保人员携带报销材料回到厦门市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申请报销。
医保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将报销费用支付到参保人员指定的银行账户。
六、报销时限1、本地就医报销一般在就医结算时即时完成。
2、异地就医报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原则上不超过 30 个工作日完成报销支付。
七、报销比例1、城镇职工医保在职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比例报销。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较高,二级医疗机构次之,三级医疗机构相对较低。
退休职工的报销比例略高于在职职工。
2、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按相应的比例进行报销。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22.10.17
•【字号】厦医保〔2022〕101号
•【施行日期】2023.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
正文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厦
门市税务局
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的通知
厦医保〔2022〕101号
各有关单位、参保人员: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部署,根据《福建省医保局福建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闽医保〔2022〕9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医疗需求及医疗费用的增长情况,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如下: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14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120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740元调整为770元,个人缴纳基本医
疗保险费标准由每人每年400元调整为430元。
二、本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
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
厦门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
2022年10月17日。
厦门医保怎么报销?【推荐】我们都知道医疗保险为老百姓大大减轻了看病费用的负担, 同时医保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 对于医疗保险报销的相关事宜也严格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厦门医保怎么报销呢?报销比例是多少?报销范围有哪些?一、报销比例新政策实施后, 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门诊报销水平将达到55%, 每年可减轻参保人员1500多万元门诊医疗费负担。
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提高到430元2015年7月起,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550元, 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90元提高到430元, 提高了40元, 比国家提出“今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320元”的目标高出110元;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10元提高到120元。
二、报销范围1、本规程中所指的医疗费用, 是指参保人因病在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急诊除外)发生的、由参保人现金垫付的、且符合《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管理办法》、《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 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
2、社保经办机构依照医保相关文件规定的诊疗项目最高限额支付标准, 对参保人所提供的诊疗项目材料进行审核, 本地和外地的诊疗项目费用, 一律按照《厦门市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标准》结算支付。
3、已由其他险种、第三方责任人赔付的, 或慈善捐助的医疗费用, 医保基金不再予以支付。
三、办理机构由厦门市、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办理医疗费审核报销。
四、报销时限医保年度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在外地发生的跨医保年度住院费用必须于该医保年度的6月30日预结, 费用清单亦以6月30日为界分别打印。
费用报销申报截止时间为次个医保年度的9月30日, 逾期不予受理。
五、受理时间经办机构受理医疗费用报销时间为每周一至五的正常上班时间内, 如有特殊情况, 由经办机构另行预约。
厦门市《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厦门市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3•【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解读降低门诊自付比例住院起付标准提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外来从业人员医保待遇【核心提示】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发布我市刚刚出台、自7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新政策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实现医保待遇城乡“同城同权”,全面提高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极大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和更好保障的方向加快提升,切实让广大参保人员从城乡一体化的医保政策中得到更多实惠。
《意见》出台后,每年可减轻参保职工约1亿元的医疗费负担,减轻参保外来员工1500多万元的医疗费负担,减轻参保居民3600多万元的医疗费负担,合计每年可减轻参保人员约1.51亿元的医疗费负担。
数字1.51亿元每年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1.51亿元。
1000元城乡居民医保起付标准从1500元调降至1000元。
10万元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10万元。
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是我市医保新政策的最大亮点。
解读新出台的《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是继2007年构建全民医保制度、2008年统筹城乡医保发展之后,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我市在民生保障领域先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惠民工程。
《意见》的出台,将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和好处?昨日邀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对政策进行解读。
一体化医保待遇“同城同权”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实施,医保待遇的城乡一体化也成为岛内外市民的心愿和呼声。
《意见》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基金。
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医保基金,归并成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各险种基金由“单兵作战”走向了“联合作战”。
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业务指南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及参保手续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标准
注:☆户籍迁入本市的城镇居民,从迁入之日至本人申请参保时自然年度的6月30日止,未满5 年的,财政补助的部分由个人承担,超过5年后财政按上述规定给予补助;
☆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以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标准为依据。
注:☆部分居(村)委会无法采用上述一卡通方式扣费而由居(村)委会统一代收代缴的,居(村)委会应于每年3月至5月向参保人代收医疗保险费,并于每年5月至6月20日向地税部门办理代收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手续;
☆年度变更:要停保或变更参保信息的,应于每年3月10日至4月25日向居(村)委会办理变更手续;以前年度已参保的,如不变更,无需申报,只需于扣费期限内在指定委托账户中存足扣费款项即可。
☆迁入户籍满5年的参保身份调整:办理参保的城镇居民截止当年6月30日迁入户籍满5年的,地税部门将依据政策将其参保身份调整为户籍5年以上参保人员并进行征收,参保人员无需上门办理变更手续。
☆居(村)委会负责审核免缴个人医疗保险费的资格,并通知个人。
☆手机提醒:需要地税部门提供手机短信欠费提醒服务的,请于3月10日至5月25日到村居委会登记手机(省内移动或联通)信息。
注:社会保障卡是本人就医结算医疗费用的专用凭证。
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家庭病床待遇
参保的城镇居民符合规定办理家庭病床的,经市社保中心审核批准后,其发生的家庭
注: 1、上表中三级、二级和一级是指在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等级2、上表中医疗费用是指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
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处理
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转外地住院治疗或长期居住异地就医的,应按规定办理转外住院或异地就医报备手续,城镇居民异地就医报备手续统一到本人户籍所在的区社保中心办理;不按规定办理上述手续的,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转外地住院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负担10%后,再按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支付;城镇居民参保后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应提供本人的社会保障卡、转外就医或异地医疗报备凭证、病历、诊断证明(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清单、收费票据,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区社保中心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
七、参保城乡居民医疗费用与定点医疗机构、社保机构的结算
参保的城乡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凭本人社会保障卡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个人自付的部分由个人用现金直接支付给定点医疗机构;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
参保的城乡居民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含转外地住院治疗或长期居住异地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下一医保年度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即9月30日前)结算完毕。
除不可抗力因素外,超过办理时间的,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额
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每一参保人员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与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一致,2007医保年度最高限额为万元,超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另行制订补充医疗保险办法解决
九、困难的参保城镇居民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办法
对参保城镇居民中的低保、残疾和“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扶养、赡养的人员),门诊自付医疗费在5000元以下的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助;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70%补助,同时限定年度内补助的最高限额为10000元。
十、城镇居民连续参保的奖励办法
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对参保满一年的城镇居民连续参保的,其门诊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满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多可提高5个百分点。
十一、城乡居民参保后可通过什么方式查询本人是否参保缴费以及相关政策?
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后的次月15日起,可通过劳动保障咨询电话12333及厦门市社会保障卡网站()查询;或者通过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咨询电话12366及厦门电子地税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