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71
制度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经济分析的基本准则和框架(一)三个基本准则第一个基本准则是经济人行为的出发点。
人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总是自利的。
第二个基本出发点是经济效益是经济学分析中一个非常中心的环节。
第三个准则是市场机制基本有效。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分权的体制,在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市场机制,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可以达到基本有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机制比直接的计划机制更有效。
)(二)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第一个基本框架,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框架。
第二个基本分析框架是充分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个基本分析框架就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说,即使在外部性的条件下,如果产权有好的定义,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通过谈判,照样可以达到有效率的资源分配,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第二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制度1、制度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制度是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方式。
2、制度既然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人社会的产物。
二、研究的对象三、制度是构成经济发展的要素1.物质要素2.组织和制度要素3.经济要素的质量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一)对经济学用处的争论1.经济学有用提高社会财富生产能力2.经济学没有市场不是依靠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建立起来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1.市场制度的重要性第一,微观经济学证明了市场制度下的平等竞争可以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真正起到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是市场体制。
第三,只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贫困问题自然消失。
结论:如何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是经济学的头等大事。
但是直到新制度经济学出现为止,经济学产生的二百多年,没有说明市场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主流经济学的迷失第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功之处:一是它从理论上证明了市场制度下的平等竞争所形成的均衡价格,可以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即使没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证明,只要有了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资源的最佳配置就可以自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