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传送网接入技术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宽带技术简介了解宽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宽带技术简介:了解宽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宽带技术是指一种高速、大容量的网络传输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高效率网络使用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宽带技术的运作机制。
一、基本原理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输多个信号通道同时传送数据,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与传统的窄带技术相比,宽带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
宽带技术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同时传输数据。
二、工作方式1. 数字信号传输宽带技术将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需要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接收端,需要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
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2. 多路复用技术宽带技术使用多路复用技术将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复用方式。
通过复用技术,不同用户的数据可以同时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3. 高速传输宽带技术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提高传输速度。
其中,光纤通信是宽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传输媒介,具有高速传输、低损耗等优势。
通过光纤通信,可以实现几十上百兆甚至几个G的高速传输。
4. 网络设备宽带技术需要借助一系列网络设备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光纤交换机、宽带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设备在宽带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接入服务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总结: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输多个信号通道同时传送数据,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宽带技术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将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宽带技术借助网络设备,如光纤交换机、宽带路由器等,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了解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对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宽带网络至关重要。
浅论ADSL宽带网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摘要:本文就adsl宽带网接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了简捷的介绍,然后根据其优缺点引入adsl2和adsl2+,并最终要实现三网合一。
关键词:系统结构调制技术 adsl2和adsl2+ 三网合一目前,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成为it界日益关注的热点。
在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技术就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现有普通电话用户双绞线,实现远距离的高速非对称数据传输,同时还可以维持原有的电话业务及其质量,是一种集话音与数据一起的、新的铜线接入技术。
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提供高达8mbit/s的下行速率。
一、adsl的系统结构adsl系统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组成。
局端设备一般被称作dsl复用器,由atm复用模块和adsl调制模块(atu-c)以及无源分离器组成。
目前的局端设备在网络连接侧提供stm-1atm接口,对用户线路侧提供多个adsl线路接口。
其中adsl线路信号在分离器处与电话信号无源合并,并通过用户线传送至用户家中。
用户端设备由atu-r及无源分离器组成。
无源分离器将信号分成电话信号和adsl线路信号。
二、adsl的调制技术adsl采用了离散多音频调制(dmt)技术,又称多载波调制,是一种正交的频分复用技术。
其最大优点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均可以利用高效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和反变换(ifft)来完成qam信号与数字形式的副载波信号之间的变换。
dmt的基本方法是将全频道分成256个子信道,并且根据子信道的瞬时衰减特性、群延时特性和噪声特性,把输入数据动态地分配给它们。
同时,dmt将不能发送数据的子信道关闭。
对可以发送数据的子信道,则按其瞬时特性,在1个码元包络发送2~15比特信息,并且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必要的时间调整参数。
另外,adsl采用了信道估计技术。
在开始建立传输时,通过发送双方预知的信道训练序列,在接收端测试误码率或者信噪比,对双绞线线路的性能进行测试,从所测试的数据确定出一个信道模型,再根据信道性能的好坏,决定传输速率。
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中OTN技术的应用摘要:光纤网络相较于其他的网络接入形式具备较强的优势,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于光纤传输接入网络的效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不断提升光纤传输接入网络的性能,相关的学者在研究时采用了新型的光复用传输技术——OTN技术,应用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的过程中。
本文简要分析了OTN技术的内容、特点和优势,进而深入探究了OTN技术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当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和应用优势。
关键词:光纤传输;接入网络;OTN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如今互联网技术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几乎离不开网络的使用。
只有加入庞大的互联网圈子,才能够与世界各地的其他计算机用户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交流。
为了获得更加高速的网络服务,大多数的家庭用户、单位用户都喜欢采用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的形式,为家庭或单位中的计算机获取到连接互联网的服务。
OTN技术指的是光传送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输技术,其能够在光纤宽带等基础网络设施的条件下建立。
OTN技术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中的应用形式非常广泛,能够实现多方面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光纤传输网络的整体性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质量的光纤传输服务。
2 浅析OTN技术2.1OTN技术的内容OTN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光信道层、光复用段层、光传送段层。
如下图1所示为OTN网络分层结构。
图1 OTN网络分层结构要分析其技术内容,可以从分层结构进行详细的探究,因为OTN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在三层基础上共同实现了光复用传输的功能。
首先在光信道层,其面向客户层,采取光纤宽带交叉调度或者光缆备份信息管理的形式,接入网络并管控连接网络的过程,执行网络连接、网络回复、光层保护等功能。
通过光复用段层可实现重复接入服务,使得整体网络性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在光信道层中,可以存储待处理的信息,实现信息复用等重要功能,同时也实现了数字信息的传递功能,为整个网络通信通道的波长通道提供更大的宽度,充分保障整个光波复用过程的稳定性。
有线电视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应用摘要:高效地使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技术,可以从本质上保障该技术的使用效率与质量,从而为有线电视网络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撑。
所以,在对技术应用现状、具体技术内容进行精确把握的前提下,优化改造网络结构,做好技术的应用保障工作。
唯有如此,才可以切实提高宽度接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客户提供更为完美的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充分利用宽带接入网技术的优点,推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持续改进与良性发展关键词: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应用1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应用现状宽带网络在有线电视中的使用,提高有线电视上网速度,为在线浏览、网络购物和电视会议等服务提供支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
通常是通过自动连接互联网来完成电视上网,在接入互联网的时候,不需要登陆,只要打开电视开机键,就可以将互联网连到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在实际应用和发展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也较为突出,这既是由于网络宽带接入技术上的原因,也是由于人的原因。
网络分割是技术层次上的问题,单凭电视信号的传播通道来进行网络分割,并不能取得理想的分割结果。
同时,需要对整个使用系统的接受指标进行改进,目前还不能保证用户可以得到期望的体验。
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技术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有线电视用户必须重视的问题。
2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特点2.1GPON接入技术GPON技术是基于ITU-TG984x标准而开发的一种新型宽带无源光综合标准接入,具有高效率、高带宽、高覆盖面等优点。
目前,许多电信或移动运营公司都采用这种技术来推动接入网络的宽带化,是有线电视接入网络一体化的一种较好的技术。
GPON技术以新一代网络中心协议为基础,以 GPON技术为基础,对接入网建设进行了有效的完善,可以提高带宽,在 FTTB技术应用优势的支撑下,可以提高有线电视宽带长距离传输能力,降低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损耗问题。
接入网及应用的技术浅析摘要接入网的解析,接入网定义、EPON原理关键技术指标,故障分析。
关键词PON EPON1 光纤网络拓扑结构目前固定宽带网络主要伴随超宽带时代的到来,全光纤网已成为现实。
骨干网和城域网光纤化;集中式OLT架构。
针对接入网的发展分公司现状以国内接入设备为主,接入网是最靠近客户的一段。
天津以EPON为主,GPON是兼容的,光接入平台超大容量、丰富的远端ONU方案。
拥有海量的交换能力,其交换容量达到40G,支持目前所有的光接入方式,包括千兆光以太网、百兆光以太网,技术向分离演进,提供EPON的接入方式,实现FTTX,并且可以提供千兆光以太网接口,作为DSLAM或交换机的光汇聚设备;根据光纤延伸的位置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ONU家庭型、中小企业,集团的FTTX解决方案。
特别是MDU设备,上行支持EPON/GPON/GE接口,下行支持DSL2+/VDSL2双绞线接入,与MA5680T配合,在现有的光纤网上提供高速的宽带接入。
目前,以MA5680T,MA5800为核心的FTTx解决方案在FTTH作为客户端接入的主要模式全面迈入光速接入时代。
接入网OLT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结合,在物理层采用PON技术,在数据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接入。
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与现有以太网兼容、方便管理等。
xPO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
典型的xPON接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OLT系统ONU或ONTODN 其中,ODN起连接OLT和ONU/ONT的作用。
GPON的复用技术GPON采用单纤波分复用的光传输方式,遵从ITU-TG.984.2规定的上行1310nm、下行1490nm 的波长分配,与ONU/ONT之间进行单纤双向数据传送。
为了分离同一根光纤上多个用户来去方向的信号,采用以下两种复用技术: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各ONU/ONT只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传输速率是2.4Gbit/s。
探究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通信信息工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发展和应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通信信息工程中,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们为各种通信系统提供了数据传输和接入服务。
本文将探究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在通信信息工程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一、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它主要包括数字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
在通信信息工程中,传输技术扮演着承载和传送海量数据的关键角色,它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数字传输技术数字传输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它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在数字传输技术中,数据以数字方式编码和传输,可以克服模拟传输中存在的信号衰减和干扰等问题,适用于长距离和高速传输。
目前,常用的数字传输技术包括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如电话网络、数据网络等。
无线传输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它具有灵活布局、移动性强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在无线传输技术中,数据通过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可以实现移动通信和宽带接入,适用于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应用场景。
随着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接入网技术接入网技术是指用户接入通信网络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宽带接入技术、移动接入技术和物联网接入技术等。
在通信信息工程中,接入网技术是通信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直接影响着用户的通信体验和服务质量。
1.宽带接入技术宽带接入技术是指通过宽带网络实现用户接入的技术,它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和服务质量好的特点。
在宽带接入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光纤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局域网等方式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的支持。
目前,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包括数字用户线路、电力线通信、光纤到户等,它们为用户提供了高速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业务的支持。
传输网设备的无线接入与传输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输网设备的无线接入与传输技术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传输网设备的无线接入与传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传输网设备的无线接入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与传输网之间的连接。
无线接入技术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高速性等优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网络接入方式。
目前常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蓝牙、LTE等。
Wi-Fi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的无线接入技术。
它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可以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Wi-Fi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个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例如手机与耳机、键盘与电脑等。
蓝牙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低功耗、成本低、连接简单,因此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LTE技术是一种基于4G网络的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与传输网之间的无缝连接。
相比于传统的2G和3G技术,LTE技术的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能够满足高带宽和实时性的通信需求。
因此,LTE技术已成为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
其次,传输网设备的无线传输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手段实现传输网数据的传输和传送。
无线传输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建设成本低等优点,是传输网设备的重要技术支撑。
一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是无线电波传输。
无线电波传输是通过无线电信号来传输数据的一种技术,包括无线电与微波传输。
其中,无线电传输适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调频广播等领域;微波传输适用于中短距离的数据传输,例如无线电视和微波通信。
另一种无线传输技术是红外线传输技术。
红外线传输技术是利用红外线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红外线通信等领域。
浅谈宽带传送网接入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本文根据宽带接入网的发展状况,简要地对宽带新一代的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pon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要点、发展前景和各自的接入方式,确立了pon技术运用于网络组网的可行性。
关键词:宽带传送网接入技术发展
随着通信企业全业务的战略目标、业务ip化以及大规模宽带业务建设的确定,fe、ge、10g级别的业务大量产生,对网络产生极大的压力,sdh的小颗粒处理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数据业务或其他支撑业务的发展,急需建立适合lp结构的高容量传送网,而基于1p over wdm的新一代宽带传送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与驱动力下应运而生。
众多设备运营商、otn/ptn完备组网机制以及互相竞争的t—mpls、pbb—te等传输协议可以使传输第二平面核心传送层面建设的比较理想。
但是对于如此高速率的数据业务接入,一个合适的基于“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却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
本文围绕目前较为流行的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接入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宽带数据接入技术的可行性和组网模型性能,说明pon技术是传输第二平面边缘接入层接人技术中最具潜力,是光纤接入的主要手段。
1. 传输第二平面的基本结构
宽带数据业务刺激了网络向高带宽方向发展,新一代传送网平
面——lp over wdm很好地解决了带宽与业务ip化问题,在调度灵活性与传送速率上都有比较平衡的性能。
遵循lp网络扁平化结构的思想,作为传输第二平面的新一代传送网将逐步淡化网络层次结构,对节点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考虑到数据传送的方式与收敛问题,可以将传输第二平面分成核心传送层与边缘接入层。
核心传送层对网络节点进行必要的连接。
该部分采用网络扁平化设计,每个节点在该部分中处于同一级别。
边缘接入层对一定的接人点或数据用户起到收敛、集中作用,在网络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两层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 1 传输第二平面组成结构
正如上所述,边缘汇聚层作为宽带网接入部分是一种接入点众多、接入方式多样、接入手段复杂的“最后一公里”区域。
2. pon技术的应用及其关键点
目前,有许多面向“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技术,pon作为其中一种以设备部署方便、建设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技术兼容性强等特点,成为宽带接入技术的首选方案。
2.1 pon技术的接入构架
针对图1的结构,很明显传输第二平面已经将边缘接入层作为一个相对的实体进行部署。
对于接入方式而言,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为光纤直驱点对点方式,如图2(a)所示。
图 2 基于光纤的边缘接入层组网场景
从图2(a)可知,虽然该部署方式是最简单、最直接,但是对光纤资源的消耗也是最大的。
以n个用户为例,并假设核心传送点到小区的距离为l,则p2p光纤直驱方式需要敷设光纤n条,2n个收发端机。
作为另一种接入方式,在小区放置边缘接入点有源设备,对小区业务进行收敛,然后传送至核心层节点设备,属于光纤远端接入方式,并且随边缘接人层节点的位置变化可以衍生出多种光纤渗透级别的接入。
此处以图2(b)所示情况为例,同样的n个用户接人网络时,所消耗的光纤相比p2p方式就减小至1根,而收发端机数为2n+2个。
最后,采用光无源接入技术pon时,对于相同接人情况,光纤消耗量变为为1根,收发端机数为n+1。
具体参见图2 (c)。
其中,起到p2mp效果的是光无源分路器。
相比光纤远端接入方式,pon技术不需要对接入点供电,无需特别的维护,建设成本也最小。
因此,当接人用户密集时,pon技术是最适合的接入方式。
2.2 pon技术的几个关键点
pon技术的成功应用取决于几个关键环节。
其中包括:无源光分路器/合路器、pon的接入方式以及合适的pon接人组网模型。
1)无源光分路器/合路器
从图2可以看出,无源光分路器/合路器是实现p2mp的一个重要环节。
来自核心传送层节点的数据在光分路器处进行了广播式的
信号发送。
每一个终端用户都能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然,终端接收机需要一定的滤波能力)。
相反,每个终端也可以通过光合波器将数据集中与收敛并向核心传送层节点发送。
由于采用无源器件,所以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支撑,对维护与管理的要求不高。
另外,对每个分路/合路器只要增加耦合器阶数就能实现对用户规模的扩容。
2)pon的接入方式
由于pon技术定位于p2mp的连接。
所以,当所有用户向核心节点发送数据或核心节点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时,就会遇到数据碰撞与数据分离的问题。
pon的接入方式意味着采用某种接入机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般,常用的有wdma pon和tdma pon接入方式。
wdma pon对每一个终端用户分配一个波长,通过波导光栅对其进行选择,并要求每个终端用户独享一个光谱。
因此,归属同一接入点的大量终端必须预先分配光谱资源并且设备需要定制,无法批量生产。
所以,wdma pon的发展比较滞后。
相对的,tdma pon允许终端用户使用同一波长,在接入核心节点时,依靠时隙(time slot)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数据。
由于上述接入方式,使得tdma pon的核心节点接收机数量能够降至1台,大大节约建设成本。
3)合适的pon接入组网模型
pon技术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接入业务瓶颈,但是基于pon 技术的接入组网也必须按照pon的特点进行光纤部署,才能优化网络性能。
一般,pon接入网的基本组网方式有以下3种。
任何其他
复杂组网都是这3中基本模型互相组合而来。
3. 宽带数据业务及其接入方式分析
新型数据业务的引入是各通信企业全业务战略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除了固话业务、移动语音业务、无线数据接人业务等,宽带小区接入业务、企业专线用户业务、视频基地流媒体等高速率数据业务不断向传输网提出挑战。
下面就其中的宽带小区接入业务、企业专线用户业务为例,来具体分析如何面对实际情况进行边缘接入层pon组网。
3.1 宽带小区数据业务及其pon接入方式
宽带小区数据业务是通信企业在全业务方面确立下来的新型数据业务。
其特点为接入用户数量集中,密集程度高,适合本地化数据集中处理。
同一小区用户的互通信息远远低于用户与小区外界通信量。
因此,小区数据流向以出小区方向为主,并且每个小区用户在小区网络范围内处于同一级别,它们和小区接入节点的关系属于并行接人。
因此,可以选择树型接入方式。
同时每个小区用户产生的数据流量并不大,故可在接入分路/合路器前进行预收敛。
具体的接入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针对宽带小区数据业务的pon接入方式示意图
3.2 企业专线用户业务及其pon接入方式
商业/科技园区内的企业专线总需求带宽大大高于小区带宽。
并且商务楼宇中用户数高度密集,商务园区内包括用户之间的互联
(邮件、oa、即时通信、视频交流等),还包括企业与外部的通信。
因此,所需要的接入方式不需要二次收敛,同时必须考虑用户终端之间能便捷地互相通信。
基于上述分析,考虑采用环行的pon接入方式。
每个环结构上的接入点都由一个2×2的分路/合路器实现,其目的是为了便捷地完成同一环网上节点间的互通。
其接入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
综上,本文以将来典型的数据新型业务为例,分析了业务特点与pon接入的方式,但是对于将来可能的2g/3g话音、数据等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点就可能设置在node b和bts中。
因此,以实际业务流量流向为判断依据,合理组合pon结构的三种基本接入方式,就能达到最优的组网性能。
另一方面,作为接入网,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合适、接入带宽能力又与核心传送层向匹配的网络一用户接口。
理想的接口组网不应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尽可能保持每个接入用户处于同一级别,并行处理。
所以,上述几个示例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接入网设计原则。
4. pon技术的发展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pon接入技术主要存在apon/bpon(atm pon /broadband
pon)、gpon(gigabit--capable pon)以及epon(ethernet pon)。
其中以epon、gpon为主流。
图4 针对企业专线用户业务的pon接入方式示意图epon国际标准由ieee规范,相对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epon目前应用规模较
大。
gpon国际标准由itu-t规范,相对epon具有更高的带宽、效率、传输距离和光分比,更强的qos管理和多业务承载能力,更丰富的oam能力和保护机制,更加完善的时钟传送机制。
但是,作为一种网络结构底两层协议的技术,epon、gpon若要大面积商用还需要配套上层协议的支撑以及足够强大的核心传送网的调度。
目前出台的基于数据包交换协议的ppb—te、t—mpls以及新型传输体系ptn等都为pon接入技术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
参考文献:
【1】徐荣,龚倩,张光海.城域光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301.
【2】中国通信学会,吴承治,徐敏毅.光接入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1999.
【3】中国通信学会,赵梓森.光纤通信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104.
【4】龚倩,邓春胜,王强、徐荣。
ptn规划建设与运维实战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10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