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自考张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精讲6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47
重点第二编第三编第四编重点难点重点单选68106多选1112名词101-22简答0211论述1001分数25202035知识点1 概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品性2.3.4.5.知识点1 概述知识点2 早期的文学形式••••知识点3 春秋战国(周)文学305知识点4 西周到秦统一的文学➢春秋战国前期:春秋战国后期:知识点4 西周到秦统一的文学➢诸子散文:知识点4 西周到秦统一的文学➢诸子散文:7说理谢谢本章重难点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点初民的歌谣知识点初民的歌谣谢谢知识点1 神话释义神话的特性:1.2.3.4.知识点1 神话释义神话和传说之间的关系:1.2.3.4.知识点2 我国神话系统1.2.知识点2 我国神话系统3.知识点2 我国神话系统中国神话的精神内涵1.2.3.4.知识点2 我国神话系统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发展的影响1.2.试题举例•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试题举例•神话的性质。
1234本章小结谢谢本章重难点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点1 概述•160篇•74631篇•40篇•••知识点1 概述《诗经》来源1.2.3.知识点2 婚恋诗1.2.3.知识点3 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1.3.知识点4 政治讽喻诗1.知识点4 政治讽喻诗2.3.知识点5 史诗及其他1.5知识点5 史诗及其他2.3.4.谢谢知识点1 《诗经》的写作特点1.2.知识点2 抒情与写实的统一1.2.3.知识点3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知识点3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知识点3 四言诗的典范知识点4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3427111070%40知识点4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
尧典》、《吕氏春秋。
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
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周易。
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理解: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1).神话及其产生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
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张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编 先秦第二编 秦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第四编 唐/五代第一章 建安诗歌第二章 正始诗歌第三章 两晋诗歌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陶潜,字渊明,又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
选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内容)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1.冲淡之美: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平淡自然却韵味淳厚,最具代表的 是《饮酒》其五就创造出一个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
2.冲淡之美的原因: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是诗人心境的平和散 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真情实感:语言上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
他的诗句魅力,在 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感情力量。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拓展此处为感受文章风格,不用背归园田居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1.成就:① 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② 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宗”2.作品:① 诗: 平和冲淡 —《饮酒》《归园田居》“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② 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③ 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拓展此处为感受文章风格,不用背归去来兮辞 节选 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 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张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编 先秦第二编 秦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第四编 唐/五代第一章 建安诗歌第二章 正始诗歌第三章两晋诗歌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一、志人小说名(一)兴盛原因是受当时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的影响,以及士大夫阶层崇尚谈玄理 而不谈政事, 清议品评人物的影响。
主要内容是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代表作是刘义庆《世说新语》(轶事)还保留下来的有《西京杂记》作者是 葛洪。
《笑林》开后世诽谐文学先河。
一、志人小说名(二)刘义庆《世说新语》①内容:反映士族阶层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标榜儒家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标准, 崇尚老庄自然,描述魏晋风度,名士风流。
②风格: 表现人物性格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文字短小,中心事件突出。
③手法:语言精练、隽永传神,比喻精妙。
④成语:拾人牙慧、难兄难弟、一往情深、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⑤影响: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世说新语》属于( )A、 公案小说B、 历史演义C、 志怪小说D 、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 )A、 公案小说B、 历史演义C、 志怪小说D 、 志人小说正确答案:D《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故选择D二、志怪小说(一)兴起原因是受到佛经故事和方士的影响,主要记录神仙方术、鬼魅妖怪、异域奇物和佛法灵异。
大多宣扬鬼神思想。
部分民间传说具有积极意义,如《李寄斩蛇》《三王墓》等。
代表作品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张华的《博物志》。
二、志怪小说(二)《搜神记》①思想内容:积极意义的古神话、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
目的是宣扬鬼神真有,反映人民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正义精神和智慧勇敢。
②艺术风格:结构完整,描写生动,初具短篇小说规模。
故事离奇,想象浪漫,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文笔华丽。
③思想艺术特点:鞭挞恶势力,揭露官吏罪行;反映战乱灾难事件,向往美好生活; 反映封建桎梏[gù]对自由婚姻的摧残,追求美好爱情;赞扬斗争精神;解释自然现象, 表现战胜自然灾害愿望。
魏晋南北朝诗人综述魏晋南北朝的辞赋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编 先秦第二编 秦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第四编 唐/五代第一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们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第五章 大历诗坛 第六章 中唐诗歌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八章 唐代散文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唐五代词盛唐诗歌总结贞观诗坛初唐盛唐流派上官体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沈宋吴中四士其他山水田园豪侠诗人边塞诗诗 人李世民上官仪王勃杜审言沈佺期张若虚刘希夷王维王翰高适 李白虞世南杨炯李峤宋之问贺知章王绩孟浩然王昌龄岑参 杜甫卢照邻苏味道包融陈子昂常建崔颢王之涣骆宾王崔融张旭诗风 应制诗律诗的定型,复兴建安风骨和复兴风雅唐代诗歌中唐晚唐诗人流派 大历十才子其他元白诗派韩孟诗派苦吟诗人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元稹韩愈刘禹锡李商隐贾岛皮日休陆龟蒙顾况白居易孟郊柳宗元杜牧姚合聂夷中司空图李益张籍李贺许浑杜荀鹤王建罗隐诗风 盛唐向中唐过渡更重视文学的现实性咏史、隐逸、讽喻+李商隐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豪侠诗人主要内容山水之美以及田园生活边塞生活及风光热衷于功名富贵主要风格静逸明秀,冲淡闲远雄浑奇伟,慷慨悲壮清刚劲健,豪爽俊丽代表诗人王孟(王维和孟浩然)高岑王翰、王昌龄、崔颢第一节 隋代文学1.整体风格:隋初文学,南北诗风并存,到隋炀帝,诗风朝 重文采 的南朝诗风发展2.北齐、北周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北朝诗风代表。
3.梁、陈入隋的文人:江总、许善心、 虞世基、王胄、庾自直,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4.卢思道《从军行》:采用思妇,征夫结构,反映边塞生活。
5.杨 素《出塞》:流动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
慷慨呜咽。
6.薛道衡:闺怨诗《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隋炀帝杨广身边文士的诗风特点是( )A、 重文采B、 重气质C、 重格律D 、 重理致隋炀帝杨广身边文士的诗风特点是( )A、 重文采B、 重气质C、 重格律D 、 重理致正确答案:A隋炀帝杨广身边文士的诗风特点是重文采,故选择A唐代文学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准备期。
代表诗人:上官体、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等鼎盛期。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兴盛期。
代表诗人:大历十才子、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李贺等 晚照期。
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牧等一、贞观诗坛1.人物:唐贞观年间 ,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诗坛盟主 , 在他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包括虞世南、上官仪。
2.风格:受南朝诗风影响 , 重声律辞采;表现技巧上,由刚健质朴趋向贵族化和宫廷化。
二、上官体1.人物:指初唐宫廷诗人 上官仪 及其效仿者的诗体。
(提出“六对”“八对”)2.风格:多应制奉和之作,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婉转工整。
追求声律辞采之美,多为五言。
三、王绩《野望》《野望》艺术风格:五言律诗,以平淡自然的话语表现自己的生活情感不施脂粉的朴素美。
如: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随堂演练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 慷慨悲壮B、 沉郁顿挫C、 婉媚工整D 、 清新自然随堂演练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 慷慨悲壮B、 沉郁顿挫C、 婉媚工整D 、 清新自然正确答案:C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婉媚工整(绮错婉媚)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四、初唐四杰1. 人物: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2. 风格:长于律诗,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
诗歌出现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思索人生哲理, 描写场景题材开始走向市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拓展3. 特色: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杨炯五律见长 。
一、文章四友1.人物:指李峤[qiáo]、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人律诗以五律居多。
2.特殊人物:其中以 杜审言 成就最高。
二、杜审言1.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其最有名的 五律诗2.艺术特点: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的气息,给人以华妙超然之感外,体现出丰满圆融之美。
拓展《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三、宋之问、沈佺期1.成就: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2.宋之问:《度大庾岭》和《渡汉江》。
3.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是早期七言律诗的成熟之作,是初唐七律的 样板。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zhàng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拓展宋之问、沈俭期在诗歌创作领域的主要贡献是()A、 风骨的确立B、 律诗的定型C、 提出“六对”、“八对”之说D 、 提出风雅、兴寄之说宋之问、沈俭期在诗歌创作领域的主要贡献是(B )A、 风骨的确立 (刘勰《文心雕龙》)B、 律诗的定型C、 提出“六对”、“八对”之说 (上官仪 )D 、 提出风雅、兴寄之说 (陈子昂)正确答案:B宋之问、沈俭期在诗歌创作领域的主要贡献是律诗的定型一、陈子昂的诗歌特征及对唐诗变革的影响。
1.复归风雅:追求风骨、比兴。
主要体现在38首《感遇》诗,继承阮籍《咏怀》,寄 托遥深。
2.骨气端翔,音情顿挫:诗中的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具有唐诗风骨,《登幽州台歌》二、吴中四士1.人物:是初、盛唐之交的四位诗人。
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随堂演练下列哪首诗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A、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B、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C、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 、 卢照邻《长安古意》随堂演练下列哪首诗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A、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B、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C、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 、 卢照邻《长安古意》正确答案:C本题考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抒情气氛优美 浓都,语言清丽,笔触细腻,韵调流利婉转,为历代人们所传诵,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编 先秦第二编 秦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第四编 唐/五代第一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们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第五章 大历诗坛 第六章 中唐诗歌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八章 唐代散文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唐五代词唐代文学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准备期。
代表诗人:上官体、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等鼎盛期。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兴盛期。
代表诗人:大历十才子、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李贺等 晚照期。
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牧等一、王维,又称为“王摩诘”或“王右丞”,另有“诗佛”之称。
1. 代表作:① 早年积极进取 —《少年行》② 后期隐逸的山水田园诗 — 《山居秋暝》《辛夷坞》③ 归于禅心佛性 — 《山居即事》2. 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征(简述王维归隐诗的空静之美):① 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意境,多描写 空山 的宁静② 有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善于通过捕捉自然景物来创造一种“无我”意境③ 受禅宗影响,诗中常有佛心禅趣,表现出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
空灵拓展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此处为感受文章风格,不用背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è 。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二、孟浩然1.代表作:① 济时用世愿望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② 朴实的田园风景画 — 《过故人庄》2.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在自然 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①早年有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
放弃仕途后寄情山水,以示不同流俗的清高。
②贴近自己,诗中常出现“余”“我”。
③孟浩然偏爱水行,情思与景物橡交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景。
妙《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拓展《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