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级IDC分为A、B、C三级,各级数据中心机房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898.6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工程(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包含的范围太大,有银行、电信业的大的数据中心,也有企业自用的小机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机房的建设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果不分级,规范遇到的最大问题将是可操作性。
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
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在国内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2)中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机房分级,可分为A(容错型)、B(冗余型)、C(基本型)三个级别。
在美国标准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主要是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分为四个等级:TierI,TierII,TierIII,TierIV.其中这四个等级可用性的划分是源于美国标准TheUptimeInstitute,Inc。
的《IndustryStandardTierClassi?cationsDe?neSiteInfrastructurePerformance》(《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TheUptimeInstitute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99。
999%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的可用性等级指标。
ABC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一、根据数据中心机房最新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3.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 、B 、C三级。
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3.1.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3.1.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1.4 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
3.1.5 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原有机房等级相同。
3.0.6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
二、根据规范GB50174-2008的设计标准,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中,各级标准机房在各项性能上的技术要求统计如下:。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在国内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2)中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机房分级,可分为A(容错型)、B(冗余型)、C(基本型)三个级别.在美国标准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主要是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分为四个等级:TierI,TierII,TierIII,TierIV。
其中这四个等级可用性的划分是源于美国标准TheUptimeInstitute,Inc.的《IndustryStandardTierClassi?cationsDe?neSiteInfrastructurePerformance》(《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TheUptimeInstitute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99.999%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的可用性等级指标.在TIA—942标准中数据中心各等级的特性及要求根据TIA—942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可分为四级:由“等级TierI”没有冗余部件组成的系统(可提供99。
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工程(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包含的范围太大,有银行、电信业的大的数据中心,也有企业自用的小机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机房的建设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果不分级,规范遇到的最大问题将是可操作性。
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
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1.引言数据中心机房是企业组织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换的核心设施,对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和管理,本文档对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2.等级分类2.1.一级机房一级机房为最高等级的数据中心,具备最高级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级机房应具备完整的电力供应系统、冷却系统、网络设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2.2.二级机房二级机房为次高等级的数据中心,要求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级机房应具备完整的电力供应系统、冷却系统、网络设备和防火墙等。
2.3.三级机房三级机房为一般等级的数据中心,要求具备基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级机房应具备完整的电力供应系统、简单的冷却系统、网络设备和基础的安全设备等。
2.4.四级机房四级机房为最低等级的数据中心,要求具备较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级机房应具备基本的电力供应系统、基本的冷却系统、基本的网络设备和简单的安全设备等。
3.标准要求3.1.电力供应系统数据中心机房的电力供应系统应确保稳定可靠,具备备用供电和恢复能力。
应设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并确保供电系统的冗余性,以应对突发电力故障。
3.2.冷却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应配备有效的冷却系统,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的范围。
冷却系统应具备冷却剂的循环供应、温湿度监控和报警等功能。
3.3.网络设备数据中心机房应具备高速、高带宽的网络设备,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网络设备应有完善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并具备容错性和扩展性。
3.4.安全设备数据中心机房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等。
安全设备应具备定期维护和更新升级的机制,确保机房的安全性。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数据中心机房平面图- 数据中心机房设备清单- 数据中心机房安全检测报告5.法律名词及注释5.1.数据中心指一种集中式的设施,用于存储、管理、处理和交换大量的数据。
DC是好几种英文组合的缩写其中包括一、互联网数据中心 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二、国际数据公司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国际数据公司)三、点火用诊断接头 Ignition Diagnostic Connector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Internet Data Center,也就是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设计集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空调、给排水、消防、网络、智能化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可靠而且不能间断”的特点。
数据中心的等级分为A级、B级和C级:A级为容错型A级别的数据中心要求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规避任何计划性动作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
同时容错功能要求支撑系统有能力避免至少1次非计划性的故障或事件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这要求至少两个实时有效地配送路由,N+N是典型的系统架构。
对于电气系统,两个独立的(N+1)UPS是一定要设置的。
但根据消防电气规范的规定,火灾时允许消防电力系统强切。
A机房要求所有的机房设备双路容错供电。
同时应注意A机房支撑设备必须与机房IT 设备的特性相匹配。
B级为冗余型B级别的数据中心允许支撑系统设备任何计划性的动作而不会导致机房设备的任何服务中断。
计划性的动作包括规划好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元器件更换、设备扩容或减容、系统或设备测试等等。
大型数据中心会安装冷冻水系统,要求双路或环路供水。
当其他路由执行维护或测试动作时,必须保证工作路由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
非计划性动作诸如操作错误,设备自身故障等导致数据中心中断是可以接受的。
C级为基本型C数据中心可以接受数据业务的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中断。
要求提供计算机配电和冷却系统,但不一定要求高架地板、UPS或者发电机组。
如果没有UPS或发电机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单回路系统并将产生多处单点故障。
在年度检修和维护时,这类系统将完全宕机,遇紧急状态时宕机的频率会更高,同时操作故障或设备自身故障也会导致系统中断。
机房A级、B级、C级三种等级的供电方案强电保障系统随着智能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对高质量供电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邮电通信、银行证券、医疗卫生、工业控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行业和领域,智能化系统保障和支撑着相应的专业业务系统,这就要求供电系统在能够提供持续可靠供电的同时,还要在稳压、稳频等方面满足要求,甚至于要求提供波形失真度小的高质量正弦波电源。
持续可靠是智能化系统对供电系统的首要要求,几乎所有的弱电系统都靠供电系统提供能源保障。
各个智能化系统对供电可靠性以及持续供电能力有着很高要求。
本次智能化设计,所有智能化系统供电全部采用UPS集中供电。
具体强电保障重点说明如下:在各个智能化系统中,数据中心作为各智能化系统运行核心保障区,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指标要求是比较明晰的,现予以代表性说明。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对于机房分級及供电等级划分为A、B. C三级。
如下:(1) A级机房一级负荷,系统需由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机房应设置备用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考虑。
(2) B级机房一级负荷,系统需由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B级机房应按一级负荷考虑。
(本次方案采用B级机房建设)(3) C级机房二级负荷,两回线路供电。
在国际标准TIA 942-2005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中,数据中心分为T1~T4四个等级,级别逐渐提高,T1基本对应国标C级机房,T2对应国标B 级机房,国标A级机房在T3至T4标准之间。
T3数据中心:全冗余系统允许支撑系统设备任何计划性的动作而不会导致机房设备的任何服务中断。
具备在线维护能力。
这要求电气设备需要提供N+1冗余,空调末端双电源供电,电缆和配电柜的維护或单点故障不影响设备运行。
变压器N+1或2N冗余,配置柴油发电机系统,市电失电时通过ATS 自动将油机系统切换入主系统。
T4数据中心:容错系统(可用级别为999.995%。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在国内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2)中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机房分级,可分为A(容错型)、B(冗余型)、C(基本型)三个级别。
在美国标准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主要是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分为四个等级:TierI,TierII,TierIII,TierIV。
其中这四个等级可用性的划分是源于美国标准TheUptimeInstitute,Inc.的《IndustryStandardTierClassicationsDeneSiteInfrastructurePerformance》(《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TheUptimeInstitute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的可用性等级指标。
ABC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一、根据数据中心机房最新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3.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 、B 、C三级。
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3.1.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3.1.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1.4 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
3.1.5 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原有机房等级相同。
3.0.6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
二、根据规范GB50174-2008的设计标准,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中,各级标准机房在各项性能上的技术要求统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