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证推荐印刷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药品包装印刷质量标准一、彩盒、说明书、标签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05—87。
材料:根据用户确认之材料。
规格尺寸:根据用户要求?1mm。
颜色:根据用户封样。
外观要求:1、成品整洁,无明显脏污、残缺;2、文字印刷清晰完整,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3、不允许存在明显的条杠;4、图文清晰均匀,无明显变形和残缺;色标位置符合要求; 5、6、套印误差<0.3mm。
关键缺陷:AQL水平为0,见附表。
主要缺陷:AQL水平为2.5,风附表。
轻微缺陷:AQL水平为6.0,见附表。
二、彩盒缺陷分类表关键缺陷(AQL为0)1、盒子尺寸超出标准范围;2、材质错误;标识混淆; 3、4、产品代号、名称或批准文号错印;5、版面印刷错误,如多字、少字或异常字迹,颜色不对或漏印、字体不正确等;6、彩盒印刷部位残缺;7、条形码不正确;主要缺陷(AQL为2.5)1、脱胶、内粘和外粘;2、套印不准(套印误差超标);3、色差超过标准(超过限度样品或色差ΔE>4.0);4、模切边缘不光洁;5、可见的细小黑点、白点直径小于0.5mm,每面不得超过3个)。
轻微缺陷(AQL为6.0)1、轻微的条杠、擦伤、污点、黑点、白斑,颜色磨损(单个长度不得超过2mm);2、轻微的色差。
三、说明书缺陷分类表关键缺陷(AQL为0)1、尺寸超出标准范围;2、材质错误;3、标识混淆;4、产品代码、名称或批准文号错印;5、版面印刷错误,如多字、少字,或异常字迹,颜色不对或漏印,字体不正确等;6、折叠方式不对;7、印刷部位残缺,影响阅读;8、条形码不正确。
主要缺陷(AQL为2.5)1、刀切不完全;2、可见的细小黑点、白点直径小于0.5mm,每面不得超过3个;3、装箱数量与标贴数量不符。
轻微缺陷(AQL为6.0)轻微的条杠、擦伤、污点、黑点颜色磨损等(单个长度不得超过2mm)。
谣言:吃太咸了会得病,导语:“人体每日摄入食盐不应过多,否则易患多种疾病。
入托、入学少儿预防接种证检验适用的制度
入托、入学少儿的预防接种证检验制度
少儿入学预防接种证检验及补种工作,是保证全镇少儿达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成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增强学校传得病预防控制,保
护少儿身体健康,保护学校订常教课次序的重要举措。
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得病防治法》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卫生部教育部《对于做好入托 . 入学少儿预防接种证检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 2005] 408 号)等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联合我辖区内实质,特拟订本制度。
一. 工作目标:辖区内少儿检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普及率达 100%,学生建卡率达 100%,查漏补种率达 95%。
二 . 入托 . 入学时,一定向幼儿园 . 学校交预防接种证。
三 . 如少儿 . 学生的预防接种卡已丢失,应赶快到本来的预防接
种单位依据其预防接种信息补办。
四 . 依据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假如少儿 . 学生未达成国家规定全程免疫程序的,要求其实时到辖区内预防接种单位免费进行补种。
五 . 拒绝达成国家规定的预防接种程序的对象,学校 . 托幼机构禁止其入学 . 入托。
书刊印刷质量的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书刊印刷质量标准的参考:
纸张质量:包括纸张的光泽度、厚度、色泽、韧性等方面的要求,通常参考国家标准GB/T 451.1-2019《纸的分类和名称》。
印刷色彩准确性:要求印刷品的颜色与原稿或设计文件中的颜色保持一致,通常参考国家标准GB/T 13032-2017《印刷品色彩准确度的测量和规范》。
图像清晰度:要求印刷品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具有清晰度和细节展现,通常参考国家标准GB/T 13020-2017《文字和图像的清晰度评价》。
印刷均匀性:要求印刷品的颜色、墨水分布、色彩均匀,无明显的斑点或色差,通常参考国家标准GB/T 13029-2017《印刷品色差的测量和评价》。
裁切准确度:要求印刷品的尺寸和裁切边缘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不规则或歪斜的边缘,通常参考国家标准GB/T 13021-2017《纸张和印刷品的尺寸和角度的测量和评价》。
装订质量:对书籍、杂志等装订工艺的质量要求,包括页码顺序、胶装牢固度等,通常参考行业标准,如《书籍装订工艺标准》。
小学生免疫接种证查验的法规依据一、相关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规明确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并对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进行了法律保障。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保证儿童按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此条例对疫苗的生产、流通、储存、接种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3. 《儿童预防接种证管理办法》:此办法明确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发放、使用、管理和查验等具体要求。
二、查验流程1. 新生入学查验:在各小学新生入学时,学校会要求家长提供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以查验儿童是否已按照国家的免疫规划完成了基础疫苗接种。
2. 定期查验:学校会定期对学生的《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相应的疫苗接种。
三、查验内容主要查验《预防接种证》中的以下内容:1. 疫苗接种记录:查看儿童是否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了疫苗接种,包括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2. 疫苗接种时间:查验疫苗接种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确保儿童在适龄阶段完成疫苗接种。
3. 疫苗接种部位及反应:查看疫苗接种的部位以及儿童接种后的反应,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四、不符合规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法规,如果儿童未能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疫苗接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入学、转学等手续。
同时,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儿童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容易受到传染病的感染。
五、总结查验小学生免疫接种证是保障儿童健康、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家长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确保儿童按时、按规完成疫苗接种。
这既是对儿童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贡献。
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篇: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1、按国家规定为每名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卡、证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2、儿童出生后1月,监护人应为其办理预防接种卡、证。
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遗失者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3、7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的,应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
4、儿童迁移时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转迁入地接种单位;儿童迁入时向儿童家长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
长期外出儿童,在卡上注明外出时间。
儿童死亡后及时注销接种卡,并注明死亡原因。
5、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
预防接种卡城区由接种单位保管,农村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管。
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6、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内容填写准确、齐全。
8、接种单位每半年对责任区内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的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9、接种单位在儿童入托、入学时,配合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
第二篇: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
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
接种卡要以乡(镇)卫生院集中专柜保管,7岁后的卡片必须保存15年以上,接种期间下发至各接种门诊(点),接种时及时的由接种人员填卡、填证,做到卡、证填写一致,不得弄虚作假。
三、接种结束后,由接种人员将接种卡交回乡(镇)卫生院防疫医生保管,防疫医生负责统计、上报工作。
四、接种卡每年以乡(镇)为一本,以村为序组装,同时按出生为序,同年出生儿童按出生先后排列。
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模版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预防接种证,有效提高疫苗接种率,保障公众健康。
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预防接种证的颁发和管理2.1 预防接种证的颁发(1)预防接种证由卫生部门统一制作和发放。
(2)预防接种证的样式、内容和格式均由卫生部门制定,统一实施。
(3)预防接种证应注明被接种人的个人信息、接种单位、接种的疫苗名称、接种时间以及承办单位的盖章等信息。
2.2 预防接种证的使用和管理(1)个人使用预防接种证时应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损坏或被盗。
(2)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后,接种人应及时将预防接种证交给接种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接种单位应建立预防接种证的档案系统,做好相关记录和管理工作。
(4)预防接种证的盖章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盖章准确、齐全。
(5)预防接种证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预防接种证的使用范围(1)预防接种证可以作为持证人接受学校入学、升学、参加公共活动等的证明。
(2)预防接种证可以作为个人就业、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国家考试等的证明。
(3)预防接种证可以作为个人旅游、出国留学、办理签证等的依据。
(4)预防接种证还可以作为卫生部门组织疫苗接种活动、开展流行病调查等工作的依据。
4. 预防接种证的防伪措施(1)预防接种证应采用防伪技术,如特殊纸张、图案等,防止伪造和篡改。
(2)预防接种证的编号应进行统一编码,确保编号的唯一性。
(3)预防接种证可以在印刷时加入隐形墨、荧光墨等,以防止伪造。
5. 预防接种证的补办和注销(1)预防接种证遗失的人员应及时向卫生部门申请办理补办手续,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预防接种证损坏的人员应向卫生部门申请换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预防接种证因过期或其他原因需要注销的,由卫生部门负责注销并出具相关证明。
6. 监督和责任追究(1)卫生部门负责对预防接种证的发放、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儿童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镇儿童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08号)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辖区内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辖区内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普及率达100%,学生建卡率达100%,查漏补种率达95%。
二.入托.入学时,必须向幼儿园.学校交预防接种证。
三.如儿童.学生的预防接种卡已遗失,应尽快到原来的预防接种单位根据其预防接种信息补办。
四.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如果儿童.学生未完成国家规定全程免疫程序的,要求其及时到辖区内预防接种单位免费进行补种。
五.拒绝完成国家规定的预防接种程序的对象,学校.托幼机构不准其入学.入托。
幼儿园预防接种证验证要求
预防接种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而幼儿园对于接种证的
验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下是幼儿园对于预防接种证的验证要求。
一、携带原始接种证件
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入园手续时,必须携带孩子的原始预防接种证件,包括《居民(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卡》等。
幼儿园会对接种证件进行
认真核实,确保接种记录齐全、准确。
二、接种证明的有效性
幼儿园要求接种证明必须是在合法接种机构进行接种后开具的,需
要注明接种单位、接种日期、疫苗名称等信息。
家长在办理入园手续时,务必注意接种证明的有效性,避免使用伪造或过期的接种证明。
三、相关疫苗接种要求
幼儿园通常会对幼儿进行一定的疫苗接种要求,如接种疫苗种类、
接种次数等。
因此,家长在办理入园手续前,要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相
关接种要求,并确保孩子已按照规定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种。
四、定期更新接种记录
幼儿园要求家长定期更新幼儿的接种记录,及时补种缺失的疫苗,
确保孩子的预防接种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家长应保留完整的接种证明,随时备查,以便幼儿园进行核实。
以上即是幼儿园预防接种证验证的基本要求,家长和幼儿园应共同合作,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幼儿的预防接种工作,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相关要求,共同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预防接种证制度范例一、我国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
儿童出生后____个月内,其监护人需至儿童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依法办理预防接种证。
二、预防接种门诊统一采用____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擅自印制或使用其他版式的接种证。
三、预防接种证按照受种者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设有产科接种点的医疗卫生单位,应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至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建立预防接种证。
四、预防接种门诊须依照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该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及证明;还需妥善记录其他适龄人群的预防接种信息。
五、对于户籍在外地的____岁及以下儿童,若在本地区居住时间达到____个月及以上,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应及时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对于未持有预防接种证的儿童,需同时为其建立预防接种证。
六、接种单位在为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应严格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照规定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七、预防接种证由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填写,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信息准确完整,时间(日期)栏(项)均应以公历为准。
八、预防接种门诊在儿童入托、入学时,应与托幼机构、学校协同查验预防接种证。
对于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的情况,应及时予以补办。
九、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妥善保管,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以确认。
十、在采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地区,应按照统一规定,将已完成基础免疫信息库中的接种资料以书面形式备份,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
2024年预防接种证制度范例(二)一、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已全面实施。
儿童出生后____个月内,其监护人应依法至儿童居住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
二、为确保接种证的质量和统一性,预防接种门诊须使用吉林省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印制或使用非标准版式的接种证。
三、预防接种证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受种者居住地为管理范围。
2024年预防接种证制度样本为了严格遵循《传染病防治法》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指导原则,我们致力于强化在校及在园学生的计划免疫工作,旨在提升少年儿童的疫苗免疫接种覆盖率,有效遏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托幼机构与学校中的传播与流行。
为此,我们特建立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明确要求:“国家实施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一旦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接种的儿童,应立即向所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儿童常住地负责预防接种的接种单位报告,并协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敦促其监护人于儿童入托、入学后尽快前往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一、严格执行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流程,对未接种或漏种疫苗的儿童进行详细登记,并在开学后一周内,将此类儿童的名单上报至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同时配合接种门诊,敦促其监护人带儿童至指定接种点完成补种。
二、在查验过程中,若发现儿童未按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存在缺失、不实,乃至无《预防接种证》的情况,应立即向幼儿家长或监护人发放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并督促其带儿童至当地指定接种单位进行补种或至原接种单位(原发证单位)补办证件。
三、我们严格把控入园入学关口,及时发现并处理漏种情况,确保在园幼儿的免疫接种率达到标准,构建坚实的免疫防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四、针对漏种疫苗种类多、针次多,难以立即完成补种的幼儿,我们将积极协助接种单位,持续督促家长或监护人尽快完成补种工作。
五、我们还将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与监督检查力度,以推动此项制度的持续优化与完善。
2024年预防接种证制度样本(二)为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旨在进一步强化在校在园学生的计划免疫工作,提升少年儿童的疫苗免疫接种覆盖率,有效遏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及学校的传播与流行,特建立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儿童预防接种证推荐印刷标准为规范全国儿童预防接种证打印格式,实现全国范围内接种证儿童基本信息和接种信息通打,特制订本标准供各省参考使用。
一、接种证格式1、接种证正面内容为“预防接种证”标题、“中国免疫规划”图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名称;背面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2、接种证各页内容和顺序依次为:儿童基本情况、儿童监护人须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时间表、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接种预约、接种记录(一)~(四)、其它记录(查验接种证记录、异常反应记录、患病记录和抗体水平检测记录)。
其中“接种记录(四)”可增加空白页。
3、接种证采用线装式,双面印刷。
4、除正面和背面外,接种证各页的标题统一采用五号黑体字,正文采用六号宋体字。
5、严格按顺序印刷接种证,保证基本信息在接种证内芯的第一页,保证接种记录(一)和接种记录(二)在一个开面,接种记录(三)和接种记录(四)在一个开面。
二、印刷参数(一)纸张要求1、封面200克铜版纸,质量达到或超过金东纸业生产的标准。
复亚光膜,正反两面印刷,2色。
2、内芯80克书写纸,质量达到或超过金东纸业生产的标准。
(二)接种证大小10.5×14.5 cm(三)儿童基本情况1、页面设置●上边距:1cm (图片中的上边距+行高为1.8cm)●左边距:1cm●行高:0.8cm●注:发证单位与接种单位联系电话中间空两行;发证日期与发证单位中间空一行;(见图2-1)图2-1 儿童基本情况(四)接种记录:此部分包括接种记录(一)~(四)几个页面的印刷参数(见图2)。
1、页面设置上边距:1.0cm左边距:1.0cm每页行数:标题栏两行,接种记录统一为15行,如果该页疫苗针次不足,则留空每行高度:0.5cm2、各列宽度:疫苗名称:1.7cm接种日期:1.7cm 打印格式为yyyy-mm-dd接种部位:1.7cm疫苗批号:2.0cm生产厂家:1.7cm接种单位:2.0cm医生签章:1.7cm备注:接种记录(三)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因为疫苗名称太长,所以占两行。
出生医学证明标准规格
一、出生医学证明内芯标准尺寸
1、成品尺寸:308×130mm
2、其中:○1正页:189×130mm
○2副页联:60×130mm
○3存根联:59×130mm
二、出生医学证明内芯防伪标识
1、中国妇幼卫生徽标采用无色荧光防伪油墨印刷;直径19.5mm,位置X=86.5mm、Y=53mm。
2、五角星采用无色荧光防伪油墨印刷;直径5mm,位置X=114.5mm、Y=49.5mm。
3、卫生部印章采用红色荧光防伪油墨印刷;印章缩小直径32mm,位置X=11mm、Y=81mm。
4、纸张采用特制专用五角星环齿轮水印纸,齿轮尺寸为29×31mm,五角星尺寸9×11mm,水印分布均匀、排列有序。
三、出生医学证明封皮标准尺寸
1、出生医学证明封皮展开长度为198mm,折合后尺寸为99×138mm;
2、封皮采用聚乙烯合成塑料磨砂革制作,颜色为墨绿色;
3、塑革封皮国徽和文字采用凹印烫金,国徽直径36mm,“出生医学证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分别为楷体及仿宋体,文字为横排,与中文相对译英文,维、藏、朝、蒙地区与中文相对译本地区民族文字。
附表1 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登记表
查验人 查验日期
填表说明:
1、编号:各托幼机构和学校自行编号,需与“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通知单”编号一致,便于补种结束后将补种结果登记于此表;
2、出生日期:填写公历出生日期;
3、已完成、未完成常规免疫(包括无证)儿童需分页登记,以便于统计和汇总;
4、“接种证”栏目中,如查验时有接种证,在“有”栏目填“1”,无证填“0”;补证后在“补”栏目中填“2”,未补证不填(空白);
5、预防接种情况:查验时有接种记录,相应疫苗剂次空格不填(空白);未种需要补种的,在空格内划两斜杠/ / ,查验后进行补种的,在相应疫苗剂次空格内填“补种日期”,如2014/6/25;
6、是否全种:查验时完成全程接种,填“1”,未完成全程接种不填(空白);完成全部应补种疫苗后填“2”。
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通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预防接种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对预防接种证印刷及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1.《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51号)。
2.《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术语和定义接种证:是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按照预防接种的实际执行情况记录其接种的疫苗情况。
预防接种证一般包括基本信息、预约信息和接种信息等主要信息和查验接种证记录、异常反应记录、疫苗针对疾病患病记录和抗体水平检测记录等附加信息。
另外接种证上还应有监护人须知、免疫程序、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等内容。
4总则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通用技术规范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对接种单位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各项规定,实现全国范围内预防接种证通打。
本技术规范分为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通用功能和接种证印刷技术规范要求两部分。
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通用功能是指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必须具备打印接种证的功能,同时明确打印在预防接种证上的基本信息和接种信息的种类和定义;接种证印刷技术规范要求是指为规范全国预防接种证打印格式,实现全国范围内接种证通打而统一的印刷技术要求。
5信息系统接种证打印通用功能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实现接种证上基本信息、接种信息、预约信息的打印和打印设置等功能。
5.1基本信息打印功能规范翻开接种证的基本信息页面,接种证张开横向放入打印机进纸口,在“儿童基本信息(国家版)”中点击打印,完成受种者基本信息打印,打印内容包括儿童编码、身份证号、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医院、出生体重、父亲姓名、父亲联系方式、母亲姓名、母亲联系方式、居住地址、户籍地址、过敏史、接种禁忌、接种单位联系电话、发证单位、发证日期等信息。
2024年预防接种证制度样本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健全免疫屏障,强化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保障幼儿身体健康,以及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至关重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园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一、新生入学时,须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学手续,并严格审查预防接种情况,由幼儿园医务室负责保存接种证。
对于未持有接种证或接种卡的儿童,应及时补办相关证件;对于漏种疫苗的儿童,则应尽快安排补种。
二、对于需要补种疫苗的儿童,应督促其家长陪同儿童携带《预防接种证》至当地卫生防疫站,按照规定完成疫苗补种。
应详细记录补种信息并做好统计工作。
三、依据国家免疫程序,判断儿童疫苗接种是否合格。
持有接种证者,以证书记录为准;未持有接种证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
对于无卡、无证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应视为免疫空白,并优先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
四、建立幼儿入托健康档案,将预防接种证归档保存,待幼儿离园时归还给家长。
五、对于未持有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应禁止其入托。
需定期进行幼儿健康巡检和晨检,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为依法推进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确保学生身体健康,依据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联合发布的《____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自____年起,每年秋季入学时,将对新入学或转学的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
一、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一)学校应在秋季入学时,依照法律规定对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
在报名须知中,应要求新生监护人提供预防接种证以供查验,以便办理入学手续。
若新生预防接种证遗失,应先至区卫生院防保站补办,方可办理入学手续。
(二)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将接种信息记录在《江西省入学、入托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中,并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程序,判断儿童是否已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证推荐印刷标准
为规范全国儿童预防接种证打印格式,实现全国范围内接种证儿童基本信息和接种信息通打,特制订本标准供各省参考使用。
一、接种证格式
1、接种证正面内容为“预防接种证”标题、“中国免疫规划”图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名称;背面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2、接种证各页内容和顺序依次为:儿童基本情况、儿童监护人须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时间表、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接种预约、接种记录(一)~(四)、其它记录(查验接种证记录、异常反应记录、患病记录和抗体水平检测记录)。
其中“接种记录(四)”可增加空白页。
3、接种证采用线装式,双面印刷。
4、除正面和背面外,接种证各页的标题统一采用五号黑体字,正文采用六号宋体字。
5、严格按顺序印刷接种证,保证基本信息在接种证内芯的第一页,保证接种记录(一)和接种记录(二)在一个开面,接种记录(三)和接种记录(四)在一个开面。
二、印刷参数
(一)纸张要求
1、封面
200克铜版纸,质量达到或超过金东纸业生产的标准。
复亚光膜,正反两面印刷,2色。
2、内芯
80克书写纸,质量达到或超过金东纸业生产的标准。
(二)接种证大小
10.5×14.5 cm
(三)儿童基本情况
1、页面设置
●上边距:1cm (图片中的上边距+行高为1.8cm)
●左边距:1cm
●行高:0.8cm
●注:发证单位与接种单位联系电话中间空两行;发证日期与发证单位中间空一
行;(见图2-1)
图2-1 儿童基本情况
(四)接种记录:
此部分包括接种记录(一)~(四)几个页面的印刷参数(见图2)。
1、页面设置
上边距:1.0cm
左边距:1.0cm
每页行数:标题栏两行,接种记录统一为15行,如果该页疫苗针次不足,则留空每行高度:0.5cm
2、各列宽度:
疫苗名称:1.7cm
接种日期:1.7cm 打印格式为yyyy-mm-dd
接种部位:1.7cm
疫苗批号:2.0cm
生产厂家:1.7cm
接种单位:2.0cm
医生签章:1.7cm
备注:接种记录(三)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因为疫苗名称太长,所以占两行。
图2-2 接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