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99.00 KB
- 文档页数:24
幻灯片1社会工作的过程与方法幻灯片2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社会系统与个人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这都需要一个结构化的操作过程。
●首先,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其次,案主的改变是一种过程。
●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幻灯片3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案主系统——即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可以是个人、家庭、小组、团体,也可以是社区、组织。
●目标系统——指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行动系统——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进行改变努力的系统。
幻灯片4通才观●所谓通才社会工作者就是运用一套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工作理论和方法,以及可以与个人、团体和社区一起处理问题的技巧,以回应案主的实际需要的工作者。
●这些技巧可以由一位工作员独自交换运用,并不是每一个案主都需要使用所有的方法。
●重要的是,当案主需要所有的服务时,通才的社会工作者能够提供这些服务,从而能够给案主以最好的、最周全的协助。
幻灯片5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英国学者贝克尔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分为八种:评估、计划、集中调适、记录、再评估、观察、倾听、互动。
●这些任务为社会工作者的全部角色所共有,只是社会工作者在扮演特定角色时的特殊任务有所不同。
而且,这种任务划分并没有先后的次序,实务工作中很少面对单独的任务,这些任务经常以组合的方式出现。
●贝克尔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划分为三类: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并指出这种分类是概念上的界定,在实务工作中并没有严格的角色差异。
幻灯片6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面对面的接触处在情境中的案主,提供直接服务,以帮助案主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
在直接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有:●支持者●指导者●治疗者或辅导者●照顾者幻灯片7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作为案主的代表去争取资源,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或创造新的服务,以满足案主的社会需要。
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第七章 社会工作过程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资源系统与环境。
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社会工作者:1.三类社会工作者: 一是长期从事社工实践的社工; 二是通过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从事社工管理、教学和研究,且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称的其他人员。
2.社工是助人者。
受助者:1.社工直接服务对象。
2. 分类:现有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 (努力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自荐服务对象、转介服务对象和外展服务对象; 自愿、非自愿和强制接受服务的对象。
3. 五种主要的受助者:个人、家庭、小组、团体、组织机构和社区 资源系统:1.基本的资源系统: (1)非正式的或自然的资源系统,如家庭、朋友等。
(2) 正式资源系统:党派、专业团体、群体组织及各种协会等。
(3) 社会性资源系统:学校、医院、派出所等。
2. 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本: 社会工作专业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帮助有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和使用社会资源系统,不断运用和扩大社会资本。
3. 服务对象与资源。
三种情况:无资源;有资源而不知道未使用; 有资源亦知道,因某些原因无法获得。
环境:1.社会环境分类: (1) 社会小生境:如家庭、邻里、工作单位、学校、同辈群体等 (2) 人际关系环境 (3) 社会生态环境 (4) 社会文化环境 2.社会环境的功能:第一,提供资源。
第二,资源竞争。
第三,资源获取中介。
第四,资源分配。
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系统 目标系统:指为了达到改变受助者系统的目的所血药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一般情况下,目标系统大于受助者系统,有时受助者系统与 目标系统一致,有时不一致。
行动系统: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
如公安司法部门、社区居委会、当事人亲属等。
简述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是指专业从事用社会支持、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独立行为,在服务国民、家庭和社会服务对象方面,结合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行政手段等方式,发挥其特殊作用并实现社会福利的行为称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由了解具体社会情况、分析、规划、实施、评价等组成。
一、了解具体社会情况了解具体社会情况是社会工作的前提,它是对具体社会工作对象的总体情况分析,包括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服务对象的特征、客观条件(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结构等)、社会服务资源和客观社会现实因素等进行综合了解,以便于了解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策。
二、分析掌握具体社会服务对象情况之后,社会工作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多维度分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服务对象的特征、需求与变化因素,从而对现实服务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剖析任务分析,明确服务目标和工作方向。
三、规划对服务对象特征、要求、目标和需要等做出全面的分析后,社会工作者结合社会服务资源,编制综合规划方案,引入与服务目标相关的有效的服务手段,从而明确具体待办工作及工作重点、路径、程序、要求、限制等。
四、实施经过规划后,社会工作者根据规划的综合方案,以及服务对象的特点,实施社会服务,根据社会服务的特点,可采用多种服务措施,包括个性服务、社区参与、团体服务等,以及社会服务工具和技术,如咨询指导、就业指导、传播教育等,根据不同服务对象,以及当前社会状况,实施多种服务,以解决其存在的社会问题。
五、评价社会工作的评价是社会工作的最后一步,有助于改进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服务人员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进而实现服务的有效性。
评价旨在对社会服务的过程和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以检测服务的成果,了解服务对象,掌握服务情况,发现服务偏差,并针对服务措施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改善服务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