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构造地质学 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 涉及章节:第1章 —第5章一.名词解释1.构造层次2.岩层面向3.应力4.共轭剪裂角5.角度不整合6.倾角 7.整合接触 8.剪应变 9.递进变形10.倾伏角 11.非均匀变形 12.能干性差异 13.共轴递进变形二.填空题1.区域性构造变形场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 、 、 .升降构造、滑动构造和旋转构造。
2.岩石受力变形过程一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 、 。
3.层理是沉积岩中最普遍的原生构造,包括层面和由岩石的 、 、 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成层性。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 、 、 。
5.不整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 、 。
6.岩石应变的最基本型式有两种,分别为 、 。
7.岩石的变形方式有 、 、 、 。
三.选择题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B.倾向和倾角C.走向和倾角2.岩层空间产出状态可用( )来描述。
A.走向和倾向 B.侧伏向和倾角 C倾向和倾角 D.侧伏向和倾角3.岩层真假倾角的概念( )A.真倾角总是大于视倾角B.真倾角总是小于视倾角C.视倾角不一定小于真倾角4.确定面状构造的两个基本要素为( )A.走向和倾向B.倾向和倾角C. 走向和倾角5.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6.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
A.体力,面力 B.面力,体力 C.作用力,重力7.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三个截面称为( )。
A.正应力,正应力面 B.主应力,主应力面 C.剪应力,剪应力面8.材料破坏时的各种极限应力状态摩尔圆的公切线称作( )包络线()(στf =)。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专业年级考试时间[2020年春季]岩石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总分:100分得分:0分1.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主要决定于_____。
(4分)(A) 物质的溶解度(B) 介质的成分(C) 流体的性质(D) 物质的物理性质2. 在同岩层中,自下而上由组份粒度粗细递变纹层显示的层理称为_____。
(4分)(A) 平行层理(B) 交错层理(C) 脉状层理(D) 递变层理3. 以下属于生物成因构造的有_____。
(4分)(A) 层理构造(B) 叠层构造(C) 鸟眼构造(D) 冲刷构造4. 颜色是沉积岩的重要宏观特征之一,对沉积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以下可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条件的原生色是_____。
(4分)(A) 红色(B) 黄色(C) 绿色(D) 黑色5. 弗劳德数反映的是哪种指标_____。
(4分)(A) 粒度大小(B) 磨圆度(C) 水动力强弱(D) 结构稳定程度6. 石英砂岩中单晶石英体积分数在碎屑中的比例为_____。
(4分)(A) 50%(B) 75%(C) 75%-95%(D) 95%以上7. 鲍马序列中最底部的沉积构造是_____。
(4分)(A) 粒序层理(B) 平行层理(C) 交错层理(D) 水平层理8. 根据Dunham 的灰岩分类方案,一种灰岩为基质支撑,有泥晶,颗粒>5%,这种灰岩称为_____。
(4分)(A) 泥晶灰岩(B) 颗粒泥晶灰岩(C) 泥晶颗粒灰岩(D) 颗粒灰岩9. 以下可指示古水流方向的沉积构造有_____。
(4分)(A) 雨痕(B) 泥裂(C) 槽模(D) 水平层理10. 碎屑沉积物中碎屑成分与稳定成分极端富集的终极状态的接近程度称为_____。
(4分)(A) 成分成熟度(B) 结构成熟度(C) 磨圆度(D) 分选度一、单选题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A1. 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决定于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6年春季学期作业参考答案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年级:2015年春季地球化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1. 克拉克值是指元素在中的平均含量2. 的化学成分被认为最接近原始的太阳系化学组成3. 从元素化学组成角度,大陆地壳可分为上部的层和下部的硅镁层4.被认为是代表了古大洋地壳组成的典型岩石组合(5分)5. 以下不是地幔组成岩石类别的一种岩石是 (5) (5分)(A) 二辉橄榄岩 (B) 麻粒岩 (C) 方辉橄榄岩 (D) 辉石岩(参考答案:B)6. 元素的 (6) 研究是地球化学研究的第一根本要务(5分)(A) 丰度 (B) 种类 (C) 分布规律 (D) 化学性质(参考答案:A)多选题7. 陨石的主要类型包括 (7) 。
(5分)(A) 石陨石 (B) 铁陨石 (C) 石铁陨石 (D) 月球陨石参考答案:A,B,C8. 就分层结构而言,地球自地表向其内部包括 (8) 等主要圈层。
(5分)(A) 地壳 (B) 地幔 (C) 软流圈 (D) 地核参考答案:A,B,D9. 全球大陆地壳整体的化学组成为 (9) 。
(4分)(A) 酸性 (B) 安山质 (C) 花岗闪长质 (D) 基性参考答案:B,C10. 以下属于研究深部地壳物质及其化学组成的手段和方法的是 (10) 。
(4分)(A) 火山岩中的各类捕获岩石包体 (B) 构造侵位而暴露在地表的深部地壳断面(C)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反演 (D) 人工区域大规模采集地表岩石样品参考答案:A,B,C1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 (11) 的科学。
(4分)(A) 岩石组成 (B) 化学作用 (C) 化学组成 (D) 化学演化参考答案:B,C,D判断题12. 橄榄岩是组成下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 (4分)错误13. 陨石主要是指来自星际空间的地球以外星体的岩石碎片 (4分)正确14. 地球化学属于化学学科,主要认识和解决地球上元素的化学性质及行为等问题(4分) 错误15. 运用细粒碎屑沉积物法能更精确地获取大陆上部地壳的全部元素化学组成(4分)错误16. 太阳系元素丰度组成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锯齿状分布,亦称奇偶规律 (4分)正确17. 石陨石的元素化学组成可以与现今地球上的硅酸岩类岩石相类比 (4分)正确18. 大陆地壳的平均化学组成自从其形成以来是基本不变的(4分)错误填空题第二次作业单选题1. 下列不属于亲氧元素的是 (12) (4分)(A) Zr (B) PGE (C) Mg (D) REE参考答案:B2. 物质在硅酸盐熔体.水溶液和气相中的迁移称为 (13) (4分)(A) 机械迁移参考答案:B3. 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的多相平衡将发生移动,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降低,这被称之为(14) (4分)(A) 盐效应 (B) 活度积效应 (C) 溶解度效应 (D) 共同离子效应参考答案:D4. 元素在水溶液中主要会以溶液. (15) 及悬浮物等形式存在(4分)(A) 胶体 (B) 沉淀 (C) 自由离子 (D) 类质同象混入物 (B) 化学迁移 (C)生物迁移 (D) 物理迁移参考答案:A5. 以下不属于Goldschmidt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类别的是 (16) (4分)(A) 亲石元素参考答案:D6. 常见岩石中钾长石发生钠长石化,类似于水岩化学作用中 (17) 的结果(4分)(A) 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B (B) 阳离子交换反应 (C) 水合作用 (D) 复分解反应 (B) 亲生物元素 (C) 亲铁元素 (D) 亲氧元素多选题7. 自然界元素结合的基本规律受到 (18) 等因素的制约和控制。
矿田构造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100分得分:0分一、单选题1.矿田是地壳上的某一成矿显著地段,包含着在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成因上的两个以上的矿床或矿点。
(5分)(A)基本相同;(B)没有联系;(C)具有联系参考答案:C2.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的形成、改造和分布规律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5分)(A)矿体;(B)矿床;(C)矿石参考答案:B3.构造活动生成的各种裂隙带、断层、剥离空洞具有很高的渗透性,是含矿流体在岩石中流动运移的通道,通常将这种通道称为。
(5分)(A)容矿构造;(B)储矿构造;(C)导矿构造参考答案:C4.控制矿体就位、决定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的地质构造条件通常称为。
(5分)(A)运矿构造;(B)储矿构造;(C) 导矿构造参考答案:B5.盆地流体在静压力差的作用下,引起层间热卤水向的方向运移。
(5分)(A)压力大;(B)压力小;(C) 压力差参考答案:B二、判断题1.矿田构造一般是指控矿的中、小型构造。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2.矿液的运移总是由高压带向低压带方向流动。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3.储矿构造又称为圈闭构造。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4.只要是孔隙度大的岩层都有利于矿液的流动。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5.矿体构造是指控制矿体在矿床中分布规律及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6.岩层对流体的屏蔽作用只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7.岩石的渗透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8.矿液的运移的通道是岩石中的断裂和裂隙。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9.根据围岩蚀变的分带现象,可判断流体的运移方向。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0.张性断裂裂隙的含水性和导水能力较差。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三、填空题1.含矿溶液由于其本身具有的J1),或是(2)的驱动下,由原地向压力减小的方向运移。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
为什么?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水文地球化学(专升本)单选题1. 已知某金属离子M在地下水和沉积物间的分配系数Kd=10L/kg,含水层砂的密度ρ=2.6g/cm3,孔隙度n=0.25,地下水实际流速V=30m/a。
则金属M在含水层中的迁移速度Vc为_____(6分)(A) 0.296m/a(B) 0.386m/a(C) 0.289m/a(D) 0.286m/a参考答案:D2.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自由能△G < 0时,反应处于_____状态。
(6分)(A) 反应自动(不可逆)进行(B) 反应不可能进行(C) 反应平衡状态(D) 逆反应自动进行参考答案:A3. 饱和指数SI<0时,水溶液处于_____状态。
(6分)(A) 饱和(B) 平衡(C) 不饱和(D) 过饱和参考答案:C4. 这种因加入强电解质而使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效应叫做_____效应。
(6分)(A) 酸效应(B) 盐效应(C) 碱效应(D) 浓度效应参考答案:B多选题5. 关于水文地质化学这门学科说法正确的有哪些选项_______。
(6分)(A) 奠基人是地球化学家维尔纳茨基(B) 创使人是水文地质学家奥弗尼柯夫斯基(C)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的学科(D) 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水圈、尤其是地下水圈中物质化学运动规律的科学参考答案:A,B,C,D6. 热力学体系可以分为下列几种体系。
(6分)(A) 封闭体系(B) 开放体系(C) 独立体系(D) 孤立体系参考答案:A,B,D7. 下列关于活度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6分)(A) 活度系数随水中溶解固体(TDS)增加而减小,一般都小于1。
(B) 分子(包括水分子)和不带电的离子对的活度系数为1(C) 在化学平衡计算中,规定固体和纯液体的活度为1。
(D) 当水中TDS很低时,活度系数趋近于1,活度大于实测浓度。
参考答案:A,B,C判断题8. 某地下水样分析结果如下(mg/L),Ca2+=50,Mg2+=25,Na+=1,K+=0.9,HCO3-=237,SO42-=14,Cl-=2.2,NO3-=22,CO32-=3.2,pH=7.5。
区域成矿学阶段性作业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区域成矿学课程作业4(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4章一、名词解释1原始地壳2西太平洋俯冲带3 BIF型矿床4生物圈性质的转变二、选择正确答案1 元素的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影响了相应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2 太古宙早期的产热量和表面热流较之现今要高倍。
3 进入显生宙,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中的性质更为突出。
4中国大陆地壳是其基本特征,制约了中国大陆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T)与否(F)1现在的大气圈是由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组成。
2 BIF 型矿床、金铀砾岩型矿床在显生宙不再出现。
3 进入显生宙,同一矿种出现的矿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
4锰结核矿几乎覆盖了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深水粘土区。
四、回答下列问题1 地质历史中,内生成矿作用演化总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2 什么样的环境控制着中新生代中国主要金属矿产的出现与分布,主要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成矿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原始地壳:地球早期演化某一时期~橄榄岩质的地幔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上侵到地球表面~形成玄武岩类岩石覆盖在地球的表层所构成的最早的地壳。
2西太平洋俯冲带:这是指太平洋板块西部向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下俯冲所形成的一系列复杂岛弧系统的总称。
3 BIF型矿床:指由晚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系中发育的条带状硅铁建造中达到工业要求的部分。
4生物圈性质的转变:生物圈性质至少曾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变:18亿年时由厌氧微生物变化到喜氧微生物~6-8亿年时由菌藻类生物为主转变为动物为主。
这些变化主要与大气圈中游离氧含量两次明显的增加有关。
二、选择正确答案1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影响了相应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2 太古宙早期的产热量和表面热流较之现今要高 3-5 倍。
地质学基础(专升本)阶段性作业2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岩石或矿物在大气中受到了温度的变化,大气,水溶液及生物作用,使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叫做_____ 。
(5分)(A) 剥蚀作用(B) 风蚀作用(C) 堆积作用(D) 风化作用参考答案:D2. 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_______。
(5分)(A) 侵蚀作用(B) 刨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潜蚀作用参考答案:B3. 对于河漫滩,具有_____ 特征。
(5分)(A) 平水期可以被淹没(B) 洪水期不能被淹没(C) 平水期不能被淹没,洪水期可以被淹没(D) 流速变快时被淹没参考答案:C4. 石灰岩发育地区的岩溶(喀斯特)地形主要是由于_______。
(5分)(A) 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河流的下蚀作用(D) 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参考答案:D5. 河水流过弯曲地段,其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前进,这是由于_______。
(5分)(A) 河流下蚀及底流沉积所形成(B) 河流沉积及河流袭夺所形成(C) 河流侧蚀及向源侵蚀所形成(D) 河流侧蚀及底流沉积所形成参考答案:D6. 下列不属于成岩作用的是_____ 。
(5分)(A) 压实作用(B) 胶结作用(C) 重结晶作用(D) 交代作用参考答案:D多选题7. 火山喷发方式主要包括有_____ 。
(5分)(A) 熔透式(B) 裂隙式(C) 涌动式(D) 中心式参考答案:A,B,D8. 下列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 。
(5分)(A) 温差作用(B) 氧化作用(C) 冰劈作用(D) 根劈作用参考答案:A,C,D9. 在完整风化壳剖面中,其主要组成层位包括有_____ 。
(5分)(A) 土壤层(B) 残积层(C) 半风化层(D) 基岩层参考答案:A,B,C,D10. 河流对碎屑物质的主要搬运方式为_____ 。
(5分)(A) 滑移(B) 悬移(C) 跃移(D) 推移参考答案:B,C,D11. 在下列各组岩石中,完全属于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的是_____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球化学课程作业2(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二章——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类质同象: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或分子)所占据而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格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离子正负电荷的平衡保持不变或相近的现象。
2.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
3.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当体系与环境处于不平衡条件时,元素将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伴随着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及空间上的位移,以达到与新环境条件的平衡,该过程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4.共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的多相平衡将发生移动,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降低。
5. 水-岩化学作用:由于地壳上部与水圈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统称为水-岩化学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是地表条件下范围广泛和极为活跃化学作用,对地表系统元素的组成、演化及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水-岩化学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上部,可一直延伸到上地幔。
6. 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易溶盐类时,溶液的盐度对元素的溶解度有影响。
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导致其它化合物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二.简答题1. 简述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及其分类。
答: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或说阳离子趋向于同某种阴离子结合的倾向,称为地球化学亲和性。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分为亲铁性(元素在自然界以金属状态产出的一种倾向性)、亲氧性(倾向于与氧结合形成高度离子键的元素,如K、Ca、Na、Mg)和亲硫性(倾向于与硫结合形成高度共价键的元素,如Cu、Pb、Zn)。
2. 举例说明Goldschmist类质同象法则。
答:Goldschmist类质同象法则主要包括三点:(1)隐蔽法则:两个离子具有相近的半径和相同的电荷,则它们因丰度的比例来决定自身的行为,丰度高的主量元素形成独立矿物,丰度低的微量元素进入矿物晶格,为主量元素所“隐蔽”。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
次。
(4分)
(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B) 地质过程
(C) 地球化学过程
(D) 地质-化学过程
参考答案:A
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状
态。
(4分)
(A) 分散
(B) 富集
(C) 相对分散
(D) 分散和相对分散
参考答案:D
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
(4分)
(A) 100%
(B) 50%
(C) 95%
(D) 75%
参考答案:C
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
(4分)
(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
(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参考答案:D
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
(4分)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软流层
参考答案:B
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
(4分)。
202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卷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B )A 奥德姆B. 林德曼C 谢尔福德D 达尔文解析: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约10%。
一个营养级上的消费者,最多只能把上一个营养级所提供的食物能量中的10%转化为自身可利用的能量(亦即能量转化率为10%),这即是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于1942年提出2.下列有关生物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热带雨林B.冻土带的生物量最低C.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的最表层的生物量最大D.森林生态系统中,树冠的最顶部生物量最大解析: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于指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如浮游动物)或整个生物群落的生物量。
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热带雨林。
3.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C )A 阶段性C 补偿性D 不可替代性解析: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补偿。
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2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
4.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锥体呈(A )A.金字塔形B.壶形C.钟形D.三者都不是解析:年龄锥体亦称年龄金字塔。
由自下而上的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组成,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由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其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其所占的百分比,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上小下大呈金字塔状5.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 D )。
A.密度B.盖度C.频度D.重要值解析:重要值是在计算、评估物种多样性时的重要指标,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性,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6.温度升高会造成降水带北移。
2017年专升本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先使用“生物学多层蛋糕”这一提法的生态学家是()A.埃尔顿B.谢尔福德C.奥德姆D.苏卡乔夫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3.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称为()A.种群B.物种C.群落D.生态系统4.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A.3级B.4级C.5级D.6级5.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的是()A.荒漠B.湿地C.草原D.森林6.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B.河流C.果园D.荒漠7.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8.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A.多度B.密度C.频度D.盖度9.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A.U型B.S型C.J型D.V型10.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A.趋于互补,利用率低B.趋于互补,利用率高C.趋于竞争,利用率高D.趋于竞争,利用率低11.与阴性植物(如人参)相比,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B.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12.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分类,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A.循环演替B.次生演替C.进展演替D.逆行演替13.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A.衰退B.稳定C.增长D.不确定14.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特点的是()A.种类组成极为丰富B.生态位分化不明显C.季相交替非常明显D.藤本植物极为罕见1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生物学零度的是()A.K.B.NC.TD.C16.坡向不同,其温度和湿度也不同。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篇一」16.种群分布调查得分散度S2,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群集分布D.成丛分布17.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环境,则其生态对策是A.对策B.K对策C.S对策D.r对策18.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五级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D>EB.A>B>C>DC.A>BED.A>B19.鸟类试图把所有的雏鸟喂活。
一旦出现食物短缺,亲鸟会集中喂养部分雏鸟,而放弃对另一部分雏鸟的喂养。
亲鸟的这种育雏方式体现了生物的A.生殖对策灵活性B.生殖对策延续性C.生殖对策竞争性D.生殖对策季节性2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D.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____。
22.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
23.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 。
24.根据数量稳定性、自然更新性以及人为再回收性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资源可分为___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两大类。
25.世界植被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____以及热带的雨林。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次。
(4分)(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B) 地质过程(C) 地球化学过程(D) 地质-化学过程参考答案:A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状态。
(4分)(A) 分散(B) 富集(C) 相对分散(D) 分散和相对分散参考答案:D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
(4分)(A) 100%(B) 50%(C) 95%(D) 75%参考答案:C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
(4分)(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参考答案:D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
(4分)(A) 地壳(B) 岩石圈(C) 地幔(D) 软流层参考答案:B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
(4分)(A) 矿物(B) 岩石(C) 元素(D) 成矿带参考答案:C判断题7. 成矿过程是成矿物质逐步浓集的过程。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8. 板块构造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显示了特定的构造环境,具有特征的岩浆、沉积和变质作用类型。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9. 俯冲带都具有沟-弧-盆这样的系统构成。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0.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相对富集状态。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1.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红海海渊中的喷流型矿床形成于洋中脊环境。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3. 地幔热柱晚期主要是地幔物质直接或间接成矿。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专业年级考试时间[2019年春季]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成人)教育2019年春季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名称:地球化学层次:专升本考试方式:考查1.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定律。
(5分)2. 以Sm-Nd 同位素衰变体系为例,说明要正确获得样品形成年龄需满足的条件。
(9分)3. 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的具体做法。
(10分)4. 简述能斯特分配定律及其主要应用。
(10分)5. 举例说明Goldschmist 类质同象法则。
(10分)6. 低温水岩化学作用的基本特征。
(12分)7. 结合所学,谈谈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4分)8. 决定类质同像代换的基本条件。
(15分)9. 总结元素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15分)
一、问答题第1/1页。
[2021年秋季]土壤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为_____。
(5分)(A) 玄武岩(B) 石灰岩(C) 板岩(D) 页岩参考答案:C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_____。
(5分)(A) 史密斯(B) 詹尼(C) 马伯特(D) 道库恰耶夫参考答案:A3. 农业地质土壤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_____。
(5分)(A) 李比希(B) 法鲁(C) 李希霍芬(D) 库比纳参考答案:B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_____(5分)(A) 氧化物类(B) 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 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参考答案:B5. _____是认识矿物最基本的要素。
(4分)(A) 颜色(B) 光泽(C) 硬度(D) 条痕参考答案:A二、多选题1. 常见造岩矿物有_____。
(4分)(A) 石英(B) 正长石(C) 白云母(D) 角闪石参考答案:A,B,C,D2. 土壤腐殖物质的性质是_____。
(4分)(A) 土壤有机质的主体(B) 呈胶体状态(C) 结构简单,分子量小(D) 黄色或棕黑色参考答案:A,B,D3. 蛋白质组分特点_____。
(4分)(A) 分解难(B) 好氧条件下,分解快(C) 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很快(D) 氨化过程形成的氨能够全部被吸收利用参考答案:A,B,D4. 矿质化过程特点_____。
(4分)(A) 最终产物只有H2O (B) 分解产生矿质养分(C) 吸收能量(D) 有微生物参与参考答案:B,D5. 关于土壤资源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4分)(A)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B)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C) 土壤资源的固定型(D) 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参考答案:A,B,D三、判断题1. 赤铁矿的分子式为(2Fe2O3•3H2O)(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2. 施用有机质可改变土壤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