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记录表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记录表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记录表

XXXX-JJL01

XXXX有限公司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记录表

采样井编号:钻探深度(m):

深井(大口井)井点降水工法

深井(大口井)井点降水工法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批准部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法编号:GF/206021—96 主要执笔人:吴明龙 前言 (2) 1特点及适用范围 (2) 2材料 (2) 3施工准备 (2) 4施工工艺 (3) 5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及成品保护 (4) 6技术经济指标 (4) 7工程实例 (4)

前言 在深基础施工中,经常需要降低地下水位,而国内常用的轻型井点,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其性能也是不理想的。轻型井点受吸程限制,如果降水深度超过6m,往往需要设置多级井点,至使抽水设备翻番,挖土量也明显增加,轻型井点并距很小,土方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出入不便,而且施工费用也高。1983年,我局在承建引滦入津工程时,大面积的基坑降水,若采用轻型井点,需设置1万5千口以上井点,保证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比较困难的。繁重的施工任务促使我们探索降水新技术,经过试验验证,决定采用深井井点,全部基坑只需600口井点即可满足降水要求,降水深度可以超过10m。潜水泵出现故障,只局限于单个的井点,更换也比较方便。深井井点在引滦入津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性能优于国内认为先进的喷射井点,该项技术在我局承建的国内外工程中都已得到推广应用。微透水性土层历来都是降水的难题,近年来在天津地区采用深井井点降水取得成功,使降水技术又取得了新的进程。 1特点及适用范围 1.l特点 深井井点降水是将潜水泵沉入井管底部,将水排出,故不受吸程限制,一般可根据需要的降水深度确定井深和井距,深井井点管路没有严格的密闭要求,安装维修都比较方便,而且费用和能耗都较低。 1.2适用范围 深井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在10m/ed以上的土层。天津地区的土层渗透系数很小,但有一定数量的透水类层。故也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但需延长抽水时间,安排基坑开挖应考虑提前降水时间。 2材料 2.1滤管 采用无砂砼管作滤管。 2.2滤网 宜采用双层滤网,内层用筛网号2.5-l.24(0.24-40.96孔/cm2,即8-16目)尼龙丝筛网,外层用尼龙或塑料窗纱(约1.6mm孔),滤网也可用双层棕皮代替。 2.3滤料 宜采用粗砂或3-8mm砂砾混合料,要求滤料级配合理,孔隙率较小。 3施工准备 3.l机具准备 以一台钻机配备考虑; 潜水钻机(或冲击钻机)l台 泥浆车2台泥浆泵1台 清水泵1台潜水泵若干 泥浆车可根据实际运距调整;潜水泵每口井一台,并留有备用泵;其它设备可根据实际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情况调整。 3.2劳动力组织 3.2.l成孔过程劳动力组织 工长1人;电工2人;司机3人;成孔、下滤管、回填滤料5人。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吉林省地下水协会 2016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 第四章、设立方法 (6) 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 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 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 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 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0) 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5)

第一章、概论 1、监测井意义 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 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

项目井点降水质量控制措施方案

井点降水质量控制措施 井点降水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施工技术措施,在井点成孔、设备选型与安装、井点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相关操作规程及施工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其为主体工程施工提供干燥的施工环境,达到保护周边环境、节约成本、加快工期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井点降水基本质量控制措施 1、降水前期准备工作 (1)查阅地质报告:了解土质情况和地下水的位置(稳定水位)、地下水的类型(潜水、承压水、裂隙水等)、土壤的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水文地质特征等。 (2)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并对其进行全面审。审查重点:资质、业绩、施工能力、成熟经验、人员配置、信誉、并对其项目进行询证核实。 (3)审阅降水设计方案及严格审查施工方案:明确井点降水方法(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还是深井井点);井点管长度、构造和数量;降水设备的型号和数量;井点系统布置图;降水深度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井孔施工方法及设备;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估计及预防措施;观测点的设置及观测记录等等。 2、成井过程控制 对成井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设计图纸和审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每根井都要进行试抽,以保证成井质量。 准备好足够的发电设备和水泵,防备停电,以保证水泵要保证连续抽水。3、降水过程控制 (1)对所有井点的排水线路及电缆电路进行检查,以保证排水通畅,无渗漏;电路要经过检查验收,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降水期间,应设专人巡视降水情况和机具设备的维护,当发生机械故障,如电机烧坏、开挖无意破坏或出现清水混浊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抽水。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合同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 施工合同 发包方: 承包方: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为圆满完成甲方承担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水井施工任务,经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协商,乙方自愿在对实地进行踏勘及分析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包承担甲方部分水井施工工程,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条款,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施工地点和任务 一、工程名称: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 井建设工程第2标 二、工程地点:云南省临沧市 三、工程量:施工水文地质监测井11口,总进尺约1715.0米。 四、工作内容:人员设备进出场、水井凿井、洗井、成井、下管、填砾、抽水试验、取水样、岩土样。施工过程中乙方须认真观测和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第二条技术质量要求 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技术要求》执行。 二、成井质量按照《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014)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执行。 第三条工程价款及付款办法 一、工程价款 1、本工程采用阶梯进尺每米综合单价的形式: 0-50m阶梯段(含5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50-100m阶梯段(含1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100-300m阶梯段(含3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最终按甲方实际验收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单价不因地质条件、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O—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监测报表格式 (8) 附录 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 11 附录 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 (13) 附录 C 土壤采样技术 (22) 附录 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 测井逢每 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根据需要增加采样频次。 4.2采样技术 4.2.1采样资质 所有参与采样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可进行地下水、土壤样品采样工作。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宜参与采样工作。

(环境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2) 5环境监测井的设计要求 (6) 6环境监测井施工技术要求 (7) 7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 (12) 8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 (12) 9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12) 10环境监测井废井要求 (12) 附录A (1) 附录B (20) 附录C (22) 附录D (29)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和废止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布设方法、建设和废止等要求。 本指南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管理和废止等有关要求。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工业废弃场地)、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再生水灌溉区、规模化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区域的地下水调查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3 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 3.2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3.3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3.4单管单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3.5单管多层监测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案措施。 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口安装盖(保护帽),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围设置4根警示柱。

图3-1 井身结构示意图 3.2施工准备 3.2.1人员动员期 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围的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动员工作的主要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②讲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经过逐级动员,力求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及规范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进行,新凿监测井一般在地下潜水层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φ110~130mm的钻具钻孔,至潜水层再往下3米。 2、用扩孔器或φ170mm的钻具进行扩孔。 3、安装Φ168mm的钢管及Φ60-70mm的PVC管,PVC管底部1米为滤水管,其余为盲水管。滤水管应安装于水井底端,水井顶端的盲水管上需安装一个10厘米长的管帽。井的顶端一般超过地面0.5-1米。 4、为了避免滤料与含水层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干扰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选取纯净石英砂(一般40目或60目)作为滤料。将石英砂注入Φ60-70mm的PVC管和Φ168mm的钢管之间,直至石英砂高出滤水管部分约30cm,然后投入30-40cm高的黄泥土形成一个环型密封圈起隔离作用,再灌入混凝土,以密封地下水监测井。在灌入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边灌混凝土边拔Φ168mm钢管,直至混凝土灌至孔口位置,留下1.5m左右钢管(其中地表以上0.5m)于监测井中,最后用混凝土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放置井牌。 监测井建成后,需要清洗监测井,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洗井,清洗地下水用量需大于5倍井容积。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的现场测试。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值和温度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完成洗井工作24小时后才能进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在水样采集完毕后,对监测井位置进行水平勘测,并将监测井位置标示在地图上。 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精编版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 1、建井材料 (1)监测井井管使用PVC 管材(纯PVC无其他添加成分,厚度为4~6mm)。 (2)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应使用120目钢丝网包缠,采用封口条固定。 (3)井口保护套管应为不锈钢材质。 (4)监测井过滤材料采用分级(均匀系数在1.5~2.0 之间)石英砂作为过滤层滤料。过滤材料使用前应进行冲洗,在钻井场地存储时应确保不与污染物接触并防止外部杂质混入。 (5)在过滤层上下部环状间隙应使用止水材料进行封隔。使用的材料为膨润土和水泥。 2、钻探施工 (1)钻探机具在使用前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采用的清洁剂应无毒无害。 (2)钻探工艺方法满足取芯要求,4m以上土层必须采用干钻(不加水)方式。岩石段钻进时,钻进用水不得使用污染水,劣质水。 (3)应进行钻孔岩芯编录。 3、下管 (1)从地表向下井管按以下顺序排列:井壁管、滤水管、沉淀管。 (2)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下入监测井管前应进行冲孔、换浆。冲孔时应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渣,待孔内岩渣排净后,将冲洗液粘度降低至18~20s,密度降低至1.1~1.15g/cm3。 (3)监测井的深度应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对于含水层下部砂岩层应采用石英砂进行封填。 (4)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 (5)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不得超过1°。 (6)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80mm,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花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7)下管时应扶正井管,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滤水管(花管)长度应等于检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 (9)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为缠丝包埋过滤器。

地下水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

附件3 地下水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前言 简要论述报告编写目的、原则、依据、使用的资料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一、地下水监测状况 说明本省(区、市)地下水监测体系状况,部门之间地下水监测网之间的关系,国家级与省级地下水监测点的作用,监测站网分布、变化、控制程度等,对监测质量进行评述。按地(市)级行政区,对地下水监测站网基本情况进行列表统计。 二、地下水补给 1、大气降水 介绍大气降水情况,通过多年降水量比较,给出本年度降水水平评价(特枯年、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特丰年)。 2、地下水补给 论述大气降水及其它地下水补给源的时空分布,给出年度地下水补给量,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地下水补给变化情况。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 1、地下水开发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按不同地下水类型(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分别统计区域地下水开采量、集中供水水源地个数及开采量,说明地下水开发情况。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本年度地下水开发的特点与变化情况。对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地下水利用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说明地下水利用情况。按不同用途(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生活与其它用水),分别统计地下水利用量及其在总开采量中所占的比重。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本年度地下水利用的特点与变化情况。按不同用途对地下水利用量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四、地下水水位与开采漏斗 1、主要城市水位与降落漏斗 论述城市(副省级以上及地市级城市、重点县级市与国家大中型企业)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水位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情况,划分地下水位变化类型(强上升:地下水位升幅≥3米、中等上升:地下水位升幅1.5-3米、弱上升:地下水位升幅0.5-1.5米;强下降:地下水位降幅≥3米、中等下降:地下水位降幅1.5-3米、弱下降:地下水位降幅0.5-1.5米;基本稳定:地下水位升、降幅度在0.5米以内),评价水源地开采潜力。对主要城市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与漏斗面积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重点地区水位与降落漏斗 在本省级行政区区范围内,论述我国主要平原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江汉平原、河套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等)、经济发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山西六大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吐-哈盆地等)的地下水开采、水位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情况,按照标准(同上)划分地下水位强上升区、中等上升区、弱上升区、强下降区、中等下降区、弱下降区、基本稳定区,评价区域开采潜力。对重点地区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与漏斗面积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五、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1、主要城市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论述主要城市(副省级以上及地市级城市、重点县级市与国家大中型企业)地下水的水质与污染情况。按照GB《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地下水质量等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城市进行长序列资料对比分析,说明污染原因、污染程度、污染危害,分析污染演化趋势。对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在本省级行政区区范围内,论述我国主要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的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按照GB《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地下水质量等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进行长序列资料对比分析,说明污染原因、污染程度、污染危害,分析污染演化趋势。进行地下水污染状况排序,绘制排序图。 六、主要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 按照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别说明其形成、分布、变化特征、危害程度等。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练习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一、填空题: 1、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_______。 答案:二次(丰、枯水期) 2.、在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前,应收集当地有关_______、_______资料。 答案:水文地质 3、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扣应高出地面_______m,井(孔)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_______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防渗 4、地下水采样前,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采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要量有机物细菌类 5、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_____类。 答案:Ⅱ 6、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采样1次。 答案:枯水期 7、污染控制监测井逢_____采样1次,全年____次。 答案:单月 6 8、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____次。 答案:1 9、从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答案:0.5m 10、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井全年监测次。 答案:六 11、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小于1m 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答案:两 12、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答案:非污染 13、潜水是指地表以下、第________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答案:一个 14、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________眼井,每个县至少应有________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为每100km2________眼井。

井点降水

第六章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方法一、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 二、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1、成孔 井点降水成孔施工采用水冲法,该方法是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扰动土体助冲,将土层冲成圆孔后埋设井点管,成孔孔井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大于0.5m,以确保滤管四周及底部的滤水层。 2、安装井点管 冲孔成功后,应立即放入井点管,井点管采用直径Φ48的钢管,长为6/4米,管下端配有长为0.8m过滤网,内层为细滤网,采用网眼3-10孔/cm2的钢丝网。井点管应居孔中心,严禁将井点管强行压入孔中,井管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 3、填滤料、封口 井点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填滤料,滤料采用粗砂,灌砂高度3m,确保水流畅通,填滤料时注意填滤速度,避免中部架空,同时滤料投入量不少于计算量的95%。当填砾至孔口下1m左右时,改换用粘土逐层填入捣实封口,以防泄漏,实现真空降水。

4、管路连接 连接软管为螺纹胶管,内径Φ48,长为0.7m,连接井管与集水总管。集水总管直径Φ75,每根4m,互相间用法兰连接,在管壁每1-2m设一个连接井管的接头,并与抽水泵连接,安装过程中各连接点必须密封,井点真空度不小于60KPa。 5、井点施工的要点 5.1降水设备采用jsj-60型真空泵机组,离心泵功率7.5kw,最大抽水量为60m3/h,最大抽汲深度为9.6m,最大提升高度为8m,真空压力必须达到6-8kg。 5.2井点施工结束,立即组织洗井,做到出水正常。 5.3降水系统各部件应连接严密,不得漏水、漏电、漏气,并仔细检查泵组工作状态,防止反转。 5.4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抽水,全面检查机组的工作水压力、真空数、电流、电压,井点的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5.5在试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察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5.6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5.7注意将抽出的水排至降水区以外,以防产生回渗。 6、降水注意事项 6.1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地下水监测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4〕169号 关于发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规定,规范环境监测行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7-200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8-2004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上述五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标准信息可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e5017426.html,)和中国环境标准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e5017426.html,)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主题词:环保行业标准公告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2004-12-09发布 2004-12-09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总则 (4) 1.1适用范围 (4) 1.2引用标准 (4) 1.3术语 (4) 2 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7) 2.1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7) 2.2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8) 2.3监测点网(监测井)设置方法 (8) 2.4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9) 3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2) 3.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12) 3.2采样技术 (12) 3.3地下水采样质量保证 (15) 3.4地下水现场监测 (15) 4 样品管理 (17) 4.1样品运输 (17) 4.2样品交接 (17) 4.3样品标识 (20) 4.4样品贮存 (20) 5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20) 5.1监测项目 (20) 5.2分析方法 (21)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是什么?降水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什么?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为: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涌水量;计算井点数量和井距;校核水位降低数值;选择水泵规格等。二、井点降水是高地下水位地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稳定基坑边坡、降低承压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结,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基本上在任何场地都可以抽水,除一些保水性很好的土壤。降水方法和设备可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1、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标高 2、井点安拆。运输,使用天数 3、使用天数内不计算,非使用天数内可计停班 一、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 回答:1:当需开挖的基坑设计基坑底标高位于地下位以下时。 ???? 2:定额规定“井点降水中的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点的采用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降水深度6m以内采用轻型井点,6m以上30m以内采用相应的喷射井点,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大口径井点。井点使用时间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喷射井点

子目包括两根观察孔制作,喷射井管包括了内管和外管。井点材料使用摊销量中已包括井点拆除时的材料损耗量”。 二、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 回答:主要内容有井点安装、拆除、使用等项目。另外可能每个地区的定额子目设置不同,主要还是按当地定额设置的子目。使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套用定额1-2-8,定额中的费用已经包括(挖排水沟及管槽,井管装配及地面试管,铺总管,装水泵,水箱,冲孔沉管理,灌砂封口,连接试帛,拔井管,拆管,清洗,整理,堆放), 三、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回答:轻型井点50根为一套。井点工程量按"套天"为单位计算,累计根数不足一套者按一套计算,一天按24小时计算。井管的安装、拆除工程量按根计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监测报表格式................................................. . (8) 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 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 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 (2) 2 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164-20xx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20xx-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145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地下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 监测报表格式 (8) 附录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 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 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 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井点降水合同

编号: 井点降水施工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井点降水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双方经充分协商, 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井点降水工程。 2.工程地点: 3.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4.承包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承包范围包括图纸范围内除自然放坡中细石砼、钢丝网外的全部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坑止水、降水工作等。 本工程包设计、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文明安全施工。 5.工程质量等级:合格并保证通过甲方和国家相关部门验收(质量标准的评定国家及省、 市的有关规定、合同约定标准及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执行)。 第二条工程期限 本合同所承包工程的工期为日历天,暂定于年月日开工,年月 日竣工。 如遇下列情况,经甲方现场管理代表签字证明后,工期相应顺延: 1.开工前甲方不能按时交出场地,接通水电。 2.甲方设计变更影响施工。 3.不可抗力的因素。 第三条合同价款 本合同工程(总)造价:¥, 人民币大写: 1.固定综合单价:轻型井点降水元/台班;本固定综合单价包含设计费、人工费、材 料费、水电费、机械费、利润、其他一切措施费、管理费、规费、税费等为完成本工程承包范围内的所有费用。若有变更,双方必须签订补充协议,否则甲方有权拒绝结

算变更部分工程。 2.工程总造价结算方法:综合单价×每套的实际降水台班; 3.所有水电费由乙方自理。 上述合同单价或合同总价中已包括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抢险费用和施工费用及其他为完成本合同工程所需工作的费用。 第四条价款支付方式 1.在乙方设备进场安装完毕经甲方验收通过后,按工程暂定(总)造价的 %支付预付 款(按照单体进行付款); 2.基础土方回填、降水结束、工程结算完成后7日内,支付至工程结算价的 %; 3.尾款待结算完成后个月内付清。 4.付款前乙方应按甲方要求向甲方提供乙方机构所在地开具的建筑业统一发票、服务业 发票或地税通用机打发票(如果开建筑业发票,合同内容应为“降水工程”,开票地点为项目所在地。),否则甲方有权迟延付款且不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第五条甲方权利义务 1.在开工前三天完成“三通一平”(包括进场道路),接通水、电源和办理报建、临时场 地、占用道路等的批准手续。同时向乙方各提交施工图纸一份;地质勘探资料一份。 2.提供现场水、电接点,材料堆放点及临时设施点。 3.提供坐标原点和高程控制点。 4.按时拨付工程款。 5.审核乙方设计方案。 第六条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项目负责人。 2.在开工前天完成施工图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送交甲方,作为甲方检查监 督执行施工计划的依据。 3.全面负责自然放坡中细石砼钢丝网的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4.完工后,提供有效的竣工资料三份。 5.乙方承包的任务,非经甲方同意,不得分包(转包)给第三方。 6.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与说明书以及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按规定做 好试件和材料的试验,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工。在工程质量上必须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和甲方的监督。 7.甲方发现其工程上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时,经质监部门确认后,甲方应以书面通知乙方,

市政工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漳浦海岸新城后蔡湾片区 道路及排洪工程 井 点 降 水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福建省金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漳浦分公司 2015 年 06 月 10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工程地质条件 (3) 四、施工总目标 (4) 五、工程量 (4) 六、降水处理方案 (4) 七、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5) 1、施工准备 (5) 2、井点安装 (5) 3、抽水 (8) 八、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9) 九、临时用电、用水 (10) 十、质量标准 (10) 十一、附图 (10)

一、编制依据 1.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有关施工规定。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4、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5、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后蔡湾片区,后蔡湾片区位于前亭镇以南约七公里处,临海背靠佛昙湾,呈北南向狭长半岛形状,用地面积约4.97km2,用地长约4000m,宽900~1300m不等。片区属沿海未开发区域,用地构成较为简单,以旱地、稻田、林地和园地为主,片区北端紧邻后蔡村,南端以西有现状整美村,片区地势南北端高,中间低,北部现状高程10~17m,向中部地区呈缓坡逐渐降低至6~7m,用地南侧端头为丘陵,最高达60m。 本项目总共包含七条道路,分别为秀岛一路、秀岛二路、秀岛三路、秀岛四路、秀岛五路、秀岛六路及区内路,总长度为14.535km。其中约8公里的沙地地段需要进行降水处理。分别为:秀岛一路全幅计900.258m,秀岛二路BK0+000~BK2+400及BK5+280~BK6+410共计3530m,秀岛三路全幅计3414.319m,秀岛四路全幅及246.798m。 三、工程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含量极为丰富,且水位较高。排水管道沟槽开挖因地下水影响,产生流沙、沟槽塌坡。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煤炭工业部《煤炭资源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1980年版)中的有关章条和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结合近15年来生产实践的经验制定的煤炭行业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引用标准等效。本标准对地下水观测方法的自动化问题,由于目前煤矿区应用较少,故未作规定,但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观测仪表及自动控制技术。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梦玉。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矿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是制定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规划、设计、工程质量检查、观测报告编写、审查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冶金工业部(1979)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煤炭工业部(1980)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勘探规范地质矿产部(1982)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炭工业部(1984) 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煤炭工业部(1993年修订) 3 一般要求 3.1 在矿区进入详查阶段即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井、泉、钻孔、生产矿井、地表水等进行观测,勘探阶段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观测工作,勘探结束后应移交给矿山部门继续进行。 3.2 在矿区存在地表水体的情况下,地下水与地表水应统一进行观测,提供完整的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 3.3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应尽可能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分别选择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区有代表性的观测点组成观测网。 3.4 对矿区供水和矿坑充水有意义的含水层、地表水体,以及矿坑突水点等,必须设立观测点,进行动态长期观测。 3.5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应包括水位、流量、水温、水化学成分、气体成分、物理性质等项目。一般每10d应观测一次水位、流量、水温,雨季、矿坑突水期应加密观测。水质成分和气体成分可取季节性和人为影响时期的代表水样分析化验,但每年不得少于2次。并且观测工作应在同一天进行。 3.6 在进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同时,应收集有关的气象资料,必要时可建立矿区简易气象站。 3.7 地下水观测准确度,水位应准确至厘米,流量应准确至公升,水温应准确至0.5℃。 3.8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设施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观测所使用的工具、仪表应经常检查、校对和维修。 4 地下水的观测 4.1 观测网的布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