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15世界能源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897.24 KB
- 文档页数:15
《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文版重磅发布:在世界能源转型中,中国因素越来越重要12月2日,《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文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国际能源署能源供应展望部门负责人Tim Gould代表IEA做了题为《World Energy Outlook 2016》的报告。
《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IEA认为,《巴黎协定》只是一个框架,它对能源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如何落实到政府的具体行动。
如果按照各国目前的承诺,实现2℃的全球温控目标尚有困难,想把升温控制在1.5℃内几乎可以说是未知领域。
尽管困难重重,报告还是肯定了《巴黎协定》在世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为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机遇。
从各细分领域来看,未来煤炭行业不断走低,油气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可再生能源前景则更加广阔。
2016年,中东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份额达近40年来最高,与此同时,随着天然气市场转型不断加深,液化天然气(LNG)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
在发电领域,2015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经超过了天然气、石油和核能发电的总和,到2040年,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燃料和技术将满足将近一半的新增能源需求。
煤炭行业的未来处境可谓“雪上加霜”,主要地区煤炭需求不断回落。
石油市场将进入一个更大的波动期。
从天然气领域来看,液化天然气(LNG)推动了又一次天然气革命。
受政策和能源转型的影响,光伏和风电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以下是国际能源署能源供应展望部门负责人Tim GOULD先生的演讲TIM GOULD:非常高兴今天看到这么多的专家,也非常期待听到各位嘉宾随后的发言。
今天我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的一些主要观点。
因为我们几周前在伦敦发布会上已经说过,我们中国有关的能源的讨论,在世界能源讨论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看到。
我们从头开始,我现在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现在就先说了,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背景,因为我们能源行业发展很快,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一下,我们的背景。
3迪拜杰贝勒阿里(Jebel Ali)反渗透(Sea Water Reverse Osmosis,SWRO)海水淡化厂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目前产能已达100 %,饮用水日均产量达318.2 万m ,并已接入该地区供水网络。
该海水淡化厂由阿驰奥纳(ACCIONA)公司和贝西克斯(BESIX)公司建造,由迪拜水电管理局(Dubai Electricity & Water Authority,DEWA)所有,建成后将成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之一。
迪拜水电管理局表示:该项目可有效支撑《2050 年迪拜清洁能源战略》(Dubai Clean Energy Strategy 2050)的实现,即到 2050 年迪拜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 75 %。
按照《迪拜综合水资源管理战略》要求,采取了综合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化用水以及使用尖端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等,以实现到2030年减少用水量 30 % 的目标。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2040 年中东地区淡化海水总量将比 2014 年高 13 倍。
在这一缺水严重的地区,因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用水需求增加,海水淡化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2050 年迪拜清洁能源战略》旨在使迪拜在 2050 年成为世全球碳足迹最小的国家之一。
迪拜杰贝勒阿里反渗透海水淡化厂饮用水日均产能3达18.2万m (编译自)2021年4月,非洲几内亚苏阿皮蒂(Souapiti)水利枢纽项目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该项目第 4 台机组顺利完成 72 h 试运行,机组温升、振摆等各项运行参数和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经调度批准正式并网发电。
至此,该项目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几内亚水力资源丰富,西非 3 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
国际能源署发布《2014能源技术展望》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14能源技术展望》(简称ETP2014),该报告对到2050年的超过500种能源技术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还探讨了通向可持续能源未来的发展路径。
全球能源趋势显示,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脱钩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进展,但也同时存在瓶颈和不确定性全球变暖2℃情景表明,全球人口和经济增长可以与能源需求脱钩。
全球变暖6℃情景是将目前的趋势扩展到2050年,与2011年相比,全球能源需求会增长70%,排放增长会超过60%。
而2℃情景中的激进行动会大幅提高能源效率,把需求增长限制在略高于25%,而排放会减少50%以上。
两种情景最显著的一个区别是:在6℃情景中,石油依然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载体,需求会增长45%,而2℃情景下所做的政策和技术选择会让石油需求减少30%。
太阳能、水电和陆上风电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而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程度则参差不齐。
政策确定性对于积极的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前景依然非常重要。
陆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单位成本在2013年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放缓。
在一些国家,部分由于创新市场设计,其成本竞争力正在改善。
但全球核电容量目前处于停滞时期,2025年的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有可能比所需水平低5%至24%,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已经增强雄心,并成为推广低碳能源技术的领导者。
新兴市场远远弥补了欧洲和美国放缓的或更为动荡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
2013年,亚洲拥有一半以上的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
中国通过大力发展清洁交通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已使在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超过1.5亿辆,并且加大了电动公交车的推广。
全球来看,2013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创下新纪录,但仍未达到2℃情景发展轨迹的要求。
推进电气化是全球能源系统的驱动力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电力需求增长正超过所有其他终端能源载体,这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变能源供应和终端用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力在总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已经从9%增加到17%以上。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对策杨继贤;何迎庆;张秀云;张冰【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供需现状,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低碳经济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了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应遵循的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0(019)008【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趋势;煤企对策【作者】杨继贤;何迎庆;张秀云;张冰【作者单位】兖矿集团环保节能处,山东,邹城,273500;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山东,邹城,273500;兖矿集团铁路运输处,山东,邹城,273500;兖矿集团环保节能处,山东,邹城,27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近年来,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减少污染排放的问题越来越紧迫。
当今,全球推行低碳经济的浪潮,也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要求。
煤炭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形势要求,在有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节能减排和发展清洁煤制燃料产业,实施高碳资源低碳化的措施,做好未来能源的有效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及需求供给现状分析1.1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现状根据王家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1》数据分析,我国常规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和水能,水能按使用100年计算)探明(技术可开发)总资源量超过8230亿t 标准煤。
探明(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1 392亿t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10.1%。
在探明的能源资源总量构成中,煤炭占87.4%,石油占2.8%,天然气占0.3%,水能占9.5%。
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58.8%,原油3.4%,天然气1.3%,水能36.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失衡,表现为“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三环高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三次联考高二(文)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向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D.点状与面状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
据图回答下列3-5问题。
3.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A.太行山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秦岭4.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5.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A.盐碱地的治理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酸雨的防治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下图完成6~8题。
6.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7.根据图中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B.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D.检测树木的生长状况8.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根据这原理,可以利用遥感工作的有( )A.判断水体污染B.判断人口分布C.预测商业分布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維皚剛挚鹨濾缱骇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阅读图表回答第9-10题。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天然气的能源优势与发展建议摘要:“十四五”期间是中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应充分重视化石能源对保障中国能源体系稳定的突出作用,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充分发挥天然气低碳效应和气电调峰灵活的优点,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留出充足的发展时间,确保中国能源体系去“碳”过程更加稳妥。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天然气能源;发展建议1“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发展定位1.1政策视角下天然气的发展机遇2021年10月24日,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开始发挥纲领性作用;10月26日,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随后,《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分领域实施方案陆续出台,“N”系列政策逐渐完善。
此外,《“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等对能源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这些政策为理解我国短期内天然气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借鉴。
总结来看,发电部门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工业领域提高天然气应用比重,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天然气替代;化工部门引导化工原料用气增长,增强天然气原料供应能力,鼓励天然气替代煤炭;建筑部门天然气优先用于居民生活需要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交通部门扩大天然气在交通领域应用,支持车船使用LNG作为燃料。
1.2机构视角下天然气的发展空间与政策视角不同,国际能源署、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不同结构,借助多种中长期预测模型,给出了我国天然气未来不同情境下的发展空间。
例如,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22)》认为,中国天然气消费未来20年仍然持续增长,在既定政策情景下,2030年、2050年需求量分别为4430m3、4420亿m3。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下册月考试卷89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铁矿B. 风能C. 耕地D. 石油2、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目前的37美元/桶回涨到85美元/桶。
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A. 市场B. 环境C. 资源D. 科技4、读漫画;完成下题。
图中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根据性质划分属于()A. 生态破坏问题B. 环境污染问题C.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D.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5、下列地理事物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 南极冰川面积B. 地震发生频率C. 动物栖息地范围D. 农业耕作方式6、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如下图)之一的中缅管道油气管道干线全线建成投产,2013 年 9 月 30 日开始输气。
2015 年 1 月 30 日开始输油。
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A. 油源相对不足B. 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 运输连续性较差D. 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7、距陆地5千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因其独特性质而备受关注,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下图为深层海水部分应用领域示意图。
深层海水深受水产、食品等产业青睐是因其()①氧气充足②清洁少菌③矿物营养多④光合作用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侧与地中海相连B. 在马来半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C. 在国际航运中占重要地位D. 位于两个半岛之间9、关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①威胁生命安全②造成财产损失。
《世界能源展望2009》对我国的启示杨玉峰,苗 韧,陈子佳,安 琪(能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11月初,国际能源署(IEA)公布了年度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09》(简称WEO2009)。
该研究成果除了更新年度预测和能源形势分析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旨在为今年12月份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缔约方大会能够最终达成新的国际碳减排合作协议而提供依据,并推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行动。
报告一经发布,便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后《京都议定书》寻求替代机制,主要替代对象是《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机制。
该研究主要提出了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失效后利用“碳排放总量限额与碳交易(Cap-and-Trade)”作为新的碳减排机制。
1 WEO2009的主要内容和结论WEO2009以IEA的世界能源模型(WEM)为基础,针对行业、国家、地区的低碳发展路径进行摘要:本文分析了《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有关450情景对我国参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指出该情景的减排基准过高,情景中描述的全球减排协议标准对我国工业及交通行业发展影响巨大,所规定的从2021年开始给主要发展中国家实施碳排放总量限额将全面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世界能源展望2009;气候变化谈判;450情景;碳排放总量限额与碳交易中图分类号:N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09)11-0024-02doi:10.3969/ j.issn.1003-2355.2009.11.005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mpacts from 450 scenario of the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cenario provide a too high emission reduction baseline. The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 agreement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 the Cap-and -Trade will influenc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 450 Scenario; Cap-and-Trade 收稿日期:2009-11-15作者简介:杨玉峰,男,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能源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