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索证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68
卫生消毒用品索证制度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二、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四、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新月理发店2012年3月18日公用品清洗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用品消毒区,上下水设施齐全,配各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公用品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
二、落实专人负责公用品的清洗、消毒工作。
三、公共场所公用品须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公用品的更换、消毒要有工作记录。
四、公共场所内公用品消毒方法符合卫生规范的要求,做到一洗、二过、三消毒。
五、公用品须配备专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的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附常规消毒步骤:1、用肥皂与热水彻底清洁毛巾、围布,用酒精擦拭理发用具,用紫外线消毒柜消毒20—30分钟。
2、用清水把毛巾、围布的残留肥皂冲洗干净。
3、将毛巾、围布浸入杀菌液中。
4、取出毛巾、围布,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放入消毒柜。
5、将消毒过的毛巾、围布放入消毒柜中备用。
6、皮肤病理发专用工具要及时消毒,单独存放。
使用消毒剂剂杀菌剂的注意事项:1、工作前必须先洗手并做消毒。
2、工作场地以及所有使用的工具都要保持清洁与卫生。
3、工作完毕后,用过的工具及毛巾、围布必须彻底清洁与消毒。
4、消毒剂及杀菌剂必须封好放在安全的地方,同时贴上标签,不要和其他瓶子弄混。
5、使用杀菌剂时最好戴上橡皮套,并注意通风良好。
新月理发店2012年3月18日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五、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六、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消毒产品索证管理制度
采购部门采购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索取下列证件:
一、从生产企业购入时要索取的证件
(一)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
(二)消毒剂、消毒器械应索取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产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有效期满将其相关资料转换为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
(三)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
(四)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
(五)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备案凭证。
进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有国家卫计委的卫备案凭证。
二、从经营企业购入时要查验的证件
(一)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
(二)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应索取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产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四)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备案凭证。
进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有国家卫计委的备案凭证。
中医院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中医院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医院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流程,确保消毒产品的质量安全,并建立索证管理体系,方便日常查阅和追溯。
2. 依据本制度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卫生健康法》 -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办法》 - 《医疗机构消毒产品和消毒设备管理办法》 - 中医院相关消毒管理规定和要求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院所有涉及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药品、洗消剂等。
三、主要内容和流程1. 进货前检查•由中医院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联络,要求供应商提供消毒产品的相关索证材料。
•采购部门按照消毒产品的类型和用途,确定进货数量和质量要求。
•供应商提供的消毒产品索证材料应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
2. 进货检查验收•采购部门将消毒产品索证材料及货物送至医院质控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医院质控部门对消毒产品索证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医院质控部门对消毒产品实地抽样进行质量检验,并与索证材料进行对比。
•确认消毒产品质量合格后,采购部门在索证管理系统中记录相关信息。
3. 索证管理•中医院建立索证管理系统,将消毒产品的相关索证材料进行有序归档。
•索证管理系统中的内容应包括供应商信息、消毒产品信息、索证材料的数量和存放位置等。
•索证管理负责人定期进行索证材料的维护和更新,并确保索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责任和监督1. 部门责任•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和协调,确保消毒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需求。
•医院质控部门负责对消毒产品索证材料和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将结果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和供应商。
•索证管理负责人负责建立和维护索证管理系统,并负责索证材料的存档和更新工作。
2. 监督机制•中医院设立消毒质控委员会,定期对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中医院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1. 引言中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为了保证医院的安全和卫生,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和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院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以规范医院消毒产品的进货流程,确保所使用的消毒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医院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院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医院的行政人员、采购部门、消毒产品供应商等。
3. 进货检查验收流程3.1 采购部门责任•采购部门应根据医院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的评估和审查制度。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合同签订和价格谈判,并明确消毒产品的规格、数量、品牌等信息。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消毒产品供应商进行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3.2 进货检查•采购部门在消毒产品送达医院时,应对所收到的商品进行进货检查。
•进货检查包括对消毒产品的包装完整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进行核对,并与合同约定的规格、数量等进行对比。
•如发现消毒产品有破损、过期等问题,采购部门应立即联系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更换或退货。
3.3 验收索证•采购部门在完成进货检查后,应及时填写进货验收记录表,记录消毒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货日期、验收人员等信息。
•验收人员应对消毒产品进行验收,确认其符合合同约定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在验收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验收合格的消毒产品,应尽快投入使用,并将验收记录表归档备查。
4. 管理要求4.1 检查抽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购部门的进货检查和验收工作进行检查抽查,确保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检查抽查时应对进货检查记录、验收记录等进行核对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
4.2 知识培训•采购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消毒产品知识培训,增强其对消毒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和辨识能力。
•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的培训讲座,向医务人员传授消毒产品安全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消毒剂(器材)进货索证检查验收制度根据国家卫行部相关规定,特制定我院消毒剂、消毒器材采购验收制定如下:(1).对采购、库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要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消毒剂(器材)的采购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2).采购人员采购消毒剂(器材)时,应当索取产品备案凭证,及时索要购进批次或生产地市级以上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检验报告;及时索取有效的保证产品卫生质量的相关证件。
(3). 对消毒剂(器材)选购采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并按要求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以备查验。
(4). 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5)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6). 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7).院感办主任、护士长负责对全院一次性用品、消毒剂(器材)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并按采购情况应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采购索证、入库检查验收、出库和使用检查制度,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
杜绝不合格消毒产品进入我院,对存在问题要及时汇报。
(8)对不符合规定产品一律退回商家,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人身损害的要及时组织索赔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018年2月7日。
中医院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证中医院消毒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医院对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管理流程,确保消毒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中医院的要求。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中医院在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流程,以保证消毒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术语定义消毒产品:指用于中医院消毒工作的各类化学药剂、器械和设备。
进货检查:指中医院对消毒产品的质量、数量、标识等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符合要求。
验收:指中医院对进货检查合格的消毒产品进行验收,确认质量和数量无问题。
索证管理:指对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记录、归档和管理。
4. 进货检查流程4.1 采购部门接收供应商提供的消毒产品进货信息后,与医院消毒科核对,并向消毒科提供进货计划。
4.2 消毒科进行进货计划审核,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货检查。
若需要进行检查,则由消毒科指定专人进行检查,否则进行下一步。
4.3 采购部门按照进货计划采购消毒产品,并安排供应商进行送货。
4.4 采购部门将送货信息通知消毒科,消毒科进行进货检查安排。
4.5 进货检查人员按照中医院的进货标准对消毒产品进行检查,包括质量、数量、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4.6 进货检查人员记录进货检查结果,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验收。
4.7 若进货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则通知采购部门进行验收,否则通知供应商退回不合格的产品。
5. 验收流程5.1 采购部门收到进货检查合格的消毒产品之后,通知消毒科进行验收。
5.2 消毒科指定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包括对消毒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包装等方面的要求。
5.3 验收人员记录验收结果,若不合格则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处理,合格则通知仓库进行入库操作。
5.4 验收合格的消毒产品由仓库进行入库管理,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入库日期、批号、生产日期等。
6. 索证管理6.1 消毒科负责建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和验收的索证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员。
消毒药品进货验收、使用管理、储存制度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是消毒产品的一部分,是需要卫生许可证的。
一、消毒产品和一次性物品管理的部门不同,消毒产品由产品卫生部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管理,由于管理的部门不一样,索取的证件也不一样,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是不需要卫生许可证的。
而消毒产品必须有卫生部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二)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副本,看是否有每年的年检章。
(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必须连同附件一起使用,例如:“产品规格”“使用范围”“注意事项”或“产品禁忌症”等等。
(五)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二、购进消毒剂的标签说明书必须是按《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标识,使用时严格按说明规范使用三、消毒剂入库前应检查消毒剂标签,要有(年号)卫消准字,说明书中应注明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说明、使用浓度、作用时间、注意事项,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和厂址联系方式。
查验者应在查验记录单上签字。
四、消毒液必须按要求储存,以免降低消毒液效能,消毒液按批号先进先出,并分区存放,不得与其他内服、外用药物混放。
五、使用者应在用前根据消毒目的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宜消毒剂和适宜消毒方法。
六、使用中的消毒剂容器外表应注明消毒剂的品名、浓度、启用时间。
七、暂时存放于科室的消毒药剂应妥善保管,与其他物品药剂分开放置,不得混放,不得用其他不清洁容器盛装。
八、做好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浓度监测以保证消毒效果。
九、任何消毒剂(包括酒精)不得在配膳室等部门使用和储存。
十、科室不得存放过期或禁止使用的消毒药剂。
十一、过期或作废的消毒药品不得作为生活垃圾随意处置,必须将过期的消毒药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按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置。
中医院次性医用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一、绪论为了规范中医院次性医用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流程,确保医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制定本次性医用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院所有次性医用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管理工作。
三、定义1.次性医用产品:指在医疗场所中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医用产品,如手术器械、敷料、注射器等。
2.进货:指中医院从供应商购买次性医用产品,并接收产品到医院的行为。
3.检查:指对进货的次性医用产品进行质量和数量的检查。
4.验收:指对进货的次性医用产品进行质量、数量和合格证明等方面的确认。
5.索证:指对次性医用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证明材料的管理和使用。
四、进货流程1.中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和采购计划确定次性医用产品的进货品种、数量和供应商,并编制进货计划。
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洽谈、比较和选择,并签订进货合同。
3.供应商按合同约定将次性医用产品运送到中医院,并提供相应的索证材料。
4.验货人员按照进货计划对次性医用产品进行验收,并记录验收情况。
五、检查与验收流程1.验货人员进行目视检查,检查次性医用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等情况。
2.验货人员进行数量检查,按照进货计划核对次性医用产品的数量是否一致。
3.验货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对次性医用产品进行外观、标志、标签、使用说明等方面的检查。
4.验货人员进行索证检查,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次性医用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索证材料。
六、验收标准1.包装要求:次性医用产品的包装应完整、清洁、无明显破损,包装密封无松动、渗漏现象。
2.质量要求:次性医用产品的外观应无异味、无可见污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标志与标签:次性医用产品应有明确的标志和标签,标示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4.使用说明:次性医用产品应有明确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索证第一篇: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索证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索证一、消毒剂应索取的证件有:(1)消毒剂生产单位的《生产许可证》或经营单位《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2)省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复印件;(3)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其附件(企业标准/执行标准、标签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二、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灭菌物品包装物)应索取的证件有:(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2)《医疗器械注册证》(含进口)和《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或“医疗器械产品制造认可表”)的复印件;(3)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其附件(企业标准/执行标准、标签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的复印件;(4)省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复印件;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索取的证件有:(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2)《医疗器械注册证》(含进口)的复印件;(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还应索取《灭菌检测报告》(每批号)(4)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和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以上资料的复印件,应当加盖供货单位的印章。
根据卫生部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中第十四条规定:(1)紫外线杀菌灯。
(2)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
(3)压力蒸汽灭菌器。
(4)75%单方乙醇消毒液。
(5)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
(6)抗(抑)菌制剂。
(7)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进行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上述不需要取得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产品应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卫生安全评价报告》(配方和结构图除外)的复印件,并由产品责任单位加盖公章。
消毒产品索证管理制度
一、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采购由单位统一指定科室或专人负责购买。
二、采购部门要认真查验并索取消毒剂、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企业卫生许可证、经营企业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
三、生产经营的消毒剂、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和企业标准,不得购买无证、过期和不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和企业标准的产品。
四、所购消毒剂、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夸大与虚假宣传.
五、如发现所购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过期,应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通知相关使用科室停止使用,并对剩余产品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