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3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47
2024年人教版《七颗钻石》三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2.1故事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钻石,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钻石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对钻石的了解和感受。
2.课文学习2.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2.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3.分析课文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4.情感体验4.1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4.2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讨论故事主题。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课文朗读音频、生字词学习、故事分析等内容。
2.教学视频:关于钻石的介绍、故事情景再现等。
3.教学图片:故事角色、场景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深入理解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对故事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在生字词学习方面,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生字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
”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教学反思我读《七颗钻石》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这里能找到许多“大爱”,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爱的集中”文。
所以,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层层思考,悟出一点一波三折之美,感受趣的存在之后,应该把学生引到这种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