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编目工作知识点
- 格式:ppt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57
文献信息类型:1.按文献信息的编撰方法和出版形式;2.按文献信息的文种。
文献信息编目(是指为揭示、报道与检索的目的,依据特定的规则与方法,对文献信息的形式与内容特征进行描述,标引并使其有序化的方法。
)文献信息编目的工作内容:1.文献信息著录;2.目录组织。
目录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将各种款目或记录组织排列成报道与检索文献信息的有序化系统。
)目录组织方法:1.传统目录组织法:分类、字顺;2.机读目录组织法:顺排文档、倒排文档。
文献信息编目要素:1.编目对象;2.编目规则及相关规范;3.编目设备与技术手段;4.编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5.编目成果;6.编目工作的模式;7.编目员。
编目工作的模式:1.编目工作基本方式:原始编目、套录编目;2.编目工作协作模式:集中编目、联合编目、共享编目、联机编目。
文献信息编目的原则:1.思想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
文献信息目录(是指将一批款目或记录按照一定次序组织排列而成的一种揭示、报道和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文献信息目录类型:1.按目录的使用对象划分,读者目录、公务目录;2.按目录排检的文献信息特征划分,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主体目录、分类目录;3.按目录载体形式划分,书本式目录、卡片式目录、缩微目录、机读目录。
文献信息目录的职能【主要职能是揭示、报道、检索与管理文献信息。
】2.文献信息著录原理与著录规则款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特征与编目业务信息所做的记录。
)记录(是指表述事物的特征,具有完整的含义,从内容和使用的角度能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识别的一组相关数据项的组合。
)著录(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项;5.载体形态项;6.丛编项;7.附注项;8.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
著录格式类型1.按目录的载体分,卡片式著录格式、书本式著录格式、机读目录格式;2.按款目的标目分,通用款目格式和排检款目格式、主要款目格式和附加款目格式;3.按著录项目的组织方法分,段落式格式、悬行式格式;4.按著录对象编辑或出版结构特点分,单独(个别)著录格式、综合著录(整套、多层次)格式、分析著录格式。
现代文献编目备注:单选是老师按考纲内容顺序讲的不是按题库顺序,且没有把题库的讲全,多选是全的。
单选1. 由一个中心机构负责向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称为集中编目。
2. 单纯参照是指引读者从非规范标目查检规范标目。
101. 在手检目录里,检索点一般最多仅限于文献题名等4类。
52. 查找特定文献应使用题名目录。
127.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知识门类的文献的是分类目录。
128.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责任者的文献及哪些的是责任者目录。
135. 主题目录可以集中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某一主题的文献。
115. 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都是从文献内容特征方面揭示藏书的。
125. 图书馆四种基本目录之间的相同点是:所揭示的文献目录学知识是相同的。
134. 我国传统四种目录之间的不同点是检索途径不同。
57. 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一词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8. 对文献内容的揭示、描述和记录,是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和主题标引来实现的。
122. 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称为文献著录。
123. 文献著录的结果生成款目。
151. 构成目录的基本单位是款目。
152. 著录项目是构成款目的基本单位。
126. 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即为目录。
168. 我国传统的卡片目录通常为分立式目录。
167. 分类目录能够将不同语言文字的款目组织在一起。
55. 不能采用字顺目录组织法组织的目录是分类目录。
131. 目录的揭示职能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正确完整的著录来实现的。
133. 我国文献检索机构最基本的传统的四种目录形式是通过文献的检索途径划分的。
138. 我国古代首次将七分法改为四分法的是荀勖。
12. 从理论上阐述了附加著录与分析著录的作用与运用方法的是清末的章学诚。
172. 我国古代至20世纪之前所编制的藏书目录形式均为分类目录。
139. 1961年国际图联在巴黎组织召开了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预示着全球编目标准化的开端。
1.文献信息编目概论文献信息类型:1.按文献信息的编撰方法和出版形式;2.按文献信息的文种。
文献信息编目(是指为揭示、报道与检索的目的,依据特定的规则与方法,对文献信息的形式与内容特征进行描述,标引并使其有序化的方法。
)文献信息编目的工作内容:1.文献信息著录;2.目录组织。
目录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将各种款目或记录组织排列成报道与检索文献信息的有序化系统。
)目录组织方法:1.传统目录组织法:分类、字顺;2.机读目录组织法:顺排文档、倒排文档。
文献信息编目要素:1.编目对象;2.编目规则及相关规范;3.编目设备与技术手段;4.编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5.编目成果;6.编目工作的模式;7.编目员。
编目工作的模式:1.编目工作基本方式:原始编目、套录编目;2.编目工作协作模式:集中编目、联合编目、共享编目、联机编目。
文献信息编目的原则:1.思想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
文献信息目录(是指将一批款目或记录按照一定次序组织排列而成的一种揭示、报道和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文献信息目录类型:1.按目录的使用对象划分,读者目录、公务目录;2.按目录排检的文献信息特征划分,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主体目录、分类目录;3.按目录载体形式划分,书本式目录、卡片式目录、缩微目录、机读目录。
文献信息目录的职能【主要职能是揭示、报道、检索与管理文献信息。
】2.文献信息著录原理与著录规则款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特征与编目业务信息所做的记录。
)记录(是指表述事物的特征,具有完整的含义,从内容和使用的角度能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识别的一组相关数据项的组合。
)著录(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款目内容【描述项目、检索点(标目)、编目业务注记】八大著录项目: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2.版本项;3.文献特殊细节项;4.出版、发行项;5.载体形态项;6.丛编项;7.附注项;8.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
档案文献编纂学一、填空1.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五大基本要素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由编纂者、档案信息、编纂过程、档案文献、用户五大基本要素构成的2.文献信息具有的八大特性文献信息具有可共享性、可扩散性、可知性、可转换性、可浓缩性、可再生性、可传递性、可存贮性。
3.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应遵循的政治性原则(国家制定的各项法规)第一、利害原则第二、授权原则第三、审批制度第四、时限规定第五、保密原则第六、防止侵权原则4.“校法四例”中的四种校勘方法“校法四例”,是在全面总结和概括自己及前人校勘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四种校勘方法,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二、简答1.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基本功用答:基本功用包括:第一、它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的有效方法。
第二、编纂档案文献是科学历史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编纂出版档案文献,对于历史典籍的保存、积累和传播,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编纂公布档案文献,是进行政治斗争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五、编纂档案文献,对于生产建设、工作查考、领导部门制订长远规划和决策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档案文献体裁的划分(一次、两次、三次文献)答:档案文献的体裁主要是指由档案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形式,也就是由编纂者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的深度来划分。
据此,档案文献出版物一般可划分为三种基本体裁。
(一)一次档案文献是指档案信息以其原文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档案文献。
(二)二次档案文献是指编纂工作者按照特定要求抽取相关档案的外部特征或内容要点,以规范的形式系统汇集后而形成的档案文献。
(三)三次档案文献是指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对大量档案信息内容加以筛选、对比、分析、综合,以反映某一方面档案信息中的知识序列或知识体系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档案文献。
3.档案文摘的特点答:档案文摘的特点是:(1)对应性。
一篇档案文摘是以一份文件或一个案卷为对象编写的,是与人们查找调阅档案的具体目标单元相对应、相一致的,因此,其含有准确的检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