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主持人获奖名称、等级及时间号
- 格式:pdf
- 大小:249.77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 4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成就完成单位介绍单位名称及盖章推荐时间年月日成果科类类别代码□□□□□□序号□□□□□□编号青海省教育厅制成就拥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就奖过程中,自己自觉做出以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就申报资料真实、靠谱,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抄袭别人成就。
成就拥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高等教育教课成就要反响高等教育教课规律,突出教育教课改革,对提升教课水平易教育质量产生显然成效的成就。
要要点奖励在教育教课改革方面实现重要打破、获得重要人材培育效益,特别是在突显学科专业特点、增强实践教课、加速创新人材培育等方面的优秀教课成就。
《高等教育省级教课成就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课成就奖申请、介绍、评审、同意的主要依照 ,一定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照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1.成就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出35 个。
2.成就完成者、成就完成单位: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就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就主持单位名称。
集体完成的成就,成就完成者和成就完成单位依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序次排列,不限人数和单位数,依据实质状况填写。
3.介绍时间:指介绍单位决定介绍省级教课成就奖的时间。
4.成就科类依照教育部宣布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教高 [2012]9 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
综合类成就填其余。
5.成就类型代码构成形式为: abcd ,此中:ab :成就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就所属学科代码填写。
哲学— 01 ,经济学— 02 ,法学— 03 ,教育学— 04 ,文学— 05 ,历史学— 06 ,理学— 07 ,工学— 08 ,农学— 09 ,医学— 10 ,军事学— 11, 管理学— 12 ,艺术学- 13 ,其余— 14 。
二等奖成果名单(35篇)题目: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约利用研究单位:市委研究室主持人:陈宏志、张维执笔人:王新、黄庆杰题目:北京文化艺术村落调查单位:市委研究室主持人:康庆强执笔人:赵佳琛、何明题目:实行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加快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北京公交体制改革研究单位:市政府研究室主持人:唐龙执笔人:郝留亮、陈善亮、朱红军题目:坚持政府主导加快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北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调查报告单位:市政府研究室主持人:王明兰执笔人:王仁华、孙晓峰、刘晓峰题目: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单位:市政协文史资料委主持人:何卓新、匡国良、张妙弟执笔人:张宝秀、陶信成题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调研报告单位:市政协经济科技委等主持人:张嘉兴执笔人:张嘉兴、张强题目:北京市局处级“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的调查单位:市纪委主持人:冯书亮执笔人:刘京华、张建伟题目:关于推进北京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报告单位:市委组织部主持人:朱秉春、郭玉良执笔人:郭玉良题目:关于做好北京奥运对台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单位:市台办主持人:课题组执笔人:龙虎题目:市属福利企业及残疾职工困难状况调查单位:市总工会主持人:时纯利执笔人:刘江波题目:北京市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单位:市发改委主持人:丁向阳执笔人:柴晓钟、刘印春、高新宇、郑栓虎、刘芳华题目:北京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关问题的研究单位:市市政管委主持人:武利亚执笔人:郑勤俭、贾建强题目:完善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管经营体系研究主持人:熊大新、龚莉执笔人:贾希为、靳峰、张媛媛、杨军题目:北京市出租汽车问题与对策单位:市交通委主持人:赵文芝执笔人:赵文芝、刘小明、丁保生、王兆荣题目:创建公安基础理论,推进防控体系建设,为构建和协社会首善之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单位:市公安局主持人:张卫华、王益春执笔人:市公安局课题组题目:北京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调研报告单位:市民政局主持人:聂志达执笔人:李建国、王秀琴、周洪敬题目: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考评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主持人:吴世雄、吴素芳执笔人:吴素芳、湛志伟、聂锋杰题目: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评价及布局调整研究单位:市国土局主持人:张维执笔人:赵根武、宋玉题目:关于建立北京市区县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及应用研究单位:市统计局主持人:崔述强执笔人:崔萍、陈明题目: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北京工业发展研究报告单位:市工业促进局主持人:程连元执笔人:魏后凯题目:北京市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状况和对策单位:市新闻出版局主持人:庞微执笔人:庞微、喻萍、满向伟题目:北京市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立法对策单位:市工商局主持人:张志宽执笔人:戴嘉鹏题目:建设和谐社区的实践与思考单位:西城区主持人:吕锡文执笔人:崇桂香、吴江明题目:实施“创业同奔小康工程”是扶贫解困的治本之策单位:崇文区主持人:李晓光执笔人:李平喜、李白云题目:石景山区发展定位研究报告单位:石景山区主持人:张燕生、侯玉兰执笔人:岳林华、刘卫东、张德俊题目:门城新城采空区综合治理问题研究单位:门头沟区主持人:董瑞龙、伊欣欣执笔人:刘永强、郝景华、白云芝题目:农民就业增收问题研究单位:房山区主持人:聂玉藻执笔人:康宝和、石国庆、李鹏飞、王建星题目: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政治保障单位:通州区主持人:梁伟执笔人:马峰成题目:首都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研究单位:顺义区主持人:李平执笔人:周继武题目:昌平区规划修编及空间发展研究单位:昌平区主持人:赵凤桐执笔人:李志杰题目:关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的研究单位:密云县主持人:夏强执笔人:齐瑞岳题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单位:市社科院主持人:冯晓英执笔人:冯晓英题目: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单位:市社科规划办、清华大学主持人:李强执笔人:李强、肖林题目: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实施研究报告单位: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主持人:王力丁执笔人:马仲良、王鸿春、黄江松、黄亚玲题目:2004年度北京市民社会公德表现的抽样调查单位: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主持人:黄迅执笔人:康悦、聂品、张良。
基本简介金话筒奖的参评者为中国(暂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编或聘用的具有三年以上主持经历的专职主持人。
金话筒奖获得者经由有关领导、专家和资深节目主持人组成的评委会,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的严格评选程序后产生。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是经国家广电总局上报中宣部批准的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的大奖,也是此类评奖中唯一的全国性奖项,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
“金话筒奖”评选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参评者和作品之后,历经初评、复评、终评等严格程序,于9月中下旬结束评选工作。
“金话筒奖”终评由广电业界有关领导、专家及受众代表组成的终评委员会评定。
遵照评奖章程和评奖细则,经过严格评审,公正投票,最终有40个作品和人物入选“金话筒奖”,其中包括播音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主持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广播播音员主持人10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10名。
为了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奖结果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颁奖前十天通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完成公示。
评选细则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宣部《关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批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性评奖评选章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以下简称“金话筒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承办,并委托其播音主持委员会具体承办的全国性奖项。
第三条“金话筒奖”评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激励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提高素质,爱岗敬业,努力创优,多出人才,为广播电视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金话筒奖”每年评选一次。
设项送评第五条“金话筒奖”奖项设立与数额1、播音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2、主持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3、广播播音员主持人10名;4、电视播音员主持人10名。
教师职务岗位申请表申请岗位:副教授7级岗申请人:狄金华推荐单位:文法学院填表时间:2013年9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制填表说明1.本表由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申报教师岗位职务时填写。
2.高校教龄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累积时间。
3.主要学术兼职限填国内外学会副理事长以上职务或重要学会理事以上职务、国外学术刊物的编委、审稿人等。
4.学生评分同职级排名指在同职级类别教师中的排名,现任职务为讲师和助教者要在本院(部)非高职教师中排名,现任职务为副教授的要在本院(部)高职教师中排名,学院年度排名指在本院(部)全体教师中排名,排名要求同时附上参与排名的教师人数,例如,某教师现为理学院讲师,他在理学院全体讲师和助教中的学生评分排名为29, 在理学院全体教师的排名为66,理学院共有讲师和助教80人,共有教师140人,则学生评分同职级排名栏里填上29/80,学院年度排名栏里填上66/140。
5.教材建设使用情况指所编教材被学校和专业采用的情况。
6.学科专业建设主要贡献指参与所在学科的学科建设及其他学术公益活动情况。
7.科研获奖栏按以下要求填写:1)自然科学类申报人仅填写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以上)和国际学术性奖励;2)人文社科类申报人仅填写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全国性的基金奖(如霍英东科研优秀成果奖以及孙冶方研究基金会、吴玉章研究基金会、陶行知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学术性奖励。
8.专利类型指发明专利或新型实用专利。
9.本表请用A4纸正反面打印,骑缝装订。
三、任现职以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所有项目、成果和论文均需是任现职以来的,其中国家级项目或成果限填排序前五、省部级限填前三、其他限填主持)。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日期:□□□□年□□月研究终止日期:□□□□年□□月推荐单位: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四年制封面填写说明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
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 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一、登记依据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
同时,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情况,促进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严格执行科学技术部2000年12月7日《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2003年6月18日《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国科发计字[2003]196号)的要求,“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
西南科技大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一、西南科技大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序号成果名称主持人获奖时间获奖情况备注1 绵农2号姊妹系绵农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刘碧贵 199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地下矿山低贫化放矿与合理开采技术的研究(张志贵) 刘兴国 1998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3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冉成玺) 汪洪钢 1994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4 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陶诗顺) 李仕贵200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5 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罗学刚) 林大泽 200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二、西南科技大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序号成果名称主持人获奖时间获奖情况备注1 糯选一号的选育和推广龙太康 1983 四川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2 优质稻种涪江二号的选育龙太康 198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 四川植棉新技术系列规范化谭云汉 1987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 军工炸药边角余料利用张志呈 198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 杂交水稻亲组合二汕63、八汕63 龙太康 198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 我国西北地区超镁铁质岩型纤蛇纹石石棉矿床成矿地球化学作用及远景评价万朴 198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 湖北荆门石膏矿采场地区测定肖正学 1990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 切槽爆破新技术张志呈 1990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 成分闭环配料微机集散控制系统吴坚 1991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 绵农一号小麦的选育刘碧贵 1992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冉成玺 1993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12 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研究张志呈 1993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3 陕南黑木林水镁石蛇纹石及其开发利用董发勤 1994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 绵农二号、三号小麦的选育刘碧贵 1994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5 南京石膏矿全面拉底房柱采矿法中深孔爆破落矿工艺试验研究蔡本裕1994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6 苏州阳山高岭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田煦 1994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7 工业过程随机稳态优化控制理论与算法黄正良 1995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8 内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黄正良 1995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19 低脆性钢渣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研制钱光人 1995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 爆破基础理论与设计施工技术张志呈 1995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1 绵农二号及姊妹系小麦品种推广邢国风 1996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2 绵农二号及姊妹系小麦品种推广邢国风 1996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3 崩落矿岩移动规律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张志贵) 刘兴国 1996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24 应用新型矿化剂煅烧水泥研究方荣利 199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5 超镁铁质岩建造中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万朴等 199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6 地下矿山开采低贫化放矿与合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张志贵) 刘兴国1997 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27 绵农四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刘碧贵 1997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8 聚能装药民用爆破研究林秀英 1997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9 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501、二汕优501的选育谢崇华 1997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0 切槽爆破的基础理论与扩大应用范围的研究张志呈 1997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1 微差爆破振动谱解析张志呈 199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等奖32 应用矿物学万朴 1998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3 柚矮化砧木的选择利用与推广王丹 1998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4 柚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肖慈木 199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5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501 谢崇华 199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6 结构体爆破的研究与应用张志呈 199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7 杂交水稻新恢系绵恢501的选育与应用龙太康 1999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8 超微粉气流分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陈海焱 199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9 纤维水镁石(FB)的应用矿物学研究董发勤 199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0 多元工业副产物复合配料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霍冀川 1999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1 名特产水果苍溪雪梨贮藏保鲜研究罗学刚 199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2 绵农4号小麦品种推广邢国风 2000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3 大型混凝土生产线现场总线FCS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吴坚 2000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4 镁质(纤维水镁石)无机阻燃母料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董发勤 2001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5 利用多种工废渣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研究(卢忠远)2001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46 籼型新不育系CA的选育与应用谢崇华 2003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7 降低深孔爆破震动强度的试验研究(肖正学) 向开伟 2003 广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48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刘捷 2003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9 籼型新不育系红矮A的选育与应用谢崇华 2004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0 岩体经验强度准则研究(于远忠) 宋建波 2005 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51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陶诗顺)任光俊 200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52 环境友好的天然木素热塑材料应用研究罗学刚 2006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3 高性能矿渣粉生产工艺及应用卢忠远 2006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4 基于国产软硬件的乡村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刘志勤 200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5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谭克锋 2006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三等奖56 天然纤维水镁石多功能复合粉体材料的研发董发勤 2006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三等奖57 钻井液用改性植物纤维快速封闭暂堵剂研究与开发罗学刚 2006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三等奖58 方解石型低品位海泡石矿工业提纯方法研究周时光 200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59 天然纤维水镁石深加工及其应用开发董发勤 200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60 证券法律责任侯泽福 2006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1 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发展胡树林 2006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2 经济学家王朝全 2006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3 高校产业安全的理论与实践(胡树林) 杨继瑞 2006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64 基于人体动觉智能图式的仿人智能控制理论(张华) 李祖枢 2006 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合作65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罗学刚 2007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6 杂交水稻高配合力强恢复系绵恢2009的选育与应用谢崇华 2007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67 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的应用研究(王汝恒) 文红 2007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68 D615-1快固化高强度环氧多胶玻璃粉云母带(卢忠远) 伍尚华 2007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69 依靠科技,促进四川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邓金堂) 赵毅峰 2007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70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罗学刚 2007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1 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铂族元素低温地球化学研究易发成 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72 青藏高原矿冶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罗学刚 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73 超大深埋隧道及硐室围岩稳定性微地震监测试验研究林大泽 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74 蛇纹石矿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卢忠远 200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75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陶诗顺)任光俊 2007 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合作76 天然木素热塑发泡材料的研究罗学刚 2007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77 生态复合功能涂料开发董发勤 2008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78 中文网络信息UCL分类及标引技术马建国 2008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79 多采样率控制技术及其在矿山运输与高速接触网检测中应用研究(蔡勇)肖建 2008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80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罗学刚 2008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1 护壁爆破机理及应用研究肖正学 2008 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82 岩石动态损伤机理与护壁爆破的应用研究肖正学 2008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83 放射性核素与固化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易发成 2008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三等奖84 D125无卤阻燃树脂(刘才林) 刘峰 2008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合作85 立方氮化硅的冲击波合成研究(唐敬友) 刘雨生 2008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86 新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尚丽平) 郑德忠2008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合作87 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谢崇华 2009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88 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陶诗顺) 任光俊2009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合作89 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胡尚连) 陈其兵2009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合作90 可吸入呼吸性粉尘与人体三种正常细菌相互作用的微生态机制研究(董发勤) 邓建军 2009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合作91 共享信息的播存结构李幼平 2009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92 新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与锅炉工程(尚丽萍) 郑德忠 2009 河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合作93 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梁斌) 王全伟 2009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合作94 青藏高原矿冶废水生物质吸附沉淀剂研制与应用罗学刚 2009 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95 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侯大斌) 彭成 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合作96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研发林晓燕 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7 碳酸钙制备红色稀土荧光材料的研究康明 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8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董发勤 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9 复合硅酸盐硬质保温隔热板(FHP-Vc)节能技术研究李嘉华 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00 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王青 2010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01 利用多种固体废渣协同生产绿色水泥的研究(卢忠远) 王国成2010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102 监禁刑现代化研究廖斌201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3 汉语词缀研究蒋宗许 201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04 1:25万石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王全伟 2010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合作105 5440-1D 单面补强多胶主绝缘材料开发伍尚华 201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合作106 SLK高细粉分级机流场特性及结构特征研究李双跃 2010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三等奖合作107 ICF用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成型及可加工性研究2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08 全啁啾镜色散控制钛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邱荣)2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09 新型γ射线防护特殊手套生产线的建立(周元林)2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110 含能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技术彭汝芳 2010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1 高产广适杂交水稻B优811选育与应用(谢崇华) 张致力 2010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112 蛋鸡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何健) 冯光德 2011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13 5440-1D 单面补强多胶主绝缘材料开发伍尚华 2011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114 高性能柔性膨胀蛭石节能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彭同江 2011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5 电石渣改性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工艺技术研究(卢忠远) 靳武士2011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116 高温、高压、强辐射对生化制剂破坏的模拟研究?(陈晓明)2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三、西南科技大学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序号成果名称主持人获奖时间获奖情况备注1 综合治理含氟废气,利用什邡系磷矿生产磷酸二氢钾和固体磷铵黄尚勋1982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 TDP对提高西门塔尔种公牛精液品质研究孙文厚 1985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3 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董华富 1985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 杂交水稻新组合八汕63的选育龙太康 1987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 WKL-I型微机控制配料系统何幼愚 1988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 杂交水稻新组合二汕优63的选育谢崇华 1988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 微机排课调课系统徐明民 1988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 新的产毒性大肠杆菌硫化氢阳性变种的分离鉴定林永祯 1988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 进口新西兰黑白花奶牛适应性研究赖德华 1989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0 绿豆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谢长茂 1989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1 调痢生防治仔猪黄白痢病的应用研究林永祯 1990 德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2 绵农一号小麦的选育刘碧贵 199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3 甘薯蔓割病发生危害损失及控制对策研究左华清 1991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4 稀土在麦冬上的应用熊光华 199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5 陕南黑木林水镁石蛇纹石及其开发利用董发勤 1992 汉中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6 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研究张志呈 1992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7 杂交水稻新组合二汕63、八汕63的推广谢崇华 1992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8 绵农二号小麦的选育刘碧贵 1992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 VA菌根真菌再农作物上应用效果冉成玺 1992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 四川三台西平镇技术综合开发试点镇陶诗顺 1992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1 南京石膏矿全面拉底房柱采矿法中深孔爆破落矿工艺试验研究蔡本裕1993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2 绵农三号小麦的选育刘碧贵 1993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3 新型高效选粉机刘继光 1993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4 杂交水稻新组合II优501 龙太康 1993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5 主要园林绿化树种重点病害极其防治左华清 1993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6 绵阳市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的目标设计及方案优化研究王朝全 1993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7 爆破基础理论与设计施工技术张志呈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8 低脆性钢渣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研制钱光人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9 杂交水稻新组合二汕优501 谢崇会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0 CO2激光陶瓷超细粉末的研究陶相国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1 北川县优势矿产资源评价与利用童光庆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2 山地林茶多经开发研究朱传松 199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3 柚矮化砧木选择的研究肖慈木 1995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4 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501 谢崇华 1995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35 绵农二号、三号小麦品种的推广邢国风 1995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6 聚能装药民用爆破研究林秀英 1995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37 一种天然矿物肥料--蛇纹石对作物增产效益研究万朴1995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8 杂交水稻新恢系绵恢501的选育与应用龙太康 1996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9 绵农四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刘碧贵 1996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0 绵农四号小麦的推广邢国风 1996 四川省教委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41 绵恢501系列组合的推广谢崇华 1996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2 硝酸盐在蔬菜中的积累规律及调空措施的研究王双明 1996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3 獭兔养殖综合技术研究赖德华 1996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4 道路硅酸盐水泥霍冀川 1996 峨眉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5 低产茶园的改造朱传松 1996 德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6 柚矮化砧木的选择利用与推广王丹1997 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7 动态系统模型辨识与稳态优化研究黄正良 1997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8 大型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楼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李众立 1997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9 中西药物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研究何洪智 1997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50 自适应动态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王成端 1997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1 RCC拌合设备微机集散控制系统吴坚1997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2 结构体爆破的研究与应用张志呈 1997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3 多元工业副产物复合配料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霍冀川 1997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4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501 谢崇华 1998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差距状况实证分析与研究杨启地 1998四川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56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李燕琼 1998 四川省教委人文社科二等奖57 纤维水镁石应用矿物学研究董发勤 1998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58 高抗折高抗磨道路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李爱美 1998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9 路桥收费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李众立 1998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0 微差爆破振动谱解析张志呈 1998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1 早衰茶树复壮生态研究朱传松 1998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2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成因杨启地 1998 绵阳市哲学社科三等奖63 利用多种工业废渣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卢忠远 1998 都江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4 利用液态渣磷渣生产砌筑水泥霍冀川 1998 都江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5 绵阳市自然地理志王文鹄 1998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66 绵农4号小麦品种推广邢国风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7 绵阳市自然地理志王文鹄 1999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68 大型混凝土生产线现场总线FCS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吴坚1999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69 坚持正规化管理,实施两极办学模式朱强1999 四川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70 杂交水稻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陶诗顺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71 绵农5号小麦新品种选育刘碧贵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2 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剂的开发与应用及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谭克锋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3 绵阳市人事局办公管理信息网络系统蔡勇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74 稻壳和统康膨化助膨剂的研制与应用罗学刚 1999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75 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富铝碱矿渣粘土矿物复合胶凝材料钱光人 1999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76 试论邓小平的实践哲学徐云峰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77 正确理解和充分发挥绵阳市科技人才优势陈思哲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合作78 对法人犯罪刑罚适用的设想廖斌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79 高校董事会发展的切入点选择毛晓红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80 高校科技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问题初探童光庆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合作81 文献老化现象研究的历史评说俞培果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82 国外工程教育动向与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考朱强 199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83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少穴高产栽培陶诗顺 2000 四川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84 川西北丘区集镇规划方法探索李秀 2000 四川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85 工业常用矿物粉尘表面理化特性对肺泡巨噬细胞毒性及防治的实验研究董发勤 200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86 浅色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及其应用研究万朴 200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7 镁质(纤维水镁石)无机阻燃母料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董发勤 200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8 籼型新不育系CA的选育与应用谢崇华 200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9 绵阳市非金属矿跨世纪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研究童光庆 2001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0 中外国有企业管理特点和行为目标及其矛盾衡代清 2001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91 生物大分子与光谱探针结合反应行为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迟燕华2002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2 最经济智能控制研究吴斌 2002 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3 水泥旋窑用无烟煤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谭克锋 2002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4 入世:中国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及对策代国强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95 绵阳科技城产业发展目标及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框架构想李富田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合作96 资源市场化与西部城镇化道路卿向阳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97 边际效用与劳动价值论刘益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98 促进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李燕琼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99 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比较分析赵波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0 论城市特型文化邓金堂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1 论我国环境审计及其运作模式魏顺泽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02 四川省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基本情况调查研究--企业方面的调查分析朱强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衡代清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4 高等农林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苏培安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5 我国农业合作化中的四次争论许建文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06 析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侯东成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7 浅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中的几种关系古世平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08 汉语隐语论纲郝志伦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09 论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廖斌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10 绵阳城市文化研究程皓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111 农村创业人才专业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段宁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12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刘捷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13 走进当代文学张德明 2002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14 政府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王朝全 2004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15 经济势差与农村劳动力流向以四川省绵阳市调查为例李富田2004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16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谭克锋 2004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附件5《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说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4.推荐单位:指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6. 编号:由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1.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2.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3.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4.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1.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时间。
2.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3. 实践检验单位指除成果主持人所在单位之外的参与实践的地区或学校。
如有,选择不超过3个主要的实践单位填写。
没有可不填。
4. 实践效果:指成果解决问题的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由实践检验单位填写并盖章。
四、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所设立的教育教学奖励。
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成果成果名称:周宁县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的调查主持人姓名及学号:魏圣平 200911002321主持人系别及班次:美术系艺设0903班成果形式:调查报告参与完成人信息排名姓名学号年级班次项目中的分工1 魏圣平200911002321 09级艺设三班策划、调查、记录2评阅意见(70分制)成果评分项目总成绩参与人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制附表一:实施过程记录调查或访谈类项目,分阶段或分次记录真实实施情况(包括参与人、记录人、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等)。
不必要填写的项目不填。
参与人:魏圣平记录人:魏圣平时间:此项目计划从二零一一年一月十日开始,实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所有阶段任务。
地点:周宁县周边学校及居民区内容:通过对周宁县农村学校周边的访问调查,采访中小学老师,采访村民,上当地教育部门了解情况等形式对周宁的农村学校的老师流失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分析周宁县周边农村学校教师流失情况以及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而分析分析教师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的对教师流失情况作出对策意见。
希望能实现农村教育大繁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其中抓好“农村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教师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建设新农村,教育势必要先行。
教师的流失是农村的普遍而严重的现象。
周宁县的教师流失具有农村地区的共同特点、原因和影响。
有效的政策能解决好个别地区的教师流失问题,也是解决整个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步骤。
“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教师队伍流失问题,只有坚持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和感情留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调研通过对周宁县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的调查研究,研究农村教育发展与教师变更状况的相关性,比较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确立对策,了解和掌握我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现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也希望能能够引起农村老师的重视与关注,同时引起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
使用说明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附2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表申报成果名称:申报人姓名:申报人所在单位: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成果推荐单位:申报日期:广东教育厅制成果持有者承诺书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年月日一、成果类别(一)在下列所属普通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5—特殊教育□6—其他(二)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教育□02—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03—综合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04—语文教育□05—数学教育□06—外语教育□07—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08—地理教育□09—生物教育□10—物理教育□11—化学教育□12—科学教育□13—技术(含劳技)教育□14—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15—体育与健康教育□16—校本课程(含高中选修Ⅱ)开发与实施□17—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18—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19—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20—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21—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2—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3—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24—特殊教育□25—其它(三)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1—以个人名义申报□2—以单位名义申报ﻬ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主持词奖项颁发方案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莅临本次庆典活动,相信大家对于今天晚上的主持人颁奖仪式都非常期待。
为了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我们准备了以下的主持词奖项颁发方案。
一、开场白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我们将一起见证那些为了梦想、拼搏奉献的优秀个体和团队,并为他们颁发应有的奖项。
二、奖项设置本次颁奖典礼共设立了五个奖项,分别是: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影片奖。
每个奖项都代表了该领域中的杰出表现,同时也是对这些优秀个体和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三、颁奖流程1. 首先,将按照奖项的重要性顺序进行颁奖。
在每个奖项的颁发前,我们将通过视频回顾的方式,展示入围者的精彩片段,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表现有更直观的了解。
2. 颁奖嘉宾将由工作人员引导至颁奖台,并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奖座将奖项授予获奖者。
获奖者应上台发表感言,对获奖表示感谢,并与颁奖嘉宾合影纪念。
为了节省时间,每位获奖者的发言时间将控制在30秒以内。
四、颁奖嘉宾为了保证颁奖典礼的公正和权威性,我们邀请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作为本次活动的颁奖嘉宾。
他们将根据奖项设定的评选标准,进行公正的评选和颁发。
五、现场氛围营造为了让观众们沉浸在颁奖典礼的盛况中,我们特别准备了舞台灯光和音响效果的调整。
同时,现场也将播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短片和音乐来为整个仪式增添氛围。
六、结束语在这个奖项的殿堂里,每一位参与者都是无可替代的。
无论是获奖者还是提名者,你们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我们的尊敬。
希望你们能够保持热情和激情,继续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和支持!恭喜本次获奖者,也祝愿所有参与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央视2021十佳主持人有谁在2021年年度“十佳人物”评选中,央视评出了2021年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
央视2021年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获奖名单分别是:康辉央视新闻中心第13频道、尼格买提央视综艺频道第3频道、鲁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第4频道、李萌李梓萌央视新闻中心第13频道、撒贝宁央视综合频道第一频道、白岩松央视新闻中心第13频道、欧阳夏丹央视新闻中心第13套、陈伟鸿央视财经频道第2频道、朱迅央视综艺频道第3频道、海霞央视新闻中心第13频道。
特别令人关注的央视另外的倪萍、朱军、董卿三位老劳模、优秀主持人,并没有进入2021年年度“十佳主持人”人选。
据了解,倪萍、朱军、董卿在2021年中,他们都是表现很优秀的主持人,特别是倪萍大姐,腰有伤病,她带病还把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主持得精彩而感人。
而董卿为了筹备《朗读者》辛苦了差不多一年。
但因为目前,央视15个主要上星频道,大约有400多位主持人,平均100个主特人才只能评一个,名额相当有限。
倪萍、朱军、董卿他们过去都获过央视的各种大奖,也获得过十佳主持人。
2021年度,这三位大牌主持人主持多个节目,表现也是非常优秀。
但此次他们高风亮节,主动把名誉让给了年轻的主持人。
所以,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为鼓励更多年轻主持人在央视更加积极工作,主动让出了名誉。
董卿,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先后在浙江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主持节目。
2002年5月,董卿走进中央电视台,主持《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在2021年度“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中一连捧得“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及“最佳电视女主持人”两项大奖,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中文名:董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 1973年11月17日职业:主持人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主要成就:多次成功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要成就: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中国综艺节目最佳表现女主持人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女主持生肖:牛身高: 169cm体重: 50kg星座:天蝎座特长:主持,写作,英语1979年,安徽淮北上小学,和家在淮北一中附近的父母在一起; 1983年小学只念了四年——连跳两级,即升入初中;1985年从安徽淮北随父母迁到浙江省嘉兴市,并就读于嘉兴一中; 1991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中毕业;1991年9月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表演专业大专; 199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节目电视编导专业大专; 1999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学习;上海戏剧学院2021级MFA艺术硕士学位班,2021年4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