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邮光纤通信2018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南邮光纤通信2018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南邮光纤通信2018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南邮光纤通信2018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南邮光纤通信2018

复习资料

第2章光纤与光缆

1、(!)光纤的主要结构(纤芯、包层及涂覆层)①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②纤芯单模7-9um,多模50-80um,包层直径125um,涂覆层250um。

2、折射率分布方法

①阶跃折射率光纤SI②渐变折射率光纤GI。

3、成缆方式

①层绞式:松套绕②中心骨架式:骨架(抗侧压)③中心束管式:松套至轴心(水下海底)④带状式:4-16 →松套

4、光纤单模传输的条件:①归一化频率 v<2.405 ②工作波长>截止波长

5、归一化频率和截止波长的意义和计算与

①光纤本身的的参数②入射光信号有关

公式1:

公式2:

6、基模的表示方法:精确矢量模HE11和线性极化模LP01

7、①全反射临界角:θ入↑,θ折↑当θ入继续↑时,由于θ折=90°即不能产生折射光只产生反射,此被称为全反射,此时θ入=θc,θc被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②最大可接收角:2θa(θa为光纤端面入射角的临界角)θ入≤θa时纤芯包层全反射。

公式:

(!)③数值孔径(NA):sinθa×n0,其物理意义NA反应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过大发生模色散。

公式:

④四波混频FWM:在WDM系统中,假设3个频率为ω(i,j,k)的信道同时传输时,初始信道频率间相互混频并可能产生第四个频率为ωi±ωj±ωk的信号。

8、损耗特性

物理特性:描述单位长度光纤传输中的能量损失(总损耗A,单位长度损耗a)

①A=10㏒Pi/Po ②α=10/L ㏒Pi/Po

9、(!)引起损耗的三种原因(吸收、散射和辐射)

①吸收:光纤材料(本征吸收,与光波长有关)和杂质(杂质吸收,特别是氢氧根离子)对光能的吸收。②散射:光纤的材料和结构存在不均匀与缺陷(1)瑞利散射产生机理:光纤内部密度不均匀→纤芯内部折射率沿纵向不均匀变化→改变光的传输方向与λ^4成

反比(2)波导散射损耗④辐射:光纤中的传播模式由于外力引起的形变转换为辐射模和引起能量的泄露,这种由应力及形变导致的能量泄露产生的损耗称为辐射损耗。

10、色散

单位:ps/nm·km(单位波长间隔内不同波长成分的光脉冲传输单位距离后脉冲前后沿的时延变化量)

物理意义:色散是导致光纤中信号畸变的主要性能参数,会使光脉冲随之而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展宽,会使ISI误码率增加。

11、引起色散的原因及分类(波导、材料、模式间和偏振模色散)原因:不同频率成分和不同模式成分的群速度不同

分类:①材料:材料折射率n不同②模式间(多模):各模式间传输系数不同③波导(单模):某一模式本身包含不同频率成分

12、G.652、G.653、G.655三种常用传输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应用场合(重点是1550nm波长处色散特性区别)

①G.652(常规单模):(1)1310nm损耗高,0色散(2)1550nm 低损耗,高色散(3)应用场合:数据通信,图像传输。(高速大容量×)

②G.653(DSF色散位移)1550nm低损耗,0色散(单信道,长距离)

③G.655(非零色散位移)1550nm低色散,但不为0 (低四波混频)

应用:大于10Gbit/s波分复用系统

第3章光源和光发送机

1、激光产生的物理基础

①能级:不同能量不连续的轨道②跃迁:在外界作用下从一个轨道跳到另一个轨道③辐射跃迁:电子由于发射或吸收光子从一个能级到另一个能级④费米能级:电子占据某个能级的概率⑤自发辐射: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处于较高能级,有天然自发的返回到基态的趋势,这被称为自发跃迁,发出光其辐射为自发辐射

2、

①受激吸收:低能级E1的电子收到光子能量为E=hf=E2-E1 的外来入射光照射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能量跃迁到E2

②受激辐射:高能级E2电子收到光子能量为E=hf=E2-E1 的外来入射光照射时,电子跃迁回到E1,同时发射出一个与入射光子相同频率、相位和传播方向的光子,这个跃迁成为受激跃迁,其辐射成为受激辐射,光是相干光。

③粒子数反转分布:高能级电子多于低能级电子(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3、(!)激光器的主要结构3种

(工作物质、光学共振腔和激励系统)

①工作物质:发光物质,激光器组成核心②光学共振腔:激光震荡,输出激光③激励系统:将各种形式的外界能量转化为激光光能。

4、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

①工作原理:PN结上加正向电压,破坏热平衡状态,粒子数反转分布,受激辐射大于受激吸收和各种损耗,不断产生受激辐射光子,在谐振腔内运动并最终输出形成激光。

②效率:(1)功率效率:输出光功率/消耗电功率(2)量子效率:输出光子数/注入电子数

公式:

③温度特性:阈值电流和发光波长随温度增大

④光谱特性:

发光二极管(!)

工作原理:和半导体激光器类似,但没有谐振腔。产生的不是受激辐射光而是自发辐射光。

①阈值:无阈值,高功率区输出饱和。

②光谱特性:没有选择波长的谐振腔,所以自发辐射光谱较宽。而且温度升高,谱线宽度增加。发射峰值波长向长波长方向漂移。

③调制特性:信号码速率受其影响。

5、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异同

同:都为光源,原理类似。

异:①发光二极管自发辐射低相干光,频谱较宽。而激光器受激辐射相干光,频谱窄。②发光二极管对温度不敏感,激光器阈值电流受温度影响性能变差。

6、(!)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

目的:将信息加载在光源上,用光信号传输信息。

同:电信号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

异:直接调制(频率啁啾,即光脉冲的载频随时间变化)是把要传送的信息转变为驱动电流信号注入LD或LED,从而获得发光功率相

应变化的光信号,基本思想是使光源发出的光载波功率大小在时间上随驱动电流变化而变化;

间接调制:是利用晶体的光电效应,磁光效应,声光效应等性质来实现对光源发出的稳定激光进行调制,常采用外调制法,在激光器谐振腔外放置调制器,用于高速率和相干光通信。

7、(!)激光器的通断比和消光比的概念

通断比=全1码平均输出光功率/全0码

消光比=全0/全1

8、光发送机的构成,线路码型变换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输入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和线路码型变换

线路码型变换目的:①连0,连1数过大,信号中离散定时分量减少,使接收机的时钟提取比较困难。②0,1分布不均导致基线漂移,影响判决电路对信号的再生。③没有额外冗余信息,难以进行不中断通信的误码检测和纠错。

(总结:打乱0,1分布,减少直流分量起伏,插入冗余信息以便检错纠错)

方法:①扰码:不改变光接口速率②字码变换:mBnB,速率为原来的n/m倍③插入码:速率为(m+1)/m倍,有mB1C,mB1H

9、掌握LD发送电路构成,对光源驱动电路的要求和偏置电流的设置依据,

构成:ATC,APC,驱动,光检测

要求:①输出光脉冲峰值,即输出光功率保持稳定。②光脉冲的通断比>=10(消光比<=0.1)以免接收灵敏度收到损伤。③调制响应性能好

设置依据:要求接近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可以大大减小调制光输出的延迟,抑制激光器的驰张震荡,太大太小的偏置电流会使消光比恶化。

驰张震荡:激光器是阈值器件,若阈值较大,要较大幅度的调制电流信号Id来进行驱动。而调制电流脉冲从0上升的时间至激光开始的时间存在延迟,在产生光脉冲的开始时间会产生暂态过击,然后又出现反复震荡现象。

解法:加偏置电流IB,接近且略小于阈值电流,使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工作在阈值电流附近,再加Id。

10、APC和ATC电路设置目的和工作原理

目的:阈值电流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老化而提高,如果此时加在激光器上的总驱动电流不变,则输出光功率下降,APC调整偏置电流,ATC降温,都是为了使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保持稳定。

工作原理①APC:通过光敏二极管PIN监测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一旦发现输出功率下降时,调整光源驱动电路中的偏置电流,使激光器输出功率保持稳定②ATC:采用半导体制冷,使激光器的结温保持稳定。

第4章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

1、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工作原理

光敏二极管:在PN结之间掺杂一层浓度很低的N型半导体(几乎为本征I)增加耗尽区宽度,绝大部分入射光在I层内被吸收,并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而I层两侧掺杂浓度很高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很薄,吸收入射光比例很小,因而在光生电流中漂移分量占主导地位。

(!)雪崩二极管:通过在PN结上加高反向偏压,在结区附近形成强电场。耗尽区层内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得到加速获得很高的动能,与半导体晶体内的原子相碰撞,使束缚在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能量激发到导带,产生的第二代电子空穴对,这种现象被称为碰撞电离。第二代载流子在强电场的加速下,可再次碰撞电离,产生第三代载流子,如此反复循环使得载流子数急剧增加,从而使光电流获得倍增,这就是雪崩效应,而雪崩二极管获得内部电流增益。

对比:①PIN偏置电流低而APD要高偏置电流②由于APD反偏大,暗电流大,而PIN暗电流小③APD温度敏感性大(雪崩倍增会随温度增高而减小)

2、PN结光电二极管反向偏压及光生载流子的产生机理

反向偏压原因:扩散区内载流子的扩散速度比耗尽区内光生载流子的漂移速度慢很多,扩散运动的时延将导致检测器输出的电流脉冲后沿的拖尾拉长,影响光敏二极管的响应时间限制光电转换速度(加上反向偏压后等于间接增加耗尽区宽度,减小光生电流的扩散分量;也增强了耗尽区电场,加快漂移速度,从而加快反应时间)光生载流子产生机理:当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入射在PN结上形成受激辐射,价带电子吸收能力越过禁带到达导带,形成光生电子,价带中形成光生空穴,及光生载流子。

3、PIN光电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截止波长和吸收系数、响应度、量子效率、饱和、暗电流和噪声)

截止波长:入射光子能量hf>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Eg才能产生光电效应。因此,对某种特定材料制造的光检测器存在一个满足光生电流入射光的下限频率fc和上限波长λc,λc被称为截止波长。λ<λc才行

吸收系数:随波长减小而变大。

后果:一方面禁带宽度决定的截止波长要大于入射光波长,否则材料透明,无法光电转换,另一方面,吸收系数不能太大,以免降低光电转换效率

(!)响应度:平均输出电流/平均数出光功率。公式:

(!)量子效率η:(光生电子-空穴对数)/入射电子数。

公式:

(!)两者关系:公式:

(!)两者总结:响应度和量子效率是光敏二极管能量转换效率的参数,都显然与入射光的频率(波长)相关。

暗电流:①定义:理想光敏二极管没有入射光时应无电流,但实际中处于反向偏压的半导体光敏二极管无光照时仍有电流流过,这部分电流称为暗电流②分类及产生原因:(1)体暗电流,是反向偏压下的反向饱和电流,由载流子的热扩散形成。(2)表面暗电流,由半导体表面缺陷引起的表面漏电流(暗电流随反向偏压的温度增大而增大;限制光敏二极管能检测的最小光功率,降低接收灵敏度)饱和:入射光功率太大时光生电流与入射光功率不成正比。

噪声:噪声包括散粒噪声(量子噪声)和热噪声。(原因:前者因为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离散性和随机性;后者是负载电阻和输入电阻产生)

4、光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灵敏度(三中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动态范围的定义和计算,影响灵敏度的因素。

(!)光接收机的前端是指:光检查器和前置放大器

(!)灵敏度:给定信噪比条件下光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

三种形式:①输入最小平均光功率PR②每个光脉冲的最低平均光子数n0③每个光脉冲的最低平均能量Ed

公式1:

公式2:

动态范围:光接收机适应光输出信号的能力——光接收机信号灵敏度(最小光功率)和过载功率间的差值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

①码间干扰(多模:光纤带宽,单模:色散和非线性)②消光比(光发送机的直流偏置电流)③暗电流(光接收机的反向偏压)④量子效率、入射光波长、信号速率及各种噪声

第5章无源光器件

1、光纤连接器、光调制器

①(!)光纤连接器:两根光纤之间完成活动连接的器件

用途:各类有源及无源器件之间、光器件与光纤线路之间、各类测试仪器与光纤通信系统或光纤线路间的活动连接。

②(!)光衰减器:用来降低/改变光功率的器件

③光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调制④光开关:实现光信号在不同光路上的快速切换

第6章光放大器

1、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方法,

基本工作原理:受激辐射或受激散射效应

分类方法:光放大器=半导体光放大器(①)+光纤放大器(②+③)①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利用受激辐射),分为谐振式和行波式②掺杂稀土元素光放大器(掺铒EDFA,掺镨PDFA 原理:利用稀土元素吸收泵浦光能量,形成粒子数反转,再受激辐射产生光放大)③非线性效应光放大器(包括FBA光纤布里渊放大器,FIA光纤拉曼放大器)

2、EDFA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增益与泵浦光功率、掺铒光纤长度、输入功功率之间的关系、输出光功率和噪声特性)

(!)工作频段和波长范围:1.53-1.56μm,与光纤最小损耗波长窗口一致

(!)主要结构中的泵浦光源,输出功率10-100mw,工作波长为0.98μm或1.48μm

工作原理:在较弱的信号光和较强的泵浦光一起输入掺铒光纤内,泵浦光激活EDF中的铒离子并形成粒子数反转,在信号光子的感应下,产生受激辐射,并实现信号光的放大。

特点:①工作波长与光纤最小损耗窗口一致,②所需泵浦光功率很低,③增益高噪声低,输出功率高,④连接损耗小

①功率增益:表示EDFA的放大能力,功率增益=10lg(Po/Pi)①小信号增益大于大信号增益(图)②放大器增益存在饱和③刚开始增益随掺铒光纤长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光纤超过一定长度后,由于光纤本身损耗,增益反而下降,因此存在最大增益长度。

②输出功率:当输入功率增加时,受激辐射加快,以至于减少粒子数反转,使受激辐射光减弱,输出功率趋于平稳。

③噪声:(1)信号光的散粒噪声、(2)被放大的自发辐射光的散粒噪声、(3)自发辐射光谱与信号光的差拍噪声(决定EDFA性能的主要因素)、(4)自发辐射间的差拍噪声

(!)3、EDFA基本结构和应用形式

基本结构:信号光+泵浦光→光耦合器→光隔离器→EDF→光隔离器→光滤波器→输出

光隔离器:保证单向传输减小反射光影响

光滤波器:滤除放大器噪声

(!)应用形式:

①线路放大(LA):设于中继器位置代中继器

②功率放大(BA):置于光发送机后(提高注入光纤的有效光功率,延长中继距离)要控制功率

③前置放大(PA):置于光接收机前(可将经光纤线路传输的微弱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要较高噪声性能和增益系数

第7章数字传输体制

1、(!)SDH基本概念和特点

基本概念:SDH是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SDH将不同速率等级定义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按照四倍的规律进行时分复用(TDM),高等级的STM-N信号是将基本模块STM-1以字节间插方式进行同步服用的结果

(!)特点:①全球统一的光接口、②指针实现灵活的分插复用结构、③丰富的段开销提供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

2、(!)SDH的速率等级和帧结构中各部分的构成与作用(段开销、指针和净负荷)

段开销:SOH,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灵活传送所必需的附加字节,供网络运行管理使用。1-3行为再生段开销RSOH,5-9行为服用段开销MSOH 速率:8*9N*8*8000bit/s

管理单元指针:AU PTR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中的准确位置,在第四行;有10个bit表示填充进帧结构的信息净负荷首字节,对于AU PTR的位置速率:9N*8*8000

信息净负荷:Payload,传送信息包括通道开销(POH)用于通道性能监视管理和控制。速率:9*261N*8*8000

速率特点:所以STM-1为270N*9*8*8000=155.520Mbit/s 工程中155M

(!) STM-N的速率=155.520*N

3、SDH复用和映射过程

①不同速率的支路业务信号首先适配入相应的容器C②容器C输出+通道开销POH构成虚容器VC(①+②为映射)③从TU到高阶VC或

从AU到STM-N的过程称为复用。④定位:若瞬时速率有偏差,SDH 通过AU指针或者TU指针进行调整,此过程称为定位。

VC=C+POH TU=VC+TU PTR

AU=VC+AU PTR

*4、我国采用的复用映射路线(C-4、C-3和C-12路径)

C4,C3, C12对应等效业务容量 64,48, 63

C4效率最高,C12灵活性最高

5、指针作用及调整机制

作用:①当SDH网络处于同步状态时,指针用来进行同步信号间的相位校准。②当网络失去同步时(处于准同步状态),指针用来进行频率和相位校准。③当网络处于异步工作状态时,指针用来作频率跟踪校准④指针还可以用来容纳网络中的频率抖动和漂移

调整机制:AU指针包含在H1、H2、H3字节中,具体说包含在H1、H2后10个bit中。该数值表明了指针和VC4第一个字节的相对位置并以3个字节为单位进行增减调整

①正调整:当VC4的瞬时帧速率比AU4低时,通过正调整插入字节使VC4时间上向后调整。

②负调整:当VC4的瞬时帧速率比AU4高时,

可以利用3个H字节存放VC4的多余字节。

6、SDH设备类型(TM、ADM、REG和DXC)

①终端复用器(TM): TM的主要功能是将PDH支路信号复用进SDH 信号中,或将较低等级的SDH信号复用进高等级STM-N信号中,以及完成上述过程的逆过程。

②分插复用器(ADM): 分插复用器将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综合于一体,利用内部的交叉连接矩阵,不仅实现了低速率的支路信号可灵活地插入/分出到高速的STM-N中的任何位置,而且可以在群路接口之间灵活地对通道进行交叉连接。

③再生中继器(REG): REG的功能就是接收经过长途传输后衰减了的、有畸变的STM-N信号,对它进行放大、均衡、再生后发送出去。

④数字交叉连接(DXC): DXC是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PDH或SDH信号接口,可以在任何接口之间对信号及其子速率信号进行可控连接和再连接的设备。

7、SDH网同步主要方法

时钟的作用模式

伪同步:各节点具有独立的基准时钟,时钟精度高,虽然各个节点始终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绝对误差,但由于节点间误差极小,从全网而言几乎接近同步。

主从同步:指网内设一主局(基准时钟),网内其他节点均受控于该主局,且采用逐级下控方式。

时钟工作模式:

①正常工作模式:外部输入时钟信号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节点时钟工作模式。②保持模式:外部输入时钟信号中断后,节点失去参考频率基准,转入保持模式③自由运转模式:假设外部时钟信号中断的时间超出保持模式所能维持的最长时间,节点进入自由运转模式。

8、传送网分层和分割的概念

采用分层和分割的方法以后不仅可以对每一层网络单独设计,对每一层修改时也无须涉及其它层次,对SDH网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分层,分成不同层次;水平方向进行分割时,分割为若干部分。

9、(!)SDH传送网分层模型(电路、通道和传输媒质层)

电路层:直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交换机和交叉连接设备)

通道层: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为电路层网络节点提供透明通道(分插复用器ADM,交叉连接设备DXC)

传输媒质层:为通道层节点提供合适的通道容量,STM-N是这一层的标准等级容量。

*10、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和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的工作原理。

第8章光波分复用系统

1、光波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形式(双纤单向、单纤双向和光分路插入)

1260-1360,1480-1580

基本概念:波分复用WDM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送多个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基础是光纤具有足够的带宽资源(单模光纤主要有1310,1550两个低损耗波长区)

分类:稀疏波分复用(20nm),密集波分复用

(!)应用形式:

①双纤单向:发送和接收利用两根光纤

②单纤双向:一根光纤同时传送两个不同方向,全双工

③光分路插入:中间线路设置ADM或光交叉连接器,可使各波长光信号进行合流和分流

2、WDM系统的基本结构(光发送机、光中继放大、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

①光发送机:利用光转发器OPU把不符合标准波长的信号,使用波合成器,合成多通路光信号,经光功率放大器(BA)注入光纤

②光中继放大:经较长传输距离后光信号传输质量下降,使用中继放大,WDM系统中中继放大区必须具备,增益调节和增益平坦技

术,使得不同波长不同电平光信号经过光中继放大后具有相同的输出光功率。

③光接收机:采用分波器,并经过前置放大器输入各波长相应光接收机

④光监控信道:①在光发送机侧插入特定波长(不等于传输业务的波长)的光监控信号,与业务信号合成波后一起传输。②同步字节、公务字节及网管所用的开销字节经过该信道传输

网络管理系统:实现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3、分类方法(有线路光放大器和无线路光放大器两类)

代码:nWx-y.z

n:最大波长数(n波长系统)

W:传输区段距离(L,80KM V,120KM U,160KM)

x:允许的最大区段数(无线x=1)

y:波长信号最大比特率(STM-4,y=4)

z:光纤类型(235表示G.65 2,3,5)

3、光波长区的分配要求(中心参考频率和波长、频率/波长间隔、中心频率偏差等),

中心参考频率:193.1THz(波长:1552.52nm)

频率与波长间隔:12.5GHz(0.1nm),25GHz(0.2nm),50GHz (0.4nm),100GHz(0.82nm),附:长波长间隔为20nm

中心频率的偏差:±20GHz

DWDM选择频率考虑因素:

①避开零色散区域(减小FWM,四波混频)

②选择波长竟可能处于放大器增益平坦区

4、WDM系统的光纤选型和监控技术。

G.653不适合WDM,1550零色散,严重四波混频。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高速>10Gbit/s

G.652加上色散补偿元件,低速低成本

监控技术:在业务以外的新波长上传送专用的监控信号,

方案:

①带外监控(处于光放大器增益带宽1530-1565之外,一般为1510±10nm,速率2048Kb/s,所以不通过光放大器)

②带内波长监控(1532±4nm,速率155Mbit/s)

③带内外联合监控(通过数据通信网传输监控信息)

第9章光纤通信系统性能

1、理解数字传输模型概念和分类

概念:规定一个通信距离最长、结构最复杂、传输质量预计最差的通信连接作为业务传输质量的核算对象,考虑复杂系统中冗余最大的极端情况。

(!)分类:

①假设参考连接HRX(对总的性能进行研究,27500KM,国内五段国际四段,5+4+5=14段)

②假设参考数字链路HRDL(2500KM)

③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长途280KM,市话50KM)

2、选择27500km假设参考连接的目的

目的:为了使设计更可靠,满足实际中一切可能的要。如果在极端情况下设计的通信连接传输质量能满足要求,那么实际中比其通信距离短,结构简单的通信连接也能保证传输质量。

3、误码特性及其评定方法(长期平均误码率和误码时间百分数),误码性能的规范(G.821针对64kbit/s,定义的参数是误码秒和严重误码秒;G.826针对高速率通道,定义的参数是误块秒比、严重误块秒比和背景误块比)

①误码率,比特误码率(BER)=差错比特数/比特总数

②(!)类型:

(1)随机误码:误码显示出随机发生形态,即误码往往是单个随机发生的,具有偶然性(噪声,色散引起的码间干扰,抖动)

(2)突发误码:常常是突发的,成群发生的,这种误码在某个瞬间可能集中发生,而在其它大部分时间可能处于几乎没有误码的状态。(复用器,交叉连接设备和交换机的误码)

平均长期比特误码率(用于随机误码,不用于突发误码)

误码时间百分数:总的时间中,误码率超过阈值BERT,时间的百分数(用于突发误码)

阈值:正常,10^-6。劣化,10^-6~10^-3。

不能通信>10^-3

③误码性能规范

(1)N*64Kbit/s的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G.821)27500KM

误码秒(ES):至少有一个误码的秒(ES<8%)

严重误码秒(SES):表示BER≥10^-3的秒(SES<0.2%)

总:当连续10秒都是SES,不可用时间开始(包括这10秒).连续10秒未检测到SES时可用时间开始(包括这10秒)

(2)高比特数字通道的性能(G.826)

块:一系列与通道有关的连续比特;差错快(误码块):同一块内任意比特发生差错

①误块秒比(ESR):当某一秒具有一个或多个差错快或至少出现一个网络缺陷称为误块秒(ES)。在规定测量间隔内误块秒数/总可用时间=误块秒比(ESR)

②严重误块秒比(SESR):一秒内包含不少于30%的差错快或至少出现一种缺陷时,认为该秒为严重误块秒(SES),SES数/总可用时间=严重误块秒比(SESR)

③背景误块比(BBER):只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差错快以后所剩下的差错块,此块数/总块数=背景误块比(BBER)4、误码指标分配

按区段分配+距离分配

方法:两端终结国家17.5%+1%/500KM

中间国家2%+1%/500KM+1%(两边终结国家)

5、抖动、漂移、延时的基本概念;

抖动:数字信号各有效瞬间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偏移

漂移: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长时间偏移(抖动变化频率>10Hz,漂移<10Hz)

延时:信号传输所需时间是传输延时,延时指信号传输的群时延(包络时延)

6、可靠性和可用性表示方法,光纤通信系统可用性计算(会计算有无备用系统下系统可用性)

①可靠性:某个产品和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和可能性

可用性:在要求的外部资源和条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某个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刻或时间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可用性是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故障性的综合反映。MTBF:平均故障时间 MTTR:平均故障修理时间

7、衰减限制系统和色散限制系统最大中继距离的计算(会使用最坏值法计算)

最坏值法:用衰减限制或色散限制计算中继距离,再用另一种核算,取最短L值

第10章光纤通信网

1、光接入网的定义和结构(G.902接入网定义和模型、光接入网的主要构成:OLT、ODN和ONU)。

光接入网(OAN)定义:在接入网中采用光纤最为主要的传输媒质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

OAN配置上=无源光网络PON+有源AON

光线路中断OLT:提供通信网络与光分配网之间的接口

光分配网络ODN:完成光信号的管理分配任务,通常采用树形结构。

光网络单元ONU:位于ODN和用户之间,网络侧为光接口,用户侧为电接口。

光纤通信技术概述解析

3.3 光纤通信技术 一、光纤通信系统概述及基本结构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纤为传输媒介, 光波为载波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其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 系统中还包含了一些互联和光信号处理部件, 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光开关等。图中电端机和光端机均包括发送和接收两部分, 两者合起来构成发送器和接收器。其中发送光端机是将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接收光端机则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1、发送器 发送器由发送光端机和电端机构成, 其核心是一个光源。光源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一个信息信号从电子格式转换为光格式。今天的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两者都是小型的半导体

设备, 可以有效地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LD 输出的光功率较大, 谱线窄, 一般适合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系统, 但其寿命较短, 价格高; LED 光源发出的光功率较小, 光谱线较宽, 调制速率较低, 输出线性好, 寿命长, 成本低, 适用于短距离和中小容量的系统。它们需要与电源相连并且需要调制电路。 2、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介质是光纤。光纤通信系统中发送器端的光信息信号就是通过光纤传送到接收器端的。实际上, 同任何其他通信链路一样, 光纤提供发送器和接收器间的连接。同时, 光纤对光信号进行传导, 就像铜线和同轴线传导电信号一样。它大概和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同, 为了保护非常脆弱的光纤, 使其不受恶劣的外部环境和机械的损害, 通常将光纤封装在特定的结构中。裸露的光纤包上保护膜后封装到其他几层中, 所有这些就构成了光纤光缆。 3、接收器 接收器由接收光端机和电端机构成。接收光端机的主要部分包括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器、判决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时钟电路。其中光检测器是接收光端机的核心, 光检测器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光信息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光电流)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检测器主要有PIN 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 。APD 比PIN 更灵敏, 而且对外部放大功能要求更低。A PD 的缺点是具有相对较长的渡越时间以及由于雪崩放大造成的附加内部噪声。 4、光中继器

最新光纤通信资料

光纤通信系统 第一章所谓光纤通信,就是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容量通常用比特率—距离积BL 表示,B 为比特率,L 为中继间距。 三种低损耗窗850nm、3dB/km;1310nm、0.4dB/km;1550nm、0.2dB/km 4、PDH和SDH各表示什么?其速率等级标准是什么? 答:PDH表示准同步数字序列,即在低端基群采用同步,高次群复用采用异步;SDH表示同步数字序列。 PDH速率等级标准: SDH速率等级标准: STM-1:155.520Mbit/s STM-4:622.080 Mbit/s STM-16:2.5 Gbit/ STM-64:10 Gbit/s 3、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点? 答:1、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3、抗电磁干扰 4、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5、光纤线径细、重量轻、柔软 6、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用光纤可节约金属材料 7、光纤具有耐腐蚀力强、抗核幅射、能源消耗小等优点。 5 、图示光纤通信系统,解释系统基本结构。 答: 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与光接收机等基本单元组成。系统中包含一些互连与光信号处理部件,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调制器、滤波器、光开关及路由器等。在长距离系统中还设置有中继器(混合或全光)。

1.光纤由哪几部分构成?从横截面上看由三部分构成:纤芯、包层、涂敷层; 2、光纤中的纤芯折射率与包层折射率的关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中中两者的芯经一般分别为多少? 答: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2a=8μm ~12μm ,包层直径:2b=125μm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2a=50μm ,包层直径:2b=125μm 。 3、根据芯、包折射率分布及模式传播情况,指出有哪些典型形式光纤? 答:按照折射率: 折射率在纤芯与包层介面突变的光纤称为阶跃光纤;折射率在纤芯内按某种规律逐渐降低的光纤称为渐变光纤。 按照传输模式: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5、数值孔径NA 的物理意义?表达式是什么? 答:光纤的数值孔径NA,它的含义是反映光纤对光信号的集光能力(接收能力),NA 值越大,对光信号集光(接收)能力越强。 NA =sin θ C ( 0001001sin sin(90)1sin cos c c n n n n n n n n NA n θθθθ=-=======∴=或或

光纤通讯基础简介(上)

光纤通讯基础简介(上) 一、光通讯简介 1、使用光通讯技术的优点︰ 它是以光当作载波,透过光纤当传输介质将信息传递至远方。若以铜质同轴电缆与光纤作一比较,同轴电缆是搭配电磁波以数百MHz至数个GHz频率,以模拟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但其载波频率会受到20GHz理论值的限制;若以长距离光纤通讯而言,光的载波频率可达193,000GHz。而传输信息的频宽取决于载波频率,因此,若同轴缆线最大上限可以传输两个10GHz的频道,理论上,光纤则可以传输数以千计的10GHz的频道。此外,光纤质轻直径小,在光缆铺设过程中可以节省空间,加上在传输的过程中的衰减比铜质导线低,以单模光纤而言,每公里衰减约为0.2~0.5dB,且对于光讯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对于电磁波的干扰较不敏感,因此适合高容量及长距离通讯。 2、应用的层次︰ 光通讯主要应用在电信网络、有线电视及数据传输方面,而电信方面的应用是最早的,例如越洋的通信,因其高容量及可靠度的优点,并可以在长距离(600km以上需要中继器,最大可达9000km)传输时载上数以万计的通话信号,因而有效的提升通话负载量及品质的问题。有线电视方面,因所需求的频宽较高,每个频道的所需的影像频宽约为6MHz(声音频道约为8KHz),以光纤传递模拟影像讯号,可以达到一百个以上的频道,其中包括声音、影像及互动的数据传输。而数据通信(Datacommunication)上面,则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际网络需要大量的频宽来传递多媒体的信息,从短距离(1~500m)的Gigabit网络卡、LAN,到中距离(1~20km)的MAN以至于长距离(60~600km以上)的越洋光缆都需要光纤的大容量来解决频宽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因网际网络Interent的盛行及远距教学等实施,对于数据通讯的需求每年以倍数成长,而光纤通信系统架构则是最佳的选择。 3、基本光纤通讯架构︰ 图一为点对点光纤通讯的基本架构,基本上是由光收发模块及光纤所组成,首先我们利用数字或模拟调变的方式将信息载在发射器上,以光波为载波透过光纤将讯号传递至远方,若距离较长,光纤则透过联结器(Connector)或接合器(splice)方式延长,最后到达光传感器端,在注重噪声与讯号比(S/N Ratio)情况下,并用clock recover的方式下将光讯号转回电讯号,而将信息解调回来。

光纤通信技术调研报告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综述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赵爱杰20092420253 导读 概述 主要技术 相干光通信技术 概念 关键技术 主要优势 光孤子通信技术 概念 关键技术 主要优势 全光通信网 概念 关键技术 主要优势 总结 参考网站 概述 光纤通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导经过调制而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史并不长,1966年高锟发表论文《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奠定了光纤技术进入实用的里程碑。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现在光纤技术已经以其突出优势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技术相比其他通信技术,具有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超大容量:理论上讲,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同时传输1000亿个话路,虽然目前如此高的传输量仍未达到,但相比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信道这些传统传输介质,其传输能力仍然高出几十甚至上千倍,而把若干根光纤聚集成光缆的传输信息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可以预见,当下乃至未来若干年的信息爆炸时代,光纤通信将逐步成为信息传输的主流技术。 其次,光纤技术还有很多传统传输技术无法比拟的有点,如传输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抗干扰性好、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制造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廉等。 主要技术 目前光纤通信的主要技术有:相干光通信技术,光孤子通信技术,全光通信

网等,下面注意作简要介绍: 相干光通信技术: 所谓相干光技术就是在光通信中使用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所谓相干调制,就是利用传输信号来控制光载波的频率、相位和幅度。外差检测,就是利用一束本机振荡产生的激光与输入信号在光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得到与信号光频率、相位和幅度按相同规律变化的中频信号的技术。 在发送端,采用外调制方式将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传输,当信号光到达接收端时,首先与一束本振光信号进行相干耦合,然后由平衡接收机进行探测。相干光通信根据本振光频率与信号光频率不等或相等,可分为外差检测和零差检测。前者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获得的是中频信号,还需要二次解调才能被转换成基带信号。后者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被直接转换成基带信号,不用二次解调,但它要求本振光频率与信号光频率严格匹配,并且要求本振光与信号光的相位锁定。 关键技术: 1)外光调制技术,光调制是根据某些电光或声光晶体的光波传输特性随电压或声压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现象而提出的。外光调制器主要包括三种:利用电光效应制成的电光调制器、利用声光效应制成的声光调制器和利用磁光效应制成的磁光调制器。采用以上外调制器,可以完成对光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的调制。 2)偏振保持技术,在相干光通信中,相干探测要求信号光束与本振光束必须有相同的偏振方向,才能获得相干接收所能提供的高灵敏度,所以在相干光通信中应采取光波偏振稳定措施。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保偏光纤”使光波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光波的偏振态不变;二是使用普通单模光纤,在接收端采用偏振分集技术,信号光与本振光混合后首先分成两路作为平衡接收,对每一路信号又采用偏振分束镜分成正交偏振的两路信号分别检测,然后进行平方求和,最后对两路平衡接收信号进行判决,选择较好的一路作为输出信号。 3)频率稳定技术,激光器稳频技术主要有三种,(1)将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在某种原子或分子的谐振频率上。在1.5μm波长上,已经利用氨、氪等气体分子实现了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频率稳定;(2) 利用光生伏特效应、锁相环技术、主激光器调频边带的方法实现稳频;(3)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温度的自动控制、注入电流的自动控制等方法实现稳频。 相干光通信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光强度调制有突出有点: 1)灵敏度高,中继距离长,相干光通信的一个最主要优点是相干检测能改善接收机的灵敏度。相同条件下,相干接收机比普通接收机灵敏度高20dB,可以达到接近散粒噪声极限的高性能,因此也增加了光信号的无中继传输距离。 2)选择性好,通信容量大,相干光通信提高了接收机的选择性,在直接检测中,接收波段较大,为抑制噪声干扰,探测器通常需要放置窄带滤光片,但其频带仍然很宽。在相干外差探测中,探测的是信号光和本振光的混频光,因此只有在中频频带内的噪声才能进入系统,而其他噪声均被带宽较窄的微波中频放大器滤除。可见,外差探测有良好的滤波性能。此外,由于相干检测优良的波长选择性,相干接收机可以使频分复用系统的频率间隔大大缩小,从而实现密集波分复用,具有以频分复用实现更高传输速率的潜在优势。

光纤通信实验教案

光纤通信实验 [目的要求] 1. 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基本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2.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及主要部件的选配原则 3.学习分析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方法 4.训练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术 [仪器设备] 1.YOF—B型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仪; 2.示波器。 [实验原理] 一.系统的组成 图1示出了一个音频信号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它主要包括由LED及其调制、驱动电路组成的光信号发送器、传输光纤和由光电转换、I—V 变换及功放电路组成的光信号接收器三个部分。光源器件LED的发光中心波长 必须在传输光纤呈现低损耗的0.85μm、1.3μm或1.5μm附近,本实验采用中心波长0.85μm附近的GaAs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器件、峰值响应波长为0.8~

0.9μm的硅光二极管(SPD)作光电检测元件。为了避免或减少谐波失真,要求整个传输系统的频带宽度能够覆盖被传信号的频谱范围,对于语音信号,其频谱在300~3400Hz的范围内。由于光导纤维对光信号具有很宽的频带,故在音频范围内,整个系统的频带宽度主要决定于发送端调制放大电路和接收端功放电路的幅频特性。 二、光导纤维的结构及传光原理 衡量光导纤维性能好坏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看它传输信息的距离能有多远,二是看它携带信息的容量能有多大,前者决定于光纤的损耗特性,后者决定于基带频率特性。 经过人们对光纤材料的提纯,目前已使光纤的损耗容易做到1dB/Km以下。光纤的损耗与工作波长有关,所以在工作波长的选用上,应尽量选用低损耗的工作波长,光纤通讯最早是用短波长0.85μm,近来发展至用1.3~1.55μm范围的波长,因为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光纤不仅损耗低,而且“色散”也小。 光纤的基带频率特性主要决定于光纤的模式性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光纤按其模式性质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1)单模光纤;(2)多模光纤。无论单模或多模光纤,其结构均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纤芯的折射率较包层折射率大,对于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只有5~10μm,在一定条件下,只允许一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在纤芯内传播,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或62.5μm,允许多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传播;以上两种光纤的包层直径均为125μm。按其折射率沿光纤截面的径向分布状况又分成阶跃型和渐变型两种光纤,对于阶跃型光纤,在纤芯和包层中折射率均为常数,但纤芯折射率n1略大于包层折射率n2。所以对于阶跃型多模光纤,可用几何光学的全反射理论解释它的导光原理。在渐变型光纤中,纤芯折射率随离开光纤轴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在纤芯—包层界面处减到某一值后在包层的范围内折射率保持这一值不变,根据光射线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理论[1]分析可知:经光源耦合到渐变型光纤中的某些光射线,在纤芯内是沿周期性地弯向光纤轴线的曲线传播。 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驱动、调制电路 光纤通讯系统中对光源器件在发光波长、电光效率、工作寿命、光谱宽度和调制性能等许多方面均有特殊要求。所以不是所有光源器件都能胜任光纤通讯任

南邮考研2010通原真题

南京邮电大学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通信系统原理试题 01-05:DDCBD 06-10:BDDDB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每题的题号,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完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纠错码的应用可以改善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但是付出的代价是___D___。 A)误码率B)信噪比C)效率D)带宽 2、滚降滤波器信道的应用,是牺牲带宽,换取接收机___D_____。 A)频带利用率B)抗干扰性C)抗噪声性D)抗定时抖动能力3、PCM信号的带宽是相应模拟信号带宽的__C____倍。 A)0.5 B)2 C)20D)0.1 4、单音100%调制AM信号的制度增益约是___B___,SSB的制度增益是______。 A)2,2 B)2/3,1 C)1/3,2 D)1/9,1 ?5、下列不含离散谱只含连续谱的信号是__D__。 A)DPSK,AM B)PSK,FSK C)MSK,PSK D)DSB,PSK 6、要传100kB的基带信号,无码间干扰100%滚降信道的带宽为__B____,这时频带利用率为______。 A)100kHz,2B/Hz B)100kHz,1B/Hz C)150kHz,2B/Hz D)140kHz,2B/Hz 7、偶监督码的最小汉明距离为__D____,则最多可纠正______位错。 A)6,2 B)5,4 C)4,2 D)2,0 8、PCM3032系统帧长为__D____微秒,含码元个数为______位。 A)64,128 B)64,64 C)256,125 D)125,256 9、样值为-139个标准单位,则A律13折统量化编码的极性码为__D____,段落码为______。A)0,110 B)1,100 C)1,101 D)0,100 10、准同步数字序列一次群帧结构含有___B___个非话路时障,故非话音比特的速率为______kbits/s。 A)30,2 B)2,128 C)2,64 D)32,2 11-15:ADBAB 16-20:BDCAB 11、电缆信道中继属于_A_____信道,短波电离层信道属于______信道。 A)恒参,随参B)恒参,时不变C)恒参,恒参D)恒参,定参 ?12、采用多进制信号传输二进制序列可以节省__D____,付出的代价是______。 A)功率,带宽B)时间,复杂度C)带宽,信噪比D)时间,信噪比

光纤通信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他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能作为通信媒质。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相距7000米的两电话局之间,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纤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1981年又实现了两电话局间使用1.3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1984年实现了1.3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80年代中后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即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用光波分复用提高速率,用光波放大增长传输距离的系统,为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新系统中,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已达现场实验水平,将得到应用。光孤子通信系统可以获得极高的速率,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能达到实用化。在该系统中加上光纤放大器有可能实现极高速率和极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就光纤通信技术本身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光纤光缆技术、光交换技术传输技术、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技术等。 光纤技术的进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通信系统所用的光纤; 二是特种光纤。早期光纤的传输窗口只有3个,即850nm(第一窗口)、1310nm(第二窗口)以及1550nm(第三窗口)。近几年相继开发出第四窗口(L波段)、第五窗口(全波光纤)以及S波段窗口。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无水峰的全波窗口。这些窗口开发成功的巨大意义就在于从1280nm到1625nm 的广阔的光频范围内,都能实现低损耗、低色散传输,使传输容量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增长。这一技术成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特种光纤的开发及其产业化,这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 1. 有源光纤 这类光纤主要是指掺有稀土离子的光纤。如掺铒(Er3+)、掺钕(Nb3+)、掺镨(Pr3+)、掺镱(Yb3+)、掺铥(Tm3+)等,以此构成激光活性物质。这是制造光纤光放大器的核心物质。不同掺杂的光纤放大器应用于不同的工作波段,如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应用于1550nm附近(C、L波段);掺镨光纤放大器(PDFA)主要应用于1310nm波段;掺铥光纤放大器(TDFA)主要应用于S波段等。这些掺杂光纤放大器与喇曼(Raman)光纤放大器一起给光纤通信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的显著作用是:直接放大光信号,延长传输距离;在光纤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CATV网)中作分配损耗补偿;此外,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及光孤子通信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元器件。正因为有了光纤放大器,才能实现无中继器的百万公里的光孤子传输。也正是有了光纤放大器,不仅能使WDM传输的距离大幅度延长,而且也使得传输的性能最佳化。 2. 色散补偿光纤(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DCF) 常规G.652光纤在1550nm波长附近的色散为17ps/nm×km。当速率超过2.5Gb/s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会导致误码。若在CATV系统中使用,会使信号失真。其主要原因是正色散值的积累引起色散加剧,从而使传输特性变坏。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必须采用色散值为负的光纤,即将反色散光纤串接入系统中以抵消正色散值,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的色散大小。这里的反色散光纤就是所谓的色散补偿光纤。在1550nm处,反色散光纤的色散值通常在-50~200ps/nm×km。为了得到如此高的负色散值,必须将其芯径做得很小,相对折射率差做得很大,而这种作法往往又会导致光纤的衰耗增加(0.5~1dB/km)。色散补偿光纤是利用基模波导色散来获得高的负色散值,通常将其色散与衰减之比称作质量因数,质量因数当然越大越好。为了能在整个波段均匀补偿常规单模光纤的色散,最近又开发出一种既补偿色散又能补偿色散斜率的"双补偿"光纤(DDCF)。该光纤的特点是色散斜率之比(RDE)与常规光纤相同,

光纤通信概论

《光纤通信概论》的读书报告 摘要: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以其带宽、大容量、低损耗、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范围很广:军事,经济,生活,铁路,公路,煤矿,铁矿,广电,移动,电信等领域。几乎所用跟通信有关的都涉及到了光纤。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是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一个伟大的技术革命。信息在光域上的传输、存储、交换技术的突破,为构建起全球光网络奠定了物质基础。麦克斯韦早已揭示通信世界的巨大资源是电磁波谱。通信技术的技术演进史,既说明了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谱(频率范围)经历了由低频率到高频率端的发展,也阑述了人类对带宽资源需求日益提高。各种通信技术的陆续诞生,充分证实人们在用各种方法利用电磁波谱创造巨大的财富。 光纤通信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第二阶段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以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 1. 光纤通信的里程碑1966年7月,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博士在Proc. IE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十分著名的论文《用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该文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以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设计了通信用光纤的波导结构,更重要的是科学地予言了制造通信用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即通过加强原材料提纯、加入适当的掺杂剂,可把光纤的衰减系数降低到20dB/km以下。而当时世界上只能制造用于工业、医学方面的光纤,其衰减系数在1000dB/km以上。在当时,对于制造衰减系数在20dB/km以下的光纤,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以后的事实发展雄辩地证明了高锟博士论文的理论性和科学大胆予言的正确性,所以该文被誉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 2. 导火线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根据高锟论文的设想,用改进型化学汽相沉积法(MCVD法)制造出当时世界上第一根超低损耗光纤,成为光纤通信爆炸性发展的导火线。虽然当时康宁公司制造出的光纤只有几米长,衰减系数约20dB/km,但它毕竟证明了用当时的科学技术与工艺方法制造通信用超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找到了实现低衰耗传输光波的理想媒体,这是光纤通信的重大实质性突破。 3.爆炸性发展 自1970年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对光纤通信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其来势之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从而使光纤通信技术取得了极其惊人的进展。 (1)光纤损耗1976年:0.5dB/km;1979年:0.2dB/km;1990年:0.14dB/km;它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损耗极限值0.1dB/km。 (2)光器件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在室温下连续波工作的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为光纤通信找到了合适的光源器件。后来逐渐发展到性能更好、寿命达几万小时的异质结条形激光器和现在的寿命达几十万小时分布反馈式单纵模激光器(DFB)以及多量子阱激光器(MQW)。光接收器件也从简单的硅PD光电二极管发展到量子效率达90%以上的Ⅲ-Ⅴ族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3)光纤通信系统正是光纤制造技术和光电器件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光纤通信系统从小容量到大容量、从短距离到长距离、从旧体制(PDH)到新体制(SDH)的迅猛发展。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化光纤通信系统,码速率仅为45Mbit/s,中继距离为10km。1985年,140Mbit/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1990

光纤通信技术 判断题精选概述

三、判断题 ()1. 光纤熔接机分为单芯熔接机和带状熔接机,单芯熔接机无法熔接带状光纤,带状熔接机无法熔接单芯光纤。 ()2. 光纤熔接时的热缩加固步骤要求热缩管内不能有气泡。 ()3. 光缆接头盒在最后安装时,应使用生胶或密封胶条将接头盒边缘密封,但接头盒的光缆进出口则可不密封。 ()4.单模光纤只能跟单模光纤对熔,多模光纤只能与多模光纤对熔,目前熔接机无法将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混熔。 ()5. 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6. 深海光缆是指敷设于海水深度大于1000米海区的光缆。 ()7.同一台光时域反射仪在设置相同的情况下事件盲区总是小于衰减盲区。 ()8.光时域反射仪只收光,本身不发光。 ()9.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可调节的波长有限,适于工作在1550nm窗口。 ()10. 长途电缆的防雷保护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困难地区应不大于10Ω。 ()11.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是光缆电气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的好坏,直接影响光缆的防潮、防腐蚀性能及光缆的使用寿命。 ()12. 电缆线路应做防雷保护系统接地,其间距宜为4km,电气化区段电缆线路的屏蔽地线可代替防雷地线。 ()13.电气化区段进行通信维护工作时,必须遵守《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 ()14.熔接质量好坏是通过熔接处外形良否计算得来的,推定的熔接损耗只能作为熔接质量好坏的参考值,而不能作为熔接点的正式损耗值。正式损耗值必须通过OTDR测试得出。()15.电气化区段电缆屏蔽保护地线测试整治检查的周期是1年1次,并安排在每年的雨季前完成。 ()16.通信线路发生故障时,工区人员应服从调度和有关机械室(网管)的统一指挥。()17.通信线路中严禁设置影响通信传输质量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非通信回线。 ()18.铝护套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5倍; ()19.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色散导致信号能量降低。 ()20.盲区决定了2个可测特征点的靠近程度,盲区有时也被称为OTDR的2点分辨率。对OTDR来说,盲区越大越好。 ()21.用OTDR测试时,如果设定的折射率比实际折射率偏大,则测试长度比实际长度大。 ()22.利用低色散光纤也可以减少四波混频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 LC型连接器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5mm。 ()24. SDH传输体制只适用于光纤信道。 ()25.熔接机推定的熔接损耗值可作为熔接点的正式损耗值。

2014年南邮通信原理考研初试真题

2014年南邮通信原理考研初试真题 共11大题,第一大题填空选择题(北邮题型),第二大题填空题,第三大题判断题,还有八道计算题 一、填空选择题题(26空)(可选项20空左右) 大概考了信息量的定义(减函数、相加性);DSB、SSB、AM、FM输出信噪比;扩普通信;差错控制编码;误码率对应于欧氏距离 二、填空题(7空,14分) HDB3码的编码和解码;CMI码的编码;PCM编码量化误差、量化单位等 三、判断题(10分,共五道) 判断五个,一个2分,个人感觉听天由命。 四、(以下顺序不计)某二进制对称信道,信源由“0”、“1”组成,已知p(0),p(1),p(0/1)=p(1/0)的概率数值,求该信道的信息量,求信道容量 五、SSB(上边带调制),载频fc=100kHz,给出pm(f)的图(一个对称三角形,左右坐标土3kHz),求接收端BPF中心载频和带宽,还有一问记不清也是以前真题中考过的 六、DPSK PSK误码率计算 七、循环码 循环编码,告诉你一个已知生成多项式g(x)是x^7+1的既约,(1)求编码位数n和信息码元数k,(2)已知一个m(x)=x^3+x^2+1,求系统码字c(x),(3)给出一个码字c‘(x),让你判断是否正确。 八、匹配滤波器(樊昌信课本例9-1) 两个s0(t),s1(t)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后,(1)画出接受方框图,(2)求h0(t),h1(t),(3)求s1(t)输出波形,(4)好像是求s0,s1相关系数和系统误码率 九、时域均衡系统,求横向滤波器三抽头的迫零均衡抽头系数,求均衡前后的峰值失真(樊昌信课本p169例6-4) 已知接受滤波器输出信号中有三个抽样值,x1=0.1,x2=1,x3=0.2,其它为零,请设计一个三抽头的均衡器。(1)求各抽头系数,(2)求均衡后输出yi ,(3)求均衡前峰值失真,(4)求均衡后峰值失真; 十、PCM,M1 M2 M3那个 十一、余弦滚降,是否实现无码间串扰

光纤通信设备概述

光纤通信设备概述 1.走进通信机房 通信机房,无论大小,走进去看到的是: 一排排的机柜,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大部分机柜是19英寸宽,有2米高,也有2.2米高的. 地板,下面往往是走线槽, 上面也许有走线槽(地槽和顶槽2选1). 网管系统:用计算机管理通信设备. 电源系统

2.从电话机到机房的线路 家里的电话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楼道里的电话分线盒,然后用50对或100对的音频电缆, 连到了小区附近的电缆交接箱,再用更大对数的电缆接到电话局里的音频配线架,也叫总配线架,就是112机房,在音频配线架上,每个电话机都对应有1对电话线接点,并且一般都配有防雷击的音频保安器,电话线在电话局内部还用电缆连到了交换机.或PCM30设备。 3.112机房的总配线架,也叫MDF,还叫VDF 4.电话交换机 交换机可以分为3部分,一是用户电路,负责为用户馈电,发铃流,发送忙音,拨号音,记录用户话机所拨的号码,同时将模拟的电话语音变成数字信号;二叫绳路,也就是交换系统,负责电话的交换接续;三是中继器,分入局中继器和出局中继器,中继器的接口是数字信号是2.048Mb/s的速率,叫E1口。 5.PCM30设备 电话机到电话局,如果距离近(2公里),可以用电缆直接连接,如果距离远,就必须用光纤 连接光纤通信中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而电话机使用的是模拟信号,因此必须要变换

PCM30设备就是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设备,它将30路电话,变成1路E1接口的数字信号。 6.同轴电缆与同轴头 7.数字配线架DDF 无论是交换机的中继器接口,还是PCM30的数字口,都是E1口,要用同轴电缆接到光端机,为了方便电缆的检修,和调换电路,就要使用数字配线架(DDF)设备.DDF就是一块装有同轴 头的面板,同轴电缆上的同轴头,接到DDF的同轴头上。 8.光传输设备(光端机) 将多路E1接口的数字信号变成1路光信号的设备叫光端机,来自交换机,或PCM30设备的数字信号E1信号,靠同轴电缆经过DDF接到光端机。光端机的输出就是激光了光端机的光接口有2根光纤,1根是发光的,另1个是收光的。 9.光缆线路器材 光缆每2公里就要有1个接头,2根光缆的接续是在光纤接续盒里完成。1条完整的光缆的两个终端是通信机房里的光缆终端盒,它将光缆里的很细的光纤与尾纤相连,尾纤是单根的,有外套,有牙签那样粗,一般是黄色的,尾纤带有1个光接头,可以通过法兰盘跟另1根尾纤相连,尾纤线束,是多根尾纤做在一起的,但是比单根尾纤细一点。 10.其他设备1 电源和电池:通信机房为了保证供电,一直采用电池作为停电后的供电,电池是直流的,所以电源设备就是将交流220V的交流电,变成-48V的直流电。电源列头柜:通信机房里有很多设备,光通信的,交换机,载波机,微波等,这些设备都要用到-48V的电源,列头柜就是将总电源通过保险然后再分配到各个通信机柜的设备。 11.其他设备2 接口变换器,传输设备的接口是E1口,在通信领域是标准的但是计算机领域的标准跟通信不同,随着计算机通信的发展,两者的接口越来越多,计算机通常采用以太网接口,和V35接口,因此他们跟E1口的变换器,就经常要用到。以太网光纤收发器,计算机的局域网已经趋向于以太网,而用光纤组网是越来越多,这就要用到光纤收发器。

光纤通信技术特点和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与光纤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光纤通信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也可以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既有经济优势又有技术优势,光纤通信由于超高速、低误码、高可靠,价格低廉,已成为信息的最重要传输手段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光纤通信的发展和现状。 光纤通信在技术功能构成上主要分为:(1)信号的发射;(2)信号的合波;(3)信号的传输和放大;(4)信号的分离;(5)信号的接收。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特点现状发展趋势 1、光纤通信技术 2、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光经过调变后便能携带信息,利用光波作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成为包层,包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由于玻璃材料是制作光纤的主要材料,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不会发生信息传播中的信息泄露现象,光纤很细,占用的体积小,这解决了实施的空间问题。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现代的光纤通信系统多半包括一个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光纤将光信号传递。光纤多半埋在地下,连接不同的建筑物。系统中还包括数种光放大器,以及一个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递的多半是数位信号,来源包括计算机、电话系统,或是有线电

空间光通信技术简介

空间光通信技术简介 空间光通信又称为激光无线通信或无线光通信。根据用途又可分为卫星光通信和大气光通信两大类。自从60年代激光器问世开始,人们就开研究激光通信,这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地面大气的传输中,但因各种困难未能进入实际应用。低损耗光纤波导和实用化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为激光通信的实际应用打开了大门,目前光纤通信已经遍布世界各国的各个城市。由于对无线通信的需求的增长,再有卫星激光通信的快速发展,自从90年代开始,人们又开始重新对地面无线光通信感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开发出可以实用的商业化产品。 一、开展空间光通信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1.作为卫星光通信链路地面模拟系统的技术组成部分 卫星光通信链路系统在上卫星前必须有地面模拟演示系统,以保障电子系统、光学系统、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各子系统的良好工作。在链路捕捉完成以后,与以太网相连的无线光通信系统借助于光链路的桥梁,源源不断地输送以太网上的信息,这是考验光链路稳定性能的重要指标。 2.为低轨道卫星与地面站间的卫星光通信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低轨道卫星与地面站的通信会受到天气的影响,选择干旱少雨地区建立地面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再通过地面站之间的光纤网可以把卫星上信息送到所需地点,这从技术上牵涉到空间光通信网与光纤网连接问题,这方面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3.空间光通信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商业价值 ●可以克服一些通常容易碰到的自然因素障碍 当河流、湖泊、港湾、马路、立交桥和其它自然因素阻碍铺设光纤时,无线光通信系统可跨越宽阔的河谷,繁华的街道,将两岸或者岛屿与陆地连接起来。 ●提供大容量多媒体宽带网接入 用无线光通信系统作为接入解决方案,不需耗资、耗时地铺设光纤就能满足对办公大楼或商业集中区大容量接入的需要。 ●可为大企业、大机关提供部大容量宽带网 无线光通信系统能在企业、机关围为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大容量连接提供一种开放空间传送的解决方案。 ●为公安、军队等重要部门提供高速宽带通信。 ●支持灾难抢救的应急系统 无线光通信系统可为灾难抢救提供一种大容量的临时通信解决方案 ●为一时性大规模的重要活动提供临时的大规模通信系统 例如,奥运会和其他体育运动会、音乐会、大型会议以及贸易展览会等专门活动往往需要大容量宽带媒体覆盖。无线光通信系统能提供一种迅速、经济而有效的解决方案,不受原有通信系统的带宽限制,也不用再去办理光纤铺设许可证。 二、空间光通信的优势 1.组网机动灵活 无线光通信设备将来可广泛适用于数据网(Ethernet,Token Ring,Fast Ethernet,FDDI,ATM,STM-x等)、网、微蜂窝及微微蜂窝(E1/T1—E3/T3,OC-3等)、多媒体(图像)通信等领域。可以把这些网上信息加载在光波上,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出去,这种简便的通信方式对于频率拥挤的环境是非常理想的,例如:城市、大型公司、大学、政府机构、办公楼群等。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 纲,结合教材特点,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教学 容。 2、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容。 3、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容,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反映本学科发展 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并能体现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4、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 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 5、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应与教学日历同步,合理、得当。 6、每次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适量的作业布置等项目,并向学生推介的必要参考 书目。 7、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均按规定格式编写。 8、教学文件齐全,整体教案应包括“备课基本要求、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授课表、学生平时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顺序进行 装订。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使用教材光纤通信技术 主编学康人民邮电出版时间2008年5月 专业班级0712401~02 授课时数总64 课时;理论: 48课时;实践: 16课时;其他: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宝富等编《光纤通信》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美]Djafar K.Mynbaev编《光纤通信技术》机械工业2002年 3.吴彦文等编《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邮电大学2002年 4.增基等编《光纤通信》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教师备课纸第1次课题1、光纤通信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 2.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应用 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重点 1.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 2.光端机、光纤链路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容和步骤 《光纤通信》课程容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参考资料介绍第1章概论 第2章光纤和光缆 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 第4章光端机 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第6章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第7章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

南邮2011考研通信原理试题_2_

南京邮电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通信原理(2) 一、判断题(20分,每题1分) 1.若信息码元为100101,则奇监督码为0,偶监督码为1。( ) 2.在多进制系统中,比特率大于波特率,误码率大于误信率。( ) 3.平稳随机过程一定具有各态历经性。( ) 4.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态分布是通信中常见的三种分布。( ) 5.多径效应可使码间串扰增大。( ) 6.在随参信道中可以采用分集技术来对抗衰落。( ) 7.信道容量使信道得以无差错传输时的信息速率的最大值。( ) 8.NBFM与AM这两种调制的带宽相同,因而抗干扰性能相同。( ) 9.DSB系统可以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来改善输出信噪比。( ) 10.抽样判决器用于再生数字基带信号。( ) 11.部分响应系统可以实现2Bd/Hz的频带利用率,因而误码率小于低通滚降特性。( ) 12.MSK是一种包络恒定、相位连续、带宽最小且严格正交的2FSK信号。( ) 13.日本和我国均采用A律非均匀量化标准。( ) 14.模拟信号数字化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即调制抽样和编码。( ) 15.在理想抽样中,已抽样信号的频谱是低通信号频谱的周期拓展。( ) 16.最佳接收机是按照似然比准则来构造的。( ) 17.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 18.在单边带信号中插入强载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基带信号。( ) 19.为了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必须减小小信号的量化间隔。( ) 20.在单路ΔM系统中不需要帧同步信号。( ) 二、选择题(40份每题2分) 1.与二进制相比,多进制系统好,差。 A.稳定性,通过性 B.可靠性,有效性 C.有效性,可靠性 D.通过性,稳定性 2.带宽为2400Hz的音频信道信噪比为30dB,其无误码传输的最高速率约为kbps。A.8 B.16 C.24 D.32 3.QPSK波特率为4000,传输100字节所需要的时间为ms。 A.50 B.100 C.200 D.400 4.最佳接收机的最佳是指。 A.最小峰值奇变B.最小均方误差C.最大输出信噪比D.最小错误概率5.某3电平第I类部分响应系统的波特率为1000B,则其信息速率为。A.1000kbps B.2000bps C.4000bps D.8000bps 6.下列指标中属于通信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是。 A.差错概率B.相关带宽C.成本D.波特率 7.频谱在60~108 kHz信号的无混迭抽样速率是。 A.60 B.80 C.110 D.200 8.平稳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服从分布。 A.正弦B.高斯C.瑞利D.莱斯

光纤通信实验资料报告材料

实验1 数字发送单元指标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光发端机平均输出光功率的指标要求 2.掌握数字光发端机平均输出光功率的测试方法 3.了解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指标要求 4.掌握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ZYE4301G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 2.光功率计1台 3.FC/PC-FC/PC单模光跳线1根 4.示波器1台 5.850nm光发端机1个 6.ST/PC-FC/PC多模光跳线1根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容 1.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 2.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 3.比较驱动电流的不同对平均光功率和消光比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 A、1550nm数字光发端机平均光功率及消光比测试 1.伪随机码的产生:伪随机码由CPLD下载模块产生,请参看系统简介中的CPLD下载模块。将PCM编译码模块的4.096MH Z时钟信号输出端T661与CPLD下载模块的NRZ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T983连接,NRZ信号输出端T980将产生4M速率24-1位的伪随机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此信号。将此信号与1550nm光发模块输入端T151连接,作为信号源接入1550nm光发端机。 2.用FC-FC光纤跳线将光发端机的输出端1550T与光功率计连接,形成平均光功率测试系统,调整光功率计,使适合测1550nm信号。 3.用K60、K90和K15接通PCM编译码模块、CPLD模块和光发模块的电源。 4.用光功率计测量此时光发端机的光功率,即为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 5.测消光比用数字信号源模块输出的NRZ码作为信号源。用K60接通电源,用用示波器从T504观测此信号,将K511接1、2或2、3可观测到速率的变化,将此信号接到T151,作为伪随机信号接入光发端机。 6.用数字信号源模块的K501、K502、K503将数字信号拨为全“1”,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0”,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0。 7.将P1,P0代入公式2-1式即得1550nm数字光纤传输系统消光比。 B、1310nm数字发端机平均光功率及消光比测试 8.信号源仍用4M速率24-1位的伪随机信号,与1310nm光发模块输入端T101连接。 9.用FC-FC光纤跳线将1310nm光发模块输出端1310T与光功率计连接,形成平均光功率测试系统,调整光功率计,使适合测1310nm信号。 10.将BM1拨至数字,BM2拨至1310nm。 11.接通PCM编译码模块、CPLD模块和1310nm光发模块(用K10)的电源。 12.用万用表在T103和T104监控R110(阻值为1Ω)两端电压,调节电位器W101,使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为额定值25mA。 13.用光功率计测量此时光发端机的光功率,即为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 14.测消光比用数字信号源模块输出的NRZ码作为信号源,请参看系统简介中的数字信号源模块部分。用示波器从T504观测此信号,连接T504与T10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1”,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0”,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0。 15.将P1,P0代入公式2-1式即得1310nm数字光纤传输系统消光比。 16.重复9-15步,调节电位器W101,调节驱动电流大小为下表中数值时,测得的平均光功率及消 光比填入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