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组成
上升支 下降支 锋电位
后电位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超射
(后去级化) (后超级化)
Ap的特点
1. “全或无”;(阈值概念) 2. 不衰减扩布;(幅度和波形) 3. 有不应期 4. 不能总和
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
1. 平行板电容器:细胞膜脂质双层将细胞内外液隔开,类似于平 行板电容器。
2. 膜厚度=6 nm, 较高的介电常数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
3. 细胞膜电学特性:细胞膜具有 ①膜电容Cm : 较大,约1µF/cm2 ②膜电阻Rm: 可变,与通道及转运体数目有关;
Rm倒数即膜电导Gm=带电离子通透性 ③细胞膜通道开放→带电离子跨膜移动→相当于电容器充电或
其精确数值可按Nernst公式计算:
EKR ZlF T n [[K K ]]O i (mV 59)[[.5 K K ]]o il(gm
• 计算值比测定值稍高,主要是静息时有少量Na+内移,抵
消部分K+外移造成的电位差数值。
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
1.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K]out↑→EK负值减小 →RP↓(去极化)
放电→可产生电位差即跨膜电位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Em 因此电学特性可用并联的阻容耦合电路来描述
一、 电紧张电位 electrotonic potential
流向 扩散 衰减 ----电流的流动会导致
膜电位的改变,这种由 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决定 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称 电紧张电位
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