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3.93 KB
- 文档页数:2
黄元御“培中气、重升降”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浅识陈赐慧;花宝金【摘要】黄元御为清代名医,其学术特点以中气升降为主,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与黄氏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浅述黄氏的思想及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黄元御;学术思想;肿瘤【作者】陈赐慧;花宝金【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清代医家黄元御(1705-1758),又名玉璐,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
山东昌邑人。
黄元御碑文评:“先生少负奇才,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
”三十岁时因目疾为庸医误治,使左目失明,悲痛之余,发奋学医,自述[1]“纵观古今医学数百种”,“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声心渺虑,思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道,三载而悟”。
后世医家评述他“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
乾隆曾亲题“妙悟岐黄”赐匾。
学术上推崇黄帝、岐伯、秦越人和张仲景并称“四圣”,因其著作“争光日月”。
黄氏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
主要著作有《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等十一种。
其中尤以《四圣心源》为代表。
黄元御对于肿瘤的治疗著述不多,散见于《四圣心源》劳伤解、鼓胀根原、噎膈根原、积聚根原诸篇。
然其思想对于肿瘤治疗临证颇有助益,试述如下。
1 保护阳气为立命之本黄元御因其年轻时被庸医大剂寒凉药所误而致失明,再加之金元之后“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
”故对“贵阴贱阳”、滥用寒凉之流深恶痛绝。
黄氏宗《素问》“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的学说,并受张景岳“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影响,认为人身立命,阳气为本。
•论著.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出人学说谈升降沉浮药性理论之渊薮杨曙光,王鹏(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12)摘要: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药上的影响,人体h j自然界气机运动的协调统一,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的联系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又丁•升降沉浮的内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气机T I•降出入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机失调则会导致相应的病理病势趋向,提出了治疗州药时遵循平衡升降的原则,初步休现r药物气味厚薄与升降沉浮药性的密切联系《黄帝内经》中的升降理论|丨:是中药升降沉浮药性理论的根本起源,后世歴家和学秆研究发展升降沉浮药性理论,必先追本溯源:关键词:黄帝内经;气机;升降沉浮;药性;气味厚傅基金资助:国家A然科学基金项0(N〇.81673622)Explor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and sinking drug property theory from thetheory of qi movement in H uangdi N eijingY A N G S h u-g u a n g,W A N G P e n g(A n h u 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 h i n a)A 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s about the rising and sinking in Huangdi Neijing w ere systematically s u m m a r i z e dand studied fro m the aspects of the effects of the qi m o v e m e n t o n h u m a n physiology, pathology a n d the medication treatment,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ty of qi m o v e m e n t in h u m a n b o d y and nature, a n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i a n d flavor of thick a n d thinand rising a n d sinking of yin a n d yang. I t is believed that the Huangdi Neijing establish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of qirising a n d sinking property theor>,. I t w a s e x p o u n d e d the qi rising and sinking w a s the basic manifestation of h u m a n physiological funclion, a n d the disorder of qi m o v e m e n t w o u l d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pathological trend. T h e principle of balanced risingand sinking w a s put forward in the treatment a n d medication, w h i c h initially reflect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 et w e e n the qi andflavor of thick a n d thin a n d the rising a n d sinking property theory. T h e s e theories of ascending a n d descending in Huangdi Neijingare the fundamental origin of the rising a n d sinking property theory. Later medical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w h e 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floating and sinking medicine property theory , m u s t first trace to its origin.K e y w o r d s:Huangdi Neijing:Qi m o v e m e n t: Rising a n d sinking; D r u g property; Qi and tlavor of thick and thin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i n a (N o.81673622)中药升降沉浮的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 要组成内容,其理论基础起源于《黄帝内经》的气机 升降学说。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它认为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由人体内部的气机所调配的。
气机升降的顺畅与否,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中医中经常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来治疗各种杂病。
中医认为,气机升降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气机上升、气机下降、气机进入、气机出出去和气机转化。
这些气机的升降都需要通过脾胃运化和肺气调和的协同作用来达到,从而使人体健康。
气机上升主要指的是胃气和气机向上运动,包含口唇转红、呕吐、嗳气、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
治疗这类病症,一般会选用升散郁气、宣透升清的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升阳补中汤、补中益气汤等。
气机下降主要指的是肺气和气机向下运动,包含咳嗽、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痰多等症状。
治疗这类病症,一般会选用降止咳逆、清肺止嗽的方剂,如桑菊饮、小青龙汤、参苓白术散等。
气机进入主要是指空气和营养成分进入人体,包含口渴、口干、欲饮冷饮等症状。
治疗这类病症,一般会选用利咽清热、滋阴润燥的方剂,如麻杏止咳汤、清开灵等。
气机出出去主要是指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包括大小便、汗液等,如口渴喜饮、恶心呕吐、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这类病症,一般会选用通腑泄热、润肠通便的方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金匮肾气丸等。
气机转化又称为“津液代谢”,以水液代谢为主要运动,包括津液过多、过少、无力等症状。
治疗这类病症,一般会选用滋阴润燥、消肿利尿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归脾丸等。
总之,中医气机升降治疗杂病的原则是从五个方面入手,运用不同的方剂针对不同的病症,调节气机的顺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当然,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治疗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理论的临床应用作者:蔡乐婷李平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4年第06期【摘要】元气这一概念始于道家学说,由哲学概念演变而来,后引入医学领域赋予理论内涵。
元气理论初现于《内经》,后世医家对元气理论不断进行充实提高,并以此提出不同疾病的病机。
李平教授基于中医元气理论,认为肿瘤有其独特病因病机,提出肿瘤病机新论,其中元气异常化生是瘤毒形成之根本,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文章对李平教授“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理论之元气溯源及临床应用浅析,并基于元气渊源,结合西医学及临床经验,以图将会进一步推动元气理论的创新研究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元气学说;肿瘤病机;临床应用;医案【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2-0001-04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2.zgmzmjyyzz202412001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bnormal YuanQi Metaplasia and Endogenous Tumor Toxicity”CAI Leting1 LI Ping2*1.Graduate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00,China;2.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00,China;3. Department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On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00,ChinaAbstract:The concept of Qi began in Taoism, evolved from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and was later introduced into the medical field to give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The theory of YuanQi was first appeared in the Internal Classics, and and doctors of later generations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improved the theory of vit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pathogenesis of different diseases.Based on the theory of yuanqi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or Li Ping believes that the tumor has its own uniqu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heory of tumor pathogenesis,among which abnormal YuanQi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umor toxicity, and is used to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raceabi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fessor LiPings theory of “abnormal metaplasia and endogenous tumor toxicity”,based on the origin of the Qi, combined with modern medical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Qi theory.Key words:The Theory of Primary Qi; Tumor Pathogene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dical Case1 中醫元气学说发展与应用“元气”概念首次见于战国道家著作《鹖冠子》,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1]。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理论博大精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治疗杂病的重要心法之一。
气机升降理论是指气机升降运动的规律,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理论指导之一。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医师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气机升降的规律、气机升降与脏腑关系、气机升降与疾病的关系等。
气机升降是指脏腑气的升降运动规律,是中医医师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从中医的角度看,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经络运行、气血运行、形神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
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蕴藏机体精华的重要器官,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脏腑功能活动中,气机的升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主疏泄,气机升发;肺主呼吸,气机降摄;心主血脉,气机升降调节;脾主运化,气机升降协调。
了解气机升降对于掌握脏腑功能运行规律、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气机升降与经络运行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经络是脏腑功能和气血活动的通道,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场所。
气机的升降对经络运行有着直接的调控作用。
气机升降与经络畅通有关,气机升降与经络瘀阻有关。
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可以通过气机升降的理论来调节经络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有许多重要的临床经验。
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气机升降的规律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诊断时,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脉情况,来了解气机升降的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经络运行和气血运行的情况,从而确定病情的性质和轻重。
在治疗时,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经络运行、气血运行等,来改善气机升降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是中医传统理论的核心之一。
气机升降理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机(气血运行的规律)有升有降,升降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疾病,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恢复人体的生命活力,达到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一、气机的升降规律气机的升降规律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有升有降,升降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气机的升降规律涉及到人体内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四肢百骸的运动、新陈代谢的变化等方方面面。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天地相应,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气机的升降也受到阴阳五行的调控。
在人体内,气机的上升主要包括气和血循环、水液代谢、精神活动等方面,而气机的下降则包括排泄、新陈代谢、进食等方面。
气机的升降规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对于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气机升降理论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运用胃肠疾病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如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胃是水谷精气之源,具有宰牲、制气的功能,属于上升的气机。
而肠是水涎脏府,具有传导、化余的功能,属于下降的气机。
对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中医常常运用升降法则,通过调节脏腑的升降功能,恢复其正常活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心脏具有主导气机运行的功能,血液则随着气机的升降而流通输送。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常常通过调节心脏的升降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神经系统疾病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中枢,如头痛、失眠、抑郁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大脑是气机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受到气机升降的调控。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常常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规律,疏通气机的运行通路,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陈顺泰;花宝金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7(32)10
【摘要】李东垣继承先贤理论,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发病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功能为核心,气机升降为主线,甘温除热降阴火为具体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
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强调改善脾胃的功能及气机的升降,与李东垣学说颇有相似之处。
因此,深刻理解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并灵活运用,对肿瘤的防治意义重大。
【总页数】3页(P1821-1823)
【关键词】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肿瘤;中医理论
【作者】陈顺泰;花宝金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05
【相关文献】
1.应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J], 石燕萍;韩俊阁;曾双辉
2.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治疗肿瘤并发萎缩性舌炎效果分析 [J], 刘现军;
3.李东垣阴火理论及升阳散火治法对消渴病治疗启示 [J], 董广通; 魏军平
4.李东垣"补中升阳,潜降阴火"调脾胃的探析 [J], 姜玉玲
5.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炎52例 [J], 何建平;严婉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18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 2024,Vol.17,No.4㊃名医心鉴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4609);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项目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专项(HLCMHPP2023012);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1810,CI2021B0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205)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林枫(硕士研究生)㊁胡越(硕士研究生)],肿瘤科(刘瑞)作者简介:王林枫(1998-),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㊂E⁃mail:wanglinfeng1998@通信作者:刘瑞(1985-),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㊂E⁃mail:drliur @花宝金调气解毒论治癌症相关性抑郁经验王林枫 胡越 刘瑞【摘要】 本文旨在总结花宝金教授运用 调气解毒”思想论治癌症相关性抑郁经验的临证经验㊂认为癌症相关性抑郁以气机升降紊乱为核心机制㊁正气亏虚为其发作的根本原因㊁痰瘀毒积等病理产物留滞为其关键诱因,临证以 顾正气㊁调升降㊁畅情志㊁祛痰瘀㊁解癌毒”为核心治则贯穿治疗全程,共奏 调气解毒”之功,以期为临床治疗癌症相关性抑郁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㊂【关键词】 调气解毒; 癌症相关性抑郁; 气机升降; 中医药; 癌毒; 正气亏虚; 痰瘀毒积; 畅情志【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4.010 癌症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CRD)指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性抑郁状态或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㊁兴趣减退㊁精力不足㊁体力缺乏㊁悲观伤感㊁自罪观念与自杀倾向[1]㊂随着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大量肿瘤患者因躯体㊁心理㊁社会等因素长期遭受癌症相关性抑郁的折磨,一项研究指出:我国临床上癌症相关性抑郁的发病率高达17.5%~95.3%[2]㊂抑郁状态不仅会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加重癌症病情㊂现代医学主要采用以舍曲林和西酞普兰等抗抑郁药物治疗,但具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以及用药禁忌症,限制了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的使用[3]㊂中医药疗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四诊合参,总结癌症相关性抑郁核心病机,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强调中医 气机升降”理论在肿瘤相关性抑郁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花宝金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创新发展提出 调气解毒”思想运用于癌症相关性抑郁的治疗,以 调气”为先㊁ 解毒”为要, 调气”即:顾正气㊁调气的 运动性”(升降出入)㊁调情志之气,而解毒则为除痰瘀胶结之毒[4],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㊂1 花宝金认为该病 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毒积留滞为标” 癌症相关性抑郁属于中医学 郁证”的治疗范畴,具有 因病致郁”的典型特点,因肿瘤疾病不断耗散人体正气的同时影响气血运行,造成气机升降紊乱,正常津血难以化生,滞留为痰瘀湿邪,加重气机紊乱状态,形成恶性循环㊂花宝金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为 正气亏虚为本㊁痰瘀毒积留滞为标”㊂气机升降紊乱则贯彻于疾病的全过程,为该病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㊂1.1 正气亏虚为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根本原因正气即为人体元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以先天肾精为基础,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为补充㊂‘医宗必读㊃积聚“言: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㊂”中医认为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病㊁演变的内在根本因素㊂癌症相关性抑郁作为癌症的并发症,花宝金认为正气亏虚亦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癌症疾病导致相关脏腑受损,加之放化疗的使用,更伤及人体元气,致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其动力来源,逐渐气机不展,郁结于内,发为郁证㊂正如‘脾胃论“言: 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㊂”正气亏虚致使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减弱,出现倦怠㊁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导致患者日常工作与人际交往困难,往往诱发和加重患者的抑郁状态㊂现代临床研究亦证明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以正气亏虚为主要的中医证候[5]㊂王冬梅等[6]通过785例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的体质研究发现,阳虚质㊁气虚质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31.05%㊁16.94%,进一步证明了正气亏虚为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的主要证素㊂1.2 痰瘀毒积交织为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诱因CRD 是脏腑疾病㊁气血失调及情志刺激的共同反映,多起病隐匿而病程漫长㊂花宝金认为患者因对肿瘤疾病的恐惧而长期忧思郁结,气机停滞,气滞则津血不行而渐成痰瘀,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619病久不愈,体内诸多病理因素交杂停留,一方面已成之痰瘀阻碍气机,进一步加剧气郁不舒,另一方面痰瘀日久耗伤正气,津血难以生成,出现心神失养之抑郁表现㊂何志华[7]亦认为痰邪既为肿瘤的致病因素,同时又会导致相关性抑郁情绪的产生, 痰聚阻气㊁气机不畅”为其核心病机,故临床治则应以消痰解郁为主㊂‘金匮要略心典“曰: 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㊂”毒邪贯穿于肿瘤疾病始终,是决定其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8]㊂癌毒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9],亦是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关键诱因㊂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所分泌的白细胞介素㊁CC 趋化因子配体㊁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因子,可通过抑制5⁃羟色胺系统功能㊁诱发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过度激活状态㊁影响神经可塑性的进程等途径导致癌症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发展[10⁃11]㊂此外抗肿瘤治疗期间所采用化疗等手段也会带来众多不良反应,如紫衫类㊁替莫唑胺㊁长春新碱等药物常常引发患者腹胀㊁脱发㊁皮疹㊁便秘㊁呕吐等相关不良反应,药物引发的身体异常改变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下降,诱发患者紧张㊁烦躁㊁焦虑等抑郁症相关情绪[12⁃13]㊂中医将化疗对人体的损伤归为 药毒”范畴,亦是CR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化疗等药物会导致组织损伤,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从而介导抑郁样行为[14]㊂一项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35.2%和44.1%,较化疗前均有明显上升趋势[15]㊂毒邪具有走窜流散的特点,故易与人体有形之痰瘀等病理产物相结,引发相关临床症状,促进癌症相关性抑郁的发生㊂如癌性疼痛可作为身心应激源诱发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16]㊂中医认为其病机为瘀血与毒邪相互搏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障碍而导致 不通则痛”;若其痰毒胶结㊁蒙蔽心神,心主藏神的功能失常则导致患者睡眠障碍,亦可诱发抑郁发作㊂中医学者亦认为痰毒为CRD的重要病理因素,相关CRD临床研究在常规抗肿瘤药的基础上,配合化痰类中药,结果显示中药组汉密尔顿抑郁量得分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盐酸氟西汀组[17]㊂诱发癌症相关性抑郁的不良症状及肿瘤治疗副作用多种多样,但花宝金认为痰瘀毒积为其基本病理要素,故治疗既要调畅情志,又要重视此病 痰瘀毒积交织”的病理特点,辨证处方以取得更好的疗效㊂1.3 气乱于内为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核心机制‘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篇“: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㊂”情志活动实际为人体五脏精气应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气机运动变化[18]㊂多数医家认为 肝郁”为CRD产生的关键因素,往往忽视肿瘤患者机体气机升降变化,花宝金认为肿瘤导致人体五脏精气虚弱,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从而易于产生不良情绪㊂癌症相关痰瘀毒积等病理产物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症状则是不良情绪产生的关键诱因㊂正气虚则气行无力,痰瘀毒积阻滞则气滞不行,最终发为郁证,可见气机升降紊乱为 本虚”与 标实”二者与不良情绪之间关联的纽带,亦为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核心机制㊂情绪因素为影响气机运行的重要要素,‘灵枢㊃师传“云: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㊂”癌症患者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加之经济压力等一系列家庭㊁社会因素,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出现怀疑㊁紧张㊁沮丧㊁压抑等不良情绪,‘素问㊃举痛论篇“言: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㊁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㊂”癌症患者容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情志过极,从而加剧人体气机升降紊乱,在肿瘤患者正气亏虚与痰湿瘀毒互结的病态环境下,促使癌症相关性抑郁疾病的发生㊂花宝金认为气郁为气机升降紊乱的基础,‘金匮勾玄㊃六郁“曰: 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㊂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㊂”气机郁结在内㊁升降失调,并影响到气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该疾病发生与进展㊂张介宾言: 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㊂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㊂”人体精血津液的生化与运行皆以气机升降出入为基础,若气机壅滞则导致精血津液代谢失常,转变为痰瘀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正如‘医贯㊃主客辨疑㊃郁病论“所言: 谓气郁而成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不行而食不消,此六者相因为病者也㊂”六郁逐渐相互为因,更加不利于治疗㊂2 调气为先,解毒为要2.1 顾正气,补脾益肺‘黄帝内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㊂”花教授认为正气亏虚为CRD发作的根本原因,正气亏虚当以补肺脾为要,肺为生气之枢,主司呼吸,纳入自然界之清气;脾为生气之源,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二者合而成为宗气,主宰人体生命运行,故有 脾为元气之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也”之说,二者与人体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㊂‘素问㊃宣明五气篇“言: 精气 并于肺则悲 并于脾则畏㊂”花宝金依据 虚而相并者也”,认为肺脾精气亏虚为发生悲畏等相关抑郁情绪的前提㊂临床中治疗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㊁培土生金,方中黄芪甘温,大补肺脾之气为君药;臣以人参㊁白术㊁甘草三味甘温补中㊁健脾益气;佐以辛甘之当归补血和血;陈皮理气,使药补而不滞;柴胡㊁升麻为脾胃引经之药,兼升提气机㊂如‘本草纲目“言: 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㊁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㊁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㊂”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㊁清阳得升,对改善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的气虚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㊂现代临床研究同样发现补中益气汤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总有效率为86%,是临床治疗CRD安全㊁有效的药物之一[19]㊂2.2 祛痰瘀,解毒抗癌痰瘀毒积阻滞脏腑经络为癌症相关性抑郁的重要致病620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因素,同时形成人体异常的 土壤”环境,加重疾病进展,故花教授在临床治疗上,常在调气基础上加入化痰祛瘀解毒之品,以消除疾病诱因㊂若痰毒偏重,常常顽固难愈,临床表现为多见咳嗽咯痰,胸闷㊁吞咽困难,失眠健忘㊁头重昏蒙等症状,治疗当以解毒化痰,选用半夏厚朴汤㊁瓜蒌薤白半夏汤㊁二陈汤等方剂,并根据肿瘤部位,配以化痰解毒类中药㊂如肺癌常选用山慈菇㊁猫爪草㊁金荞麦等;脑瘤多选用石菖蒲㊁僵蚕㊁郁金等;胃癌多用白术㊁薏苡仁㊁僵蚕等;若瘀毒偏重,临床多表现为疼痛明显㊁入夜痛甚㊁唇甲紫暗等特点,临床常选用丹参饮配以莪术㊁三棱等活血化瘀,并加以全蝎㊁蜈蚣等虫类药逐瘀通络解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 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㊂全蝎其性微毒,转善解毒,消除一切疮疡㊂”临床针对瘀毒应用多取得良好疗效㊂临床研究显示通络解毒类中药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通过提高人体5⁃羟色胺㊁多巴胺水平,从而达到抗抑郁的效果[20]㊂痰瘀毒积等病理产物虽难求速愈,但中医中药能有效抑制气机升降紊乱下的津血代谢失常,改善气机升降紊乱状态,防止癌症相关性抑郁疾病进一步发展㊂2.3 调气机,畅情志,气归于衡肿瘤不断消耗人体正气,气机升降失去动力来源㊁痰瘀毒积阻滞为气机升降紊乱的内因,患者因家庭㊁社会因素导致剧烈情绪变化,五志过极为气机升降紊乱的相关外因㊂内外相合导致气机升降紊乱贯穿于癌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亦是癌症相关性抑郁发作的核心机制㊂ 调升降”为怡情志的重要手段,临床执简驭繁,以调畅气机为核心,升降共制,使气机归于平衡状态㊂‘黄帝内经“云: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㊂”脏腑气机运行失调,亦会产生不良情绪,在治疗中当依据不同脏腑气机运行特点,若患者气陷于下,清阳不升,常常表现为神志萎靡㊁倦怠等,在健脾益肺以补气的基础上,常加入柴胡㊁防风㊁羌活㊁荆芥等风药升提气机;若气机不降反升,当责之肝胃,并以降胃气为要,常以旋覆代赭汤降逆和胃,结合胃喜润恶燥的生理特点,胃津亏虚亦是胃失和降的重要原因,临床常用麦门冬汤加减以养胃津㊁降逆气;若肝气升发太过,临床表现为易怒㊁烦躁的情绪特点,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潜抑肝气;若气滞于内,气机该升不升,应降不降,临床需疏达气机㊁升降共制㊂常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㊁散结消痞以调理脾胃升降;以小柴胡汤㊁四逆散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加减以枢转肝气;以黄连阿胶汤㊁交泰丸等加减以交通心肾,临证灵活加减,协调各脏腑气机升降以复运气机㊂若气滞日久,气有余则化火,临床常选用升降散加减,升降散乃是升降水火气机,消散三焦郁火之良方[21],方中僵蚕㊁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㊁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以调其气机升降为治疗核心,兼去久郁而成之热,以改变三焦气机郁闭的病理状态㊂‘读医随笔“曰: 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㊂”升降与出入互为其枢,临床通过调出入以纠正升降紊乱状态,多取得良好的疗效㊂临床常通过调节癌症相关抑郁患者的二便情况以调整气机出入,若患者二便失禁,下元不固,致使气陷于下焦,花老常以缩泉丸㊁四神丸等温补固摄下焦;若大便秘结,使气机不降反升,当加入枳实㊁厚朴㊁酒大黄之类消导攻积,以恢复正常的气机运行状态㊂‘灵枢㊃本神“曰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㊂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㊂畅情志为治疗癌症相关抑郁疾病的直接手段,患者常常 谈癌色变”,从而诱发抑郁发生㊂故花教授常在诊治过程中往往重视患者就诊时的精神状态,并通过合理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对肿瘤疾病的正确认识,并提倡练习 八段锦㊁太极拳㊁五禽戏”等中医导引之术,通过肢体运动㊁呼吸吐纳与精神调节相结合,以调身㊁调气㊁调心三调合一的方式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㊂同时在药物使用上,加入柴胡㊁茯苓㊁石菖蒲㊁酸枣仁㊁珍珠母㊁郁金㊁香附㊁合欢皮等怡情安神之品以加强 畅情志”疗效㊂李娜等学者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柴胡㊁郁金㊁茯苓等中药含有槲皮素㊁山柰酚㊁柚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㊁白细胞介素6㊁胱天蛋白酶3等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22]㊂3 病案举隅患者,女,51岁,2022年1月年因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显示 右肺上叶肿物3.5cm×3cm,疑似肺癌” 左肺小结节,未测量大小”建议手术治疗㊂2022年2月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右肺上叶切除术,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2022年2月就诊于花教授门诊㊂刻下症见:心理压力大㊁焦虑烦闷㊁情绪低落,自述焦虑抑郁,乏力,咳嗽,白痰量多易咳出,纳呆,眠差,服用抗抑郁药才能入睡,体质量近期下降2kg,舌质红,苔薄黄,脉弦㊂予以中药处方如下:生黄芪80g㊁生白术30g㊁茯苓20g㊁陈皮12g㊁柴胡12g㊁黄芩15g㊁姜半夏9g㊁生石膏先煎45g㊁酸枣仁30g㊁珍珠母先煎30g㊁夜交藤20g㊁前胡12g㊁射干12g㊁煅龙骨先煎30g㊁煅牡蛎先煎30g㊁鸡内金15g㊁炒谷芽15g㊁炒麦芽15g㊁焦山楂15g㊁焦神曲15g㊁党参15g㊁五味子12g㊁麦冬15g㊁石见穿15g㊁猫爪草30g㊁山萸肉15g㊂56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㊂二诊:患者复查胸部CT示:左肺上叶部分实性结节,同前相仿㊂刻下症见:焦虑㊁乏力明显,干咳无痰,食欲差,眠可,二便调,舌质红㊁苔薄白,脉弦㊂予以中药处方如下:生黄芪80g㊁生白术30g㊁茯苓20g㊁陈皮12g㊁柴胡12g㊁黄芩15g㊁姜半夏9g㊁生石膏先煎45g㊁酸枣仁30g㊁珍珠母先煎30g㊁夜交藤20g㊁前胡12g㊁射干12g㊁煅龙骨先煎30g㊁煅牡蛎先煎30g㊁鸡内金15g㊁炒谷芽15g㊁炒麦芽15g㊁焦山楂15g㊁焦神曲15g㊁党参15g㊁五味子12g㊁麦冬15g㊁山萸肉15g㊁金荞麦30g㊁蒲公英30g㊁玄参15g㊁南沙参15g㊁北沙参15g㊂28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㊂三诊:患者自述咽部异物感,心情抑郁较前缓解,心下痞闷,纳眠可,大便偏干,小便调,近期体重稳定,舌质红,苔厚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621白腻,脉沉滑㊂予以中药处方如下:旋覆花15g㊁煅代赭石先煎15g㊁姜半夏9g㊁黄连9g㊁干姜12g㊁制吴茱萸6g㊁乌梅15g㊁枳壳30g㊁姜厚朴16g㊁佩兰15g㊁杏仁10g㊁薏苡仁30g㊁制附子先煎20g㊁败酱草30g㊁柴胡12g㊁黄芩15g㊁龙眼肉15g㊁炒白僵蚕12g㊁蝉蜕12g㊁姜黄12g㊁酒大黄16g㊁苏梗10g㊁连翘15g㊁生甘草15g㊂28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㊂随访至今患者肿瘤及抑郁症状较初诊时明显改善,一般状况良好㊂按 癌症相关性抑郁是在肿瘤发生的基础上,发生一系列的身心变化,医疗中常常因为关注肿瘤自身症状而忽视抑郁的发生,形成 肿瘤 抑郁 肿瘤进展 抑郁加重”的恶性循环,花宝金临床运用 调气解毒”思想治疗CRD,临床疗效显著㊂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肺癌术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首诊患者术后正气亏虚之象明显,故治疗以顾正气为基础,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益肺脾之气;患者焦虑烦闷㊁情绪低落,纳呆呈 默默不欲饮食”状态,以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㊁枢转气机,并佐以珍珠母㊁酸枣仁㊁鸡内金㊁炒麦芽等安神消食之品以改善患者纳眠状况;患者肺癌术后加用石见穿㊁猫爪草等解毒抗癌之品以肃清余毒㊂二诊,患者因担心结节转癌风险,焦虑抑郁加重,干咳明显,故在调气解毒治则基础上增添金荞麦㊁蒲公英㊁玄参㊁南沙参㊁北沙参等清热养阴之品,并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变化,以减轻患者抑郁症状㊂三诊,患者正气渐复,抑郁症状减轻,以咽部异物感㊁心下痞闷为主诉,辨证为痰气郁结肺胃,故以调理气机升降为主兼以化痰除湿㊂患者咽中异物感为痰毒停于咽喉,选用半夏厚朴汤㊁旋覆代赭汤加减以降逆化痰㊁行气散结;患者心下痞闷为气机郁滞㊁升降失调,故选用半夏泻心汤㊁升降散㊁左金丸等恢复脏腑生理升降特性之方剂,以改善临床症状;患者舌苔白厚腻,寒湿之象偏重,故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散寒祛湿,诸方合用,以顾正气㊁调升降㊁祛痰瘀㊁解癌毒为治疗原则,共奏 调气解毒”之功㊂治疗全程以补益正气为基础兼以调达舒畅气机,佐以少量化痰祛湿解毒之品,随访至今患者预后良好,为癌症相关性抑郁疾病临床用药和治疗原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㊂参考文献[1]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肿瘤相关抑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12⁃17.[2] 燕晓茹,陈恂,张培彤.近十年癌性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中医杂志,2018,59(19):1694⁃1698.[3] Pitman A,Suleman S,Hyde N,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patients with cancer[J].BMJ,2018,25(361):1415.[4] 郑红刚,侯炜,花宝金.调气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及其在肿瘤防治中的实践[J].中医杂志,2022,63(21):2023⁃2028,2036. [5] 肖彬.乳腺癌抑郁症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6] 王冬梅,庞瑞,杨亮亮,等.恶性肿瘤合并抑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238⁃241,246.[7] 何志华.白龙解郁颗粒对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疗效[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8] 廖文豪,牟钰,赵茂源,等.基于毒邪致病理论治疗肿瘤疾病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5):1413⁃1419. [9] 郑红刚,侯炜,花宝金.调气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及其在肿瘤防治中的实践[J].中医杂志,2022,63(21):2023⁃2028,2036. [10] 傅维达,陈梦娇,郭贵龙,等.肿瘤微环境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9):553⁃556. [11] 卞合涛,王高华,肖玲,等.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炎性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0,20(3):153⁃156.[12] Ibrahim E Y,Domenicano I,Nyhan K,et al.Cognitive effects and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taxane⁃based chemotherapy in breastcancer survivors:A meta⁃analysis[J].Front Oncol,2021,11:642382.[13] Egeland M,Guinaudie C,Du Preez A,et al.Depletion of adultneurogenesis using the chemotherapy drug temozolomide in miceinduces behavioural and biological changes relevant to depression[J].Transl Psychiatry,2017,7(4):e1101.[14] 曾九僧,纪雅菲,方洋,等.NLRP3炎症小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1,52(11):3418⁃3428.[15] LAN B,LV D,YANG M,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qualityof life in Chinese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roughoutchemotherapy[J].J Nati Cancer Cent,2022,2(3):155⁃161.[16] 王冬梅,庞瑞.恶性肿瘤合并抑郁患者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4):2725⁃2729. [17] 车勇,范宗湣,张琦君.化痰导解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30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65⁃1566. [18] 严冬,张丽.从 气”论肝主疏泄与情志病之间的作用机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2):1⁃3. [19] 王锦丽,武艳敏.补中益气汤对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6):29. [20] 程海波,吴勉华,沈卫星,等.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371⁃4374.[21] 顾然,于河,张嘉鑫,等.升降散证治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897⁃2900.[22] 李娜,周伶,万子璇,等.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的挖掘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4):975⁃983.(收稿日期:2023⁃09⁃19)(本文编辑:王馨瑶)。
基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虚劳证治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的“中气升降”理论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主要学术思想,认为“中气升降”对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脏腑的虚损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
基于“中气升降”理论,本文探讨其对临床虚劳证治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The famous TCM doctor,HUANG Yuan-yu,proposed the theory of “rise and fall of middle qi”,which was a main academic ideolog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He believed that “rise and fall of middle q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qi-blood and yin-yang and normal operation of five zang viscera. He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re w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ptive diseases and function damage of other viscera caused by imbalance of middle qi.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ise and fall of middle qi”,this article discussed its guiding func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consumptive diseases,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HUANG Yuan-yu;Si Sheng Xin Yuan;rise and fall of middle qi;consumptive diseases黄元御(1705-1758年),名玉璐,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著名医家,出身名门世家,少时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然而立之年因患目疾,为庸医所误,致左目失明,断送仕途,遂发愤习医,尤专歧黄之术,如此十载,医名大著,乾隆赞之“妙悟岐黄”。
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1T16:57:5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汪莉杨桂华丁金芝[导读]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
汪莉杨桂华丁金芝
(辽宁省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16000)
【摘要】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尤其在中医学中,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更是讲究。
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清代著名医者黄元御在此颇有研究,现本文就根据黄元御的升降中医理论为根本对肿瘤治疗进行研究。
【关键词】气机升降肿瘤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56-01 一、保护阳气
阳气旺盛,则化生阴精,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
阳气旺盛,生机振奋,神安体健,则百病不染。
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则百病皆作。
黄氏认为:“阳性动而阴性止,动则运而止则郁;阳盛而生病者千百之一,阴盛而生病者尽人皆是”;“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
基于这种崇阳的思想,黄氏临证多从阳衰、水寒、土湿、木郁而立论,治疗从扶阳抑阴入手,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擅用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
《四圣心源》载方140首,其中107方用甘草,78方用茯苓,70方用桂枝,39方用干姜。
肿瘤的发病目前多基于“内虚”学说。
如张景岳认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其内虚分阴虚和阳虚,然临床多见阳虚之证。
如孙秉严即认为肿瘤发病时内虚以阳虚寒凝为主,并通过甲印、腮印、舌印验之临床,用药多以温阳散寒之品。
李可临证亦多用附子等大热之品,以去除体内沉寒固疴。
从临床治疗来看,除却放疗,因外来热毒之邪损伤人体,多表现为阴虚热毒症状之外,手术、化疗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为人体元气的损害,尤其以脾肾之气损害多见,故而多见阳虚症状。
临床治疗肿瘤时,需注意时时不忘顾护脾肾之阳气,辨证加用附子、干姜、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温补脾肾阳气之品。
另外,黄氏注重阳气取其“动”的特点,认为阳气的周流非常重要,临证不以大热之品纯补,而注意运化阳气,阳气化则不壅,故能温煦振奋、行气利水,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气血升降
古代对于肿瘤的认识以“积聚”为主。
黄氏认为:“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
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并且从中气升降的角度阐述积聚产生的原因“溯其原本,总原于土。
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
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
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
积聚之病,不过气血…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
”具体到肿瘤的产生,类似于肝癌的“鼓胀”,黄氏认为“中气之败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
湿土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
”对于“噎膈”,黄氏认为“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
”而且因上窍不开“雾气堙瘀,化生痰涎”出现呕吐涎沫的症状。
对于类似于胃癌的“反胃”,认为主因“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
”对于积聚产生的下寒而上热的病机,认为“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
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
”颇似肿瘤病人临床常见的癌性发热。
而对于积聚的治疗,黄氏认为“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并且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
临床除应用扶正培本之法补虚培元之外,多兼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解毒攻下之法。
脾胃为生痰之源,因此燥湿化痰之本在于脾胃的调治,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则痰湿自除。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在临床上目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根源多因气滞血瘀,即黄氏所谓的气血升降失调,瘀滞而成。
而解毒攻下法多用清热解毒,通腑泄下之法,主要以降为主。
因此,根据黄氏的理论,立定中土,以气血升降为主线,灵活应用扶正、解毒、祛痰、化瘀之法,即可使中气轮转,四维周流,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达到减轻病症甚至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崇阳温补
黄氏因受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及中气升降学说的运用,临证处方多以崇阳温补为主。
其书中根据自己的学说自创方剂多首,用药多以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等为主。
而且黄氏对于药性的理解,也以自己构建的中气为主的脏腑气机运动理论为基础,将药物分为土、木、金、水火四类,从而在理法方药上保持一致。
如黄氏将甘草放于诸药之首,将其功效总结为:“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并进一步指出“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
”而且认为前人谓呕家和中满者忌甘草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附子的论述,黄氏认为其“沉重下生,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
也是从中气为主的角度,认为附子温脾,待脾气温则水火自然交融,可治水火不交之病。
在积聚相关病症的治疗中。
黄氏对“噎膈”的治疗,认为“庸工以为阴虚燥旺,用地黄、牛乳滋润之药。
更可诛者,至用大黄,噎病之人,百不一生。
尚可寿及一年者,若服汤药,则数月死矣。
”自创苓桂半夏汤,方用茯苓、泽泻、甘草、桂枝三钱、半夏、干姜、生姜、芍药。
对于“反胃”,则以姜苓半夏汤补中降逆而润肠燥,方用人参、半夏、干姜、茯苓及白蜜。
临床所见,晚期肿瘤患者及手术、化疗后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偏溏这类脾虚湿盛的证候,临证以四君子汤或理中汤加减,每每获效。
而黄氏所创各种方剂,亦以温中燥土为主,对于此类脾虚湿盛的证候,理法方药均颇为符合。
四、结语
黄氏中气升降学说,从生理、病理、治则及遣方用药均以此为核心,疗效显著。
因其注重扶阳抑阴,如用之不当,则易导致虚火上炎,不符合中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法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所诟病。
然而目前清热解毒寒凉之药大行其道,尤其在肿瘤的治疗中,解毒抗癌之品多为大寒大凉,极易损伤人体阳气。
另外,西医手术、化疗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其临床副作用亦多表现为阳虚症状。
因此,临床辨证应用其学说,可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孙其新.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J].中医药通报,2010.
[3]高长玉,杜鹃,王秀珍,等.黄元御扶阳抑阴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药信息,2011.
[4]陈润花,张海鹏.黄元御药性理论述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