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 格式:docx
- 大小:8.83 KB
- 文档页数:4
语言的运用之口语交际一、知识梳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
中考语文试卷出现的口语交际题大多比较切合初中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考生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题型,灵活的、有创意地进行解答。
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在文明和谐中进行人际交流,必须明确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如下:(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感召力。
(8)能准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题从考查形式分主要有:(1)选择题一是特定情境中的表达,即要求考生将特定情境下的说话,从四种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项;二是不同情境的不同表达,即四种情境四种选择,各项之间无可比性,须经过判断、揣摩、分析、比较,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2)表述题(简答题)就是指所给的听说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设置的情景表述与特定的情景、对象相吻合的内容。
(3)修改题就是针对说话中的毛病(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对象、不得体等),要求考生指出并加以改正。
其要求具体,错误明显,易于修改订正。
“口语交际”今后的考查,设题会逐渐地由简单对话式向综合性转变,注重多角度、多层面考查。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的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或对某问题进行评价。
小升初口语交际含答案口语交际知识梳理1.交际对象口语交际有明确的交际对象,(一般来说,听你说话的人就是你的交际对象),正因为如此,说话时就必须考虑到交际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地位,甚至是他的性格、爱好、职业等,争取做到说话因人而异,大家都能够接受,甚至是爱听你说话。
只有做到别人爱听、愿意听你说话,你的交际才能获得成功。
2.交际场合场合就是说话的环境,包括工作场合、休闲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合不同,说的话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场合乱说话或许就会把事情办糟。
3.表达方式和技巧(1)态度要真诚。
当你提醒别人或评价某人、某事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千万不要口是心非,让人感到你很虚伪,那样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2)语言文明得体。
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常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坚决不说脏话、粗话,这是你交际成功的前提。
(3)学会委婉拒绝。
当你遇到从道理上讲必需拒绝,而从感情来看又一时拉不下情面去拒绝的事情时,你应学会委婉地加以拒绝,力图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伤情面。
(4)学会否定、反驳对方。
当你需要当面否定、驳斥对方的观点、立场时,要争取做到既指出对方的错误,驳斥对方的观点,又不失礼貌与关切,最好使对方心服口服。
4.口语交际的解答准则。
(1)言之有“礼”。
“礼”即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得体的用语。
(2)言之有“物”。
“物”即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混不清言语,话语应力求清楚、明白、简洁。
(3)言之有“序”。
“序”即顺序,说话有合理的顺序,不颠倒混乱,要注意事物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
“节”即简明,答题时要满足试题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典例分析:【例1】小升初考试临近,XXX想在紧张的复之余去打篮球放松一下,妈妈着急地说:“马上要小升初考试了,你怎么还去打球?”在这种情况下,高明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口语交际辩论一、课标要求: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点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教材分析:《辩论》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一篇口语交际。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大到联合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争端,小到学习、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端,都可能涉及辩论。
引领学生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通过收集材料并进行梳理归纳和标记,在辩论中找到对方漏洞进行反驳,提高倾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明辨辩论的含义,了解辩论的原则和技巧,遵守辩论的规则,能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
2.通过周密详细的准备,组织一场辩论赛,动员全体同学参加。
3.通过活动,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四、评价任务:引领学生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通过收集材料并进行梳理归纳和标记,在辩论中找到对方漏洞进行反驳,提高倾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历史上很多有智慧的人,都是口才好,能言善辩的人,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业,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
在当今社会,辩才更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联合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争端,小到在日常生活问题的分歧,都可能有辩论。
请你也走上辩论台,体验一下“辩才无碍”的感觉吧。
(板书课题)二、概念解读: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注重口语交际促进社会和谐【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养成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说话要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言简意赅,条理分明。
要讲修养,不能伤害他人的人格和心灵。
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善意的“谎言”。
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倾听,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只有这样注重口语交际,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口语交际文明礼貌对象场合学会倾听社会和谐学习语文,老师只教学生识字、释词、阅读、写作是远远不够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四个部分。
初中语文课本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学完后,都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可见,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口语交际,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会说话,说好话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多的表现在口语上。
口语表达不同于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可以修改后再与他人进行交流。
口语表达稍有不慎,就会覆水难收。
让人产生误解,发生分歧,引起矛盾冲突。
俗话说:“祸从口出。
”因此,只有注重口语交际,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从小抓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抓起,从文明礼貌用语抓起。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对父母讲话,还是对老师讲话、对长辈讲话,都是你前他后的。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您”这个字,那对他人的尊敬就无从说起了,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礼貌。
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校园内就要多处张贴文明礼貌用语宣传牌。
要让“您好!您早!老师好!没事!对不起!请原谅!谢谢!再见!……”等用语学生随处都看得到。
要让这些用语深入到学生的骨髓当中。
要求学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使用文明用语,礼貌用语。
使之成为一种制度。
这样就会减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要形成文明礼貌用语的风气,老师理所当然就要垂先垂范,在语言和行动上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其中核心内容是什么?口语交际能基本要求有:第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而得体。
第二,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第三,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第四,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第五,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六,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第七,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知识、思维、性格、人文关怀、组织才干等方面,是智慧的反映。
口语交际涉及的诸方面问题,首先是尊重人、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问题,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密切注意。
口语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是“交际”,脱离“交际”的谈话充其量是一种自我表达。
2. 具体分析本地本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状况,然后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课中的师生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交际者之间、不同发言者之间的语言有内在的联系。
遗憾的是,现在,这种内在的联系大都通过老师来实现。
如,在一些独白性的话题中,学生讲述完毕,老师就会提出:“有谁想向他提问题?”有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又会转回讲述者:“你怎么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一切交际的因素都要在老师这里进行中转。
事实上,这样的交际状态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实际的交际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尽量不要当“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
如,学生讲述以后,可以自己请同学提出问题,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完全可以让这种交际模式成为惯例,成为班级交际常规。
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讲述》交际指导及范例【交际指导】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氛围。
首先要明确是讲给什么人听的。
讲述的对象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
这就是说,讲述要有针对性,要有听众意识。
比如,对同学讲述你自己的故事,就要像平时跟他们说话那样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更不要拿腔拿调;对师长讲述一件事,要态度诚恳,注意礼貌用语。
此外,要注意讲述时的场合、氛围。
一方面,讲述者要注意讲话场合、听者情绪等因素。
例如,在朋友聊天、课堂交流和全校集会等不同场合讲述“诚信的故事”,选取的内容就可以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讲述者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营造有利于自己讲述的氛围,如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简单的道具等。
2.讲述时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讲述之前通常会有准备的时间,哪怕时间很短,也要充分利用。
先想好你讲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就不会散乱;讲述条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这里说的条理,既指事情的脉络和因果,也指讲述的层次和步骤。
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的“序”。
另外,注意讲述要简洁,避免繁复冗长。
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要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
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以免造成不解或引来误解。
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顿、语速、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交际范例】我经历过的一件事我童年的闸子中,有许许多多和事情呈现在我眼前,有些事已变模糊;有些却已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就挑一件事来告诉大家吧!记得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北风凛冽。
我和我的好朋友许家铃在我奶奶家讨论一道奥数题。
我们争一身是胆面红耳赤,却没有吵出结果来。
我倔强地说:“本来就是这样做的嘛!”她的犟脾气上来了:“不对不对!”然后,我们越吵越凶,就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我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懊恼,后悔地想:我真是太不应该了,应该听听她的解题思路再做打算,唉!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如果我向她道歉的话,她肯定瞧不起我,但是,我不和她道歉的话,心里就会难过。
口语交际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一个小朋友向老大爷问路,由于说话不得体,闹了笑话;还有一个小朋友向别人请教问题,因为说话不得体,结果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讨了个没趣。
同学们,说话得体,是文明的表现,是有素养的体现;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交际的需要。
因此,大家在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使用不同的交际手段。
一起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杨德伦老师给大家的温馨提示吧!
(淘淘)
口语交际要注意对象,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如:和同学、好友交谈,就需自然平和、坦诚真挚、淳朴实在,不应装腔拿调、虚虚假假、咬文嚼字;而和长辈、老师说话,就需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虚心请教,不应扭捏作态、语言粗俗、不懂装懂。
和熟悉或非常要好的人交谈,就需真诚直率、推心置腹,不应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而和陌生或久未相见的人说话,就需谦虚、客气、谈吐得体,不应高傲、卖弄、盛气凌人。
和性格开朗的人交谈,就需直言、中肯,不应含糊其词、拐弯抹角;而和性格内向的人说话,就需委婉、含蓄,不应话锋犀利、咄咄逼人。
和善于说话、爱说好说的人交谈,就需认真倾听、寻找话题、广泛沟通,不应心猿意马、厌烦回避、堵塞话头;而和惜言如金、少言
寡语的人说话,就需直截了当、简明扼要,不应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口语交际要注意场合,就是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
如:在家,就应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人小孩儿都能够听懂的话;而在公共场合,就该练习说标准的普通话。
在娱乐的场合,说话就应幽默、活泼;而在庄重、严肃的场合,语言就该规范、标准。
在私下场合,说话时就应目视对方、放缓语速、控制声调;而在大庭广众场合,说话时就该眼观全体、语速适当、声音洪亮.........
在口语交际时,怎样做到既看对象又注意场合呢?方法就是加强锻炼,不断积累与人进行口语交流的经验。
[交际场景]
一天,钢琴演奏家、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刚住进一家德国小旅店,就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也住在这里,并要在这个城市举办钢琴演奏会。
可他清楚地知道,眼下自己并没有学生住在这个城市,更别说开什么演奏会了。
这天傍晚,李斯特顺着琴声,来到一个房间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
门开了,走出一个脸色苍白的姑娘。
“我是李斯特。
”他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你了。
”“啊?我……我……”姑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
“告诉我是怎回事,好吗?”李斯特温和
地说。
听了姑娘的遭遇,李斯特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认真指导,坐下来亲自为她弹奏,还收她当学生,并主动提出要参加她的演奏会。
第二天,师生同台献艺,姑娘发挥得很出色。
演出结束,观众一片欢呼,将一束束鲜花送到舞台上。
姑娘捧起一束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李斯特也把一束郁金香送给了姑娘,并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
你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的行列。
”姑娘红着脸笑了。
[交际一点通]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相信大家一定会从这个故事中,深刻感受到“钢琴之王”李斯特善解人意,真诚帮助身处困境者的崇高人格魅力。
他登门寻找冒充自己学生的人,去了解事情原委,当见到对方竟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姑娘时,不是张口责备、大发雷霆,而是先微笑着介绍自己,再十分客气地向对方询问。
正因李斯特这样和蔼亲切、平易近人,才使那个紧张不安、羞愧难当的姑娘讲出了自己的困境和遭遇。
在师生同台献艺,让当时流传的猜疑不攻自破,姑娘首演大获成功之后,李斯特不是居功自傲,板起面孔、严肃说教,而是带着由衷的微笑,向姑娘表示诚心的祝贺,并以十分幽默的语言,在热情鼓励的同时,给予对方含蓄委婉、能够承受的善意批评。
正因如此,那个
姑娘才红着脸笑了。
—I
—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就是提醒我们在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时,务必注意对象和场合。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