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11
试卷第1页,共5页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召开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争端,化解矛盾,协调国家利益常见的手段和方式。对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国际会议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对德和约
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约场景
1945年美苏主导下的雅尔塔会议
A.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召开 B.都为建立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C.都为了解决战争带来的危机 D.都反映了人类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2.历史是基于时空坐标上的人类活动,历史事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按逻辑关系推导,下列与二战有关的历史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②日本签署投降书③诺曼底登陆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A.①③②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3.二战的相关史实中,对于今天国际关系最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是( )
A.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设计知识简图也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如图反映的是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A B.B C.C D.D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人类正义,结成最广泛的战时同盟。该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签署了( )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6.“它终于使美国从传统的孤立主义羁绊中挣脱出来,使美国暂时停止了党派之争,而将怒火汇合成一个强音——参战!把炸弹扔到东京去!”引文中的“它”指的是
试卷第2页,共5页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7.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的总结,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二战的导火线是九一八事变
B.两次发起国都有德国,一战德国加入协约国,二战加入轴心国
C.一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中国作为二战的亚洲战场,正面战场抗战有平型关捷、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
8.根据下图可知,国际贸易出现1913-1950年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各国坚守贸易保护主义
C.民族民主运功的高涨 D.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
9.某同学在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时,记录了以下知识要点,你觉得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大战的转折点
10.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从全面爆发到扩大,到进一步扩大,终于让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与以上环节相对应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德军进攻法国——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
B.德国闪击波兰——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
C.慕尼黑阴谋——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柏林战役
D.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试卷第3页,共5页 11.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相(如图)。这一变化是因为( )
A.德国在二战开始时军事上受挫 B.德国在苏德战场遭遇重大打击
C.德国在诺曼底遭遇重大的失利 D.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彻底地打败
12.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论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二战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③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④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等
⑤二战启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3.雅尔塔会议讨论了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说明此次会议
A.巩固了美国霸主地位 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基本安排了战后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1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指出:“苏联胜利的真正根基在于苏联主要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大俄罗斯民族总是红军的核心,苏联政府在危急关头求助于他们。事实上,苏联官方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命名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确实恰如其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对二战的命名富有创见
B.法西斯的入侵激发了苏联的民族主义
C.苏联红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D.苏联社会主义优越
15.“从1944年6月6日到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军车。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古利海峡。”这次军事行动
A.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B.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
C.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D.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二、综合题
试卷第4页,共5页 16.【世界战争与向往和平】
材料一
图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图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1)观察图1,指出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观察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德国疆界变化和俄国国名变化相关的事件。(一战这一事件除外)。材料二 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在对苏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人,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多万人……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举一例史实并予以说明。
材料三 欧洲在二战后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年至1985年间,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了独立,这些国家的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材料四 1941年10月,一名11岁的苏联男孩带着两个小包,独自一人从莫斯科出发,20多天后,抵达苏联大后方亲戚家。他本应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续写材料中省略的内容。(续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符合史实,表达出男孩的心愿)。
17.近代以来,各国在历史发展的危机中抓住机遇,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下的革命】
试卷第5页,共5页 材料一 在164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同盟反对君主制度,反对封建贵族和反对占统治的教会。在1789年,资产阶级和人民结成了同盟反对君主制度、贵族和占统治地位的教会。……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仅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使“新社会的政治制度”逐渐形成。法国“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分析两次革命产生的共同影响。
【危机下的改革】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0年后,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
【危机下的合作】
材料三 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美两国“联合作战”得以实现的标志。分析美国承认中国为“主要大国”的根本原因。并写出“战后组织”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请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为主题拟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图一二的会议建立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图三建立了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因此都为建立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这些会议并不能体现平等协商,排除A项;巴黎和会是为了处置战败的德国,并不是为了解决危机,排除C项;会议并不能体现人类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雅尔塔会议召开在1945年2月;②日本签署投降书在1945年9与2日;③诺曼底登陆成功在1944年;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在1942年。所以历史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①②,D项正确;ABC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D项。
3.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因此对于今天的国际关系最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团结起来应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机,C项正确;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日本偷袭珍珠港都属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不符合统一,排除AB项;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虽然是苏德战场以及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但对于今天的国际关系不是最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1945年2月美苏英召开雅尔塔会议,主要是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主要内容:有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战后德国有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③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D项正确;ABC项会议都的内容都没有涉及到联合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该同盟是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C项正确;《九国公约》是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排除A项;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排除B项;1943年底,中美英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