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亚非拉的奋起 文字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的奋起》复习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的奋起》复习资料1、亚非拉独立与振兴历史进程表:详见《初中历史导学与训练》P38《复习指导》表格2、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认识: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
影响印巴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既有该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宗教对立问题,更有英国在被迫结束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用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后患,特别是“分而治之”政策所带来的克什米尔领土之争问题。
印巴之争不仅是南亚地区安宁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影响到世界的安宁。
建议:(1)巴以双方的和平解决;(2)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3、联系现实:印度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存在哪些问题?而作为邻邦的中国,我们国家与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哪些相似之处的困难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主要成就: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在计算机和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成绩斐然。
存在问题: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巴关系紧张等。
相似之处:中国与印度一样,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粮食,土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
启示:人口盲目增长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各国情况不一,原因有异,但从总体上看有何相似之处?相似之处:(1)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政治前提;(2)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蓝图;(3)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等。
初三历史亚非拉的奋起知识点:亚非拉的奋起亚非拉的奋起一、印度独立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4.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6年)。
2.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历史备考知识推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匈牙利改革1.匈牙利事2.匈牙利改革(1)措施:政治(略)、经济(略)(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1.原因:(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
(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鲁教版九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亚非拉的奋起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讲授新课: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组织学生讨论。
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并发起不结盟运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4)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
(5)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新加坡和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亚非拉的奋起大地二中张清泉拓展阅读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菲律宾:1944年美军重新占领菲律宾。
1945年,马尼拉爆发了有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示威,要求独立。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缅甸:1945年英军重返缅甸,恢复了殖民统治。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袖昂山,力图通过与英国谈判争取独立。
但独立未成,昂山等被害,激起群众更大的反英运动。
英国迫于形势,将政权移交给缅甸资产阶级。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
斯里兰卡:曾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
1948年获得独立。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对两地的统治,并于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立单独的“直辖殖民地”。
在人民反英斗争的压力下,英国于1955年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
1957年8月,马来亚宣告独立。
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5年成立共和国。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竞赛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巴两国都在秘密研制核武器,进行秘密核试验。
1998年以后,为了巩固其地区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印度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为借口,走上了公开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5月11日和13日的48小时内,印度在其西部沙漠拉贾斯坦邦的博克兰地区,连续进行了五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的核试验严重威胁了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国内公正舆论也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要求总理瓦杰帕伊辞职的呼声很高。
针对印度的行为,南亚次大陆另一个地区大国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决定以牙还牙。
5月28日下午。
巴基斯坦在西南部俾路支省查盖地区的拉斯山试验基地也同样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
30日上午,巴基斯坦在同一地区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根据巴基斯坦的官方声明,前五次试验相当于4万吨级的当量,其中一次爆炸有3万至3.5万吨级当量,其余四次都比较小。
印巴两国的核竞赛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不安,6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公报,谴责印巴核试验,呼吁两国立即无条件地签署或加入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强调不承认印巴两国的核国家地位。
尼赫鲁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Javāharlāl Nehrū,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
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
尼赫鲁的总理职位由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1904-1966)继任。
他的名贾瓦哈拉尔(Javāharlāl)是波斯语中“红宝石”的意思,姓尼赫鲁的原因则是因为祖先受莫卧尔皇帝垂青赐予其祖先居所在运河而搬迁到运河边,因而改名,所以尼赫鲁代表“运河”之意。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从字面上翻译中文意为运河的红宝石。
尼赫鲁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被甘地信任而得以成为他的继任者。
尼赫鲁终其一生都是费边主义的倡导者。
印度独立后,为了解决贫穷问题,尼赫鲁一直重视公共部门的表现,使得他的经济政策充满社会主义色彩。
1。
亚非拉的奋起
拓展阅读
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
菲律宾:1944年美军重新占领菲律宾。
1945年,马尼拉爆发了有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示威,要求独立。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缅甸:1945年英军重返缅甸,恢复了殖民统治。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袖昂山,力图通过与英国谈判争取独立。
但独立未成,昂山等被害,激起群众更大的反英运动。
英国迫于形势,将政权移交给缅甸资产阶级。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
斯里兰卡:曾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
1948年获得独立。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对两地的统治,并于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立单独的“直辖殖民地”。
在人民反英斗争的压力下,英国于1955年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
1957年8月,马来亚宣告独立。
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5年成立共和国。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竞赛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巴两国都在秘密研制核武器,进行秘密核试验。
1998年以后,为了巩固其地区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印度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为借口,走上了公开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5月11日和13日的48小时内,印度在其西部沙漠拉贾斯坦邦的博克兰地区,连续进行了五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的核试验严重威胁了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国内公正舆论也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要求总理瓦杰帕伊辞职的呼声很高。
针对印度的行为,南亚次大陆另一个地区大国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决定以牙还牙。
5月28日下午。
巴基斯坦在西南部俾路支省查盖地区的拉斯山试验基地也同样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
30日上午,巴基斯坦在同一地区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根据巴基斯坦的官方声明,前五次试验相当于4万吨级的当量,其中一次爆炸有3万至3.5万吨级当量,其余四次都比较小。
印巴两国的核竞赛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不安,6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公报,谴责印巴核试验,呼吁两国立即无条件地签署或加入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强调不承认印巴两国的核国家地位。
6月9日,八国核裁军会议提出新倡议,要求印巴加入核不扩散和禁止核试验条约。
巴基斯坦首先表示对五大国公报欢迎,度先是拒绝,后来表示愿意在1999年加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据西方一些机构估计,印度目前拥有的钚可以制造大约70~90枚原子弹,巴基斯坦也有可以用于制造10枚原子弹的铀。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竞赛;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