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4.91 KB
- 文档页数:3
小麦DUS测试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分析作者:李群颜廷进张文兰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08期摘要:为了解小麦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及变化趋势,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77个小麦DUS测试品种及近似品种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结果表明,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中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在三个位点上共检测出12个变异类型,发现共有17个不同的亚基组合类型。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其中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DUS测试;品质中图分类号:S512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025-04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自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小麦新品种参加品种的特异性(D)、一致性(U)和稳定性(S)测试。
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授权的重要前提条件。
高分子量谷蛋白是小麦胚乳储藏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与小麦烘烤品质关系及其遗传变异小麦遗传演化与群体分化的研究[2~。
而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普通小麦》[1]的规定,高分子量14]谷蛋白亚基(HMW-GS)是在必测性状不能区别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时,仍需进一步测试而选用的性状。
因此该性状主要用于测定品种的特异性。
本文结合小麦DUS测试工作,对一批小麦申请品种和相应近似品种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鉴定和数据分析,除为申请品种的特异性测试提供依据外,也为掌握目前小麦新品种的品质状况变化趋势、合理利用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8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下达的小麦品种177个,包括申请品种79个(A),近似品种98个(B、C、D),主要为黄淮海地区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HMW-GS鉴定的对照品种为中国春(Null,7+8,2+12)、钱尼(2*,7+9,5+10)、4072(1,13+16,5+10)、烟优361(1,17+18,5+10),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研究室提供。
行业文档HEREDITAS (Beijing) 2008年1月,30(1): 123―126 ISSN 0253-9772 技术与方法收稿日期: 2007−08−01; 修回日期: 2007−10−10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2CB111301)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 2006AA10Z1B2)[Supported b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and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作者简介: 纪军(1968−), 男, 山东莒南人, 在职博士, 研究方向:小麦遗传育种。
Tel**************;E-mail:******************通讯作者: 张爱民(1957−), 男, 河北磁县人,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小麦分子育种。
Tel*************;E-mail:amzhang@DOI: 10.3724/SP.J.1005.2008.00123一种小麦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提取方法纪军1,2, 刘冬成2, 王静1, 李俊明1, 张爱民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 050021;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摘要: 用7.5%的异丙醇和0.3 mol/L 的NaI 去除醇溶蛋白和其他单体蛋白, 以二硫苏糖醇(DTT)为强还原剂, 以4-乙烯基吡啶(VP)保护巯基, 防止其重新氧化。
在25%的异丙醇和0.04 mol/L 的Tris-HCl(pH=8.0)缓冲液中提取小麦总麦谷蛋白亚基、在4%浓缩胶和13%分离胶的不连续分离体系中进行SDS-PAGE 电泳, 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对麦谷蛋白亚基电泳的影响, 且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的提取分离一步完成, 更重要的是, 利用该方法提取出的HMW-GS 和LMW-GS 在电泳分析中, 具有高的分辨率, 可以有效区分各电泳谱带,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许永财;相吉山【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24)006【摘要】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青海省不同来源114个小麦品种(系)品质得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等位基因不同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品种和当地培育品系亚基组成多于其他品种,而当地培育品系的分布最均匀;在A1位点上N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在D1位点上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有25种亚基组合,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和当地培育的小麦品系亚基组合类型明显多于其他品种,(N,7+8,2+12)组合的出现频率最高;品质平均得分当地培育品系最高(6.40).【总页数】5页(P8-12)【作者】许永财;相吉山【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相关文献】1.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和分子标记分析[J], 王静;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张会云;马红勃2.新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曹俊梅;周安定;李冬;黄天荣;高永红;张新忠;芦静3.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小麦品种(系)的粒重增长特性分析 [J], 董中东;陈锋;崔党群4.小麦骨干亲本阿夫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演变分析 [J], 李红琴;相吉山;郭青云;杨欣明;李秀全;刘伟华;李立会5.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赵红;伍少云;杨木军;郑军;李绍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中间偃麦草隐形渗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83分子定位孙翠花;侯丽媛;郭慧娟;张晓军;贾举庆;李欣;詹海仙;畅志坚【摘要】小麦新种质CH09W83为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高感小麦品种晋太170杂交、回交后代衍生而来的高代选系,在苗期免疫或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株E09、E20、E21、E23、E26、Bg1和Bg2.为定位CH09W83中的抗病基因,将CH09W83与感病亲本杂交和回交,通过对F1、F2、F2:3和BC1代的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证实CH09W83成株期对E09的抗性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nCH83.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以658对SSR标记对台长29(感病)×CH09W83的F2群体分析发现,抗性基因pnCH83与SSR标记Xgpw 7272、Xwmc62、Xgwm251、Xgwm193连锁,与两翼邻近标记Xwmc652和Xgwm251的遗传距离分另为3.8 cM和4.3 cM.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双端体将pmCH83及其连锁标记定位在4BL染色体上.原位杂交、染色体配对及连锁标记分析结果表明,CH09W83可能是一个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隐形异源渗入系.系谱和图谱位置分析表明,pmCH83很可能是来自中间偃麦草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13(039)012【总页数】8页(P2107-2114)【关键词】隐形异源渗入;白粉病抗性;连锁图谱;分子标记;GISH【作者】孙翠花;侯丽媛;郭慧娟;张晓军;贾举庆;李欣;詹海仙;畅志坚【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由Blumeria graminisf. sp.tritici(Bgt)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世界各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随着小麦品种矮化、种植密度加大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白粉病危害日趋严重。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摘要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无疑对小麦品质有重大的影响。
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命名、基因的定位、多态性和遗传以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结构和功能、与品质的关系、目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的开发、转基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AbstractWheat,as a key crop,should be required to improve it′s quality as the peop le′s life is better than ever. Wheat 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on wheat quality undoubtly. In the paper,HMW-GS study progress was reported from its naming,gene localization,polymorphism and inheritance,structure and fuction,relation with wheat quality,exploit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tatus of transgene,etc.Key wordswheat;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molecular marker;transgene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每年播种面积都在3 000万hm2左右,总产大约1.1亿t(《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
小麦籽粒主要由蛋白质、淀粉和脂类等物质组成,其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3%左右,但却是影响面粉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与优良的烘烤品质有关。
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白粉
病抗性的报告,600字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近缘物种染色体上
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研究显示,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主要有三类:A、B、C,分别占据2/3、1/3和1/10-1/50的比例。
特别是,A类中有至少7种亚基,其中5种亚基出现在小麦-
近缘物种染色体上,另外2种亚基分别来自大麦和燕麦。
研究发现,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主要与白粉病抗性相关。
特别是,研究表明,异构体中的数量和种类定义了种属的抗病性,从而为白粉病的抗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遗传基础。
另外,特定的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还与HMW-GS基因所对应的白粉病抗性有关,可以提供遗传途径
的新突破口。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白粉病抗性有关,其组成数量和种类定义了种属的抗病性,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部分小麦品种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王成;陈洁;王春【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28)003【摘要】利用电泳技术分析了94个国产小麦样品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种大部分具有1A上的优质亚基1,1B上的优质亚基7+8/17+18,1D上的5+10,个别品种还同时具有1A、1B、1D上的优质亚基;我国的小麦品种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较丰富,共检测到16种亚基和28种亚基组合类型,品质评分4~10分,平均为6.9分;在小麦品种中,含有优质亚基5+10、17+18或2*,分别有44、5和13个品种,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应用.【总页数】4页(P25-28)【作者】王成;陈洁;王春【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相关文献】1.部分引进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秦江敏;陆和平;李家敏;葛昌斌;徐如宏;张庆勤2.部分小麦品种(系)及高代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侯国峰;郭世华;岳淑芳;廉博3.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李博;张荣琦;王亚娟;吉万全4.河南地区部分小麦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刘凤云;黄世全;张大乐;李玉阁;李锁平5.中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吴芳;董惠;韩兆雪;潘志芬;邓光兵;余懋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谷蛋白亚基提取方法优化及定量研究许凌凌【摘要】确定小麦籽粒中麦谷蛋白亚基含量是分析麦谷蛋白亚基对加工品质贡献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麦谷蛋白亚基提取方法对亚基定量影响很大.本研究在尝试多种提取条件后,分析麦谷蛋白亚基提取特性,确认20℃和14h为最大化提取HMW-GS 和LMW-GS的最适温度和时间.采取此优化的方法提取188份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的麦谷蛋白亚基,分析麦谷蛋白亚基质量分数与SDS沉降值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MW-GS、B区的LMW-GS和总麦谷蛋白亚基含量对品质影响最大.结合各品种麦谷蛋白亚基含量情况,初步筛选出钱交麦、内麦11、小偃6号和蚂蚱麦4个优质品种,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滁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麦谷蛋白亚基;提取方法;优化;定量【作者】许凌凌【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谷蛋白由多种亚基组成,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即HMW-GS和LMW-GS两种,并分布于电泳图谱的A区和B、C、D区[1-3]。
研究麦谷蛋白亚基含量与品质的关系,必须精确定量小麦品种中麦谷蛋白亚基[4],过去由于提取过程中损失较大,因此很难对麦谷蛋白亚基进行定量分析。
本研究在尝试多种提取条件后,用SDS-PAGE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扫描进行产量对比,分析麦谷蛋白亚基提取特性,优化麦谷蛋白亚基提取方法,为定量研究麦谷蛋白亚基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以188份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提取其麦谷蛋白亚基,计算各区及总麦谷蛋白亚基质量分数,分析其与SDS沉降值的相关性,明确麦谷蛋白亚基含量与小麦品质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部分优质品种,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1.1 试验材料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188份,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8, 34(11): 1910−1915/zwxb/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54, 30771334) 作者简介: 裴玉贺(1980–), 女,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晏月明, E-mail: yanym@; 宋希云, E-mail: songxy@Received(收稿日期): 2008-03-06; Accepted(接受日期): 2008-06-09.DOI: 10.3724/SP.J.1006.2008.01910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功能的体外鉴定裴玉贺1,2 孙 辉3 宋希云2,* 晏月明1,* 祭康敏1 李巧云5 何中虎4刘 丽4 黄兴峰3(1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048; 2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青岛266109; 3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37;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山东济南250100)摘 要: 通过SDS-PAGE 方法回收纯化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Ax1、1Dx5、1Dy10、1Bx7、1By8和1By9, 然后利用微量配粉方法将单个亚基分别添加到对照“京411”面粉中, 经过揉混仪分析单个亚基对揉面特性的影响, 进而确定各个亚基的功能特性。
根据揉面时间、稳定时间等参数的变化, 6个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面粉品质的影响表现为1Dy10 > 1Ax1 > 1Dx5 > 1By8 > 1Bx7 > 1By9。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揉混仪进行体外配粉检测是快速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揉面仪;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揉面时间; 稳定时间; 耐揉性In vitro Functional Testing of High Molecular Glutenin Subunits in WheatPEI Yu-He 1,2, SUN Hui 3, SONG Xi-Yun 2,*, YAN Yue-Ming 1,*, JI Kang-Min 1, LI Qiao-Yun 5, HE Zhong-Hu 4, LIU Li 4, and HUANG Xing-Feng 3(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Shandong; 3 Academ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Grain, Beijing 100037; 4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5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Abstract : The function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 can be analyzed by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subject to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quality. However, to date, only several glutenin subunits have verified in their functions despite a lot of subunits designated. Therefore,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is highly needed to detect the functions of wheat glu-tenin subunits. The 2 g and 10 g Mixograph have been applied in related studies in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 of wheat single HMW-GS, 6 subunits, 1Ax1, 1Dx5, 1Dy10, 1Bx7, 1By8, and 1By9,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SDS-PAGE, and then mixed into flour of Jing 411 individually. Their effects on flour mixing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10 g Mixograph testing. The tested mixing parameters were mixing time, stability time, peak resistance, peak width, right slop, and width at 8 min. Four kinds of solution were appli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control, and the solutions consisted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0.2% acetic acid, 50 μg mL −1 DTT, 200 μg mL −1 KIO 3, and 0.1% SDS. When signal subunit was added into dough, 6 mixing parameters changed to a different degree. The effects of the 6 subunits on flour quality were ranked as 1Dy10 > 1Ax1 > 1Dx5 > 1By8 > 1Bx7 > 1By9 according to mixing time, and 1Ax1 and 1Dy10 > 1Dx5 > 1By9 > 1Bx7 > 1By8 according to sta-bility time. The peak resistance of 1By8 was the biggest among that of all subunits. The right slop varied little among that of the 6 subunits. The width at 8 min of 1Bx7 was the smallest among that of all subunits. The 1By8 was primarily considered as a good quality subunit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 that in vitro small-scale testing used in this stud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single HMW subunit.Keywords: Mixograph; HMW-GS; Mixing time; Stability time; Mixing tolerance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对加工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面包烘烤品质密切相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