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城邦兴起和发展的关系,归纳希腊城邦政体形式,概括主要特征,培养概括、提炼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识读《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希腊公民政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是希腊文明的重要内容,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城邦政体。
俄国历史学者弗罗洛夫认为:“古希腊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就是城邦的历史过程”。
城邦的兴起是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前提,古希腊城邦政体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难点:城邦的特征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公民政治是希腊城邦的共同特点,这个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因而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目“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或用爱琴文明)教学的要点是 1爱琴文明的概念2克里特文明的特征3迈锡尼文明的特征4黑暗时代第二目“古希腊城邦”教学要点 1城邦的概念及特点2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形成的影响3希腊城邦的殖民扩张第三目”古希腊城邦政体“教学要点1公民2公民政治3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运用图片,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希腊文化的内容导入新课。
如木马计的故事,阿波罗飞船,宙斯盾巡洋舰等以希腊神话人物命名的事物,还有丘比特箭、迷宫等经常用到的词语,以及四年一次的奥运会。
2爱琴文明(即“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一目”)在课标中没有对这一目的内容的规定,教学时老师们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建议以引发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希腊历史渊源的介绍,使学生对希腊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1)运用古希腊地图明确爱琴文明的基本概念:时间、地理范围、主要内容。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爱琴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原因、特点和主要城邦。
(3)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地图、文献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增强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珍惜。
(2)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爱琴文明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古希腊城邦制度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爱琴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希腊的著名建筑图片,如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文明,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爱琴文明(1)介绍爱琴文明的概念和范围,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讲解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如精美的王宫建筑、发达的手工业和神秘的线性文字 A 等,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考古发现。
(3)分析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如坚固的城堡、军事色彩浓厚等,讲述迈锡尼文明的兴衰历程。
3、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1)讲解城邦的概念和古希腊城邦形成的原因,如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等。
(2)分析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如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政治等。
4、古希腊城邦的主要城邦(1)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邦。
(2)讲解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等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使学生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和城邦制度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能够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1.爱琴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2.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2.学习主体:a.爱琴文明的发展与特点-简要介绍爱琴文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分组讨论,学生了解爱琴文明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小组成员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互相交流分享。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爱琴文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b.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建立与演变-介绍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
-学生分小组,通过资料收集和讨论,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互相学习。
-教师进行辅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小结与拓展:-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关键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对比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2.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解释,评价学生对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教师评价学生对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比较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和阅读材料。
2.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进行拓展研究的资源。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以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为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和全班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比较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两种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方案一(一般校)【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城邦兴起和发展的关系。
归纳希腊城邦政体形式,概括主要特征,培养概括、提炼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读《爱琴文明》、《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希腊公民政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是希腊文明的重要内容,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城邦政体俄国历史学者弗罗洛夫认为:“古希腊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就是城邦的历史过程”。
城邦的兴起是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前提,古希腊城邦政体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难点:城邦的特征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公民政治是希腊城邦的共同特点,这个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因而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第一目“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或用爱琴文明)教学要点:①爱琴文明概念;②克里特文明的特征;③迈锡尼文明的特征④黑暗时代。
第二目“古希腊城邦”教学要点:①城邦及特点;②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形成的影响;③希腊城邦的殖民扩张。
第三目“古希腊城邦政体”教学要点:①公民;②公民政治;③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运用图片,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希腊文化的内容导入新课。
如阿波罗飞船,宙斯盾巡洋舰等以希腊神话人物命名的事物,木马计的故事,还有丘比特箭、迷宫等经常用到的词语.以及四年一次的奥运会。
2.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一目)课标没有对这一目内容的规定,教学时老师们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建议以引发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希腊历史渊源的介绍,使学生对希腊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教案精选:初中历史《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历史《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本课内容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讲起,自然引入到城邦时代。
教材重点介绍了古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其中对雅典民主制的描写尤为详尽。
本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和思考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以及与大河文明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预设1.能够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补充阅读资料及课本提供的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
2.能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以及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3.通过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讨论,能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雅典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制。
教学方法思考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每一课的知识点都很多。
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分组备课、讲课活动,就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按学号顺序和课本每课内容顺序,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介绍。
本节课中,学生选择了他们比较熟悉的“迷宫”故事的历史时期──早期爱琴文明进行介绍。
这节课的内容,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整堂课的教学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也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声、像、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多样化的刺激,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
与此同时,还穿插了阅读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古希腊的文章,精选后让学生拷贝回去进行阅读。
2.检查介绍小组的备课情况。
学生准备:1.全体学生课前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章。
2.介绍小组同学制作的网页,进行备课。
学与教的过程回顾及对教学设计的思考说明【新课导入】分三步第一步:在典雅的底版上显示第三单元标题: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新课标第一网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学习,“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难点:“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一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有较大的难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你猜一猜七六打一国家名称(请用音乐知识来猜)谜底:希腊音乐简谱里的7和6的谐音成武二中高一希腊旅游考查团慰问电坐着时光飞船到希腊进行历史考察历史组:军事组:文学组:地理环境组:政治组行程安排:●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领略古希腊的秀美风光与悠久文化。
●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探究古希腊城邦政体。
讲授新课:通过PPT让考查团欣赏爱琴文明的无限风光回答: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一、考古组请注意:考查团坐着时空飞船,在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岛,和公元前1400年的迈锡尼,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请考古组结合下12世纪左右,会看到什么景象?黑暗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亦称荷马时代)请文学组介绍什么是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希腊北部山区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说出什么是爱琴文明,及其表现特点、发展过程;2、让学生了解“黑暗时代”产生的原因及特点;3、让学生说出城邦的含义,了解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4、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政体产生的原因,列举出城邦整体的类型,说出城邦政体的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1、比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差异,探究爱琴文明衰落的原因;2、探究希腊地理环境与对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3、比较希腊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希腊文明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2、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2)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类型2、难点:(1)城邦的含义(2)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通过设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最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2、结构教学法,通过将本节课分成若干结构,层层递进深入,一步步的吸引学生兴趣,揭示本课内容。
3、利用故事、材料让学生加深对本科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在上一单元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政治文明,例如夏朝国家政权的出现,西周的分封、秦的中央集权、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清的内阁,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表现,可以说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样,西方文明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们本单元要学的内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板书)(二)新课:提起我国政治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而要论及西方文明的源头呢,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有何表现呢?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学习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板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目标:知识与能力.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结合第8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1: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
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
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导入2:有哪些同学看过《特洛伊战争》这一部电影?影片中所反映的时代与人物就出现在古希腊,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琴海,共同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
教学策略:把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与第8课《思考古代政治制度的异同》结合起来讲。
一.介绍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自然地理环境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B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
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
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2.居民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