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7.33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名称: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窗帘控制系统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XX学校物理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学习如何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电路的通断。
3. 设计并实现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窗帘控制系统。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光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光照强度增加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当光照强度减小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增大。
2. 利用光敏电阻的特性,可以将光照强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而控制窗帘的开关。
三、实验器材1. 光敏电阻模块2. 12V直流电机3. 继电器模块4. 电源模块5. 连接导线6. 窗帘轨道7. 窗帘8. 电脑9. 软件:Arduino IDE四、实验步骤1. 熟悉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光敏电阻模块的接线方式。
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包括光敏电阻、继电器、电机等模块的连接。
3. 使用连接导线将光敏电阻模块、继电器模块、电机等连接到Arduino板上。
4. 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当光照强度低于设定值时,窗帘关闭;(2)当光照强度高于设定值时,窗帘打开。
5. 将程序上传到Arduino板,观察窗帘控制效果。
6. 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当光照强度低于设定值时,窗帘关闭;当光照强度高于设定值时,窗帘打开。
2. 实验分析:(1)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光照强度的检测。
(2)通过继电器模块控制电机的通断,实现了窗帘的开关。
(3)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窗帘控制系统。
2.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易于实现;(2)稳定性好,可靠性高;(3)节能环保,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了如何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电路的通断。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5、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检验脂肪、淀粉、蛋白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
【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
【实验结论】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实验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
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注意事项】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
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注意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
2.取蒸发皿、干玻璃片要用试管夹。
【注意事项】1.烧杯中倒入水要适量,不可太多,注意放入食盐的量,既要多放,又要保证能够完全溶解。
2.加热坩埚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待坩埚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通过给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重新析出,恢复原状。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资金筹集业务采购业务生产销售业务损益计算业务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学生实验报告单一、引言实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并观察现象,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而在进行实验之后,学生需要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总结和记录下来。
实验报告单作为一种常用的记录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实验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实验报告单的重要性1. 梳理思路:填写实验报告单能够使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从而更好地理清思路。
通过将实验步骤和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分析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2. 培养写作能力:实验报告单的填写要求学生进行文字表达,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明确、准确地陈述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和结论,同时还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论证,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培养实验素养:实验报告单的填写不仅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步骤、结果和结论,还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断和解释。
这样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实验报告单的内容和结构1. 实验目的:学生需要清晰地说明实验的目的,阐明自己进行实验的动机和预期结果。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目标导向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原理和方法:学生需要简要概述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步骤。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可以确保其他人能够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的结果。
3. 实验过程:学生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所用的材料、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这样有助于其他人理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并能够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实验重复或改进。
4.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将实验得到的结果以清晰的形式呈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全面理解,并能够得出科学性、可靠性的结论。
5. 结论和讨论:学生需要结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给出科学性、准确性的结论,并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学生的实验实训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2. 锻炼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3. 学会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4. 培养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内容为......实验器材与材料- 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与方法步骤一:......步骤二:............(依次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及所用方法)实验数据与观测结果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如下数据记录和观测:实验条件/结果数据/观测结果-实验条件一数据一实验条件二数据二......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1.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2. 绘制数据图表;3. 进行结果验证和假设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
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对实验问题A的结论;2. 对实验问题B的结论;3. ......我们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改进方案。
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实验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要特别感谢......参考文献- [1] XXX,XXX,XXX,"XXX",XX杂志,XXXX年,第XX卷,第XX期,第XX-XX页。
- [2] XXX,XXX,XXX,"XXX",XX会议论文集,XXXX年。
(注: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参考文献并正确引用)以上为学生的实验实训报告单,谢谢!。
学生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学生抄写样本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自学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熄灭前,观测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测把蜡烛资金投入水中的情况。
2、插满时,火焰分后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相同部分温度的多寡,用烧杯推断冷却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回去点白烟,蜡烛若想再次冷却。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成三层。
大木条上外焰碰触的部分被着火得最难受,潮湿的烧杯内壁存有水珠,涂抹存有石灰水的烧杯变小混浊。
3、白烟能够被熄灭。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低,蜡烛冷却存有水和co2分解成。
3、点燃蜡烛后的白烟就是可燃物。
教师评语: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大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怒弗勒利歇尔中倒入石灰水、震荡。
4、将插满的木条分别填入空气和怒弗勒利歇尔中。
5、对着潮湿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填入呼弗勒利歇尔中的木条立即点燃,填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冷却过了一会儿才点燃;3、呼气后潮湿的玻璃片上存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教师评语: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黑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托盘了粒锌放进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到试管架上。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学生实验报告单篇一: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原理: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步骤: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 20xx.10.21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 ))实验名称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2根导线、指南针猜测:电和磁有关系一、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是指针保持正常。
3、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接通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反复做几次,看看结果如何。
5、在短路的情况下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效果会怎样?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做一个线圈(10 圈左右在)。
2、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制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康天旺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 20xx.10.25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 ))实验名称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针实验器材:猜测:导线和铁钉绕在一起能够产生磁性一、制作电磁铁的实验1、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 30 圈。
学生实验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生实验报告(5篇)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学校:班级:任课教师:2020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序号实验名称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实际完成打4应做实验打4完成日期学生代表签字教材页数备注1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qqt53i-32模拟鼓膜的振动ΛN47-83声音的强弱实验444104声音的高低实验44411-125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qqq146制作我们的小乐器qqq177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qqq18/98测量我们的肺活量√√√249记录一天的食物qqq26io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4442811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脂肪4443112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4443513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4ΛH4214用气球驱动小车√√√4415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实验444461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4817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53合计17个实验应做17个实验实做100%12个实验应做12个实验实做100%13个实验应做13个实验实做100% 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实验名称: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时间。
实验器材: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研究问题: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是否有关系?实验过程:1.将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探究橡皮筋发声的方式。
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皮筋是否会发出声音?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是否会发出声音?观察皮筋发声时的变化,思考橡皮筋声音的产生方式。
2.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探究它们发声的方式。
轻轻拨动钢尺、击打鼓、敲击音叉,观察它们发声时的变化,思考不同物体声音的产生方式。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橡皮筋发声时会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而钢尺、鼓、音叉等也会在振动的过程中发出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初步认识到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学生代表签字:声音传播与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时间:未知实验器材:玻璃罩、闹钟、桌子、音叉、水、纸杯、棉线、钢针、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小锤、碎纸屑实验过程:1.在声音传播实验中,我们抽出了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声音有变化。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期燃烧的探索1 、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
蜡烛、小木条、烧杯2 个、澄清石灰水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份温度的高低,用烧杯猜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 、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索探索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水槽、集气瓶4 个、玻璃片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1 、用吹气排水法采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 、采集两瓶空气。
3、在1 瓶空气和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一、药品的取用1 、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 、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 盐酸加入到试管2 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 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1、掌握用KmnO 制取O 的方法4 22、了解O 的化学性质。
2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木炭、石灰4水、细铁丝、酒精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4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