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训练之35:简单的机械
- 格式:doc
- 大小:462.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全部内容。
《简单机械经典练习题》1.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如选项中所示,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第2题2.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G,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______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杆/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G 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G A=G B B.G A<G B C.G A>G BD.无法判断第3题第4题第5题4。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拉力F(棒和悬线足够长) ( )A。
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5。
如图所示,是一把不诚实的小贩卖瓜子用的杠杆,A挂托盘处,B为零刻度线,O为提纽处,C 为杆秤的重心,若小贩把杆秤秤砣换成质量小一些的,那么他称出的瓜子的质量数为()A。
读数都比实际数多 B。
读数都比实际数少C.买得少时读数比实际数少D.买得多时读数比实际数少6。
如图所示,所示杆A可绕固定轴O转动,木块B在杆A下方的光滑桌面上,今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B,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由于水平力的作用,B对A的支持力将( ) A。
简单机械1.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剪纸用的剪刀是一种省力杠杆B.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功D.任何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2.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3. 如图所示为多功能车用安全锤,以下关于安全锤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安全锤上配备的螺丝起子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要使手电筒中的3个LED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应将它们串联C.榔头的前端做的很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利用吸磁杆的磁性可吸引所有金属4.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6.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20 N;0.4 m/s B.20 N;0.1 m/sC.5 N;0.4 m/s D.5 N;0.1 m/s7. 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军车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原地掉头,先将千斤顶放在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将军车顶起来,然后推动军车绕千斤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千斤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B.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力D.只要在车上离千斤顶最远的地方推就最省力8.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 )A.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B.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C.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已知动滑轮的重为1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该同学所用拉力的可能值是( )A.20 N B.25 N C.3 0N D.35 N10.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C.左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11. 如图所示是耕地用的犁,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犁是一个________杠杆,犁地时,提压扶手容易改变铧在土中的深浅;犁的铧表面很光滑,使用中可以_______泥土对铧的摩擦力。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题1.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D.动滑轮重为100N2.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5NB.10NC.20ND.40N3.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 =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 =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动滑轮重4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4.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A.45N、50%B.45N、75%C.60N、50%D.60N、75%5.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A.B.FC. FD. F6.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 =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 =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动滑轮重4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7.-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8.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D.F49.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G=18N,F=10N.(不计摩擦和绳重)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动滑轮重为2NB. 绳子自由端上升0.4mC. 拉力F做功2J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10.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物体重力为150 N.用滑轮组匀速将物体提升2m,所用拉力F为N。
—简单机械专题训练1.(2022恩施州)如图所示,是小强参加劳动实践挑水时的场景,若扁担重10N,每只桶总重均为200N,当扁担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时,扁担受到肩的支持力约为()A.210NB.410NC.200ND.400N2.(2022天津)实验时,小芳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已知动滑轮的重为2N,没有计绳重和,则()A.拉力F为4NB.有用功为5JC.绳子端移动距离为1.5m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2022)如图所示,斜面的长为高的4倍,物体恰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滑一段距离的过程中,该物体重力做的功和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
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将物体匀速拉上斜面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20%B.25%C.50%D.75%4.(2022浙江宁波)“美好的,从拉着行李箱返校学习开始”。
图甲中的同学拉着行李箱健步行走在校园水平路面上,行李箱匀速前进并保持倾角没有变。
假如这一过程中行李箱(含箱内物体)受到的重力G 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对行李箱施加的拉力有没有可能是图乙中的F 1、F 2?你的判断是()A.F 1可能,F 2没有可能B.F 1没有可能,F 2可能C.F 1和F 2都可能D.F 1和F 2都没有可能5.(2022云南)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57kg 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绳子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动滑轮的质量为3kg,忽略绳重和,则()A.10s 建筑材料被提升4mB.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C.10s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2280JD.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6.(2022四川遂宁)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
挂在A 端的的桶重100N,内部底面积为2600cm ,桶内装有800N 的水,水深1m。
重600N 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B 端,工作人员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300cm ,:1:3OA OB =。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初三2班黄艺同学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1)黄艺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_____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他先将游码归零后,再调节 _____,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4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_____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_____kg/m3。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 __;(3)黄艺学习杠杆知识后,突发奇想回家制作了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如图丙所示,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m粗细均匀的轻质杠杆,将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点O处,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①在左侧离O点l1的A点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m、容积为V的空容器;②将体积为V0(V>V0)的牛奶倒入容器中;③在右侧离O点l2的B点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x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用已知物理量表示);⑤若适当增加钩码质量,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斜面是一直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本中有很多应用,小明利用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测得的数荐记录在右侧的表格中。
(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推测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________的关系;(2)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使用斜面越________(选填“省力”或“不省力”);(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4)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第3次相同,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物体重为10N,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证明了,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2022年中考物理提升训练及解析: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B.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C.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D.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甲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从图象可以判断()A.甲比乙做功快B.甲比乙做功慢C.甲比乙做功多D.甲比乙做功少3.如题图所示为“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1N,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N,钩码在保持静止的情况下,即将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符合实际的是()A.1.0N B.1.5N C.1.7N D.3N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可以省力一些B.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可以省力一些C.让皮划艇前进的力是船桨对水的力D.船桨是一个省力杠杆5.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力都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物体G1、G2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G1=G2,则F1≠F2B.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等C.若F1=F2,则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相等D.若F1=F2,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6.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 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 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3 N。
在0~2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 cm/s B.拉力F的功率为0.26 WC.有用功为0.55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7.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B.刀刃很薄是为减少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力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8.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每个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一、单选题(共7小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提升重物的重力为,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及G 绳重,则拉力为( )FA. B. C. D.G 8G 6G 5G 42.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1)F A G 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2)F B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F A <GF A >F B C. D.以上说法都不对F B =2G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块重为,体积为的1250N 25dm 3重物。
当重物和动滑轮都还在水中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g 10N /kgA.重物露出水面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B.重物露出水面前,动滑轮重力为500NC.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快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多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将杠杆缓慢F 地由位置经过拉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A B C F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密度、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悬挂重为的小物块(体G 积忽略不计),棒的体积浮出水面,则棒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1nA. B. C. D.nG (n +1)G (n−1)G (n +1)G n−17.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①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有关②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③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④机械效率可能跟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共7小题)8.如图,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A (选填“”、“”或“”).η甲η乙>=<9.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木板长,3m 5m 瓷砖重,沿斜面所用拉力,则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500N 400N J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瓷砖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O 10.如图所示,是某护城河上的一座吊桥。
(物理)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试题经典及解析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1>F2 η1<η2 P1<P2B.F1>F2 η1=η2 P1=P2C.F1<F2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答案】B【解析】【详解】甲滑轮组n是2,乙滑轮组n是3,乙更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做的总功相同,它们的功率也相同.故B正确.2.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B.省力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答案】B【解析】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故选B.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减少一个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杠杆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原来:3G×4L=4G×3L,杠杆平衡;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减少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现在:2G×4L<3G×3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右端下沉。
中考一轮复习35:简单的机械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A.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2.如图所示,小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对这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是(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3.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
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4.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下列图示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5.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则()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6.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F1B.F2C.F3D.F4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一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C.不平衡,向逆时针方向转动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8.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
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A.甲B.乙C.丙D.丁9.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斜面10.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
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
A 端固定在树干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树干A点( )A.受到沿BA方向的推力B.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力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11.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
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
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B.小胖把小李拉起C.两个都拉不起D.两个都拉起12.下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13.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A.F甲>F乙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14.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15.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以下装置最省力的是()1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17.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A<G B.F A>F B C.F B = 2G D.以上说法都不对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力将铁块匀速拉起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拉铁块.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该装置不能省力.没有实用价值C.使用该装置可以省功D.该同学拉绳的方向不同.拉力大小也不同19.观察图中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20.如图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哪一幅图()二、简答题21.李刚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自行车上固定车筐的一个螺丝帽松动了,为了更好的固定螺丝帽,他决定到修车师傅那里借两样工具。
根据你的经验,李刚同学可能借哪两样工具、。
22.在如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23.小梅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小梅保持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 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梅归纳出动力F l跟动力臂L l的关系:。
24.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张。
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5.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
图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此装置(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6.如图所示,物体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与地面的摩擦力为24N,则F=________N (不计绳重、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若拉力F增加8N,则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2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 ______。
28.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计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一个即可) 。
四、分析计算题29.杆秤也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
该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杆秤的刻度是否均匀,取一把刻度尺和一些已知质量的钩码来研究。
在刻度尺最左端加上配重,刻度尺和配重的总重力为G0,它们的重心C位于提钮O左边L0处,如图9 所示,用质量为m1的钩码做秤陀,用质量不计的细绳和小铁钩在提钮O左边L1处做一秤钩。
现逐次增加秤钩处的钩码,调节秤陀的位置,使刻度尺保持平衡,记录下每次平衡时秤钩处的钩码质量m x与秤砣离提钮O的距离x,以x为横坐标,以m x为纵坐标,作出了如图10所示的图线,其中x0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
( l ) ( 3分)图线x0=⎽⎽⎽⎽⎽⎽⎽⎽⎽。
(用字母G0、L0、L1、m1、g表示)( 2 ) ( 3分)图线显示的是一条直线说明了⎽⎽⎽⎽⎽⎽⎽⎽⎽⎽⎽⎽⎽⎽⎽⎽⎽⎽⎽⎽⎽⎽⎽⎽⎽⎽⎽。
30.高压起重气垫是一种适合于地震救灾的起重工具。
它由如图甲所示的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
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⑴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内能。
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05N的物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W。
⑵图乙中,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
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连长为20cm的正方形。
①在图乙中画出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的阻力臂l2。
②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右端的支点O多远?参考答案35一、选择题DDCBD CCDAA BDBDD DBACB二、简答题21.扳手(或扳子)、螺丝刀、钳子22.如图23.杠杆平衡时保持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 m不变,则F1=0.3N.m/L124.由于阻力臂越来越大,动力就越来越大。
只要能答出“阻力臂越来越大”即可25.2 能26.12 不变三、实验探究题27.(1)左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使杠杆的重力的力臂为0)便于测量力臂(2)3 (3)变大该力的力臂变短了(此时的力臂不是OC了)28.(1)能省力(2)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费距离(移动更多距离)(4)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5)例如:①计算动滑轮和定滑轮提起重物所做的功,发现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都不能省功;②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发现使用动滑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小于l。
(能说出其中一个给2分。
只说明结论,不说出分析计算什么数据的只给1分)四、分析计算题29.63 0.2 G0l0/m1g 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