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观测的台湾车笼埔断层钻探项目(TCDP)井孔A的应力方向
- 格式:pdf
- 大小:325.03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60学时地球地质勘探最全答案1、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是校正不足。
(错)2、Dix公式主要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正确)3、偏移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显示在深度域则为深度偏移。
(正确)4、侧面反射波可以用二维深度偏移的处理方法加以消除。
(错)5、Widess模型是用于讨论横向分辨率的一种典型模型。
(错)6、闭合就是正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界面的铅垂深度相等。
(错)7、用反射波的t0时间与叠加速度计算的深度就是界面的法线深度。
(错)8、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正确)9、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错)10、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
(错)11、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正确)12、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
(错)13、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错)14、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对)15、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
(正确)16、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错)17、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
(错)18、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错误)19、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称为纵测线(正确)20、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测井(正确)21、把追踪对比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含义的过程称为层位标定。
(正确)22、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度(正确)23、实现层位标定的基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三种。
(正确)24、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正确)25瑞雷面波的振幅随深度增加呈线性衰减(错误)26.简单线性组合只能压制沿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而不能压制垂直或斜交与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
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考研回忆版一填空侧向测井需要做那几项校正感应测井的需要哪几种校正补偿密度测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分别应用了哪些反应二问答1. 简述聚焦测井的聚焦原理,简述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测井在聚焦性能上的差异2. 中子和物质的反应按能级大小各有哪几种?写出具体的反应过程,以及各自在测井上的应用,以及应用条件3. 简述双发双收声波时差测井的补偿原理(画图+文字)4. 什么是增阻侵入和减阻侵入(低侵和高侵),怎样用它们来区分有水层。
三计算1.利用自然电位测井计算泥质含量(Vsh =1-PSP/SSP,有具体图)2.推导计算声波时差测井中滑行纵波首波到达的条件(计算最小源距,有具体数据计算)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
1,电极系系数k(表达式),其中电位,梯度电极系系数K分别为2,声波时差大小与岩性的关系,及影响因数,时差和速度的关系。
3,sp的表达式,K=,二,简答题。
1,给出两个电极系,要求分辨是什么电极系,并算出电极距,深度记录点,探测范围。
2,sp与哪几种电动势有关系,分别有哪些影响因数。
3,核测井有关的几种反应过程原理要弄清楚。
4,感应测井有哪几种几何因子,及意义。
5,声波里的变密度测井原理,声幅测井原理。
6,核测井里的脊线,脊角相关概念原理。
7,中子测井里面为什么选用不同的中子。
三,计算题。
1,同2011年。
2,利用阿尔奇公式进行计算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
(有具体数据)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考研真题一、填空1.电流聚焦测井又分为_,_,_三种。
测得的地层视电阻率按径向探测深度分为_,_。
2.探测深度的定义3.感应测井由视电导率计算真电导率进行哪四个环境校正。
二、名词解释1.硬地层2.声波时差3.临界角4.声幅测井三、简答题1.写出阿尔奇公式,解释各物理量的含义;2.什么是“低侵”、“高侵”,怎么用其判断油气层;3.电流聚焦测井原理,与普通电阻率相比其优点;4.写出下列电极系的名称、电极距、记录点、探测深度;(A)A0.5M3.75N; (B)M2.25A0.5B5.自然电动势的类别,影响因素;6.感应测井所有几何因子的名称、表达式、物理意义;7.为什么“对称声波测井仪无法在软地层井孔中测地层横波波速”?怎样测软地层横波波速?8.什么叫滑行纵波?产生的条件?滑行纵波最先到达接收探头怎么实现?9.单发双收声速测井原理?井眼不规则对其影响;10.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优缺点;11.中子测井里,热中子通量与探测器源距的关系;12.为什么康普顿效应可用于测地层密度?13.哪些核辐射测井可用来测地层元素含量?为什么?。
套孔应力解除法测量断层区域地应力黄明清;吴爱祥;王贻明;韩斌【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为了减小断层区域地应力分布对采矿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及UPM40三轴应变地应力测量系统开展断层区域3处9点的地应力现场测量。
结果表明,尽管岩石内部孔裂隙较发育,从岩芯围压−应力曲线仍可看出3处测量点岩石表现出较好的线弹性。
断层区域的水平及垂直应力分量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最大侧压系数高达6.15,最大主应力为8.01~14.93 MPa,应力方向为N78.07°W~N17.55°W。
断层区域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由于断层及其破碎带的应力释放,其数值比类似地质区域的应力值低。
此外,断层及其区域剪切力部分导致了矿体的非对称延伸及西南向偏移。
%To minimize negative effects of geostress distribution on mining safety near the fault areas, the UPM40 triaxial geostress testing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 conduct in-situ geostress measurements at three sites and nine points by the borehole stress-relief method. The results of strain−confining pressure curves show that rock masses at the three measuring sites exhibit comprehensive linear elasticity in spite of various fissures or cracks within rock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ess components distribute discrepantly near the fault areas, and the maximum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as high as 6.15. The maximum principle stress ranges from 8.01 to 14.93 MPa, and stress directions are in the range of N78.07°W−N17.55°W. Geostresses near fault areas aredominated by the horizontal tectonic stresses, while the lower values, compared to those under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due to stress release by the fault. Additionally, the fault and shear stress nearby are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asymmetric elongation and southwesterly migration of orebodies.【总页数】6页(P3660-3665)【作者】黄明清;吴爱祥;王贻明;韩斌【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填空题(1分×25=25分)1. 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 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_地层水 和_泥浆滤液_的相对矿化度。
2. 电阻率增大系数I 定义为__n h n w t S b S b R R )1(0-==,其大小主要取决于_地层含油饱和度。
3. 微电极系由两种电极系组成,其中微梯度电阻率_主要反映泥饼电阻率,_微电位电阻率主要反映冲洗带电阻率。
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的基本特征是__微梯度与微电位两条电阻率曲线不重合__。
4. 在不含放射性物质时,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层的_泥质含量。
5. 利用中子孔隙度曲线计算地层孔隙度时,应考虑地层__岩性、_孔隙流体性质的影响。
6. 用Φ,Φxo ,Φw 三孔隙度曲线重叠对地层做流体体积分析时,Φ-Φw 表示_含油气孔隙度_,Φxo-Φw 表示_可动油气孔隙度__。
7. 在砂泥岩剖面中,SP 异常幅度很大,Ra 低,井径缩小的是__水__层。
8. 水淹层随其水淹程度的_提高,其剩余油饱和度_降低__,含水饱和度增大。
9. C/O 与地层__岩性_、_孔隙度__和油气饱和度有关。
10. 根据裂缝倾角大小,将裂缝分为_高角度裂缝 和_ _中等角度裂缝_、__低角度裂缝。
11. 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岩性_、__孔隙度_、__含油气饱和度_和___储层有效厚度。
二、名词解释(3分×4=12分)1. 孔隙度地层孔隙体积占地层体积的百分数。
2. 泥质含量地层泥质体积占地层体积的百分数。
3. 有效渗透率地层含有多相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定的渗透率。
4. 泥浆低侵冲洗带电阻率低于原状地层的电阻率,常见淡水泥浆的油气层,和盐水泥浆的油气层及水层。
三、判断改错(在括号中画“√”或“×”,请标出错误并改正。
2分×9=18分)1. 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随地层泥质含量的减小而减小。
( 错误 )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随地层泥质含量的减小而增大。
1、光电效应:射线穿过物质与原子中的电子相碰,并将其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r光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被释放出来的电子叫光子,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
2、滑行波:当泥浆声速小于地层声速时,以临界角入射,沿地层滑行的波。
3、中子寿命:热中子从产生起到63.7%被吸收所用的时间。
4、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5、高侵剖面:由于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当侵入带电阻率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时,形成了低侵剖面。
6、声波时差: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米的时间,是声波速度的倒数。
7、电极系探测深度:在均匀介质中,以单极供电的电极为中心,以某半径为球面,内包括的介质电极系测量结果的贡献占测量结果总贡献的50%时,则此半径就是该电极系的探测深度。
8、非弹性散射:高能快中子与原子核碰撞时,快中子先被靶核吸收形成复核,而后再放出一个能量较低的中子,靶核仍处于激发态,即处于较高的能级,这种作用过程称为非弹性散射。
这些处于激发态的核常常以发射伽马射线的方式释放出激发能而回到基态,由此产生的伽马射线称为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9、放射性涨落: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对放射性射线的强度进行反复测量,每次记录的数值不相同,而且总是在某一数值附近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涨落。
10、微电阻率测井:为评价、划分薄层及获得冲洗带电阻率,将电极系尺寸缩小且采用贴井壁测量方式,这样的测井方法叫微电阻率测井11、标准测井:在一个油田或一个区域内,采用相同的深度比例(1:500)和横向比例对全井段进行电阻率、自然电位、井径测量,用以研究岩性、构造、沉积、油层划分等问题。
12、小层吸水指示曲线:小层的注入量随注入压力变化的关系曲线,它可以分析小层吸水状况和配水管柱的工作状况。
简述题1、如何利用水泥胶结测井(CBL)评价固井质量?定义声波相对幅度%100⨯=AARAA—目的井段的声波幅度;A0—“自由套管”处声波幅度。
钻井地球物理勘探绪论钻井地球物理勘探——在钻孔中进行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总称。
又称为:地球物理测井、矿场地球物理、油矿地球物理。
简称为“测井”。
1 .石油勘探与开发过程的几个阶段(测井在其中的位置);1 )地质调查—查明含油气盆地、提出含油气远景区;2 )物探—帮助查明盆地状况,通过详查找出有利储油的构造;3 )钻探—了解地质分层,寻找出油气层;4 )测井—划分渗透性地层,判别渗透层含油气情况;5 )试油与采油—为了解油井动态变化及研究井的技术状况,还须进行测井。
测井是贯穿在整个石油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 .有关“井”的几个概念1 )钻井—又称钻孔,井孔,井眼2 )泥浆—用于将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岩屑排出地面;保持对地层产生适当压力,防止发生井喷。
3 )裸眼井与套管井3 .测井发展简史(从评价油气层的角度来看)第一阶段:测井始于 1927 年,法国;我国 1939 年在四川首次测井。
仅有普通电阻率法及自然电位法两种测井,只能测量视参数,定性估计储层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出一套根据视参数确定岩层电性参数的解释方法—横向测井;1942 年 Archie 提出了研究电阻率、饱和度、孔隙度之间关系的 Archie 公式。
上述进展使储层评价进入半定量阶段。
(介绍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概念)。
第三阶段: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一批新型测井方法,使储层评价进入定量阶段。
新出现的测井方法:感应测井、侧向测井、微侧向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与中子测井等。
第四阶段: 60 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引入测井;对各种的理参数与储量参数和参数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解释模型更接近实际地层;综合解释方法成为求解岩石成分及储量参数、饱和参数的主要方法。
4 .测井可解决的油气勘探开发问题1 )划分钻孔的岩性剖面,找出含油气储杂层,确定油气层的埋深及厚度;2 )定量或半定量估计岩层的储杂性能(孔隙度、渗秀率);3 )确定岩层的含油气性质(含油气饱和度及油气的可动性);4 )研究岩层产状,进行剖面对比,研究岩性变化及构造;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研究油层动态情况(油水分布的变化情况);6 )研究钻孔的技术状况(井径、井斜、井温、固井质量);7 )研究地层压力、岩石强度等问题。
1.自然电位测井: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将电极N 放在地面,电极M 用电缆送至井下,沿井轴提升电极M 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所记录的自然电位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测井曲线1.扩散电动势: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
2.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吸附扩散电动势,记为Eda 。
3.自然电位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4.自然电位正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5、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即AM MN <6、泥浆低侵: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比渗入地层的泥浆滤液电阻率高时,泥浆滤液侵入后,浸入带岩石电阻率降低。
它一般出现在地层水矿化度不很高的油层7、泥浆高侵: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较低,电阻率较高的泥浆滤液侵入后,使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
它多出现在水层8、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单一电极最近的一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的电极系。
9、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距离趋向无穷大的电极系叫~10、地层因素:含水岩石的电阻率与所含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总是一个常数,它只与岩样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和孔隙形状有关,而与饱和含在岩样孔隙中的地层水电阻率无关。
这个比值定义为~。
11、理想梯度电极:成对电极之间距离趋近于零的电极系叫~。
12、成对电极:在电极系中A 与B (或M 与N )叫~。
《地球物理测井》-1答案1卷答案《地球物理测井》试卷答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阅卷人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 ,共15分)可动油气饱和度地层可动油气体积占地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w xo mo S S S -=有效渗透率地层含有多相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量的渗透率。
地层压力指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Hf f gdh h P 0)(ρ康普顿效应中等能量的伽马光子穿过介质时,把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的外层电子,使电子脱离轨道,成为散射的自由电子,而损失部分能量的伽马光子从另一方向射出。
此效应为康普顿效应。
热中子寿命热中子自产生到被介质的原子核俘获所经历的时间。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45分)1、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 曲线为_负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淡水泥浆,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高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低侵__。
反之,若渗透层的SP 曲线为_正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盐水泥浆_,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泥浆低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泥浆低侵。
2、地层天然放射性取决于地层的___岩性__和_沉积环境____。
对于沉积岩,一般随地层__泥质含量___增大,地层的放射性_增强___。
而在岩性相同时,还原环境下沉积的地层放射性___高于_氧化环境下沉积的地层。
3、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高阻层底部__出现极大值,而顶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__高阻层底顶部__出现极大值。
由此,用两条曲线可以确定_高阻层的顶、底界面深度_。
4、电极系B2.5A0.5M 的名称__电位电极系___,电极距0.5米_______。
5、电极系A3.75M0.5N 的名称___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距_4米______。
6、在灰岩剖面,渗透层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低___,且_二者不重合_;而致密灰岩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____高__,且_二者基本重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