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加工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金属材料焊接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 ,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 ,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熔化极氩弧焊的供气系统和钨极氩弧焊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螺柱焊焊接时,应保持焊枪与工件表面垂直。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适当提高预热温度和增加焊接线能量可以防止产生冷裂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镍和铜可以无限互溶,所以镍铜合金不存在晶间腐蚀问题。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射线照相底片上的白色宽带表示焊缝,白色宽带中的黑色斑点或条纹就表示焊接缺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等离子弧是压缩电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采用接触引弧法是手工钨极氩弧焊最好的引弧方法。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电渣焊时熔化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熔渣,因此氧化现象不严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工业纯钛可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进焊接。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焊接热输入量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J422”是结构钢焊条牌号完整的表示方法,其中“42”表示焊缝金属的主要化学成分等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钨极氩弧焊接头起弧时, 应注意形成熔池后, 再填加焊丝。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的腐蚀形式是晶间腐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焊接时,焊接电流越大,越有利于熔渣的悬浮和分离,越不易产生夹渣,因此,焊接电流越大越好。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严禁在尚有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进行焊接。
《材料加工工艺》考研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液态金属成形1.金属及合金的结晶包括哪两个基本过程?什么是均质形核和非均质形核?在实际铸造生产中铸造合金结晶的形核是以哪种形核为主,为什么?2.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性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铸造合金流动性的好与差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影响铸造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采取措施提高铸造合金的流动性?3.铸造合金由液态冷却到室温时要经过哪三个收缩阶段?收缩对铸件质量有什么影响?其收缩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缩孔、缩松是铸件中的常见缺陷之一,哪些因素影响其形成?生产中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止?5.什么是铸造应力?铸造应力大小对铸件质量有什么影响?热应力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影响其大小?生产中常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和减小应力对铸件的危害?6.铸造合金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又以哪些形式存在于铸造合金中?对铸件质量有什么影响?7.铸造合金中的夹杂物是如何分类的?对铸件质有什么影响?如何防止和减小其对铸件的危害?8.湿型粘土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适合生产哪些铸件?9.湿型粘土砂的造型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应用震击、压实、射压、高压、气冲和静压等各种造型方法的紧实的砂型紧实度分布(沿砂箱高度方向)。
为什么需要用高密度湿粘土砂型生产铸件?10.树脂自硬砂、水玻璃砂与粘土砂比较有哪些优点?各适用于哪些铸件的生产?11.砂芯的作用是什么?经常使用哪些粘结剂来制芯?常用的制芯工艺有哪些?12.砂型和砂芯涂料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组成有哪些?13.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各需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上述两种凝固原则各适用于哪些场合?14.铸件的壁厚为什么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而且应尽可能厚薄均匀?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最小壁厚?不同铸造合金要求一样吗?为什么?。
15.为便于生产和保证铸件质量,通常对铸件结构有哪些要求?16.何谓铸件的浇注位置?它是否指铸件上的内绕道位置?铸件的浇注位置对铸件的质量有什么影响?应按何原则来选择?17.试述分型面与分模面的概念?分模造型时,其分型面是否就是其分模面?从保证质量与简化操作两方面考虑,确定分型面的主要原则有哪些?18.试确定图2-116所示铸件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一、填空题1.汽车运行材料通常是指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_所消耗的材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2.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金属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_____,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______。
4. 柴油黏度与柴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5. 汽车工作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介质。
6.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
7、清洗剂的清洗除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过程。
8.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9.车削主要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零件回转表面的加工。
车削时,工件的旋转为_____运动,车刀的移动为__________运动。
10.麻花钻的工作部分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汽车材料及金属加工习题集及答案(汽车修理与汽车钣金专业用)内容提要本节是为《汽车材料及金属加工》配套使用的习题集及答案,可作为学生全面复习时参考,习题后留有答案位置,可作课后作业之用。
前言在交通部1987年成立的“交通技工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领导组织下,于1990年陆续编审出版了适用于汽车驾驶、汽车修理两个专业11门课程的配套专业教材,共22种。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轮正式出版的交通技工学校汽车运输类专业教科书,各教材发行量已近20万册,受到读者的欢迎,满足了各交通技工学校用书和社会各层次读者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方针的进一步深入贯彻,汽车工业正在迅猛发展,汽车车型、结构、工艺、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发展。
为适应汽车运输生产需要,根据交通部教育司[1993]185号文件精神,在交通部教育司“交通技工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了“交通技工学校汽车运输类专业第二轮教材编审委员会”,主要负责五个专业(32种)第二轮教材组织编审工作。
编委会对第一轮教材使用中社会反映做了调查工作,并根据1993年由交通部重新修订的《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新制定的《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站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试用)组织第二轮教材编写工作。
修订再版和新编的教材有《汽车运输职业道德》、《机械识图》、《机械基础》、《汽车材料及金属加工》、《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钳工教学实习》、《汽车驾驶理论》、《汽车驾驶教学实习》、《汽车修理工艺》、《汽车交通安全》、《汽车运输管理知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以及与各科配套的“实习教材和习题集及习题集答案”共14门课的教材;其它三个专业的新编教材是《汽车概论》、《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汽车钣金》、《钣金机械设备》、《汽车钣金实习》、《识图》、《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实习》、《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习》、《站务英语》、《交通地理》、《旅客心理学》、《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站务业务》、《汽车站务实习》以及配套的“实习教材和习题集及习题集答案”共15门课的教材。
金属材料成型原理复习题金属材料成型原理复习题一、选择题1. 金属材料成型是指将金属材料通过加工手段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下列哪种加工方法不属于金属材料成型?A. 铸造B. 钣金加工C. 焊接D. 热处理2. 金属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塑性变形B. 弹性变形C. 破裂变形D. 熔化变形3. 金属材料成型的塑性变形包括以下哪些形式?A. 挤压B. 拉伸C. 剪切D. 打击4. 下列哪种成型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金属零件?A. 铸造B. 锻造C. 拉伸D. 剪切5. 金属材料成型中,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在于:A. 加工温度不同B. 加工速度不同C. 加工压力不同D. 加工方式不同二、判断题1. 金属材料成型的塑性变形是指在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
( )2.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零件的工艺过程。
( )3. 锻造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零件的工艺过程。
( )4. 拉伸是指将金属材料受力方向上的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塑性变形过程。
( )5. 冷加工是指在室温下进行的金属材料成型过程,适用于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金属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
2. 什么是铸造?请简要描述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3. 什么是锻造?请简要描述锻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4. 什么是冷加工和热加工?它们之间有何区别?5. 请列举出金属材料成型中常用的几种加工方法,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四、综合题某企业需要生产一批大型金属零件,要求零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
请根据企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成型方法,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B、C4. A5. A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题1. 金属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金属加工材料练习题一、填空题1. 金属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2. __________是指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 __________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铁碳合金。
4. 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
5.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__________的铁碳合金。
二、选择题A. 铁B. 铝C. 铅D. 锡A. 热处理B. 铸造C. 塑料成型D. 锻造A. 高碳钢B. 中碳钢C. 低碳钢D. 超低碳钢A. 硅B. 锰C. 镍D. 钴A. 塑料B. 陶瓷C. 木材D. 铜合金三、判断题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
()2. 铸铁的强度和硬度均高于钢。
()3. 热处理是一种改变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4. 锻造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会变细。
()5. 铝合金的密度小于钢,但强度高于钢。
()四、简答题1. 简述金属材料的四大加工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合金?举例说明。
3. 钢和铸铁在成分和性能上有何区别?4. 简述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5. 举例说明有色金属在工业中的应用。
五、计算题1. 已知某钢的含碳量为0.45%,求该钢的碳当量。
2. 一块铸铁的尺寸为200mm×150mm×50mm,密度为7.2g/cm³,求该铸铁的质量。
3. 一根铜杆的长度为1.5m,直径为20mm,求该铜杆的体积。
4. 已知某合金的成分及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该合金的密度。
5. 一块铝板的尺寸为500mm×300mm×10mm,密度为2.7g/cm³,求该铝板的重量。
六、匹配题A. 不锈钢 1. 汽车车身B. 铝合金 2. 建筑结构C. 铜合金 3. 船舶制造D. 高碳钢 4. 电子元件E. 球墨铸铁 5. 刀具制造七、名词解释1. 纯金属2. 合金化3. 热处理4. 锻造5. 铸造八、案例分析题1. 某企业需要生产一批汽车发动机的曲轴,请根据曲轴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说明理由。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复习题一、判断题(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对的“√”,错的“×”)1、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都能引起零件和工具的外形和尺寸的改变,都是工程技术上所不允许的。
(×)2、碳素钢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塑性、韧性将升高。
(×)3、硬度愈低,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愈好。
(×)4、钢中含碳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到钢的机械性能,而且会影响到钢的工艺性能。
(√)5、表面热处理都是通过改变钢材表面的化学成分而改变表面性能的。
(×)6、高速钢由于具有极高的硬度而可以进行高速切削。
(×)7、由于铸铁含碳量比钢高,所以硬度都比钢高。
(×)8、低碳钢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
(√)9、工具钢的硬度、耐磨性高,则红硬性也一定很好。
(×)10、发蓝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的强度和硬度,其次还能提高抗蚀能力。
(×)二、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可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2、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是按含碳量的高低划分,其含碳量>0.60% 为高碳钢,含碳量为0.25~0.60%为中碳钢,含碳量<0.25%为低碳钢。
3、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4、按用途,合金钢可以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合金钢。
5、调质处理就是将钢淬火后,再经高温回火的一种工艺方法。
6、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7、合金结构钢的编号原则是采用“二位数字+化学元素符号+数字”的方法。
8、金属铸造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和收缩性的大小。
9、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渗碳和氮化。
10、常用的硬质合金分类牌号中“YG”表示钨钴类硬质合金,“YT”表示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11、根据加入元素量的不同。
钢合金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三大类。
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较广的是中合金钢。
12、铝合金按加入元素的含量多少和工艺特点不同,可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类。
第一部分章节习题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填空题1、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工程上常用材料性能和___________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3、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叫做金属________。
4、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成为塑性,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氏硬度。
二、单项选择题7、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A、强度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8、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强度和硬度B、强度和塑性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9、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A、抗压强度B、屈服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10、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A、冲击B、多次冲击C、交变载荷D、静态力11、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A、强度B、硬度C、热膨胀性D、耐腐蚀性1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塑性和韧性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13、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大些,但不可过大D、小些,但不可过小14、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A、≥1%B、≥5%C、≥10%D、≥15%15、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可以16、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测试方法()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不宜17、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18、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A、变好B、变差C、无影响D、难以判断19、判断韧性的依据是()A、强度和塑性B、冲击韧度和塑性C、冲击韧度和多冲抗力D、冲击韧度和强度20、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A、强度B、塑性C、抗拉强度D、疲劳强度21、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A、越好B、越差C、无影响D、难以确定三、简答题22、什么叫金属的力学性能?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哪些?23、什么是疲劳断裂?如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四、计算题24、测定某种钢的力学性能时,已知试棒的直径是10mm,其标距长度是直径的五倍,Fb=33.81KN,Fs=20.68K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是65mm。
1.根据 Fe-Fe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3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答: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含量增加,渗碳体是硬脆相,因此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答:因为在钢中当含碳量超过1.0%时,所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使钢的脆性增加,导致强度下降。
因此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
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答:在 1100℃时,含碳 0.4% 的钢的组织为奥氏体,奥氏体的塑性很好,因此适合于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渗碳体,渗碳体的硬度很高,不适合于锻造。
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 65 、 70 、75 等钢制成);答:绑轧物件的性能要求有很好的韧性,因此选用低碳钢有很好的塑韧性,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用钢丝绳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很高的弹性极限,而60 、 65 、 70 、 75钢有高的强度和高的弹性极限。
这样在吊重物时不会断裂。
5)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答:T8 , T10,T12属于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8%,1.0%,1.2%,因而钢中渗碳体含量高,钢的硬度较高;而10,2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低碳钢,钢的硬度较低,因此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6)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答:因为钢的含碳量范围在0.02%~2.14%之间,渗碳体含量较少,铁素体含量较多,而铁素体有较好的塑韧性,因而钢适宜于压力加工;而铸铁组织中含有大量以渗碳体为基体的莱氏体,渗碳体是硬脆相,因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85、麻花钻由、和组成。
86、常用的扩孔刀具有、等。
87、扩孔精度一般可达。
88、内孔车刀可分为通孔车刀和、车刀两种。
89、端面沟槽有槽、槽和槽三种。
90、以外圆为基准保证工件位置精度时,一般应用卡爪装夹工件。
91、当孔径精度要求较低时,可采用和测量孔径。
92、在车床上加工圆柱孔时,其形状精度一般只测量误差和误差。
93、套类工件位置精度要求有、、、及__________。
二、判断题()1、B型中心孔带120°的保护锥。
()2、由于中心钻的直径小,所以钻中心孔时,应取较低的转速。
()3、由外圆向中心走刀车端面时,切削速度随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到工件中心时切削速度为零。
()4、测量外圆直径,精度要求较低时选用游标卡尺,精度要求较高时选用千分尺。
()5、当端面圆跳动误差为零时,垂直度误差也一定为零。
()6、手用铰刀工作部分较短,主偏角较小。
()7、车削外圆时,若前、后顶尖不对正,则会出现锥度误差。
()8、车端面时的切削深度也是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9、安装在刀架上的外圆车刀,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切削时,前角增大、后角减少。
()10、千分尺微分筒上刻线间距为1mm。
()11、使用卡尺时,要擦净尺身测量面和工件被测表面。
()12、车刀歪斜装夹,会影响车刀前角和后角的大小。
()13、铰孔时的切削深度等于铰孔余量。
()14、用右偏刀从中心向外缘进给车削大端面时,床鞍不紧固,工件易产生凹面。
()15、使用回转顶尖比使用固定顶尖车出的工件精度高。
()16、铰孔时,切削速度越低,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17、使用硬质合金切断刀比使用高速钢切断刀,要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
()18、麻花钻顶角大时,主切削刃短,定心也差,因而钻出的孔径容易扩大。
()19、用麻花钻扩孔时,由于横刃不参加切削,轴向切削力小,进给省力,所以应适当加大进给量。
三、选择题1、加工带阶台的轴类零件时,车刀的主偏角最好选()。
A、45°B、75°C、略大于或等于90°2、粗车轴类工件的外圆和强力车削铸件、锻件等余量较大的工件时,应选()车刀。
习题一
一、填空
1.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和()两种。
2.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3.晶体缺陷主要可分为(),()和面缺陷三类。
4.相是指合金中()与()均匀一致的组成部分。
5.珠光体是()和()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6.在 Fe-Fe3C 相图中,共晶转变温度是(),共析转变温度是()7.共析钢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残余 Fe3C 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8.奥氏体的最大溶解度是C%=(),高温铁素体的最大溶解度是C%=()。
9.钢中存在杂质元素,对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硫使钢产生()、磷使钢产生()。
10.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有()、()、()、和()。
11.面缺陷主要指的是()和()。
12.最常见的线缺陷有()和()。
13.纯铁在 912℃时晶体结构为(),在1394℃时晶体结构为()。
14.在铁-碳合金中,当含碳量超过()以后,钢的硬度虽然在继续增加,但强度却在明显下降。
15.二元合金中的恒温结晶过程有()和()转变。
16.γ-Fe 是()晶体结构,其晶胞原子数为()、配位数()。
17.固溶体主要分为()和()。
18.在 Fe-Fe3C 相图中,PSK 线也称为()。
19.碳溶解在()中所形成的()称为铁素体。
20. 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下晶格随()发生改变的现象。
21. 固溶体晶格的畸变,使合金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下降,这种
现象称为()。
22.根据碳在铸铁组织中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
3. Fe3CⅡ:
4.相图:
5.过共析钢:
1.莱氏体:
三、简答题:
1.δ与ψ这两个指标,哪个能更准确地表达材料的塑性?为什么?2.合金一定是单相吗?固溶体一定是单相吗?
3.γ-Fe 在 912℃转变为α-Fe 时体积膨胀约 1%,而已知γ-Fe的品格常数(a=0.363nm)大于α-Fe 的晶格常数(a=0.293nm),为什么体积反而增大?
4.什么是共晶转变?什么是共析转变?区别是什么?
5.FeC合金中的渗碳体有哪五种?它们各是怎样形成的?形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