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阶段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5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和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①chú__形②枯涸.__③获益fěi__浅④糟tà__⑤擎.__天撼地⑥zhàn__蓝2.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3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③果如鹤唳.云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那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看着她那滑稽的模样,大家忍俊不禁....。
C.自从他在那儿讲故事起,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和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都被吸引了过去。
D.我们班长李雪嫣不但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也很强,真是德高望重....啊!4.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曲径通幽处,。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开轩面场圃,。
④,风正一帆悬。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听取蛙声一片。
⑦孔子曰:“,。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
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⑧“怎么,不高兴我来吗?”分别了多年的好友,如今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开着玩笑。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怎么会,孔子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填《论语》中的句子)5.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例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沂源县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次考试满分150分,其中包括卷面分10分,阅卷时要有专人根据学生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答题是否规范,按10、7、4、1四个档次,给学生准确评分,计入总分。
一、积累运用(30分)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请根据①头晕目xuàn()②yí()然自得③苦心孤yì()④无边无yín()⑤啜泣()⑥反省()⑦腻()烦⑧绯()红3、①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③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猝不及防:④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4、请用以下两位作者的主要知识信息,各写一个简洁明白的句子,介绍这两位作者。
(提示,主要知识信息应包括作者的姓名、国籍(或时代)、对作者的评价和他的主要作品或成①《风筝》的作者:②《金色花》的作者:5、雅俗共赏—赏心悦目—()—()—()—()王子轩收到小学同学孙萌的一封信。
孙萌在信中诉说:妈妈对自己管得太多太烦,真想离家出走,远离妈妈的唠叨。
假如你是王子轩看到信后,想马上打电话劝阻孙萌,应怎样说:7、请你结合《在山的那边》和《童趣》两篇文章,谈一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3分)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②春天像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③绿树村边合,④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蛇乘雾,终为土灰。
二、阅读探究(60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做9—12题(17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9、语段所在课本选自,这是一部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与朋友交而信.乎()④学而不思则罔.()⑤诲.女知之乎()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①吾日三省吾身②温故而知新③思而不学则殆12、(1)文中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1分)(二)阅读下列语段,做13—18题(12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初一年级)一、积累运用:(10×2分)1、请用楷书写一句你喜欢的或自创的人生格言,激励自己或同学。
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少于8个字。
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颤.抖chàn 藐.小miǎo 目眩.xuán 啜.泣chuòB、痴.想chī迸.溅bèng 屡.次lǚ琼.浆qióngC、冉.冉rán 伫.立zhù酒酿.niàng 脊.梁jǐD、糟蹋.tà小憩.qì峭.壁qiào 禀.告bǐn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繁弦急管功郧夸耀慈爱B、红灯绿酒泯灭扼运闲适C、俱体而微金窖简陋鞭策D、专心致志蹂躏弘毅剔透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翼翼:谨慎、严肃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匪:非、不。
C、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小憩.:休息一会。
憩:休息。
D、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
庸碌:形容人忙忙碌碌。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信念》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生于法国,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学派经典着作之一。
C、《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选自《当代少年》。
D、《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实验中学分校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初一年级)班级: 姓名: 分数:一、基础知识1.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名言,用最漂亮的字体写在下列方格中(2分)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róu lìn gūsāo diàn yuàn ( ) ( )负()扰()污()恨3.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 倔.强juè洗濯.zhuó诅.咒zǔ获益匪.浅fěiB 冉冉.rǎn 给.予gěi 厄.运è忍俊不禁.jīnC 呵.责hē伫.立zhù迸.溅bèng 盘虬.卧龙qiúD 迂.回yū挑剔.tì头晕目眩.xuàn 险象迭.生dié4.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猝然..长逝(突然)具体而微.(微小)B 可望不可即.(靠近)慧心未泯.(消失)C 擎天撼.地(举起)小心翼翼..(谨慎)D 瘦骨嶙峋..(瘦削)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5.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2分)A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浮现在我眼前。
B 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C 鲁迅先生从事无产阶级文学事业30年,视时间看作生命,笔耕不缀。
D 在延安,美德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
6.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写在前面的括号内(3分)( )(1)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的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试探什么。
(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4)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5)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6)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7,默写(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2),江春入旧年。
参考答案1(略)2顾----故茶-----荼缕-----褛疾-----瘠3(略)4(略)5第1处:爱因斯坦是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
第4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对论”。
第5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第6处: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或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6 (略)7 (略)8、清算,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2分,含义1分,作用1分)9、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2分)10、不设统一答案。
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3分,举例得1分,说理由得2分。
)11、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只要能写出母爱让你感动的瞬间即可得2分,语言要求通顺,得1分。
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12、文中的母亲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在儿子的错误面前没有姑息他,说明这种母爱是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而溺爱则恰恰相反。
当然文中的母爱好。
13、(1)像蛇爬行那样弯曲(2)它的指溪水的(3)深(4)因为14、略15、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7、从鱼的空游,阳光直射水底,鱼儿的影子落在石潭底石头上等角度,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18、当初享受大自然美景却不懂得珍惜。
“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理所当然”、“我仍然觉得……而且永远”。
19、①小生命的脆弱,在人类的伤害下处境的危险②河水枯竭、生命死亡悲凉、衰败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愤慨20、①因为它哺育了众多的生灵,弹奏着生命的乐章,却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理解、珍惜和保护。
杭锦旗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七年级上语文试卷亲爱的七年级同学:新学期,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新学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半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同学们,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
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祝你们成功!一、语言积累及运用(47分)(一)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的字用楷体写在格子里。
(4分)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二)选择题(23分)1、以下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A、训诫.(jiè)耸.立(sǒng)迂.回(xū)B、啜.泣(zhuì)纳罕.(hǎn)嶙峋..(lín xún)C、屹.立(yì)迸.溅(bèng)头昏目眩.(xuàn)D、小憩.(qì)痴.想(cī)忍俊不禁.(jīng)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A、头晕目眩隐秘B、瘦骨嶙峋篷乱C、小心翼翼漫长D、擎天撼地庸碌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声”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全身心地扑在了学生身上。
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纯朴的乡亲们。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分)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告别了让你留恋的小学生活,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收获吗?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本试卷共八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基础能力——认真想,仔细做(26分)(1—5题,26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把空出的两句补写完整。
(每空1分,共2分)①少小离家老大回,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6分)①社会发展在曲折中前进,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反映这一历史规律的诗句是:, ②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 ③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六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①请用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谦虚好学的精神。
(不少于50字)(3分)②学校“春草文学杜”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精练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一部名著的作者及简单的作品内容。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请从以下作品中选择一部作介绍。
(5分)供选作品:《西游记》《童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②抄写下面的句子,并将句子中的拼音改写为相应的汉字。
(3分)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lěi(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
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
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
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的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
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
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
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
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
我说不行,你长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
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
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
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
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
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
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
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股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
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14、给这篇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1分)15、女儿很小的时候,是怎么牵妈妈手的?(2分)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题号语文积累阅读理解写作卷面书写总分得分温馨提示:1、同学们,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4分);你要在10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2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本想(zèng)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花园、一份浓浓的企盼。
朋友,揣着一(kē)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远。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
崇山峻岭,是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着的曲线。
A、流动B、屹立C、翻腾3、修改下列病句。
(2分)(1)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张华仿佛又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和动听的歌声。
4、请分别写出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两句诗(课内外均可,试卷上出现的不行)。
(3分)(1)李白:,。
(2)孟浩然:,。
(3)李商隐:,。
5、在横线上填入诗句。
(6题选做3题)(3分)(1)理想是船舶,(2)路上春色正好,(3)在山的那边,是海!(4),江春入旧年。
(5),浅草才能没马蹄。
(6),清风半夜鸣蝉。
6、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B、香气/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模仿例句,另外写一句话。
(三句任意写一句)(1分)例句: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jǐng)徘徊.(huí)裨.益(bì)A. 诠.释(quán)憧憬..(B. 巍然(wēi)屹立(yì)穿梭(suō)须臾(yǘ)C. 徜徉.(cháng)慷概.(kǎi)湍.急(tuān)浸.透(jìn)D. 迸.(bèng)溅弹.(tán)指沉淀.(diàn)烙.饼(lào)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B. 你去,还是我去?C. 都复习好了吗?这次期中考试。
D. 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 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5.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三岁的际遇》回顾了作者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不能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汉沽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取缔.()②分泌.()③追sù()④重峦叠zhàng()⑤殷.红()⑥归jiù()⑦fān( )篱⑧飞漱.其间()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物竞天择:物种争着适应环境。
)B.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无动于衷:心里非常感动。
)C.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D.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劫难:灾难、灾祸。
)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分)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形成胚胎的过程。
A.冲激配合分裂发育B.刺激谐调分开发展C.刺激协调分裂发育D.刺激协调分配发育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爱是一缕阳光,让你在寒冷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修改:将“明朗”改为“温暖”。
B.初中三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修改:将“相识”和“相知”前后位置对调。
C.学校对面新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修改:去掉“和汽水”三个字。
D.“感动中国”是目前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年度评选。
修改:在“评选”后增加“活动”一词。
5、参照加点的文字,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加以删改,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2分)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苦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无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斩断长江五千里.......,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改写:6、诗歌赏析(3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2分)答:②诗歌第四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1分)7、将诗句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4分)①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②故渔者歌曰:“,。
”(郦道元《三峡》)③《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6分)8、八年级二班正在举行“让世界充满爱”的语文专题活动,假设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如果让你去策划一期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你打算怎么安排呢?说说你的好点子。
(2分)②班级准备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给板报设计一段有文采的前言。
(2分)③请你用对联的形式给本次班会拟一个主题。
(2分)三、名著阅读(4分)9、《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2分)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
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1分)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1分)四、阅读理解(31分)(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1~13题。
(7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1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4~16题。
(5分)不计人过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注释] 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中央官员。
④同列:同事。
⑤量:度量,气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分)①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②是.小子亦参政耶()15、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2分)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②蒙正遂止之 B.朝士姓名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16、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2分)答:(三)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17~19题。
(8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7、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3分)答:18、“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高兴地说道”这个描写则写出了阿长能对“我”有所帮助的心情,加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充分肯定了阿长之长。
(2分)1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
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3分)答:(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1分)生命需要等待詹克明①生命体拥有最复杂的结构,最精确的联系,最协调的配合,以及最完美的功能。
②不过越是高级有序的体系也越容易脆弱,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越是严格,有时甚至近于苛刻。
然而,这种严格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对生命体而言,它还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套生存本领,那就是等待。
一旦环境恶劣,生命无法正常维持,它会借助某种方法,使之能够蛰伏潜藏,确保挨过难关,待环境适宜之时再求发展。
③一般说来,有序程度较为低级的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例如,人类一旦失去1/5的水分就会死亡,而蚯蚓即使失去自身体液的3/5也还没有达到受伤害的程度。
对于一些更为低级的“隐生生物”(如小麦中的线虫),即使失去自身水分的99%,一旦得到合适的水分补充也还能恢复生命。
低等级的植物也有同样的例证,据说一块干燥的苔藓在博物馆中居然度过了120年,过水还能照样成活。
可见,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④几乎所有最高等级植物都采用降序最为彻底的“种子”方式来保存生命。
与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相比,一粒微小种子的有序程度不知要低几个数量级了。
它们是生命的真正隐者,你从一粒种子中绝看不到花朵的美丽芬芳,果实的甘甜香美,茎干的分支结构,叶片的光合作用,庞大的植根体系,以及复杂的维管束组织。
但是所有这些精妙绝伦的高级有序结构,无一遗漏地深藏在这颗貌不惊人的种粒之中。
⑤每一粒种子还是整个物种的生命微缩,是一座完整的物种基因库,它贮存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
⑥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
许多沙漠植物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
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
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新归于安静的等待。
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辉煌。
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⑦当然,在植物界还有等待年代更为长久的种子,那就是古莲子。
它们才是真正做到“千年等一回”的强者,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
⑧生命必须包含等待,甚至可以说,没有学会等待的生命就不具备生存的资格。
⑨生命的等待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交替轮回,形成了生命特有的律动周期。
对生命而言,等待永远是一支瞄向“发展”的满弓弦箭,它时时都在屏息静听,候望天命信号。
20、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等待”具体指的是什么。
(3分)答:21、第③段中的“一般说来”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答:22、为什么说一粒微小种子是“生命的真正隐者”?(2分)答: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级有序的生命体系,对环境的要求过于严刻,往往不能得到满足,因而容易脆弱。
B.许多沙漠植物往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达到短暂的生命辉煌。
C.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生存环境在生命体等待过程中的重要性。
D.本文不但揭示了生命体的生存规律,同时也蕴涵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24、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是否也需要“等待”?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2分)答:五、写作展示(40分)25、我们在学习中会遇到难题,在生活中也同样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难题,难题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会中,也可能在成长的磨砺与探索中……难题会带给我们困扰,难题会引发我们思考,难题也会激励我们奋进……可是,当你解决了这些难题的时候,也许你就会产生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请以“我终于解决了这道难题”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