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81
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D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4.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5.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A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6.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A.社会分工的出现B.自然分工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出现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8.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A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9.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10.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C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1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B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12.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13.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BA.“参与制”来实现B.“个人联合”来实现C.资本输出来实现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D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5.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C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16.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C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17.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B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1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D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19.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BA.国家垄断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借贷资本20.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CA.卡特尔B.辛迪加C.混合联合企业D.康采恩21.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D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2.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B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23.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C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A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C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B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A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2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D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30.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D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3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3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CA.经济发达B.科技先进C.存在过剩资本D.自然资源丰富33.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D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34.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C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36.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CA.自由竞争实现的B.市场调节实现的C.垄断价格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37.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A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38.垄断的形成是B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自由竞争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C.资本集中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D.资本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9.垄断价格是指D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40.金融资本是DA.垄断的银行资本B.垄断的工业资本C.垄断的产生资料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41.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CA.经济与合作组织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42.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B.凯恩斯理论被广泛理解和运用的结果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作用加强的结果D.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4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 B C D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三、简答题59.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马原多选题绪论1.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的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高居榜首。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因为08.10A、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完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D、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产生起巨大影响自然科学成果有09.4A、万有引力定律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3.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09.10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C、法国唯物主义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10.1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5.按照内容划分,人生理想的内容有10.4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810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810;101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3.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091 ;094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4.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0910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810A、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D、人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091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094A、自然性B、社会历史性C、群体性D、能动性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要点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萌芽期: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
反映了早期⽆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代表作: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发展期:18世纪以后。
地区: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代表⼈物:巴贝夫、摩莱⾥、马布利。
(了解即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欧洲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叶和英国的欧⽂。
P225、P41.空想社会主义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开⾯世:1848,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个纲领性⽂件)。
P225+P44.马克思、恩格斯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了⼈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争建⽴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了科学社会主义。
2.⽆产阶级⾰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产阶级⾰命是迄今⼈类历史上最⼴泛、最彻底、最深刻地⾰命的原因。
(简答)P226. ·⽆产阶级⾰命的形式的基本形式:暴⼒⾰命。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命这⼀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产阶级⾰命⾄少将在⼏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提出“同时胜利论”。
P227 ⾃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时代的⽆产阶级社会主义⾰命,将是由⼀国或数国⾸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P227、P45.⼆、列宁、斯⼤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通过“剥夺剥夺者”、银⾏和⼤⼯业的国有化使⽆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在外国武装⼲涉和国内战争背景下,实⾏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系列⾮常的、特殊的⼜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政治经济学面授教案:第六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2008/03)【内容概述】本章是整个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结束语,分析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走向灭亡。
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表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它的长期性。
【重点内容】(*重点掌握)*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P162*2.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P165。
3.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共同点与不同点)P173。
【教学辅导】*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P16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而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不可避免性、根本对抗性和决定性,即它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根本对抗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各种矛盾中起着主导作用和决定性,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最深刻的根源。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已经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货币。
货币产生之后,危机的可能性从两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由于出现了货币,卖者取得货币之后,不一定马上去买他需要的商品,生产他需要的产品的生产者,就只好把产品存放起来,这样造成了卖与卖的脱节,从而已经包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了。
其次,当货币起支付手段作用时,也会引起危机的可能性。
但是,危机没有变为现实,是因为那时占统治地位的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所占的比重还不大;简单商品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都比较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还不是那么广泛;在狭小范围内简单商品生产者为着熟悉的本地市场和买主而生产,产销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商品买卖的脱节和支付链条关系的破坏,只能对某些商品生产者发生较大影响,不至于波及或影响整个社会。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容概要】第六章论述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新变化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阐述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揭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第二节分析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第三节阐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揭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本章内容,首先要掌握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这四个阶级依次包括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
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调整和变化的结果。
其次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五个方面的新变化。
这五个方面的新变化分别包括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社会阶层和阶级关系、经济调节和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制度等。
应了解和掌握每一方面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再次要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随着生产力、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的高度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的固有矛盾不可调和,必然要求用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原因和实质。
难点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区分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二是正确认识垄断利润及其来源,三是正确理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命题预测】本章内容近几年只考选择题,今后也可以用来出分析题。
要特别注意掌握近三年没有出题的知识点,例如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等内容。
【考点精解】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摘要: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社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梯。
正如马克思、思格期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这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进步性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正文:资本主义制度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肯定了它的历史进步性质。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
因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认为资本主义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分为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然后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大多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首先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向国际垄断,甚至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的历史。
因此,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纪之交又在开始向国际垄断、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而从资本向国际扩张的过程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职能慢慢地被区域职能所取代,首先是经济职能,其次是政治职能。
国家垄断也慢慢地被区域垄断所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逐渐地过渡到了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技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在资本主义之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前索引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是讲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实质,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基本原理。
可概括为三方面:垄断、全球化、地位。
即要掌握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特别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掌握经济全球化及其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方法本章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注意对难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的理解,一般的知识点可结合适当数量的练习掌握。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出现。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没有变。
本章主要考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变化。
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的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比拟的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
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弊端也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
自由竞争都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
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01【单选】:01【马基】:0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01【单选】:01【马基】:0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可进一步分为[1分]A 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个阶段B 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C 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 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2.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分]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B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根源于[1分]A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D 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4.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单个资本迅速增大属于[1分]A 资本积累B 资本积聚C 资本集中D 资本扩张5.垄断统治的实质是[1分]A 生产集中B 对生产和销售实行控制或独占C 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D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6.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属于垄断竞争的竞争形式有[1分]A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 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 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7.金融资本是由[1分]A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B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C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在一起而成的D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中小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8.“个人联合”是金融寡头实现其在[1分]A 政治上统治的主要方式B 经济上统治的主要方式C 生产中统治的主要方式D 流通中统治的主要方式9.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1分]A 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 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 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 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0.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1分]A 内容B 作用C 表现形式D 作用后果11.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1分]A 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 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 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12.垄断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1分]A 垄断高价B 垄断低价C 自由价格D 保护价格13.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1分]A 资本主义私有制B 自由竞争C 垄断利润D 垄断统治14.垄断价格是[1分]A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B 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C 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D 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15.垄断利润的来源是[1分]A 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B 垄断资本家使用先进设备C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和一部分价值D 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16.垄断利润是[1分]A 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D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17.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1分]A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 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18.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杰出人物及著作是[1分]A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C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D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1分]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 20世纪80年代以后20.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后,该企业属于[1分]A 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B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D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1分]A 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 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 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 通过国家的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1分]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与发展B 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C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政策的国际协调D 国内劳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23.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新特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广泛发展,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1分]A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相融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 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C 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D 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4.国际垄断同盟[1分]A 在领土上瓜分世界B 其趋势基本结束C 在当代以混合联合公司为主D 在经济上瓜分世界25.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1分]A 经济实力B 政治实力C 军事实力D 外交实力26.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其主要形式有[1分]A 私人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B 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C 企业资本输出和个人资本输出D 企业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27.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是[1分]A 主权国家B 资本主义国家C 跨国公司D 垄断资产阶级28.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1分]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29.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以[1分]A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B 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基础的D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30.经济全球化[1分]A 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B 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C 阻碍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 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3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1分]A 有利于所有国家B 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1分]A 个体资本所有制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 法人资本所有制D 国家资本所有制3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1分]A 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 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 出现工人持股现象34.法人资本所有制的性质是[1分]A 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对立关系已消失B 属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C 反映出资本主义雇佣工人地位的根本改变D 体现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35.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1分]A 无产阶级B 社会化的生产力C 科学技术D 巨大的社会财富36.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1分]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B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C 社会矛盾的加剧D 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3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1分]A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3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1分]A 生产全面社会化B 产品的商品化C 产品的市场化D 市场的计划化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革命[1分]A 在可预见的长期内不可能爆发B 可能在一国或少数几国首先取得胜利C 可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D 能在全世界同时取得胜利。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一、主要概念: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
二、主要问题: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第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
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
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
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