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原电池
- 格式:pdf
- 大小:789.63 KB
- 文档页数:2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梳理】一、反应热与焓变1. 反应热: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反应热,单位是kJ/mol。
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也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状态和生成物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2.焓变:(1)焓: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号H 表示。
(2)焓变: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符号ΔH 表示。
ΔH >0 反应吸收热量;ΔH <0 反应放出热量。
(3)焓变与键能的关系:ΔH=﹣(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温馨提示: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
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
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
因此,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0 ΔH>0联系ΔH=ΔH(生成物)-Δ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常见反应类型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 与NH4Cl 反应④C 和H2O 或CO2 的反应4.燃烧热和中和热:根据反应类型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反应热可分为生成热、分解热、中和热.燃烧热、溶解热等。
专题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019·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2()(1)acKcαα=-。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 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 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12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2019·北京卷)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2019·重庆卷)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
专题07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9江苏]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A.一定温度下,反应2H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 2+2H2O+4e−4OH−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D.反应2H(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答案】A【解析】A.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该反应属于混乱度减小的反应,能自发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正确;B.氢氧燃料电池,氢气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中性条件的电极反应式为:2H2 −4e−=4H+,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V m≠22.L/mol,无法根据气体体积进行微粒数目的计算,故C错误;D.反应中,应该如下估算:∆H=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故D错误;故选A。
2.[2018海南]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
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eV能量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C.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答案】CD【解析】A.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是放出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18eV,故B不符合题意;C. 由图可知,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故C符合题意;D.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而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因此炭黑颗粒可以看作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是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定义式ΔH=H(生成物)-H(反应物)。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出的热量;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能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_mol_H2(g)和1_mol_O2(g)生成2_mol_H2O(l)时放出571.6_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数增大1倍则反应热也增大1倍。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4)2H 2O(l)===2H 2(g)+O 2(g)的焓变ΔH>0( )(5)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 (6)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7)H 2(g)+12O 2(g)===H 2O(l) ΔH 1和2H 2(g)+O 2(g)===2H 2O(l) ΔH 2中的ΔH 1=ΔH 2( )(8)H 2(g)+12O 2(g)===H 2O(g) ΔH 1和H 2O(g)===H 2(g)+12O 2(g) ΔH 2中的ΔH 1=ΔH 2( )【答案】 (1)× (2)× (3)√ (4)√ (5)× (6)× (7)× (8)×2.(1)1 mol CO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放出283 kJ 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一轮复习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考考查主要内容和方向: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理解、解释(结合图像),及在平衡移动中的应用;反应热大小的比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包括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考查;盖斯定律及简单计算。
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变化中不仅有物质变化,一定伴随着_________变化(热能、光能、电能等)。
2、化学变化中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称为反应热;3、_____条件下进行反应的________称为焓变,4、焓变的符号为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__。
5、★放热反应的△H为___(+、-)或___0;吸热反应的△H为____或_____06、化学键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7、发生化学变化时,旧的化学键断裂______(吸收、释放)能量,新的化学键生成______能量。
这两个过程中的能量不相等,因此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常见的放反应4、酸★常见的吸解反应(Ba(OH)2·★反应热(【练习1】、的是 (D.该反应中【练习2 】二、热反应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键反应能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反应能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内能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1、表示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的式子叫热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___变化。
【练习1】H2(g)+12O2(g) ===H2O(l) ΔH=- kJ/mol,表示在____℃,_______Pa,_____与________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量。
第二单元原电池化学电源
[考试标准]
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1.原电池的概念 a a
2.铜-锌原电池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 b b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a b
4.常见化学电源 b c
5.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 b
6.判断与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c
7.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b
8.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流向的判断 c
9.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
b
应用价值
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工作原理
(1)反应原理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
电极材料锌片铜片
电极反应Zn-2e-===Zn2+Cu2++2e-===Cu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由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
(2)原理归纳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
①电解质溶液;
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
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盐桥原电池(加试)
(1)构造
(2)盐桥的组成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