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周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牛顿运动定律一、基础知识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
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
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
(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
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英华中学初三物理周测试卷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 80 μm =________mm =____________m ,(2) 6×107 nm =____________m 2.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纽扣的直径是 cm .3.一架直升机受到的重力为2×104N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匀速上升时,螺旋浆产生的举力是 N ;匀速下降时,螺旋浆产生的举力是 N ,静止不动时螺旋浆产生的举力是 。
4. 如图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5.(08年来宾)2008年1月南方发生罕见的雪灾.不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甚至发生翻车。
这是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__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请给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__。
6.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S 。
前8s 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v 与路程s 成正比,与时间t 成反比D .物体运动的速度v 由st 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8. 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姓. 名. . . . . . . . . . . . . 班.级.. . . . . . . . . . . . 考. 号. . . . . . . . . . . . . . . . .C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 一辆重40000 N 的载重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4800 N ,它所受的牵引力是( )A.等于40000 N ;B.等于4800 N ;C.大于40000 N ;D.大于4800 N10. 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A );过了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B ),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11. 牛顿第一定律( )A 、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 、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 、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D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12. 如图2—3所示,湖面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条小船,船上各坐一质量相等的人, 绳子把两船头相连,当甲船的人用力拉绳时,将会 出现( )A 、乙船向甲船驶来B 、甲船向乙船驶来C 、甲、乙两船互相靠拢D 、甲、乙两船一定静止不动13. 起重机的钢绳上吊着一个重为G 的物体,钢绳的拉力为F ,则( )A 、物体静止时F=GB 、物体以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F >GC 、 物体以2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F <GD 、物体水平匀速移动时F >G三、作图题(7分)14.(2分)如图3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他所受拉力的示意图.15.(2分)如图4所示,一位同学在水平用力推箱子,请画出箱子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及推力的示意图. 16.(3分)画出如图5所示,静止放在斜面上的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图A 图B图3图4图5四、实验题17. (6分)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中,图7所示中木块两端小盘里加上数量相同的砝码时,木块便保持静止,这说明二力平衡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必须____________、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若两盘里的砝码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发现木块___________,这是由于木块所受的两个拉力F 1、F 2不在___________上.18. 请阅读“新民晚报”几年前的一则消息,并回“答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
2013年春初二物理巩固练习(02)牛顿第一定律班级_____姓名_____1、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阿基米德第1题第2题2、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静止B、突然开动C、匀速行驶D、突然刹车3、下列现象中,能利用惯性来解释的是()A、汽车行驶时要保持车距,防止刹车时造成追尾事故B、水中的气泡上浮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移动D、重物从高处下落时,越落越快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5、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A、酒后不驾车B、驾车须系安全带C、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雨后路滑,减速慢行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B、手压笔尖,手指觉得痛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7、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8、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填“大”或“小”)。
9、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_______。
10、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4m/s、v B=2m/s、v 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11、如图所示,油罐车中装满了原油,但中间还有一个小气泡,当油罐车匀速向前行驶时,小气泡恰好位于车子中央,当紧急刹车后,气泡将向_____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一、单选题1. 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
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 3:5B. 2:5C. 5:3D. 1:12. 一名空降兵的质量为60kg,他随身所带的装备(包括降落伞和武器)总重为200N。
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若在竖直方向上只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g取9.8N/kg,则他与所带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A. 0NB. 260NC. 788ND. 388N3. 为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引入“合力”概念,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B. 理想实验C. 类比法D. 等效替代法4. 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去海洋馆观看海狮表演,看到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
分析此时受力情况,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A. 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B. 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C. 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D. 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5. 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 B.C. D.6. 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为F1,她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她受到的重力为G,则( )A. F2与G是一对平衡力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 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方的小球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B. 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小球对绳子的拉力C. 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D. 绳子受到的重力与天花板对绳子的拉力8. 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B.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C. 正在草坪上越滚越慢的足球D. 风中摇摆的树叶9.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 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一定不能运动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0.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汽车静止,失去了惯性,所以汽车未被推动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11. 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20N,F2=50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 )A. 一定小于20NB. 一定等于30NC. 一定等于50ND. 一定等于70N12. 用手握住饮料瓶在空中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手对饮料瓶的压力和饮料瓶对手的压力B. 饮料瓶的重力与手对饮料瓶的压力C. 饮料瓶的重力与手对饮料瓶的摩擦力D. 饮料瓶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饮料瓶的摩擦力13. 如图所示F1、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 B.C. D.14. 如图所示的情形中,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平衡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15. 小华骑着共享单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此时人和车受到(选填“1”或“2”)对平衡力作用;若此时单车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单车将处于(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减速运动”)状态。
第八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平衡状态.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 .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3.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
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B .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C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5.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 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 2的大小关系是( )A .F 1小于F 2B .F 1等于F 2C .F 1大于F 2D .无法比较6、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7、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9.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 、B 两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 .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B .F 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 乙所做的功A B CD第11题图(第16题图)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10.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11.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填空题词
1.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大小不变的力击球,球的落点和旋转状态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__________和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 有以下几种现象:①车从车站开出,②橡皮筋被拉长,③皮球被压扁,④电风扇断电后越转越慢。
以上都是作用的结果。
其中现象是力使物体的,现象是力使物体的。
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4. 篮球投篮时,球被篮球板弹回来,则篮球受到对篮球的作用力。
这个力使球运动的发生了变化。
*5. 脚穿溜冰鞋的某同学,用向前的力推墙,结果自己向运动,此现象说明。
6. 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当向右急转弯时,坐在汽车左窗口座位上的乘客会感到向
压车壁,这是因为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汽车向右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受到车和座位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随车向右转弯,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保持,所以乘客会感觉到向左压向车壁。
二.选择题
7.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 自行车匀速转弯
B.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
C. 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
D. 小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8. 茶杯放在桌面上时,有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A. 作用点
B. 大小
C. 方向
D. 都相同
9. 用磁铁吸引铁钉,铁钉被吸引过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铁没动,这表明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力
B. 由于铁钉没有磁性,所以铁钉不能吸引磁铁
C.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断定铁钉对磁铁也有吸引力
D. 因为条件不足,无法判断铁钉对磁铁是否有吸引力
**10. 分析下列现象,归纳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
(1)排球运动员向上托球,球就向上飞。
(2)已经平衡的杆秤,当再向秤钩方向移动秤砣时,秤杆末端就上翘。
(3)推门时越靠近门轴越不容易把门推开。
(4)小孩不能将一块石头推动,但大人能将同一块石头推动。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A.()上述能说明这一因素的例子有()(只填序号)
B.()上述能说明这一因素的例子有()(只填序号)
C.()上述能说明这一因素的例子有()(只填序号)
11.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左上方拉小车的拉力。
12. 一块木板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木板向前倾倒,因为:()
A. 木板有惯性,且上端受有向前的水平力
B. 木板有惯性,且下端受有向后的水平力
C. 木板惯性大,小车惯性小
D. 木板上端惯性大,下端惯性小
13.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撤去,则这个物体:()
A. 速度越来越大
B. 速度越来越小
C. 立即静止下来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4.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5. 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 秒和4米/ 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 一样大
B. 速度为4米/ 秒时大
C. 速度为6米/ 秒时大
D. 无法比较
** 16. 摩托车做飞越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17. 一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那么这个物体()
A. 立即停止运动
B. 慢慢停下来
C. 做无规则运动
D.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18.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A. 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 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
C. 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19. 获得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A. 只用推理
B. 只用实验
C. 数学推导
D. 实验和推理
20、一个受到一对均为30N的平衡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少到20N,则物体()
A、速度减小
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
21、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以0.1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小
C、重物以0.2m/s速度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以上三种情况的拉力一样大
22、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23、一个人用力去推停在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人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B.人的推力小于汽车的惯性力
C.人的推力等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D.以上都不对
24.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
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25.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时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 方向;作用点
2. 力;④①;速度改变;②③;形状改变
3. 三要素;作用效果
4. 篮球板;方向
5. 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 左,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原来的运动状态
6. D
7. B 解析:方向相反,作用点在两个物体上。
8. 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 A. 力的大小;(4) B. 力的方向;(1) C. 力的作用点;(2)(3)
10. 如图所示:
12. B(解析: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因具有惯性仍保持原状向前运动;但小车与木块之间有相对运动,木块下端受到向后的水平力而停止运动,但上端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倾倒)。
13. D
14. B
15. A(解析:惯性是物体质量大小的体现)
16. B
17. D
18. D(解析: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质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1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