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前后,水产养殖该做好哪些防范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一》
台风洪水要来到,水产防灾要记牢。
一要检查塘堤牢,漏洞裂缝赶紧找。
二要加固防护网,鱼虾别让跑光光。
三要储备应急物,饲料药品不能少。
遇到灾害心不慌,守护水产有保障。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二》
高温天气真难熬,水产减灾有妙招。
一是增加水交换,新鲜活水鱼儿笑。
二是合理投饵量,别让鱼儿撑坏了。
三是多开增氧机,氧气充足活力高。
水产养殖要精心,不怕高温来打扰。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三》
病害来袭别害怕,应对方法有几下。
一要常巡养殖池,异常情况早觉察。
二要做好消毒事,细菌病毒远离它。
三要科学来用药,对症下药效果佳。
水产健康成长快,收获满满乐哈哈。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四》
寒冷冬天要注意,水产保暖有妙计。
一是加深池塘水,好像给鱼盖被子。
二是搭建防风棚,挡住寒风保温度。
三是投喂高能量,鱼儿吃饱好过冬。
安稳度过冷季节,春天又能展活力。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五》
水质变差危害大,改善水质有办法。
一要定期测水质,各项指标心中挂。
二要合理用微生物,分解污物作用大。
三要及时清污物,池塘干净美如画。
保持良好水环境,水产养殖笑开花。
九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特点一,9月份台风强度大,破坏性强。
常年的8月,正是台风肆虐的日子,今年却异常平静,据1949-2021年气象资料统计,8月份平均生成台风个数为6个,最多的年份甚至有8-10个台风生成,即便最少的年份,如1979年8月,也有2个台风生成。
而在历史上,从未有过8月无台风生成的纪录。
但今年8月至今,没有任何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生成,也没有任何台风登陆我国,是1949年以来非常罕见的。
不过,8月的宁静,可能换来9月的大爆发,晚来的台风可能更凶猛,破坏力会更强,养殖户朋友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做好全面的防范措施。
台风来临之前的预防措施:台风、暴雨、阴雨天来临前三天,先用‘水易净’局部消杀改底局部:水深有机质容易堆积的地方,叶轮增氧机周围6米左右的地方等,第二天,生物氧化剂每包5亩+强力拜生源每包4亩全塘底生物均匀改底。
持续的下雨天预防措施:多开增氧机,晚上沿塘边投放增氧制剂。
雨天中诺碧清生物净水剂每亩10克+红糖塘外繁殖后侵泡一晚,第二天早上用,连续隔天投放,抑制雨天中有害菌的繁殖,维持水体有益菌的数量。
雨天转晴,欣碘每瓶5亩水体全塘消毒控菌,第二天用诺碧清净水剂每亩20克+拜生源每亩50克做消毒后补菌。
台风天气应激预防处理:雨前拜激灵每包6亩水体+速补100每包4亩水体全塘泼洒,预防缓解虾的应激,平时要注意虾体质的维护。
特点二,‘秋老虎’继续存在,会出现高温闷热天气。
通常每年8月下旬到9月,副热带高压是逐渐向东、向南撤退,但有些时候,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又重新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将使得晴热天气增多,秋老虎将如‘猛虎下山’。
但如果副热带高压偏弱,北方冷空气偏强,秋老虎也就只能是个‘HelloKitty’了。
从目前的天气形势来看,8月底直到9月初这段时间,福建、广东一带气温将较高,普遍能达到33-36℃,应该说秋老虎正在这一带活动。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会出现水色比较浓,晚间溶解氧低,虾吃不上料等异常情况。
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及防范方法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台风作为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农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范方法。
一、台风对农业的影响1. 农作物受损严重:台风风力强大,往往伴随着暴雨,对农作物造成直接冲击。
台风过后,农作物遭受倾斜、折断、破损等损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毁灭的情况发生。
2. 水稻种植受阻:台风引发的暴雨,造成农田积水,水稻生长环境恶化,根系氧气供应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
台风带来的风力还可能导致水稻折断,造成大范围的损失。
3. 养殖业遭受打击:台风过程中,养殖场所受到风力的直接冲击,导致畜禽的舒适度下降,甚至引发传染病的爆发。
同时,养殖场的建筑物和围栏也可能因台风而倒塌,造成动物的逃逸和死亡。
4. 农村基础设施受损:台风过后,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电系统等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交通中断可能导致农产品无法及时流通,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二、台风对农业的防范方法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了解台风的动向和强度,预测台风可能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为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建设农业防灾设施:农业防灾设施包括固定建筑物和灾害避免设施两个方面。
固定建筑物如温室、棚架等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台风的直接影响。
而灾害避免设施如水稻抗风抗倒品种的选择、养殖场围栏的加固等,能够降低农业因台风而受到的损失。
3. 建立灾后救助机制:在台风过后,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灾后救助和重建,重点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扶贫政策,确保灾后农村经济能够尽快恢复。
4.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担方式,可以为农民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经济保障。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为其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支持,帮助农民渡过台风等灾害带来的困难。
结语:台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农民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台风对渔业的影响有哪些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于渔业来说,它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巨大而多方面的。
渔业作为一个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产业,在台风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首先,台风会对渔业的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渔港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中包括码头、防波堤、仓库等设施。
强大的台风风力和海浪可能会冲垮码头,损坏防波堤,导致渔港失去防护功能。
仓库也可能在台风中受损,使得渔具、渔网、鱼饲料等物资遭受损失。
此外,养殖池塘和网箱等设施也容易在台风中被摧毁,给养殖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还会对渔船造成严重威胁。
渔船在海上作业时,如果遭遇台风,很可能会被巨浪掀翻,或者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
即使渔船在港口避风,也可能会因为风浪过大而受损,如船体破裂、机器设备故障等。
对于一些小型渔船来说,台风的破坏力更是巨大,可能会导致渔船完全报废。
这不仅会影响渔民的生产作业,还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为修复或购买新渔船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渔业资源也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台风引起的海水剧烈运动和温度、盐度的变化,会改变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鱼类的洄游和栖息。
一些幼鱼和鱼卵可能会在台风中死亡,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补充和恢复。
此外,台风过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分布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对渔业资源的长期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台风对水产品市场也会产生冲击。
在台风来临前,为了避免损失,渔民会提前捕捞水产品上市,这会导致短期内市场供应增加,价格下跌。
而台风过后,由于渔业生产受到破坏,水产品供应减少,价格又会大幅上涨。
这种价格的波动对于渔民的收入和消费者的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台风还可能会影响水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渠道,导致水产品滞销,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
对于渔民的生命安全,台风更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台风天气出海作业,渔民面临着被海浪卷走、船只沉没等危险。
即使在港口避风,也可能会因为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而受到伤害。
台风“灿鸿”过后水产养恢复生产技术措施台风“灿鸿”过后水产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措施一、抓紧修复受损设施因台风过境时间长,风力大,并伴大降雨,海淡水养殖设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大棚、网箱等养殖设施受损。
1、淡水网箱受洪水冲击、水淹,变形过水,网破鱼逃,在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重搭支架,修补网片,重新调整养殖密度和搭配比例。
2、受损的海水网箱应尽快修复,添加浮子,更换鱼网,调整养殖密度。
3、海淡水池塘因淹没过水致塘堤、塘坝溻汰的,应尽快修复加固。
滩涂低坝蓄水养殖及围网养殖,须及时补缺堵漏,检查围网并及时修补。
二、加强养殖生产管理1、水质管理。
海淡水养殖池塘待外围水位下降后及时换水并调整正常水位。
海水池塘因降雨量大盐度急降应尽快排淡,换入新水,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则尽快排咸、灌淡。
调节池水的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淡水养殖宜控制在7.0-7.5,海水养殖宜控制8.0-8.8。
池水偏酸性,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用量视水质情况具体而定。
2、饵料管理。
因受环境突变,养殖生物体应激大,灾后应加强投喂优质饵料。
鱼虾蟹类应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饵料,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投饵要实行“四定”的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虾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天气晴朗可多投,阴雨天可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应停止投饵。
水色好,水质肥爽,可正常投饵,水色淡可增加投饵量,水色过浓则应减少投饵量并应及时注入新水,网箱养鱼争食激烈可正常投饵,上浮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时,可减少投饵量;鱼病治疗期间投饵量应适当控制。
对滤食性鱼类、贝类的养殖池塘应及时调控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水色保持鲜活嫩爽,颜色以黄褐色、棕黄色、浅绿色为好。
对水色过浓的池塘,可配合防病害定期使用漂白粉或水质改良剂,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滩涂贝类养殖要疏通沟道,养护好涂面,确保涂面基质稳定。
池塘养殖的自然灾害应急技术措施在梭子蟹和南美对虾池塘养虾过程中,不良天气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特别是台风、暴雨、赤潮、高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对虾的应激反应,极易使养殖虾、蟹暴发病害,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影响。
自然灾害虽对养殖影响极大,但通过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也能将损失避免到最小。
下面是针对宁波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所建议采用的一些应急技术措施:1 台风和暴雨1.1 水位控制台风和暴雨来临前,应将池塘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台风前夕,首先要及时、尽量提高虾池水位,增加蓄水量。
因台风过境必定带来雨水,从盐度的整体变化来讲,池中水位越低,雨水对池水的影响就越大:而池水越深,水容量就越大,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盐度和水温的变化,就会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
1.2 水质调整在保持一定水位的同时,通过施肥和使用调水剂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
大量实践表明,浓水色和低透明度更易抵御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和稳定作用,使养殖池塘更能抵抗自然灾害。
1.3 增氧台风前后主动增氧,并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在台风到来前夕起就要不断地开足增氧机防范对虾缺氧。
台风来临前后天气变化异常,前后都会伴有3天左右的低气压天气,此时水环境变异迅速,水体中的溶氧一般都呈现低值状态。
由于台风带来大雨,虾池水体中含氧量明显降低,应不停顿地开增氧机,增加水体中的溶氧,维持虾的正常生长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在下雨时打开增氧机,可打破水体的水温和盐度的分层现象,使池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幅度减到最小,减少对虾产生应激的可能性。
1.4 排水排水方便的虾池还应排掉上层部分水,尽可能地维持水温和盐度的相对稳定。
1.5 消毒及水质恢复台风和暴雨过后,要及时对虾塘进行处理,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虾塘中的生态环境均遭受重创,甚至生态环境完全失衡,致病菌快速繁殖,导致在很短时间内,甚至在1~2天内,水环境和对虾生长就可能发生异常情况,容易暴发病害。
台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保护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不仅对陆地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台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1. 水温变化: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不仅会导致海面温度的剧烈波动,还会引发水温的急剧上升。
这使得海洋生物栖息地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2. 海洋水质变化:台风带来的暴雨会冲刷陆地上的有机物和污染物,使其流入海洋,导致海洋水质的恶化。
此外,由于水流的剧烈运动,海洋中的底泥也会被搅动,进一步影响海洋水质的稳定性。
3. 海洋生物生存状况:台风引发的强风和大浪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海洋生物受到损害甚至灭绝。
特别是对于珊瑚礁生态系统来说,台风可能造成珊瑚的断裂、破坏和死亡,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造成长期影响。
二、台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1. 预警措施:及时发布台风预警,让渔民、潜水员和其他海洋从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和撤离工作,减少人员的伤亡和损失。
2.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捞和破坏海洋生物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水质监测与治理:加强对台风期间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海洋,保障海洋水质的稳定。
4. 珊瑚礁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例如建立珊瑚礁保护区、控制过度捕捞和游客的活动等,促进珊瑚礁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5.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科普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人们保护海洋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的不良影响。
总结:台风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这种影响并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稳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海洋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美丽的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存在,为地球赋予更多的生命活力。
台风与渔业探究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影响与保护策略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灾害,经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在渔业中,台风也对渔民的生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台风的保护策略。
一、台风对渔业的影响1. 渔业捕捞活动的中断台风来临时,海上狂风暴雨使得渔民无法进行捕捞活动。
他们必须在港口寻找避风的地方,以免遭受风暴带来的巨大危险。
这导致了捕鱼量的急剧减少,给渔民的收入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2. 损坏渔船和渔具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巨浪会对渔船和渔具造成损害甚至毁坏。
渔船和渔具是渔民们的重要工具,损坏会导致渔业活动的中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修复或更换。
这对于贫困的渔民来说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3. 水域生态系统的改变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可能改变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丰富度。
例如,台风可能造成水质污染,导致鱼类死亡或迁移。
这也会对渔民的捕鱼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找到足够的渔获来维持生计。
二、台风对渔民生计的保护策略1. 加强台风研究和预警系统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台风的研究,并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
及时的台风预警可以让渔民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从容地将船只驶离危险区域,并采取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2. 提供渔业保险和补贴政府可以设立渔业保险制度,为渔民提供损失的赔偿。
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渔民一定的补贴,以帮助他们渡过台风期间的困难。
这将减轻渔民的经济压力,使他们更能够面对和适应台风带来的挑战。
3. 促进渔民技能培训和转型政府可以提供渔民技能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其他生计方式。
例如,可以培训他们从事渔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如渔业物流、船只维修等。
这给予了渔民更多的选择,减轻了台风对他们生计的影响。
4. 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可持续渔业发展可以减少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冲击。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
推广科学养殖和渔业管理实践,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减少台风对捕获量的影响。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与应急处理渔业养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养殖渔业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与突发事件。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风险,并介绍应对这些风险的紧急处理方法。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养殖渔业工作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例如,暴雨、洪水、地震等都可能对养殖设施和养殖动物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养殖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应对。
1. 保护设施:养殖者应提前评估设施的承受能力,并进行防灾准备工作。
例如,加固鱼池的边坡、检查围网的稳固性等。
2. 紧急转移: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养殖者需要立即转移养殖动物到安全地带。
有计划的紧急转移可以尽量减少动物的伤亡。
3. 病害防控:自然灾害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的疾病爆发。
养殖者应当密切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疫病防控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二、水质问题水质问题是养殖渔业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
水质污染可能导致养殖动物生长受限、病害爆发等问题。
因此,养殖者需要时刻关注水质情况,并做好应急处理。
1. 定期监测:养殖者应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浑浊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2. 水质处理:当水质存在问题时,养殖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氧、添加水质调理剂等,以提高水质。
3. 病害控制:水质问题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的疾病爆发。
养殖者应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养殖产品销售不佳、价格波动等问题。
市场风险会对养殖者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
因此,养殖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市场风险。
1. 多元化销售渠道:养殖者应积极寻找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2. 品种选择与市场需求匹配:养殖者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避免产量过剩或者滞销的情况发生。
3. 市场信息获取与分析:养殖者需密切关注市场信息,关注养殖品种的价格变动、市场需求等,通过及时了解市场状况,做出相应调整。
四、人为破坏人为破坏是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台风前后,水产养殖该做好哪些防范
一、台风期间要注意养殖场的生产安全。
1.台风来临前:排查安全隐患
(1)确保用电安全。
检查电力系统有否漏电,发电系统是否正常,以保证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正常使用。
(2)检查、加固塘基等设施,做好防漏工作。
对长年失修的简易茅棚,应拆除,以防造成倒塌伤亡事故。
仓库用房要加固防漏,以免造成饲料淋雨霉变。
2.台风期间要注意人身安全。
台风暴雨期间,密切留意台风动态,如发生不可抗力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及时离开鱼塘等低洼地方,到高处、人多和坚固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处躲避。
船舶应及时靠岸停泊,船上人员应尽快向岸上转移。
二、台风前后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1.台风来临前池塘养殖病害预防措施。
(1)疏通排洪沟渠,适当降低池塘水位。
做好随时排去上层酸雨水的准备工作。
(2)有条件的加咸。
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咸淡水养殖的池塘,应尽量多蓄些咸水或投放食盐,防止淡水大量涌入池塘,形成盐度急剧下降,引起死鱼。
(3)增强南美白对虾等鱼虾的抗应激能力。
台风前夕适当减少投料量,全池泼洒维生素C、葡萄糖以及免疫多糖等药物,增强鱼虾体质与抗应激能力。
2.台风期间池塘养殖病害预防措施。
台风暴雨期间,防病主要措施就是适当延长增氧时间。
因为台风极易导致池底溶解氧不足,同时,水温、pH值、盐度也会降低。
当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偏低的话,池底的有机质就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态氮与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品种产生伤害,极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所以要适当延长增氧时间,必要时,在晚上8点钟左右,投放一些增氧剂。
这不仅可以增加池塘底部的溶解氧,而且还可改善池底环境,防止养殖品种出现浮头等情况。
3.台风暴雨过后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1)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和灾后复产工作。
灾后的死鱼病鱼、受台风卷起的水草要立即捞出,防止腐烂污染水体,登记死亡鱼的数量、重量,以便补放苗种。
(2)池塘消毒和调节水质:排出鱼塘表层酸雨水,提高盐度和PH值。
对于对虾应激反应严重的池塘,要先消除应激反应为主。
然后采用低刺激的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双季铵盐络合碘等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池塘水体,消毒后过几天,可调节水质。
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平均水深在1.5-2.0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
对水质变清的池塘,池塘中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度及藻相和菌相的平衡。
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以改良池塘水质和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
但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3)增强鱼虾的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里拌Vc3‰、免疫多糖2‰、保肝健3‰、免疫多肽2‰
来源:水产前沿
文/图:中国水产频道论坛网友@猫扑石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