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_16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2、揭示课题:每当歌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主题活动:我们的大中华。
活动一:情系中华,为国争光。
1、华人的故事演讲会:学生讲华人的故事。
2、图片展示会: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作介绍。
3、情景表演:表演海外华人的生活片段。
4、教师课件展示重大活动的场面,(北京申奥、香港澳门回归、赈灾募捐等)并配音解说。
5、谈感受:体会华人生活的艰辛,感受华人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诚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
活动二:美好的祝愿。
1、引导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表达对海外华人的美好祝愿。
如:网上传情、一封书信一幅字画寄深情、电话传音、祖国连着你我他……2、在音乐《同一首歌》中展示课前已准备好的字画、书信等。
活动三:归国华侨与我们在一起1、过渡引入:今天已经有许多海外学子回国创业,他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介绍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事迹。
三、升华中国情无论是身在他乡的华人,还是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我们,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相同的血脉、相同的根,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大中华。
来,让我一起歌唱《大中华》。
教学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习题〔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习题
一、我会填——情系中华
1.当我们谈到中华儿女时,自然会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
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同样的。
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
2.但凡到国外的中国人,都会去中国城走一走,看一看。
普及世界的中国城就是海外华人的“〞。
3.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的传人。
4.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他们以各种方法,表达了的情谊。
二、我了解——中华精英
三、我会写——拳拳爱国心
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的奥运火炬传递期间,藏独势力干扰奥运火炬在世界的传递,海外的华人组织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集会抗议活动,反对西zang分裂,反对西方歪曲报道,维护祖国统一,支持北京奥运,表现出了酷热的爱国热情。
对此,我想说: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习题
(27.5 KB, : 2647)
2022-6-1 17:04
.。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了解其他各民族,树立理解、尊重、友爱的民族情感。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问题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知识: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携手共同发展,共同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
教学难点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反映各族儿女的共同创造的成果、杰出人物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各级人民尊重、关爱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和行动。
课时安排第2课时完成话题“民族团结手足情”的教材内容。
活动一手足情深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吗?文成公主为什么至今受到藏族同胞的崇敬?小结: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藏汉两族人民的联系就非常密切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交往的新时代。
2.[汉族医生吴登云]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故事里大家体会到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民族交往的动人故事?小结:各民族儿女情同手足,友好合作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他们始终致力于民族间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
(板书:民族团结手足情深)【设计意图:体会中华民族大团结与友好合作源远流长,民族团结手足情的真正含义。
】活动二爱心列车1.小小论坛。
(1)各族人民为什么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2)我国政府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稳定与发展,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教师可以结合近些年西藏、新疆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搞民族分裂给当地和中国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我国政府和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为加强民族团结采取的行动等,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教材分析《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
本课由《遍布世界的中国城》、《海外华人的故事》、《情系中华》三个话题共同构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在世界各地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尽管他们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掉的中国情结。
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海外华人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和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难点:学生对海外华人的情况不熟悉了解,很少有接触,如何让学生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音乐,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说一说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2.板书课题: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二、认识中国城。
1.创设情境:远在他乡的韩梅姐姐为我们写来了信,引出中国城。
(1)同学们,韩梅姐姐在信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中国城)(2)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城吗?(3)师小结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4)那我们和韩梅姐姐一起去中国城逛一逛吧。
(播放介绍中国城的微课)(5)你们知道哪里有中国城吗?(6)这么多地方都有中国城,那中国城都一样吗?(7)请同学们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扫二维码获取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中国城的信息;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这些中国城有什么特点?海外华人在国外为什么要建中国城呢?(8)小组交流汇报。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各族儿女手拉手》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材提示我们从衣食娱乐文化入手,引领孩子了解中华文明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的征程中,各民族都发挥着自己的独特的作用,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已经有了很多的接触,有比较强的搜集、选择材料的能力,也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这些社会生活体验是零散而肤浅的,本次活动着重就是让他们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搜集、体验、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初步形成大民族的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生活调查,了解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凝结而成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饮食、衣着、娱乐等了解中华灿烂文明的由来,开展尝一尝、穿一穿、听一听等活动,分享各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各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有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的意识。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调查、体验、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民族团结的情感体验,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生活调查,制作教学课件,安排课堂活动,发现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元素,用于课堂评价与引导。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找衣食、娱乐等方面哪些民族创造的文明被大家所接收喜爱,方便的话,搜集一些实物课堂展示;搜集自古以来,在国家建设和抗击外侮过程中的突出人物及他们的民族。
【教学过程】活动一:各族儿女共生活1、谈话导入:同学们饿了吗?快品尝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食品吧!味道怎么样?好吃吗?2、你们刚刚吃的什么?你知道是哪里产的吗?(新疆)新疆离我们多远啊?现在,我们在合肥就可以品尝到这些美食。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海外华人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和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对海外华人的情况不熟悉了解,很少有接触,如何让学生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中国城的资料、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和情系中华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的人物,请仔细听。
他,是一位朴素的老人,是一位身家几百亿的富豪,他,更是华人的骄傲。
他就是——霍英东。
2006年,他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大人物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位老人的荣耀时刻。
(播放视频)师小结:其实,像霍英东这样的华人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人,走进——齐读课题。
师:世界各地?他们究竟生活在世界的哪些地方?你知道吗?师:是的,正如大家所说,(PPT)他们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大约有6000多万人。
看(PPT)这是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图,有红点的地方就代表有华人居住。
看了这分布图,咱们不得不感叹:(PPT 华人遍天下)活动一:逛中国城师: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们,因为初到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城,(PPT)也就是俗称的唐人街,走,随我去逛逛世界各地的中国城吧。
(PPT)师:逛完中国城,你觉得哪些画、哪些景、哪些物让你特别熟悉?师:看,(PPT)这就是中国城里的孙中山雕像。
(PPT 海外华人在唐人街上塑起了他的雕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民族复新的殷殷关注与期盼。
)师:是呀,坐在八仙桌前,品着地道的中国菜,此时,这色香味美的菜肴,不仅是海外华人化解乡愁的精神慰藉,还让他们仿佛回到了“家”。
人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举行火把节的民族是( )A、彝族B、回族C、维吾尔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第一个进西藏的公主是:( )A、王昭君B、文成公主C、天平公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每年的三月三举办歌节的民族是:( )A、锡伯族B、壮族C、蒙古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善于跳孔雀舞的民族是:( )A、傣族B、白族C、汉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称为我国“两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A、华罗庚B、钱学森C、邓稼先【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敕勒歌》这首流传甚广的民歌,是我国古代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我们的民族的始祖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______,这体现了民族之间的______,我们应该______各民族的习俗与礼仪。
A习俗与礼仪B差异C尊重【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______的自由。
A自己文字【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尊重是______的前提,而认同他人的______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A沟通B品质【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在祖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______的【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许多海外学子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知道的有______ A华罗庚、邓稼先【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我们的祖国是一个______大家庭,共有______民族,其中,______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较少,被称为______。
我们都是______?人。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二十九届奥运会时间是______地点:在中国的______【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著名数学家______听到新中国成立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
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单元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3、知道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繁荣。
4、知道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也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了解他们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情结。
单元设计构想: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方面存在的差异,认识到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传统、文化信仰和地理环境的不同。
本单元由三个话题构成:
话题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话题二:各族儿女手拉手
话题三: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课时安排: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2—3课时
2、各族儿女手拉手2—3课时
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2—3课时。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资源分析: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三的内容。
本课安排了“遍布世界的中国城”“海外华人的故事情系中华”三个话题和一个“瞭望台”。
第一个话题首先展现了在世界其他国家里的中国城,旨在把学生带入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中。
引导学生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让学生明白“家”的真正含义,激发强烈的归属感。
第二个话题展现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他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从这些真实的事例中体会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有艰辛也有收获。
第三个话题通过图文让学生感受到,尽管海外华人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但他们的视线却时刻追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祖国的一切都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切力量的拳拳之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学习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开展过《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儿女手拉手》”等系列主题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已初步获得并积累了有关民族大家庭的知识。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预设:
1、情感与态度: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活跃状态。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讨论,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知识与技能: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故事。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五、教学形式:
体验活动,通过歌曲、故事会形式交流海外华人的事迹,知道大家都是中国人(一家人),同样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
六、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课前师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华人”吗?“华侨”呢?
解释华人的概念——
广义的“华人”指所有中华民族的人。
狭义的“华人”指拥有外国国籍的中国人。
狭义的“华人”含义与“华侨”相对,“华侨”指身在国外但具有中国国籍的炎黄子孙。
(二)情景创设,导入教学:
出示:“世界上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中国人的足迹”
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过渡:华人华侨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广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3000万人。
那么这么多华人在国外是怎么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板书课题: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三)品味歌曲,情感体验
师:每当我们谈到中华儿女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在海外生活的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四)中国城——华人的“家”。
1、举例子:
有一个学生到国外留学,在出国之前很害怕在异国他乡,怕不懂得那里的语言,担心吃不着合口的饭菜……。
但是到了那里一切都跟他想的却不一样,看着满街的汉字、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一幢幢中国式的房屋建筑,听着优美的中国音乐,说着中国话,吃着可口的中国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这就是每个中国人去了国外都要到的地方——中国城(板书:中国城)。
2、师生共同交流,展示世界各国的中国城(唐人街)图片、文字资料。
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五)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为什么海外华人要在国外建立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大家刚才所交流的,其实就是歌曲里面唱到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真实体验。
(板书:中国心)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六)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边欣赏歌曲,边了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是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3、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与体会。
师问:你周围的人有没有在国外工作学习的?找机会问问他们生活的情况,讲讲他们的故事。
板书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中国城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