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九课_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31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三册《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3.9.1《科学立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描述与分类:明确科学立法的内涵。
2.解释与论证:明确科学立法的标准。
3.预测与选择:理解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4.辨析与评价:辩证分析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政治认同:理解、支持科学立法过程。
2.科学精神:明确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与要求。
3.公共参与:积极为相关部门科学、民主立法建言献策。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科学立法的内涵1.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标准(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二)推进科学立法1.要依法立法(1)内涵: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2)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3)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要充分发扬民主(1)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全民守法1.必备知识:全民守法的含义、要求;推进全民守法措施2.关键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社会主体遵守法律促进社会进步的具体事例,探究全民守法的内涵。
理解全民守法要求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体会人们在法治国家中的美好生活,明确全民守法的意义。
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正确全面理解全面守法的内涵、要求2、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3、公共参与: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基础梳理1、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________________,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民守法要求________________。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全民守法要求________________,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
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5、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________________,坚持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___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政府服务人民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政府担负的主要职能及其内容,懂得我国政府的性质、懂得如何行使监督权。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3、运用:学会寻求政府的帮助,学会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途径,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本领。
教学重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教学难点: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解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生:选举权和被选取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师: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行驶民主权利,还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政府服务人民》二、人民政府服务人民1、感受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利,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的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的角色。
政府出台每一项政策、制定每一个举措,都应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
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我国政府的工作原则 :对人民负责。
例1:行政服务中心: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公,将行政相对人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成的事,变为只跑中心一处就能办成,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外部跑为内部跑”,真正体现了人民政府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为民服务的宗旨。
例2:汶川地震15空降兵跳伞前的誓言灾情如战情。
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
由于茂县为高山峡谷地形,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伞降难度很大,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