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世界人口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人口的概念和定义。
讨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强调世界人口问题的意义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
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世界人口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章: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和特点。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和特点,如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如地区差异、人口红利等。
探讨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如人口老龄化、人口爆炸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和特点。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和趋势。
第三章:世界人口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人口问题的种类,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过慢增长、人口老龄化等。
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影响,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等。
探讨解决世界人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数据展示世界人口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对解决世界人口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第四章:世界人口政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政策的种类和目标。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政策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人口政策的种类,如计划生育、鼓励生育、移民政策等。
分析世界人口政策的目标和效果,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
探讨世界人口政策的利弊和评价,如人权争议、资源分配等。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和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知识要求智能训练思想教育重点: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可以知道人口发展的形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学习和了解后面的人口问题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需要详细讲解难点: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因此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另外,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 bdsfid="161" p=""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
=""> 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设计依据时间分配导入<="" bdsfid="178" p="">3分钟板书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阅读2分钟板书引入1分钟讲述10分钟板书1、速度:缓慢加快练习5分钟讲述3分钟引入练习3分钟板书读图5分钟板书发达国家慢阅读5分钟引入讲述10分钟板书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迁移引入读图3分钟板书(人/km2)练习8分钟小结2分钟板书人口密度大:稠密引入读图15分钟小结3分钟板书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练习7分钟总结5分钟本节内容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和表解式相结合,用powerpoint 展示,边讲边板,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1、速度:缓慢加快发达国家慢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迁移四、人口密度= (人/km2)人口密度大:稠密<="" bdsfid="324" p="">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 bdsfid="334" div="">。
世界人口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2. 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提高人口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现状及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具体影响。
3.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世界人口》相关章节。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表和案例。
3. 教学课件或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世界人口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内容:1) 世界人口增长历程:讲解人口增长的历史背景,展示相关图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2) 人口增长现状:分析当前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不平衡的问题。
3) 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粮食、水资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应对人口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提出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和参与解决人口问题。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现状及影响的理解程度。
2. 能力提升:评估学生在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探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3. 价值观培养:观察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创新性。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人口问题主题的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人口状况、分析人口政策等。
世界的人口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3.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人口控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2.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公元1世纪以前、公元1世纪至19世纪、20世纪至今。
3. 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
4. 世界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世界人口问题。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增长历史和现状、人口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提高学生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数据展示法: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世界人口基本概念、增长历史和现状、人口问题的课件。
2. 数据图表:准备世界人口增长图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3. 案例材料:收集世界人口问题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4.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引发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知识拓展: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使学生了解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 数据分析能力。
(2)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师提问: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回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反应增长速度。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教师引导: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且数值越大表示增长越快>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变(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减少(负增长) 学生:完成练习:例题: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 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 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点是 ① ;人口总量 最大的是 ② ,人口总量最少的是 ④ 。
-0.5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设计意图】此处涉及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有利于 理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教师提问:想一想: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医疗水平提高、生活水 平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人类寿命延长等因素都促进世界人口增长教师补充:人口增长会因为瘟疫、战争等因素有所波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加强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各大洲情况如何?州南被丁美洲是指关国以南的关洲国家和地区。
师生共同读图回答问题: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46.41亿) 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0.42亿) 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0.12%) 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2.67%) 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图4-22021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学生:读图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收入高的国家,如欧洲、北美等地人口增长率1%入3.0 2.5 2.0 .5.0 世界均0.5 收人家该:在人口貌计上,常把关雨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收入低的国家,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世界的人口教案标题: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2. 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人口统计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变化;2. 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有多少吗?在哪些地方人口最多?”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本课话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世界的人口,了解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第二步:介绍世界人口(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最新的世界人口数据和图表。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的变化趋势等。
第三步: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 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答案,并补充新的原因,如生育率、死亡率、医疗水平的提高等。
3. 通过案例分析和群体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四步:解决人口问题(20分钟)1. 教师提问:“人口过少和人口过多都会带来什么问题?”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出人口过少和人口过多可能带来的问题,并进行报告。
第五步:延伸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和调查,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建议。
第六步:总结(5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鼓励学生通过跨文化交流,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完成课堂讨论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在延伸拓展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3. 学生给出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图表和数据的投影仪或黑板;2. 世界人口的资料和案例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世界人口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再通过学习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人口统计分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案:世界的人口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3. 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4. 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人口分布与增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均。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世界人口分布图》;自制投景片《世界人口增长图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主要国家人口密度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a.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加快。
b.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
c. 人口增长的计算方法: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
d. 各大洲的人口增长: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
2. 世界人口的分布a.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
b. 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
c.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中国为例,分析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 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调查当地的人口增长和分布情况。
2. 研究其他国家的人口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挂图、投景片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在案例分析环节,以中国为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问题。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通过总结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世界人口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2. 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现状及影响。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地图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介绍人口增长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等。
b. 世界人口的现状:分析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等。
c. 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讨论人口增长对资源、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影响。
d.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e.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人口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3. 调查身边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历程和现状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认识。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相关领域工作者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深入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人口密集地区,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人口增长现状。
3. 开展课后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探究某个特定的人口问题。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世界人口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2.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2. 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如何在人口问题上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图表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
3. 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压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5. 解决方案:让学生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案,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生育政策、改善教育和卫生条件等。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人口问题。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短文,可以是评论、报道或论文形式。
8.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及政策。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世界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国家或地区是哪些?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八、教学实践:1. 让学生收集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案例,进行课堂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人口普查机构,了解人口普查过程及重要性。
九、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短文质量。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能说出世界人口的地理
分布,初步懂得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2、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学
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3、学会从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结合所见所闻,去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重点】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难点】学会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教学突破】
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一个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并且利用四人小组讨论形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一幅图片引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片时,你有什么感受?”
说明世界人口数量多。
引出本节的课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1、教师向学生讲述这是一幅有关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柱状统计图。
横坐标
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人口数。
2、师生共同找出1650、1800、1999年的人口数,并启发学生分析世界人
口呈现增长趋势。
并结合红色折线的变化来说明。
3、计算:1800年前后人口增长的对比,分别说明增长缓慢和迅速。
4、并以此图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曲线图或柱状图等,并学会绘制
简单的曲线图或柱状图。
5、“人口爆炸”,发表自己的看法。
〖承转〗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呢?
〖阅读材料〗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1、计算:一节课的时间,全球大约会增加多少人?6200人!
2、联系本学校的学生实际人数,让学生体验会增加3个多朝阳中学,从而
感受人口的增长速度之快。
〖承转〗人口增长的快慢怎样定量分析?引出三率。
〖阅读材料〗 教师多媒体投影阅读材料: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湖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的人口?锻炼学生的计算和理解能
力,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数值太大,要细心计算。
〖启发分析〗三率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世界人口在1800年以前增长的缓慢,1800年以后增长的迅速?(考虑死亡率)
〖读图分析〗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1、讲述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用柱状图来表示大小。
2、让学生分别找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快和较慢的大洲。
3、教师出示表格:
启发学生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
〖归纳总结〗
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 。
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 。
〖讨论〗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的国家,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教师提示:主要考虑出
生率)
〖承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情况。
谁还记得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的数量是多少?你想不想知道这60多亿
人主要分布在哪里?
〖板书〗 世界人口的分布
〖读图分析〗 “世界人口分布图”
1、通过看图,让学生感知颜色的不一样,说明人口分布的不均匀。
红色表示人口多,黄色表示人口少。
2、引出用以表示人口分布的重要统计指标:人口密度。
让学生领会概念和公式。
3、计算:通过计算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比较大小和人口的稠密和稀疏。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数值太大,要细心计算。
4、读图:教师提示学生看图时,先看图例,找出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
启发学生分析时,结合七大
洲的方位分别说明。
5、得出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①亚洲东部和南部;②欧洲西部;③北美
洲东部;④南美洲东部。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把这四个稠密区的序号对应着填到P41 图3-2世界人口分布图上,
以加强对人口分布稠密区的认知。
5、学生结合地图找出几个人口稀少典型地区。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像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南极洲地区、青藏高
原地区等。
6、引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稠密,有些地区人口稀疏?
〖课堂活动〗“你来选个家”
(让学生结合日常的所见所闻和生活实际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1、投出景观图:平原、高原。
启发学生从地形方面来分析。
2、投出景观图:南极洲、热带沙漠景观。
启发学生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
来分析。
〖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
四人小组讨论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稀疏的原因并交流发言。
1、结合经纬度的知识,启发学生分析纬度位置的影响。
2、结合海陆位置的知识,启发学生分析海陆位置的影响。
3、投出四幅景观图片:热带沙漠景观、青藏高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结合景观启发学生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的原
因。
4、教师小结:我们选择居住地,主要考虑地形、气候、纬度、海陆等自
然因素。
另外还有战争、资源、水污染等因素。
〖讨论分析〗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归纳知识〗
1、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___________地区,而在气候________、降
水_______的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
__________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2、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有干旱的________,寒冷的_________,
空气稀薄的_______________,原始的______________等。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归纳出地理学习的思维体系。
【探索思考】
运用地理学习思维体系,探索与思考: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
界人口平均分布呢?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分析原因,写篇地理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