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管理办法(调整版)1.doc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差旅费及补助的相关规定1、异地出差住勤补贴,省内每人每天100元(省内当天能够往返只在外吃一顿午餐的每人每天补助30元);省外出差除乘座飞机外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100元,乘座飞机的当天途中补贴按30元计发,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连续超过8小时的,途中每天补贴100元。
出差到配偶所在地,能够在家中就餐的不享受住勤补贴。
出差地只免费提供住宿不提供膳食(如支援新接项目),则每天补贴30元,月不超过450元,在出差地由出差地有关单位提供住宿及免费招待的不得再报销补助费。
2、异地出差报销交际应酬费及馈赠礼品,应事先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如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审批,则必须事先电话申请,回公司后三个工作日内填补书面申请。
参与招待客户就餐的每餐在出差补贴中扣除25元(午、晚餐),非应酬餐费一律不准报销。
3、异地出差,乘坐交通工具标准:出差夜间乘火车可购同席硬卧,轮船可乘坐三等仓,凡夜间乘火车未购卧铺的,一律按硬卧上铺票价与坐票价的差额发给顾问团成员。
因工作需要经公司总经理事先批准,可乘飞机经济舱,出差乘座飞机必须事前填写《乘机申请单》,事后凭机票和《乘机申请单》到财务部报销。
4、出差的路径应是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最近距离,因私绕道,其费用自理。
5、出差顺路休假,应严格划分二者的起止时间界限,路费按单程报销(回程自负)。
6、出差期间,市内交通以公共交通车为主,乘坐出租车的条件及报销办法按本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7、出差应尽量住快捷酒店(如7天酒店、锦江之星、如家、汉庭等),住宿费实行限额报销办法,凭发票在限额内报销。
一类地区为省会城市;二类地区为省会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
一类地区每人每天300元、二类地区每人每天200元,超出标准费用自负。
本着节俭原则,同性别人员出差,1人住单间,2人住双标。
8、出差人员如因招待贵宾等原因或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可住星级酒店,但完成接待任务后应尽快调换回快捷酒店。
9、凡涉及对外承诺必须先请示区域公司总经理,在获得其书面同意后再承诺。
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市直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完善党政机关公务活动管理制度,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和《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晋财行【2014】4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直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本办法所称市直机关,是指市委各部门和部门管理机构,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各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市人大,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五条市财政局按照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
第七条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负担。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相对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省内出差除处置应急事项(红色、橙色级)外,一律不得乘坐飞机。
省外出差应优先选择高铁、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
路途较远或任务较急,确需乘飞机的,由本单位分管领导审批。
未经审批乘坐飞机出行的,超出乘坐高铁车票价格部分由个人负担。
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
**县县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县县直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县直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县直单位)。
本办法所称县直机关是指县直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含下乡)(下同)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县县直单位常驻地指**县中心城区,范围包括:狮城镇(中兴社区、桥南社区、长安社区、东园社区、城西社区、兴福社区。
第四条县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
出差应如实填写《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单》(见附件1),下乡应如实填写《工作人员下乡审批单》(见附件5),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 13 -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严禁向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第五条县财政局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
第七条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厅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
- 13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县辖区内下乡,城关、乡(镇)、村之间交通费按农村客运标准凭据报销。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差旅费管理办法(修订)1总则1。
1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差旅费管理,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
2差旅费是指公司员工外出办理公司业务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1。
3员工因公出差,应本着既保证工作需要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按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实行凭票据限额报销。
2差旅费范围、标准2.1住宿费2。
1.1国内出差住宿费的具体标准如下:地区说明:一级地区指北、上、广、深等城市中心城区;二级地区指除北、上、广、深外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2。
1。
2公司员工经分管领导批准,外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研讨班,凭有关会议通知等证明,经总经理审批,据实报销住宿费.2.2交通费2。
2。
1长途交通费的限额标准如下:2.2。
2出差期间若因工作原因在所出差城市城区内发生的公共交通费用,按财务相关管理规定,凭票据报销。
2。
2。
3员工使用公司车辆出差的不再报销交通费.2。
2.4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2.3出差补贴2。
3.1员工因公国内出差根据地区不同实行出差补贴,一级地区出差补贴最高限额每人150元/天;其它地区出差补贴最高限额每人100元/天.2.3.2员工因公国外(含港、澳、台地区)出差,其出差补贴最高限额每人400元/天。
2。
3.3员工因参加会议或培训,会务费、住宿费中已经包含有伙食费的,不再给予出差补贴。
2.3。
4成都地区范围内出差(不含项目履职)不予补贴。
2。
4到项目履职差旅费规定2.4。
1公司领导和(或)职能部门到各项目检查工作时,原则上不由项目部接待,所发生的交通和食宿费按本办法规定标准据实报销。
2。
4.2领导干部常驻项目部工作的,按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2.4。
3到项目检查工作由公司安排交通工具的,检查人员不再报销交通费。
2。
4。
4员工到项目上工作期间住宿和交通由项目部统一安排,项目工作期间待遇中包含出差补贴.3差旅费的管理3。
出差差旅费用管理制度1
第七章差旅费管理制度
本着节约、实用和高效等原则,对差旅费标准、费用报销程序和条件规定如下:
1、集团总经理及子公司总经理等费用标准实行实报核销的办法,对搭乘交
通工具、住宿标准不做特定要求.
2、其他人员出差按标准凭有效票据报销标准内费用,超出标准的,需经总经
理批准后方可核销.
3、出差交通工具选择以火车(轮船)其次汽车再次飞机为顺序,火车如需乘
用动车或高铁者需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搭乘.
4、根据出差目的地不同,住宿费用就餐费用标准不同,暂定为
元/天
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市县域总经理
副总或总监500 400 300 200 经理400 300 200 100
其他200 100 80 50
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市县域总经理
副总或总监150 100 80 50 经理100 80 50 30
其他80 50 30 20
5.报销程序:汇总出差费用及票据→贴票→综合管理部核验出差申请及标准→总经理签批→财务报销
6.无有效出差申请单者,超出标准无有效领导签字的超出部分和票据不符无总经理签批的,不予报销
其他未尽事项由财务部及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单位)。
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指党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中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
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五条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
第十条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
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第三章住宿费第十一条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下同)发生的房租费用。
第十二条财政部分地区制定住宿费限额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等因素,提出所在市(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的住宿费限额标准报财政部,经财政部统筹研究提出意见反馈地方审核确认后,由财政部统一发布作为中央单位工作人员到相关地区出差的住宿费限额标准。
《出差管理规定》1出差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借款及差旅费核销管理,合理运用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企业实际,制订本规定。
2 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出差管理。
2.2 本规定所称差旅费是指公司员工因工作、学习、开会、调动工作等离开日常工作所在地或入厂报到而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及各类补贴等费用。
未经批准的行为或属于个人违章所造成的罚款,以及游览等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个人开支费用等不得报销。
2.3 本规定规范了出差的审批、差旅费标准、报销流程等事项。
3 责任部门部门主管职责:⏹审核出差的必要性。
⏹审核出差天数的合理性。
⏹审核业务费用额度的合理性。
行政部职责:⏹受理审核《出差申请表》。
⏹负责出差员工的交通工具(公车、车票、船票、飞机票)、住宿酒店的安排和预定。
财务部职责:⏹负责制定公司差旅费管理规定、审核、报销和控制。
⏹审核差旅费的限额。
⏹审核业务费用额度的合理性。
⏹审核报销凭据的合法性。
4 出差前审批4.1 员工于出差前,应填写《出差申请表》(附件1),说明出差时间、路线、差旅费预算情况和出差事由,经部门负责人、总经理(副总经理)批准,交行政部门办理手续。
4.2 出差起止时间与路程应事先估计,并尽量在《出差申请表》中列出。
变更时必须向直接上级汇报批准。
对于售后服务等涉及业主方的出差工作,应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返程时间。
4.3 出差申请表原则上应在确定出差行程后尽早提交,以便领导统筹安排工作、交通工具及住宿。
5 交通工具、酒店的安排和预定⏹交通工具的选择和安排,由行政部根据出差申请表中的出差事由、地点和时间进行综合选择,统筹安排。
⏹在需要的情况下,酒店的选择和预定,由行政部相关人员根据出差人的要求,或出差申请中的出差事由、出差地点和出差时间综合进行选择,及时并合理安排。
⏹预定前,行政部人员应与出差人员沟通确认时间、交通工具和证件号码等事宜,出差人员如有特殊需求,应及时说明。
差旅费管理办法1.目的为保证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规范公司差旅费支出的管理,秉承勤俭节约、办事高效的原则,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审批流程,加强成本控制,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2.差旅费开支范围本办法所称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出差地市内交通费及出差补助(出差期间午餐补助取消)。
其中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本办法规定标准内限额凭据报销,出差补助费实行定额包干。
出差人员的出差天数计算采取住宿一天算作出差一天。
3.出差范围包括工作、业务考察、公务、培训、会议,但不包括公司组织的各种旅游和其他活动。
4.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5.差旅费管理规定5.1.城市间交通费5.1.1.出差人员按照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凭有效票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
未按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的费用自理,不予报销。
特殊情况下(陪同上级领导、重要客户或紧急事件等)事先请示公司领导同意,可以超过规定标准。
超出限定范围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的,须履行特批程序。
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具体标准如下:况,经公司董事长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5.1.3.乘坐火车,从当日晚8时至次日晨7时过夜5小时以上,或白天连续乘车超过8小时的,可购买同席卧铺票。
5.1.4.不同级别的人员同时出差,考虑到工作需要,可参照高级别人员标准执行。
5.1.5.乘坐飞机、轮船,往返机场、码头的专线客车费用、机场建设费、燃油费、航空保险费(限每人每次一份)和退票手续费(须说明理由),凭据报销。
5.1.6.因工作需要,单位派车出行,出行前需经领导批准,且出行的汽油费、高速公路通行费、停车费用等据实报销。
5.2.住宿费5.2.1.住宿标准:出差人员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
每人每天具体标准上限为三类地区住宿每人每天150元范围内据实报销;二类地区每人每天180元;一类地区每人每天260元范围内据实报销。
总监及以上人员可在住宿标准上线增加100元。
5.2.2.出差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如陪同客户、参加会议等特殊情况,需超标准住宿的,应事先报公司董事长批准。
石家庄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级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参照《河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冀财行〔2014〕42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市级单位”)。
本办法所称市级机关,是指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政协办公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石家庄市委员会和市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市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差旅审批制度。
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五条市财政按照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市级单位差旅费开支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用。
省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交通工具。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相对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
第十条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
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第三章住宿费第十一条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下同)发生的房租费用。
第十二条省内住宿费标准按照省级800元、厅级450元、处级及以下人员310元限额标准执行。
重庆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1重庆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出差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规范差旅费管理,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渝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巴南区、大渡口区以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主城区)的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派驻市外的机构,执行所在地的差旅费规定和标准。
远郊区县的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派驻单位,执行当地的差旅费规定和标准。
第三条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第四条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
第五条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不得向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出差人员要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个人自理。
(一)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二)出差人员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第七条乘坐火车(含全列软席列车)或长途公共汽车,从当日晚8时至次日晨7时乘车6小时以上或连续乘车超过12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
符合规定而未购买卧铺票的,乘坐一般火车和长途公共汽车按照实际乘坐硬座票价的80%给予补助,乘坐全列软席列车按照软座车票的40%给予补助。
可以乘坐火车软卧而改乘火车硬卧的,不再给予补助。
第八条乘坐飞机,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费用、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限每人每次一份),凭据报销。
第三章住宿费第九条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实行定点住宿,住宿报销标准:省(部)级副职及以上人员(即市级副市职以上)住套间,厅(局)级人员住标准间或同等价格的单间,处级及以下人员两人住一个标准间。
差旅费及探亲费报销管理制度1 差旅费及探亲费报销管理制度为有效控制和压缩差旅费用的支出,提高各类业务人员的办事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办理程序1、出差人员必须事先填写“出差申请单”,注明出差地点、事由、天数、所需资金,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出差。
2、出差人员借款需持批准后的“出差申请单”,填写“用款申请单”,列明用款计划,由部门负责人签字担保后,经财务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借款。
3、出差人员回公司后,应形成出差完成情况书面报告,并向分管领导汇报,由分管领导考核结果,签署考核意见。
4、审核人员根据签有分管领导考核意见的“出差申请单”和有效出差单据,按费用包干标准规定,经审核后方可报销差旅费。
5、凡与原出差申请单规定的地点、天数、人数、交通工具不符的差旅费不予报销,因特殊原因或情况变化需改变路线、天数、人数、交通工具的,需经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方可报销。
6、出差回公司应在一星期内报账,超过一星期报销差费,每一天按30元罚款,若迟报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每一张单据按每月30元累积加罚(发票日期),并追究其部门担保人责任。
7、出差时借款,本着“前账不清、后账不借”的原则,延误工作责任自负,特殊情况由总经理特批,对各部门违反规定给予借款而造成账务混乱的,追究财务经办人及负责人的责任。
二、费用标准总体原则:对出差人员的补助费、住宿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使用,节约归己,超支不补”。
(1)住宿标准(金额单位:元。
下同):(2)伙食补助费:(3)市内交通费:(4)交通工具标准:三、报销办法(一)住宿费报销办法1、出差人员的住宿费实行限额凭据报销的办法,按实际住宿的天数计算报销。
2、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住自家的,一律不予报销住宿费。
3、出差人员住宿费报销标准原则上按规定标准执行,有新闻媒介采访、会见地方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或影响公司整体形象的特殊业务情况,在分管领导允许的前提下,可按实报销。
(二)伙食补助费报销办法中午12时前离开本地按全天补助;中午12时后离开本地按半天补助;中午12时前抵达本地按半天补助;中午12时后返抵本地按全天补助。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公布(全文)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单位)。
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指党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中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
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五条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
第七条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
第十条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
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第三章住宿费第十一条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下同)发生的房租费用。
集团有限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集团公司)员工在出差期间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统一和规范差旅费开支项目和开支标准,本着勤俭节约、合理与必要的原则,根据财政部〔1996〕2号文件精神以及国家税务机关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地图标记,员工因公到距所在工作单位50公里及以上的为出差,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报销差旅费。
第三条员工出差前须填写《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出差派遣证》(格式附后,以下简称为:派遣证),派遣证的内容应按要求填写完整,并经所在单位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同意。
所称单位领导指直属集团公司的派出机构、独立核算单位、分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社会职能单位的在职领导成员;所称部门负责人为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各部门正职负责人。
第四条差旅费由住宿费、城际间交通费、乘坐交通工具补助费、市内交通费、伙食补助费五项组成。
第二章差旅费计划与统计核算—1—第五条集团公司年度差旅费开支计划在年度财务预算中确定,经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差旅费计划由集团公司经费审核小组核定,报经总经理批准后下达实施;其他单位的差旅费计划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编制计划方案,报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差旅费计划核定的方法计划单位计划年度前三年差旅费支出总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调节系数;调节系数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社会环境综合测定。
差旅费计划与其他管理费计划一并下达。
第八条集团公司机关按部门核算、统计差旅费。
集团公司工程部(含各工程指挥部,下同)、经营部(含各驻外经营性办事处,下同)、集团公司的分公司、集团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单位、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社会职能单位或部门的差旅费核算执行现行规定。
第三章差旅费的包干控制第九条集团公司机关各部门的差旅费,按年度总量计划包干,超支不予报销。
个别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而年初上报计划中又未考虑到的,实际差旅费支出超过计划的部分,严格按以下程序办理:责任部门先提出差旅费增补计划书面报告,由经费管理小组审核,经主责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增补差旅费计划。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单位)。
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指党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中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
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五条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六条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第七条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
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第十条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第三章住宿费第十一条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下同)发生的房租费用。
第十二条财政部分地区制定住宿费限额标准。
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保证出差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科学管理与使用差旅费用,明确差旅费报销标准、出差申请与报销程序,特制定本办法。
2. 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本办法根据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3、定义1. 差旅费:是指因公经批准到公司所在城市市区(公司所在城市县)以外地区工作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
2. 出差天数:指出发日到返回出发地的日历天数。
3. 住宿天数:指住宿费发票列示的天数,或定额发票折算的天数。
4. 差旅费报销总额:指凭单据报销部分、其他补贴部分之和。
5 凭单据报销部分:指城市间交通费(车、船、机票、机场建设费、人身保险费);会议住宿费;会务费;招待客户费用;特批的的士费、通讯费等。
6出差外地的的士票原则上不予报销,特殊情况确需乘坐出租车时,的士费用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报销,的士票上需部门负责人签字。
4.职责1. 公司办公室负责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制订、修订,财务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及本办法的执行检查。
2. 出差人员主管负责派遣出差人员,审查、约定《员工出差申请单》,根据本办法审签《差旅费报销单》。
各单位、各级领导应坚持原则,严格审批和控制出差人数、地点、时间等,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照顾无出差任务的人员出差,否则,一经发现,除扣回差旅费外,还要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3. 出差人员依据本办法填制《员工出差申请单》、《差旅费报销单》。
5. 各经办会计人员依据本办法负责审查、给付差费借款,审查、结算差旅费报销事项。
5. 具体条款:1. 出差管理:1、员工因公出差,应按照本办法要求填制《员工出差申请单》(见附件二),提报交通工具及行程、出差天数、预支款项与出差目的等事项,各主管人员应根据工作任务,依照本办法审查出差人员的出差申请,约定各项出差内容并予以签认.2、员工出差归来,应于一周内如实填写出差报销单,执行报销程序。
2 差旅费管理1、各部门在完成目标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应按照预算实行总额控制。
差旅费管理办法(调整版)1
差旅费管理办法(试行版)为了保证在职员工出差与工作的需要,规范
差旅费管理,完善公务出差制度,本
着“致富不忘本,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出差交通工具标准:一、
A 高铁、普通大客汽车;/主管:火车硬卧、动车/、员工
卧铺大客汽车、飞机经济舱;/高铁、坐/副总经理:火车卧铺、动车/、项目经理B
高铁、坐卧铺大客、飞机商务舱。
/董事长:火车软卧、商务动车/、总经理 C
董事长外,其他员工乘坐飞机必须事前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并/、除公司总经理D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方可以乘坐:,
出差任务紧急,无合适的车次能及时到达目的地;(1)
低于其他交通工具费用。
如高)包含燃油费和机场建设费(机票享受折扣价后(2)
于其他交通工具费用,超过部分由个人承担。
单据的日期及时间与飞机(火车站往返交通费用凭票据在标准内据实报销机场、、E
,两人以上同时出差时应合并乘车。
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地)票或火车票相对应
铁、机场大巴、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两人以上省外出差,应按照各自职级标准选择交通工具,分开乘车,如需一起 F
乘车的,超过标准的部分由个人自行承担。
、市内地区外出,交通费以地铁与公交为主,凭票据报销(公司派车除外) G
、近郊或长江三角地区域内外出,公司派车或按第一条款执行。
H
二、出差住宿标准:
;天)380/市级及以上城市≤天,280/(≤经济
型酒店~三星级宾馆主管:/员工、 A
480/ 市级及以上城市≤天,380/(≤三星级~四星级宾馆副总经理:/项目经理、B
天);
;董事长:四星级~五星宾馆(按实报销)/、总经理C
、员工出差住宿费按办法标准执行,参加会议有指定酒店并明确费用由参会机构D
承担的除外。
住宿费按出差实际住宿天数计算报销,超过部分不予报销。
E 、住宿标准均为双人标准间,同性员工出差按合住标准核定。
级别不同的员工合
住按标准较高的执行。
单人出差参照双人标准间执行。
董事长可选择单人住宿,其他人员出差不可选择单人住宿。
/、公司总经理F
住宿费报销时必须提供住宿发票,若实际发生
额低于职级住宿标准额,据实列、G
支;
、超出住宿标准部分,自行承担;E
三、出差餐费补助:
、县级及以下城镇: A
主管/员工;(含早除外)人/元20早餐≤人,/元40正餐≤副总经理:/项目经理/
董事长:据实报销/总经理
、市级及以上城市:B
正餐≤副总经理:/项目经理/主管/员工;(含早除外)人/元20早餐≤人,/元50
董事长:据实报销/总经理
、餐费报销时必须提供餐费发票,若实际发生额低于职级标准额,据实列支;C
、超出餐费标准部分,自行承担; E
其他:、四
、凡交纳会务费或培训费的,且承办方包住宿和餐费的,不另报销出差费用; A
凡出差期间由对方接待单位提供餐饮、、 B 不另报销出差费用;住宿及交通工具的,
、凡宴请客户,需事先向上级领导请示,经总经理室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销招待C
费。
五、所有外出人员,需要借款的,应先填写借款单,注明金额及用途,并由主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