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重集的排列及组合
- 格式:ppt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6
§3组合知识点一组合的定义[填一填]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为一组,叫作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我们把有关求组合的个数的问题叫作组合问题.[答一答]1.如何区分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提示:一个问题究竟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不能想当然地判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依照题目的要求,寻找处理的过程中是否与顺序有关,如果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否则就是组合问题.知识点二 组合[填一填]我们把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作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 n 表示.[答一答]2.如何理解记忆组合数公式?提示:在记住排列数公式的基础上,分母再除以m !就得组合数公式. 知识点三 组合数的性质[填一填]性质1:C m n =C n -m n. 性质2:C m n +1=C m n +C m -1n. [答一答]3.如何理解和记忆组合数的性质.提示:从n 个元素中取m 个元素,剩余(n -m )个元素,故C m n =C n -m n .从n +1个元素中取m 个元素记作C m n +1,可认为分作两类:第一类为含有某元素a 的取法为C m -1n,第二类不含有此元素a ,则为C m n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C m n +1=C m n +C m -1n.1.组合的定义(1)给出的n 个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且从n 个元素中抽取m 个元素是没有重复抽取情况的,因而这m 个元素也是互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m ≤n .(2)组合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即表示与顺序无关.(3)由定义可知,两个组合相同,只需这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即可.2.组合数我们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理解,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并成一组是一个组合,任取m 个元素组成的组合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例如:从3个不同元素a ,b ,c 中任取2个的所有组合构成的集合为:A ={ab ,ac ,bc }.所谓组合数就是求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个数.从集合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组合之间的互异性.3.组合数公式(1)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应注意以下两点:①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重点研究了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推导过程中采用了穷举法.②遵循以退为进的原则,先建立了组合与排列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据分步计数原理,把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的过程分为两步完成:求组合数;求全排列数.从而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和已知的排列数公式得到组合数公式.我们应理解和掌握这种分步解决问题的思路,它在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非常重要.(2)组合数公式的应用对于组合数公式我们强调:第一个公式体现了组合数与相应排列数的关系,当n 确定而m 变化时,组合数与m 的一种函数关系.第二个公式C m n =n !m !(n -m )!的主要作用有: ①当m ,n 较大时,可借助计算器,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组合数比较方便.②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论证时,常用此式.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性质1:C m n =C n -m n①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相当于从这n 个元素中留下n -m 个元素,所以C m n =C n -m n.这体现了“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②性质表达式的特点:等号两边组合数的下标相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③性质的作用:(Ⅰ)当m >n 2时,计算C m n 可转化为计算C n -m n,简化运算;(Ⅱ)C x n =C y n ⇒x =y 或x +y =n .(2)性质2:C m n+1=C m n+C m-1n,①从含有a的n+1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是C m n+1这些组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取出的m个元素中含有元素a,相当于个.第二类:从不含a的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1个元素,共有C m-1n取出的m个元素中不含元素a,相当于从不含a的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这体现了“含m个元素,共有C m n个.根据加法原理,得到C m n+1=C m n+C m-1n与不含某元素”的分类思想.②性质表达式的特点:下标相同而上标差1的两个组合数之和,等于下标比原下标多1而上标与较大的相同的一个组合数.③性质的作用:恒等变形,简化运算.在今后学习“二项式定理”时,我们会看到它的具体应用.题型一组合的概念[例1](1)从甲、乙、丙、丁四位老师中选出两位去参加学习交流会,试判断该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并写出所有的可能情况;(2)从甲、乙、丙、丁四位老师中选出两位分别到A,B两个班级当班主任,试判断该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并写出所有的可能情况.[思路探究](1)两位老师参加学习交流会没有顺序要求,是组合问题;(2)由于班级不一样,若选出两位老师后,安排班级不同时,结果不一样,所以是排列问题.[解](1)该问题为组合问题,所有情况为: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共6种情况.(2)该问题为排列问题,班级A,B的班主任的所有情况为:(甲,乙),(乙,甲),(甲,丙),(丙,甲),(甲,丁),(丁,甲),(乙,丙),(丙,乙),(乙,丁),(丁,乙),(丙,丁),(丁,丙),共12种情况.规律方法用组合的知识解简单的应用题时,首先要判断它是不是组合问题,组合问题与排列问题的根本区别在于: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而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若顺序对结果无影响,则是组合问题,若顺序对结果有影响,则是排列问题.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1)设集合A ={a ,b ,c ,d ,e },则集合A 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有多少个?(2)某铁路线上有5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3)3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4)把3本相同的书分给5个学生,每人最多分得1本,有几种分配方法?解:(1)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因为甲站到乙站的车票与乙站到甲站的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3)因为分工方法是从5种不同的工作中选出3种,按一定顺序分给3个人去干,故是排列问题.(4)因为3本书是相同的,无论把3本书分给哪三人,都不需考虑他们的顺序,故是组合问题.题型二 有关组合数的计算或证明[例2] (1)已知C 5n -1+C 3n -3C 3n -3=345,求n . (2)证明:①C n m =m m -n C n m -1, ②C k n ·C m -k n -k =C m n C k m .[思路探究] 充分利用组合数公式及性质解题,并注意有关限制条件.[解] (1)原方程可变形为C 5n -1C 3n -3+1=195,即C 5n -1=145C 3n -3,即(n -1)(n -2)(n -3)(n -4)(n -5)5!=145·(n -3)(n -4)(n -5)3!, 化简整理得n 2-3n -54=0.解此二次方程得n =9或n =-6(不合题意,舍去).∴n =9. (2)证明:①m m -n C n m -1=m m -n ·(m -1)!n !(m -1-n )!=m !n !(m -n )!=C n m . ②∵C k n ·C m -k n -k =n !k !(n -k )!·(n -k )!(m -k )!(n -m )!=n !k !(m -k )!(n -m )!. C m n ·C k m =n !m !(n -m )!·m !k !(m -k )!=n !k !(n -m )!(m -k )!, ∴C k n ·C m -k n -k =C m n ·C k m .规律方法 解和组合数有关的方程、不等式、求值、证明等问题时,要注意组合数公式及性质,同时注意其成立的条件.计算:(1)C 58+C 98100·C 77; (2)C 05+C 15+C 25+C 35+C 45+C 55;(3)C n n +1·C n -1n . 解:(1)原式=C 38+C 2100×1=8×7×63×2×1+100×992×1=56+4 950=5 006. (2)原式=2(C 05+C 15+C 25)=2(C 16+C 25)=2(6+5×42×1)=32. (3)方法一:原式=C n n +1·C 1n =(n +1)!n !·n =(n +1)·n !n !·n =(n +1)n =n 2+n . 方法二:原式=(C n n +C n -1n )·C n -1n =(1+C 1n )·C 1n =(1+n )·n =n 2+n . 题型三 无约束条件的组合问题[例3] 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1)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共有多少种取法?(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3)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思路探究] 先判断是不是组合问题,再用组合数公式写出结果,最后求值.[解] (1)从口袋内的8个球中取出3个球,取法种数是C 38=8×7×63×2×1=56.(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有1个是黑球,于是还要从7个白球中再取出2个,取法种数是C 11C 27=7×62×1=21. (3)由于所取出的3个球中不含黑球,也就是要从7个白球中取出3个球,取法种数是C 37=7×6×53×2×1=35. 规律方法 解简单的组合应用题,要首先判断它是不是组合问题,即取出的元素是“合成一组”还是“排成一列”其次要看这件事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现有10名教师,其中男教师6名,女教师4名.(1)现要从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现要从中选出男、女教师各2名去参加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1)从10名教师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的选法有C 210=45种.(2)从6名男教师中选2名有C 26种选法,从4名女教师中选2名有C 24种选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选法C 26C 24=90种.题型四 有约束条件的组合问题[例4] 要从12人中选出5人去参加一项活动,按下列要求,有多少种不同选法?(1)A ,B ,C 三人必须入选;(2)A ,B ,C 三人都不能入选;(3)A ,B ,C 三人只有一人入选;(4)A ,B ,C 三人至少一人入选;(5)A ,B ,C 三人至多两人入选.[思路探究] 判断是否与顺序有关,确定是否为组合问题.[解](1)只需再从A,B,C之外的9人中选择2人,所以有方法C29=36(种).(2)由于A,B,C三人都不能入选,所以只能从余下的人中选择5人,即有选法C59=126(种).(3)可分两步:先从A,B,C三人中选出一人,有C13种选法;再从其余的9人中选择4人,有C49种选法.所以共有选法C13C49=378(种).(4)(直接法)可分三类:①A,B,C三人只选一人,则还需从其余9人中选择4人,有选法C13C49=378(种);②A,B,C三人中选择两人,则还需从其余9人中选择3人,有选法C23C39=252(种);③A,B,C三人都入选,则只需从余下的9人中选择2人,有选法C33C29=36(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选法378+252+36=666(种).(间接法)先从12人中任选5人,再减去A,B,C三人都不入选的情况,共有选法C512-C59=666(种).(5)(直接法)可分三类:①A,B,C三人均不入选,有C59种选法;②A,B,C三人中选一人,有C13C49种选法;③A,B,C三人中选两人,有C23C39种选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选法C59+C13C49+C23C39=756种.(间接法)先从12人中任选5人,再减去A,B,C三人均入选的情况,即共有选法C512-C29=756种.规律方法解答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直接法”和“间接法(排除法)”.其中用直接法求解时,则应坚持“特殊元素优先选取”的原则,优先安排特殊元素的选取,再安排其他元素的选取.而选择间接法的原则是“正难则反”,也就是若正面问题分类较多、较复杂或计算量较大,不妨从反面问题入手,试一试看是否简捷些,特别是涉及“至多”、“至少”等组合问题时更是如此.此时正确理解“都不是”“不都是”“至多”“至少”等词语的确切含义是解决这些组合问题的关键.(1)四面体的一个顶点为A ,从其他顶点和各棱中点中取3个点,使它们和点A 在同一平面上,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直接法)如题图,含顶点A 的四面体的3个面上,除点A 外都有5个点,从中取出3点必与点A 共面,共有3C 35种取法;含顶点A 的三条棱上各有三个点,它们与所对的棱的中点共面,共有3种取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顶点A 共面三点的取法有3C 35+3=33(种).(2)现有16张不同的卡片,其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卡片各4张.从中任取3张,要求这3张卡片不能是同一种颜色,且红色卡片至多1张,不同取法的种数为( C )A .232B .252C .472D .484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组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C 316-4C 34-C 24C 112=16×15×146-16-72=560-88=472. 方法二:C 04C 312-3C 34+C 14C 212=12×11×106-12+4×12×112=220+264-12=472.解题时要注意直接求解与反面求解相结合,做到不漏不重.题型五 分配问题[例5] 有6本不同的书,按照以下要求处理,各有几种分法?(1)平均分给甲、乙、丙三人;(2)甲得1本,乙得2本,丙得3本;(3)一人得1本,一人得2本,一人得3本;(4)平均分成三堆(组);(5)一堆1本,一堆2本,一堆3本.[思路探究](1)、(2)两题可设想甲、乙、丙三人依次如数取书;(3)则在(2)的基础上甲、乙、丙三人全排列分配;由等概率思想,(4)为(1)的A33分之一;(5)为(3)的A33分之一.[解](1)每人得2本,可考虑甲先在6本书中任取2本,取法有C26种,再由乙在余下的书中取2本,取法有C24种,最后由丙取余下的2本书,有C22种取法,由分步计数原理.所以共有分法数:N=C26C24C22=90.所以一共有90种取法.(2)选取方法同(1),所以共有分法数N=C16C25C33=60.所以一共有60种取法.(3)在(2)中甲得1本,乙得2本,丙得3本的基础上,考虑到甲、乙、丙三人的机会相等,让甲、乙、丙三人全排列调换位置,所以共有分法数:N=C16C23C33·A33=360.所以一共有360种选法.(4)由于三堆的位置并无差别,可在(1)的情况下,得共有分法数为:N=C26·C24C22A33=15.所以一共有15种分法.(5)类似(4)与(1),考虑本题与(3)的差别,所以共有分法数:N=C16C25C33=60(种).所以一共有60种分法.规律方法本题利用计数原理和组合知识,解决了分配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实现合理的转化,最基本最简单的情形是分到具体的人,并且各人分的数目确定,其他的都要向这种情形转化.现有5名学生要进入某工厂的四个车间去实习,每个车间至多去2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解:本例要求5个人去四个车间,每个车间至多去2人,但是并没有强调每个车间必须去几人,因此,本例可分为如下两类:有一个车间去2人,其余三个车间各去1人,或者,有两个车间各去2人,一个车间去1人,一个车间不去人.依题意,至少有一个车间去2人,至多有两个车间各去2人,因此,实习方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有一个车间去2人,其余三个车间各去1人,所以,先在5个人中任选2人去一个车间,有C25种方法;将此2人看做1个元素,连同其余3个人,共4个元素分别到四个车间,有A44种方法,∴共有C25·A44=240(种).第二类:有两个车间各去2个人,一个车间去1个人,一个车间不去人,因此,先在5个人中确定1个人去一个车间,并在四个车间中选一个车间插入此人,有C15·C14种方法;然后在其余4个人中选2人到一个车间,另2人则自然到另一车间,并在剩下的三个车间中选两个车间来安排他们,有C24·C22·C23(种)方法,∴共有C15·C14·C24·C22·C23=360(种)方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知,所求方法共有240+360=600(种).题型六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例6]有4个不同的球,四个不同的盒子,把球全部放入盒内.(1)共有多少种放法?(2)恰有一个盒不放球,有多少种放法?(3)恰有一个盒内放2个球,有多少种放法?(4)恰有两个盒内不放球,有多少种放法?[思路探究](1)可直接用分步计数原理.(2)问题转化为:“4个球,三个盒子,每个盒子都要放球,共有几种放法?”(3)该问题事实上与问题(2)是同一个问题.(4)问题转化为:“4个球,两个盒,每个盒必须放入球,有几种放法?”[解](1)一个球一个球地放到盒子里去,每个球都可有4种独立的放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放法共有44=256(种).(2)为保证“恰有一个盒子不放球”,先从四个盒子中任意拿出去1个,即将4个球分成2,1,1的三组,有C24种分法;然后再从三个盒子中选一个放两个球,其余两个球,两个盒子,全排列即可.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放法:C14·C24·C13·A22=144(种).(3)“恰有一个盒内放2个球”,即另外的三个盒子放2个球,而每个盒子至多放1个球,即另外三个盒子中恰有一个空盒.因此,“恰有一个盒子放2个球”与“恰有1个盒子不放球”是一回事,故也有144种放法.(4)先从四个盒子中任意拿走两个有C24种拿法,问题转化为:“4个球,两个盒子,每盒必放球,有几种放法?”从放球数目看,可分为(3,1),(2,2)两类.第一类:可从4个球中先选3个,然后放入指定的一个盒子中即可,有C34·C12种放法;第二类:有C24种放法.因此共有C34·C12+C24=14(种).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放法有:C24·14=84(种).规律方法该例的分析过程比较重要,当问题从某个方面入手较困难时,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该例是用直接法求解.有几个小题也可用间接法.请同学们试试.(1)我省高中学校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发展.某校高一新生中的五名同学打算参加“春晖文学社”“舞者轮滑俱乐部”“篮球之家”“围棋苑”四个社团.若每个社团至少有一名同学参加,每名同学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且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且同学甲不参加“围棋苑”,则不同的参加方法的种数为(C)A.72 B.108C.180 D.216解析:甲需从另外3个选一个,有C13种方法,其余可分两类,第一类:除同学甲外的另四名同学分别参加四个社团,共有A44种,第二类:其余四名同学只参加三个社团,共有C24A33种,所以一共有C13(A44+C24A33)=180(种).(2)从1到9的九个数中取三个偶数和四个奇数,试问: ①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七位数? ②上述七位数中三个偶数排在一起有几个?③在①中的七位数中,偶数排在一起,奇数也排在一起的有几个? ④在①中任意两个偶数都不相邻的七位数有几个?解:①分步完成:第一步在4个偶数中取3个,可有C 34种情况;第二步在5个奇数中取4个,可有C 45种情况;第三步3个偶数,4个奇数进行排列,可有A 77种情况,所以符合题意的七位数有C 34·C 45·A 77=100 800(个). ②上述七位数中,三个偶数排在一起的有C 34·C 45·A 55·A 33=14 400(个).③上述七位数中,3个偶数排在一起,4个奇数也排在一起的有C 34·C 45·A 33·A 44·A 22=5 760(个).④上述七位数中,偶数都不相邻,可先把4个奇数排好,再将3个偶数分别插入5个空当,共有C 34·C 45·A 44·A 35=28 800(个).——误区警示系列——1.组合数公式用错致误[例6] 已知1C m 5-1C m 6=710C m 7,求m .[错解] 由已知得m !(5-m )!5!-m !(6-m )!6!=7(7-m )!m !10×7!,即60-10(6-m )=(7-m )(6-m ),整理,得m 2-23m +42=0,解得m =21或m =2. [正解] 依题意知m 的取值范围是{m |0≤m ≤5,m ∈N }. 由已知得m !(5-m )!5!-m !(6-m )!6!=7(7-m )!m !10×7!,整理,得m 2-23m +42=0,解得m =21或m =2. ∵m ∈[0,5],∴m =2.[辨析] 这是一个关于m 的含组合数的方程.错解中,转化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后,忽略了m 的允许值的范围导致出错.解这类题时,要将C m n 中m ,n 的范围与方程的解综合考虑,切忌盲目求解.2.概念混淆致误[例7] 有甲、乙、丙3项任务,任务甲需要2人承担,任务乙、丙各需要1人承担,从10人中选派4人承担这3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错解一] 分3步完成:第一步:从10人中选出4人,有C 410种方法. 第二步:从这4人中选出2人承担任务甲,有A 24种方法. 第三步:剩下的2人分别承担任务乙、丙,有A 22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不同的选法共有C 410A 24A 22=5 040种. [错解二] 分3步完成,不同的选法共有C 410C 24C 22=1 260种.[正解一] 先从10人中选出2人承担任务甲 ;再从余下8人中选出1人承担任务乙;最后从剩下的7人中选出1人去承担任务丙.根据乘法原理,不同的选法共有C 210C 18C 17=2 520(种).[正解二] 先从10人中选出2人承担任务甲;再从余下8人中选出2人分别承担任务乙、丙.根据乘法原理,不同的选法共有C 210A 28=2 520(种).[辨析] 错解一的错因是:“排列”“组合”概念混淆不清.承担任务甲的两人与顺序无关,此处应是组合问题,即A 24应为C 24.错解二的错因是:剩下的2人去承担任务乙、丙,这与顺序有关,此处应是排列问题,即C 22应为A 22.1.解不等式C m -18>3C m 8.解:由8!(m -1)!(9-m )!>3×8!m !(8-m )!,整理得19-m >3m ,所以m >27-3m .所以m >274=7-14.又因为0≤m -1≤8,且0≤m ≤8,m ∈N ,所以7≤m≤8,所以m=7或8.2.上海某区政府召集5家企业的负责人开年终总结经验交流会,其中甲企业有2人到会,其余4家企业各有1人到会,会上推选3人发言,则这3人来自3家不同企业的可能情况的种数为16.解析:若3人中有一人来自甲企业,则共有C12C24种情况;若3人中没有甲企业的,则共有C34种情况.由分类加法原理可得,这3人来自3家不同企业的可能情况共有C12C24+C34=16(种).1.以下四个命题,属于组合问题的是(C)A.从3个不同的小球中,取出2个排成一列B.老师在排座次时将甲、乙两位同学安排为同桌C.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从100位幸运观众中选出2名幸运之星D.从13位司机中任选出两位开两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解析:A,B,D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只有C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2.某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A) A.30种B.35种C.42种D.48种解析:方法一:可分为以下2种情况:(1)A类选修课选1门,B类选修课选2门,有C13C24种不同的选法;(2)A类选修课选2门,B类选修课选1门,有C23C14种不同的选法.故不同的选法共有C13C24+C23C14=18+12=30(种).方法二:∵事件“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的对立事件是“全部选修A或全部选修B”∴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的选法有:C37-C33-C34=30(种).3.甲、乙、丙三地之间有直达的火车,相互之间距离均不相等且无通票,则车票票价的种数是(C)A.1 B.2C.3 D.6解析:从甲、乙、丙三地中任取两个地点则对应着一个票价,故票价应为C 23=3(种).4.计算:C 11+C 12+C 13+C 14+…+C 110=55.解析:原式=1+2+3+4+…+10=10×(1+10)2=55. 5.若C 23+C 24+C 25+…+C 2n =363,则正整数n =13. 解析:由C 23+C 24+C 25+…+C 2n =363, 得1+C 23+C 24+C 25+…+C 2n =364, 即C 33+C 23+C 24+C 25+…+C 2n =364.又由C m n +C m -1n =C m n +1,则C 33+C 23+C 24+C 25+…+C 2n =C 34+C 24+C 25+…+C 2n =C 35+C 25+C 26+…+C 2n =C 3n +1,所以C 3n +1=364,即(n +1)n (n -1)3×2×1=364,又由n 是正整数,解得n =13.6.求证:A 8100=100A 77·C 799. 证明:∵100·A 77·C 799=100×7!×99!7!(99-7)!=100×99!92!=100!(100-8)!=A 8100,∴原等式成立.感谢您的下载!快乐分享,知识无限!。
组合与排列的计算方法组合与排列是数学中常见的计算方法,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某些元素的组合方式或排列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合与排列的计算方法,包括定义、公式及应用范围等。
一、组合的计算方法1.1 定义组合是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子集的方式。
在组合中,元素的顺序不重要,即组合只关注元素的选择,而不关注元素的排列顺序。
1.2 组合的计算公式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从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组合,计算方法如下:C(n, m) = n! / (m! * (n-m)!)其中,C(n, 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量,n!表示n的阶乘,即n! = n * (n-1) * (n-2) * ... * 2 * 1。
1.3 组合的应用范围组合的计算方法在概率统计、排列组合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抽奖活动中,求解中奖组合、在竞赛中求解选手比赛成绩排名等都需要用到组合的计算方法。
二、排列的计算方法2.1 定义排列是从给定的元素集合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方式。
与组合不同,排列中元素的顺序是重要的,即排列依赖元素的排列顺序。
2.2 排列的计算公式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从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排列,计算方法如下:P(n, m) = n! / (n-m)!其中,P(n, 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量。
2.3 排列的应用范围排列的计算方法在密码学、统计分析、问题求解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密码学中,求解密码的破译方式、在统计学中分析数据的排列情况等都需要用到排列的计算方法。
三、组合与排列的比较3.1 区别组合与排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元素选择的顺序是否重要。
组合只关注元素的选择,顺序不重要;而排列则依赖于元素的排列顺序。
3.2 应用场景组合适用于计算元素的选择方式,常用于抽奖、竞赛成绩排名等场景;排列适用于计算元素的排列方式,常用于密码破译、统计分析等场景。
1.3组合第1课时组合组合数公式1.理解组合的意义.(重点)2.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会用组合数公式求值.(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组合与组合数的概念阅读教材P19,完成下列问题.1.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 n表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个组合相同的充要条件是其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2)从a1,a2,a3三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组成一个组合,所有组合的个数为C23.( )(3)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两个乡镇的社会调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是组合问题.( )(4)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有3种不同的选法.( )(5)现有4枚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送给10人中的4人留念,有多少种送法是排列问题.( )【解析】(1)√因为只要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2)√由组合数的定义可知正确.(3)×因为选出2名同学还要分到不同的两个乡镇,这是排列问题.(4)√因为从甲、乙、丙3人中选两名有:甲乙,甲丙,乙丙,共3个组合,即有3种不同选法.(5)× 因为将4枚纪念币送与4人并无顺序,故该问题是组合问题. 【答案】 (1)√ (2)√ (3)× (4)√ (5)× 教材整理2 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阅读教材P 20~P 22,完成下列问题. 1.组合数公式:Cm n =Am nAmm =错误!=错误!.2.组合数的性质:(1)Cm n =Cn -m n ;(2)Cm n +1=Cm n +Cm -1n .1.甲、乙、丙三地之间有直达的火车,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不相等,则车票票价的种数是________种.【解析】 甲、乙、丙三地之间的距离不等,故票价不同,同距离两地票价相同,故该问题为组合问题,不同票价的种数为C23=3×22=3.【答案】 32.C26=________,C1718=________. 【解析】 C26=6×52=15, C1718=C118=18. 【答案】 15 183.方程Cx 14=C2x -414的解为________. 【导学号:29440009】【解析】由题意知⎩⎨⎧x =2x -4,2x -4≤14,x≤14或错误!解得x =4或6. 【答案】 4或64.从3,5,7,11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相乘,可以得到不相等的积的个数为________个. 【解析】 从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的取法为C24=6. 【答案】 6[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小组合作型](1)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每两队比赛一次),这次比赛需要进行多少场次?(2)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这次比赛冠、亚军获得者有多少种可能?(3)从10个人里选3个代表去开会,有多少种选法?(4)从10个人里选出3个不同学科的课代表,有多少种选法?【精彩点拨】要确定是组合还是排列问题,只需确定取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自主解答】(1)是组合问题,因为每两个队比赛一次并不需要考虑谁先谁后,没有顺序的区别.(2)是排列问题,因为甲队得冠军、乙队得亚军与甲队得亚军、乙队得冠军是不一样的,是有顺序的区别.(3)是组合问题,因为3个代表之间没有顺序的区别.(4)是排列问题,因为3个人中,担任哪一科的课代表是有顺序的区别.1.根据排列与组合的定义进行判断,区分排列与组合问题,先确定完成的是什么事件,然后看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与顺序无关的是组合.2.区分有无顺序的方法把问题的一个选择结果写出来,然后交换这个结果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看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若有新变化,即说明有顺序,是排列问题;若无新变化,即说明无顺序,是组合问题.[再练一题]1.从5个不同的元素a,b,c,d,e中取出2个,写出所有不同的组合.【解】要想写出所有组合,就要先将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好,然后按顺序用图示的方法将各个组合逐个标出来,如图所示:由此可得所有的组合为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1)计算:(2)计算:C38-n 3n +C3n 21+n.【精彩点拨】 (1)直接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2)先求出n ,再按组合数公式进行运算.【自主解答】 (1)3C38-2C25=3×8×7×63×2×1-2×5×42×1=148. (2)由组合数的意义可得 ⎩⎨⎧0≤38-n≤3n ,0≤3n≤21+n , 即⎩⎪⎨⎪⎧192≤n≤38,0≤n≤212,∴192≤n ≤212. ∵n ∈N *,∴n =10,∴C38-n 3n +C3n 21+n =C2830+C3031=C230+C131 =30×292×1+31=466.关于组合数计算公式的选取1.涉及具体数字的可以直接用公式Cm n =Am nAmm =错误!计算. 2.涉及字母的可以用阶乘式Cm n =错误!计算.3.计算时应注意利用组合数的性质Cm n =Cn -m n 简化运算.[再练一题]2.求等式C5n -1+C3n -3C3n -3=195中的n 值. 【导学号:29440010】【解】 原方程可变形为C5n -1C3n -3+1=195,C5n -1=145C3n -3,即错误!=145·错误!,化简整理,得n 2-3n -54=0.解此二次方程,得n =9或n =-6(不合题意,舍去),所以n =9为所求.[探究共研型]探究1 5人中选出3人参加数学竞赛,2人参加英语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得到一般结论吗?【提示】 法一:从5人中选出3人参加数学竞赛,剩余2人参加英语竞赛,共C35=5×4×33×2×1=10(种)选法.法二:从5人中选出2人参加英语竞赛,剩余3人参加数学竞赛,共C25=5×42=10(种)不同选法.经求解发现C35=C25.推广到一般结论有Cm n =Cn -m n .探究2 从含有队长的10名排球队员中选出6人参加比赛,共有多少种选法? 【提示】 共有C610=10×9×8×7×6×56×5×4×3×2×1=210(种)选法. 探究3在探究2中,若队长必须参加,有多少种选法?若队长不能参加有多少种选法?由探究2,3,你发现什么结论?你能推广到一般结论吗?【提示】 若队长必须参加,共C59=126(种)选法.若队长不能参加,共C69=84(种)选法. 由探究2,3发现从10名队员中选出6人可分为队长参赛与队长不参赛两类,由分类计数原理可得:C610=C59+C69.一般地:Cm n +1=Cm n +Cm -1n .(1)化简C34+C35+C36+…+C32 016的值为________. (2)解方程3Cx 7x -3=5A2x -4; (3)解不等式C4n >C6n .【精彩点拨】 恰当选择组合数的性质进行求值、解方程与解不等式. 【自主解答】 (1)C34+C35+C36+…+C32 016 =C44+C34+C35+…+C32 016-C44 =C45+C35+…+C32 016-1=… =C42 016+C32 016-1=C42 017-1.【答案】 C42 017-1(2)由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原方程可化为 3·错误!=5·错误!,则错误!=错误!,即为(x -3)(x -6)=40. ∴x 2-9x -22=0, 解得x =11或x =-2.经检验知x =11是原方程的根,x =-2是原方程的增根. ∴方程的根为x =11. (3)由C4n >C6n ,得错误!⇒错误!⇒⎩⎨⎧-1<n <10,n≥6.又n ∈N *, ∴该不等式的解集为{6,7,8,9}.1.性质“Cm n =Cn -m n ”的意义及作用2.与排列组合有关的方程或不等式问题要用到排列数、组合数公式,以及组合数的性质,求解时,要注意由Cm n 中的m ∈N *,n ∈N *,且n ≥m 确定m ,n 的范围,因此求解后要验证所得结果是否适合题意.[再练一题]3.(1)化简:C9m -C9m +1+C8m =________; (2)已知C7n +1-C7n =C8n ,求n 的值.【解析】 (1)原式=(C9m +C8m )-C9m +1=C9m +1-C9m +1=0. 【答案】 0(2)根据题意,C7n +1-C7n =C8n ,变形可得C7n+1=C8n+C7n,由组合数的性质,可得C7n+1=C8n+1,故8+7=n+1,解得n=14.[构建·体系]1.给出下面几个问题,其中是组合问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1)从1,2,3,4中选出2个构成的集合;(2)由1,2,3组成两位数的不同方法;(3)由1,2,3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解析】由题意知:(1)与顺序没有关系;(2)(3)与顺序有关,故是排列问题.【答案】(1)2.男女学生共有8人,从男生中选取2人,从女生中选取1人,共有30种不同的选法,其中女生有________人.【解析】设男生有n人,则女生有(8-n)人,由题意可得C2n C18-n=30,解得n=5或n =6,代入验证,可知女生有2人或3人.【答案】2或33.C58+C68的值为________.【解析】C58+C68=C69=9!6!×3!=9×8×73×2×1=84.【答案】844.6个朋友聚会,每两人握手1次,一共握手________次.【解析】每两人握手1次,无顺序之分,是组合问题,故一共握手C26=15次.【答案】155.已知C4n,C5n,C6n成等差数列,求C12n的值.【解】由已知得2C5n=C4n+C6n,所以2·错误!=错误!+错误!,整理得n2-21n+98=0,解得n=7或n=14,要求C12n的值,故n≥12,所以n=14,于是C1214=C214=14×132×1=91.我还有这些不足:(1)(2)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