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病历书写中常见的错误缺陷 -
- 格式:pptx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73
病历书写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总病历书写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对2014年医师节病历评比及平时病历检查进行了总结,发现了一些常见的病历书写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在以后的病历书写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病历书写基本要求方面:1.个别医师签字难辨,使用医学术语不当。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在签字时要清晰、规范,医学术语要准确使用。
2.病历中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字的地方未签字;要求患者或家属需签名的地方漏签;各种知情同意书中的谈话医师签字和患者签字漏签,手术记录的主刀医师漏签字或者他人代签。
这些问题都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规定,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个别科室病历书写不及时,如新入院病人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等。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和诊疗过程,确保病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4.语句表述顺序颠倒,造成阅读困难。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注意语句表述的顺序,避免造成阅读困难。
5.病历顺序整理不合乎规定。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按照规定整理病历,确保病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二、首页:1.项目有空白不填现象,如身份证、联系电话等。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病历首页,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联系人关系填写错误,地址不能详细到门牌号或者村。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联系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详尽性。
3.门诊诊断与住院证不符,确诊日期与病程不符,出院诊断填写不全。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认真核对病历信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病历首页与住院记录填写的住院地址、出生地、出生时间不一致。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认真核对病历信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手术名称、手术方式不填写,疾病编码填写错误。
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手术和疾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首程:1.个别科室首次病程记录体格检查太过简单,仅书写四项生命体征,心肺腹未见异常就结束了。
病历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防范措施【摘要】病历是住院之窗,它反映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它作为医疗纠纷法院判决主要采信的证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认真书写病历,提高病历质量,既维护了患者利益,又保护了医生的合法权益。
本文分析了病历书写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病历书写常见错误应对措施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不断深入,新的《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要求,真对病历书写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1 容易出现的错误1.1病历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书写是最常见的错误,常常因为医师对于医疗行为习以为常而省略、简化形成。
例如,入院记录中入院时的诊断错写成“入院诊断”,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入院时的诊断一律书写为“初步诊断”;会诊单只写诊断,不写病史、体征;排列顺序颠倒,或将属于系统回顾的内容放到既往史的其他栏目中去写。
1.2遗漏遗漏是病历书写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几乎可以出现在整个病历。
如:1.2.1一般项目的漏填。
如病历纸、医嘱单、化验单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页次等填写不全,整个眉栏空白也常有发生。
1.2.2首页:联系人及其住址、电话空白;血型、抢救次数和成功次数空白;诊断遗漏;缺医师签名。
1.2.3入院记录:一般资料中常被遗漏的有年龄、民族、职业、籍贯、住址,年龄漏写“岁”;现病史常遗漏主要阴性症状、疾病的发展、演变和一般状况;既往史常遗漏长期用药史、药敏史和性病冶游史、精神创伤史;缺漏某些条目(如预防接种史、输血史等);体格检查中遗漏重要体征,遗漏某些条目,心、肺、腹四诊内容描述不全,缺漏数据单位;门诊资料中常遗漏检查单位及检查日期;诊断中常遗漏次要诊断。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事故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等,这些问题可能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问题一:不规范的书写病历中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如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晰、用词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困难,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2.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手写病历的使用,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问题二:信息不完整病历中存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如患者个人信息缺失、病史不全、检查结果未记录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收集和记录的意识。
2. 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减少人为疏漏。
问题三:错误的记录病历中存在错误的记录问题,如诊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用药记录错误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过程中的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 引入多学科会诊制度,减少诊断错误的发生。
3.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用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题四:病历管理不规范病历管理不规范是病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如病历归档不及时、病历保密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病历遗失、泄露患者隐私等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2. 加强病历保密意识的培训,确保患者隐私的安全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加强病历的存储和管理。
综上所述,病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和病历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加强药物管理,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等。
XXX医院病历书写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结合2014年医师节病历评比及质管科平时病历检查,现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请有关人员在以后的病历书写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病历书写基本要求方面:1、个别医师签字难辨,医学术语使用不当。
2、病历中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字的地方未签字;要求患者或家属需签名的地方漏签;各种知情同意书中的谈话医师签字和患者签字漏签,手术记录的主刀医师漏签字或者他人代签。
3、查运行病历时发现个别科室病历书写不及时。
(如:新入院病人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等)4、语句表述顺序颠倒,比如说:描述胃脘部症状,中间突然又插入了呼吸症状,紧接着又回到了胃脘部。
5、病历顺序整理不合乎规定。
二、首页:1、项目有空白不填现象,如身份证、联系电话等。
2、联系人关系填写错误,地址不能详细到门牌号或者村。
3、门诊诊断与住院证不符,确诊日期与病程不符,出院诊断填写不全。
4、病历首页与住院记录填写的住院地址、出生地、出生时间不一致。
5、手术名称、手术方式不填写。
6、疾病编码填写错误。
如:用汉语拼音填写。
三、首程:1、个别科室首次病程记录体格检查太过简单,仅书写四项生命体征,心肺腹未见异常就结束了。
2、专科检查与体格检查有时相互矛盾,首次记录与大病历记录相矛盾。
3、诊断依据不够充分,个别的诊断依据甚至不能导致第一诊断,个别病例仅凭症状就做出诊断,而没有深入追究诊断的硬指标。
4、鉴别诊断不与相类似的疾病做鉴别。
个别鉴别诊断内容不确切,依据不充分,有的无鉴别诊断或写“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5、诊疗计划不全面,达不到诊疗规范要求,主要的诊疗措施未陈述。
四、入院记录:1、主诉不规范:冗长不精练;与最主要诊断衔接不够紧密;发病的时限使用“多年、数天”等这样的模糊字眼。
2、有些病历书写病史过于简单,逻辑性不强,起病及诊治时间顺序不连贯,不能详细描述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有的不描述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医院病例缺陷判定标准规范一、病例书写缺陷(一)重度缺陷1.病案丢失或缺张少页,改写已出院患者的病例。
2.病史、体格检查和病程记录错误或有严重遗漏,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
3.未经询问病史查体、主观臆断编造者。
4.住院过程中,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而影响患者治疗,造成后果者。
5.对上级医师指示医嘱未能执行或执行错误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者。
6.未按规定及时完成病历。
7.死亡病例无病例讨论记录。
8.核查住院病例,查对辅助检查、处置等收费与实际不符增减30.00元以上者。
(二)中度缺陷9.对诊断及治疗有影响的一般症状、体征未于病历或描写有出入者。
10.病例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或一页中错字、漏阳性体征,延误患者的诊断治疗,但未造成患者明显伤害者。
11.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遗漏阳性体征,延误患者的诊断治疗,但未造成患者明显伤害者。
12.对上级医师查房、会诊、术前记录不及时,病情变化无分析者。
13.未按载规定记载病程记录,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没有阶断小结者。
14.丢失检查报告单。
15.核查住院病例,查对辅助检查、处置等收费与实际不符增减10.00—30.00者。
(三)轻度缺陷16.病例书写不规整,一页中错字、漏字、涂改超过3处,不使用医学术语超过1处。
17.病例首页等医疗文件,各级医师未盖章者。
18.病例各页排列顺序不符合要求者。
19.各种申请单填写项目不全,不正确者。
20.各项检查报告单粘贴不整齐者。
21.各项检查不及时。
22.上级医生查房不能指导病例诊断与治疗,对住院医师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23.核查住院病例,查对辅助检查、处置等收费与实际不符增减10.00元以下者。
二、诊断缺陷(一)重度缺陷24.主要疾病诊断错误、诊断不清、延误诊断、延长疗程、影响转归。
25.非疑难患者7日内诊断不明者。
26.实施诊断发生严重副损伤者。
27.丢失活检组织标本或有诊断意义手术标本,影响诊断或增加患者痛苦者。
(二)中度缺陷28.主要疾病诊断不明确、依据不足,对治疗有一定影响但无严重后果者。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就诊情况、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权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1. 病历书写不规范:有些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存在字迹潦草、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病历内容难以辨认和理解,影响医疗质量。
2. 病历内容不完整:有些病历存在内容缺失或遗漏的情况,例如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没有记录,给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3. 病历记录不准确:有些医务人员在记录病历时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将患者的病情描述错误、诊断错误等,导致医疗决策的错误和误导。
4. 病历缺乏规范化:不同医生对于病历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给病历的管理和使用带来困扰。
5. 病历保密性不足: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但有些医务人员在处理病历时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问题,给患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培训,提高他们的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培训内容包括字迹工整、用词准确、格式规范等方面。
2. 强化病历审核机制:建立病历审核制度,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病历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完善病历模板和规范:制定统一的病历模板和规范,明确病历的书写要求和内容,减少医务人员在书写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4. 强化病历保密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严格控制病历的查阅权限,确保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性。
5.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将病历纸质化转为电子化,提高病历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6. 加强病历质量监测:建立病历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