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六开放实验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 格式:pdf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2
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2 办法提要在土壤浸出液中加入钡镁混合液,Ba2+将溶液中的SO42-彻低沉淀并过量。
过量的Ba2+和加入的Mg2+,连同浸出液中原有的Ca2+、Mg2+,在PH 10.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沉淀SO42-净消耗的Ba2+量,计算吸取的浸出液中SO42-量。
添加一定量的Mg2+,可使尽头清楚。
为了防治BaCO3沉淀生成,土壤浸出液必需酸化,同时加热至沸以赶去CO2,并趁热加入钡镁混合液,以促进BaSO4沉淀熟化。
吸取的土壤浸出液中SO42-量的相宜范围约为0.5~10.0mg,如SO42-浓度过大,应削减浸出液的用量。
3 试剂 3.1(1+1)盐酸溶液 3.2 钡镁混合液称取2.44g(BaC12·2H2O)和2.04g(MgC12·6H2O)溶于水,稀释至1L。
此溶液中Ba2+和Mg2+的浓度各为0.01mol/L,每毫升约可沉淀SO42- lmg。
3.3 pH 10氨缓冲溶液称取67.5g溶于去CO2水中,加入新开瓶的浓氨水(含NH3 25%)570mL,用水稀释至1L,贮于塑料瓶中,注重防治汲取空气中CO2。
3.4 0.02mol/L EDTA标准溶液称取7.440g,溶于水中,定容至1L。
称取0.25g(精确至0.0001g)于800℃灼烧至恒量的基准放入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潮湿,滴加6mol/L盐酸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
取25.00mL,加入70mL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7~8,加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加5滴铬黑T指示剂,用配置待标定的0.02mol/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作空白实验。
标准溶液的精确浓度由式(1)计算:式中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称取的量,g; V1—溶液用量,mL; V2—空白实验溶液的用量,mL; 0.08138—的毫摩尔质量,g。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3.1.原理概要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及土壤肥力研究中,对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其分析测定方法及处理过程十分重要。
一、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测定方法1、硫酸根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硫酸根的比色分析方法是根据硫酸根的溶解度而选择不同的试剂,将土壤硫酸根进行比色分析。
基于测定结果,采用光谱分析方法测定硫酸根含量,以便识别不同类型的硫酸根,进而确定残留土壤硫酸根的水合特性、影响强度及速率等。
2、表面传感技术表面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它主要是利用Coulomb力和表面印迹法,将土壤中的硫酸根与表面探测器表面的电场进行作用,从而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硫酸根的目的。
3、微生物分析方法微生物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分析方法,它采用特定的微生物种群及其相关酶活性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可以鉴定出土壤中特定类型的硫酸根及其组分。
二、测定土壤硫酸根的处理过程1、采集土壤样品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是新鲜的、未受污染的,以确保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
采集的土壤样品应符合标准,其中包括水分含量、粒径等相关参数的控制。
2、提取土壤中的硫酸根提取土壤中的硫酸根含量,可采用典型的溶剂法,如用水、乙醇、丙酮等进行提取,一般使用1:1的液固比,然后通过搅拌和蒸馏等方式,实现提取硫酸根的目的。
3、分析测定硫酸根含量根据硫酸根含量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析测定方法,如比色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表面传感技术等进行测定,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从而得出土壤中硫酸根的含量。
三、土壤硫酸根的管理及保护1、控制土壤养分的滥用滥用氮、磷、钾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硫酸根的浓度升高,以致旱地肥力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而在使用肥料时应注意肥料的控制和施用措施,保护土壤的肥力。
2、减少土壤的污染工业污染及化学污染是土壤中硫酸根含量出现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实施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以保护土壤中硫酸根的稳定性及肥力水平。
硫酸根检测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L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溶液。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 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精品]硫酸根离子的测定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 (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实验十六 开放实验——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2.掌握重量法的基本操作。
3.了解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 实验原理在HCl 酸性溶液中,用2BaCl 为沉淀剂使硫酸根成为4BaSO 晶形沉淀析出。
经洗涤灼烧后称量4BaSO 的质量。
4BaSO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5℃100mL 中溶解0.25mg ,100℃时0.4mg ),可用热水洗涤沉淀。
HCl 酸性可防止-23CO 、-34PO 等与+2Ba 生成沉淀。
但酸可增大4BaSO 的溶解度(0.11-∙L mol HCl 中为1mg /100mL ;0.51-∙L mol HCl 中为4.7mg /100mL ),故以0.051-∙L mol HCl 浓度为宜。
又有过量+2Ba 的同离子效应存在,所以溶解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33ClO NO Cl 、、等阴离子能形成钡盐与4BaSO 共沉淀,++++2Ca Na K H 、、、等可与-24SO 参与共沉淀,所以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沉淀。
共沉淀中的包藏水含量可达千分之几,应通过500℃以上灼烧除去。
灼烧时须防止滤纸对沉淀的还原作用,应在空气流通下灼烧并防止滤纸着火。
CO BaS C BaSO 444+=+三、 药品HCl 溶液(1:3)、2B a C l (10%)、3A g N O (0.11-∙L mol )四、实验步骤1.瓷坩埚的准备洗净坩埚,晾干,在600~650℃马福炉中灼烧,第一次灼烧30~40分钟,取出稍冷片刻,转入干燥器冷却至称重,然后再放入同样温度的马福炉中进行第二次灼烧,15~20分钟后取出,稍冷后转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再称重,如此重复操作直至恒重为止.2.试样的分析称取通过18号筛(1nm 筛孔)的风干土壤试样100g(称准至0.1 g).放入1L 大口塑料袋中,加入500mL 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将塑料袋用橡皮塞塞紧,震荡3分钟,立即抽气过滤。
2.重量法.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氯化钡:/L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溶液。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1硫酸根,%允许差,%<~<~.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原理概要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于800℃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 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铬黑T:%溶液;称取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标准溶液;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标定:吸取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 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检验方法
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量含硫酸根离子的样品,然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沉淀,最后通过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不需要特殊仪器,但准确性较低。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添加一种已知浓度的化学试剂与待测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作用并定量反应的方法。
常用的滴定试剂包括硝酸银溶液(AgNO3)、铁(Ⅱ)铵硫酸铵溶液(NH4Fe(SO4)2)等。
滴定法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但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装置。
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硫酸根离子与特定试剂形成的染料复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试剂有巴比妥酸和钡盐酸试剂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电位滴定法、极谱法和电导法等。
电化学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且可实现无损测量,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
总之,硫酸根离子的含量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不同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进行检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实验操作准确、规范,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硫酸根检测方法硫酸根检测方法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引言硫酸根离子(SO4^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化学制品中。
测定硫酸根含量对于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和光度法。
1.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量样品和测定硫酸根离子的重量差来计算含量。
实验步骤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2.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
3.将溶液过滤并收集滤液。
4.将滤液转移到称量瓶中,并称量其质量为m2。
5.计算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差,即m2 - m1,得到硫酸根含量。
优点和注意事项重量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样品含硫酸根离子较高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含硫物质,需要进行干燥或者酸溶解等前处理步骤,以排除干扰。
2.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滴定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并加入指示剂。
2.准备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作为滴定液。
3.将滴定液滴加到样品溶液中,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4.记录滴定液的体积V1。
5.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的用量,计算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优点和注意事项滴定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样品类型。
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和滴定液,以及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避免过量滴加导致结果偏差。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物质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可以利用硫酸根离子与特定试剂形成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并加入特定试剂。
2.搅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3.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4.根据吸光度和已知浓度标准曲线,计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土壤硫酸根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物质,它们能影响土壤的酸碱度、硝酸盐含量以及养分的含量和比例,因此土壤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在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硫酸根离子的分类土壤硫酸根离子可以分为氢氧化铝(AlOH)、硫酸根(SO4)和硫酸钾(K2SO4)三种。
其中,氢氧化铝最常见,它是硫酸根离子的主要组成部分;硫酸根是硫酸根离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土壤性质;而硫酸钾是一种次要成分,它不影响土壤性质。
2.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原理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是指根据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测定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基本原理是: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代替有机或无机标准矿物质中的硫酸根离子,使得矿物和溶液产生反应,并根据反应的进展,来测定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
在反应中,每一种硫酸根离子都会与标准矿物质中的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3.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针对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包括:(1)过滤法。
a.将土壤样品充填在过滤管内,然后开始水洗,以溶解出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b.将水洗液加入到检测仪器内,通过仪器测定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2)滴定法。
a.根据标准溶液的酸碱度,将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滴定出来;b.根据滴定反应的结果,得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测定方法,如UV-Vis光谱法、原子吸收法等,它们都可以准确而快速地测定出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
4.硫酸根离子的重要性硫酸根离子是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抵消土壤中的酸性和硝酸盐,抑制土壤积水,促进酸性土壤中的养分释放,从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此外,硫酸根离子还可以调节离子重组,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能改善土壤的肥力。
由此可见,硫酸根离子是土壤形成和土壤肥力丰富的重要因素,正确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对于科学管理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引言:硫酸根是指由硫酸分子中的硫原子脱去两个氧原子后形成的负离子SO4^2-。
硫酸根在化学、环境和生物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准确测定硫酸根的含量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硫酸根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滴定或其他方法逐渐加入含有已知浓度的硫酸根标准溶液,待反应完成后,使用适当的指示剂进行终点检测。
根据已知硫酸根标准溶液的用量和浓度,以及待测样品的重量,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二、光度法光度法是利用溶液中溶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在特定波长下,硫酸根会吸收一定量的光能,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以间接得到硫酸根的含量。
光度法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步骤可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记录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来确定硫酸根的含量,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则是利用选择性溶液电极对硫酸根进行定量测定。
四、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溶质发出的荧光特性来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探针和激发波长,可以使溶液中的硫酸根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
通过测定溶液中的荧光强度,可以间接得到硫酸根的含量。
五、比色法比色法是基于溶液中溶质对特定试剂的显色反应来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在特定的条件下,硫酸根会与试剂发生反应,形成有色产物。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或比色度,可以间接测定硫酸根的含量。
六、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测定硫酸根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溶液中硫酸根的挥发性和气相色谱仪的分离能力,通过测定硫酸根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定量分析硫酸根的含量。
结论: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硫酸根的测定方法硫酸根离子(SO4 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硫酸根的测定方法主要以化学分析为基础,使用稳定的反应体系实现测定目标。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硫酸根测定方法。
1.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重量法是一种快速和常用的测定硫酸根浓度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中的硫酸根转化为沉淀形式,使用沉淀剂如钡离子(Ba2+)或铅离子(Pb2+)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沉淀物,如硫酸钡(BaSO4)或硫酸铅(PbSO4)。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a. 将待测溶液定量转移到锥形瓶中。
b. 逐滴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使得沉淀剂与硫酸根完全反应。
c. 定量地加入盐酸,以溶解未反应的沉淀。
d. 将反应溶液过滤,并将沉淀洗涤至无离子混入。
e. 干燥沉淀,并在有线铝片上称重。
f. 根据沉淀物的重量,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2. 比色法测定硫酸根:比色法是通过测量某些化合物与硫酸根反应后产生的彩色产物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根据反应所生成的比色物质不同,比色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实验步骤如下:a.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某种反应试剂,如高氯酸钾(KClO3)或过氧化氢(H2O2),使得硫酸根与试剂反应生成染色阳离子,形成有颜色的化合物。
b.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c. 通过标准曲线或与已知浓度的标样进行比较,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3.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硫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溶液中硫酸根浓度的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特异性的选择离子感受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硫酸根溶液与内标液混合。
b. 将混合液添加到装有硫酸根选择性电极的电池中。
c. 开始测量硫酸根浓度。
这种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量硫酸根的浓度,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总结起来,硫酸根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比色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FHZDZTR0078 土壤 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 质量法F-HZ-DZ-TR-0078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质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高含量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适宜测定范围为大于200µg/mL 。
2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加氯化钡使土样水浸出液中的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过滤,沉淀灼烧、称量,测得硫酸根量。
3 试剂3.1 氯化钡溶液:称取5g 氯化钡溶于100mL 水中。
3.2 硝酸银溶液:称取1.7g 硝酸银溶于100mL 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3.3 盐酸溶液,1+3。
4 仪器4.1 烧杯,250mL 。
4.2 瓷坩埚。
5 操作步骤5.1 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0g(精确至0.001g)置于干燥的500mL 锥形瓶中,加入250.00mL 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塞,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 ,然后干过滤或离心分离,取得清亮的待测浸出溶液。
也可以吸取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质量法待测液制备得到的清亮溶液测定。
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根据预测结果[见F-HZ-DZ-TR-0076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容量法)5.1],吸取100.00mL 浸出液(硫酸根量在20mg 以上)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3mL 盐酸(1+3)溶液,加热近沸。
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随加随搅拌,直至硫酸钡沉淀完全,再多加5mL 氯化钡溶液(总用量不超过15mL)。
置于水浴上保温1h ,取下,放置过夜。
同时做空白试验。
5.3 沉淀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净烧杯,再用热水洗净沉淀直至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无氯离子为止。
5.4 将沉淀和滤纸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烘干后移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至800℃灼烧30min 。
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再灼烧、称量直至恒量。
6 结果计算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量按(1)式或(2)式计算:硫酸根(SO )量(g/kg)=−2410004116.01××××Km t m ……(1) 硫酸根(SO )量(cmol/kg)=−24100480.0)g/kg (×硫酸根量……(2) 式中:m 1——硫酸钡沉淀质量,g ;t ——分取倍数(浸出液体积250mL/吸取溶液体积mL);m ——风干土样质量,g ;K ——风干土样换算成烘干土样的水分换算系数;0.4116——硫酸钡换算成硫酸根系数;0.0480——1/2硫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2.1.原理概要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2.2.1.主要试剂氯化钡:0.02mol/L溶液;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盐酸:2mol/L溶液;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W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允许差见表1。
表1硫酸根,%允许差,%<0.50 0.030.50~<1.50 0.041.50~3.50 0.05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丰富植物营养元素和生物活动所必需的营养条件。
其中,硫酸根离子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活性离子之一,其变化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结构。
因此,对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两种。
化学分析法是指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高等鉴定的测定,它通常分为吸附剂分析法和电解质分析法两大类。
吸附剂法又分为标准滤料法和可溶性盐法。
标准滤料法,在固定床上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含量来评价土壤中各种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可溶性盐法,是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利用可溶性盐的特性评价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物理分析法分为仪器测定法和场地诊断法,其中仪器测定法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法、红外线振动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场地诊断法主要用于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快速测定,常见的方法为pH值测定、铁滴实验、EDTA-萃取试验、双硫化物分解法、抗蛋白素敏感试验和臭氧氧化法。
在实际应用中,硫酸根离子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性质,从而研究土壤肥力,控制土壤条件,及时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为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对于土壤植物营养状况的评价和
维护土壤质量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应作为土壤监测的重要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和保护土壤质量。
总之,对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是重要且有效的,它不仅有助于研究土壤肥力,而且还有助于控制土壤条件,及时处理土壤中的污染,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实验十六开放实验——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重量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2.掌握重量法的基本操作。
3.了解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HCl 酸性溶液中,用2BaCl 为沉淀剂使硫酸根成为4BaSO 晶形沉淀析出。
经洗涤灼烧后称量4BaSO 的质量。
4BaSO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5℃100mL 中溶解0.25mg ,100℃时0.4mg ),可用热水洗涤沉淀。
HCl 酸性可防止23CO 、34PO 等与2Ba 生成沉淀。
但酸可增大
4BaSO 的溶解度(0.11L mol
HCl 中为1mg /100mL ;0.51L mol HCl 中为4.7mg /100mL ),故以0.051L mol HCl 浓度为宜。
又有过量2Ba 的同离子效应存在,所以溶解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33ClO NO Cl 、、等阴离子能形成钡盐与4BaSO 共沉淀,2Ca Na K H 、、、等可与2
4
SO 参与共沉淀,所以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沉淀。
共沉淀中的包藏水含量可达千分之几,应通过500℃以上灼烧除去。
灼烧时须防止滤纸对沉淀的还原作用,应在空气流通下灼烧并防止滤纸着火。
CO
BaS C BaSO 444三、药品
HCl 溶液(1:3)、2B a C l (10%)、3A g N O (0.11
L mol )四、实验步骤
1.瓷坩埚的准备
洗净坩埚,晾干,在600~650℃马福炉中灼烧,第一次灼烧30~40分钟,取出稍冷片刻,转入干燥器冷却至称重,然后再放入同样温度的马福炉中进行第二次灼烧,15~20分钟后取出,稍冷后转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再称重,如此重复操作直至恒重为止.
2.试样的分析
称取通过18号筛(1nm 筛孔)的风干土壤试样100g(称准至0.1 g).放入1L 大口塑料袋中,加入500mL 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将塑料袋用橡皮塞塞紧,震荡3分钟,
立即抽气过滤。
(如果土壤试样不粘重或碱化度不高,可用平板瓷漏斗过滤,直到滤清为至;土质粘重,碱化度高的试样需要用巴式抽气过滤。
)清液贮存于500mL 试剂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备用。
吸取50~100mL 上述滤液与300mL 烧杯中,在水浴上蒸干,加5mLHCL 溶液,残渣再蒸干,并继续加热1~2小时,用2mLHCL 和30mL 热水洗涤,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残渣数次,弃去沉淀物(除去2SiO )。
滤液在烧杯中蒸发至30~40mL ,在不断搅拌下滴加10%2BaCL 溶液,此时
有白色沉淀出现,待沉淀下沉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
10%2BaCL ,若无沉淀产生,表示已沉淀完全;再多加
2~3 mL10%2BaCL ,在水浴上继续加热15~20分钟,取下烧杯静置2小时。
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
烧杯中的沉淀用热水洗2~3
次,转入滤纸再用水洗涤沉淀至无
CL 为止。
(检查方法:取滤液2mL 加0.11L mol 3AgNO 2滴,不显浑浊即表示无CL 。
)将滤纸包移入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经干燥、炭化、灰化至呈灰白色。
(沉淀和滤纸的干燥、炭化、灰化过程应在煤气灯或电炉上进行,灰化后方能在高温电炉或马福炉中灼烧。
)在600~650℃马福炉中灼烧20分钟,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再将坩埚灼烧20分钟,直至恒重(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3mg )。
用相同试剂和滤纸同样处理,做空白实验,测的空白质量。
根据4BaSO 的质量计算100 g 土样中2
4SO 的质量。
五.思考题
1.为什么沉淀4BaSO 要在稀HCl 溶液中进行?HCl 加过量对实验有何影响?
2.为什么4BaSO 沉淀反应需在热溶液中进行?为什么
4BaSO 沉淀完毕后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过滤?
3.为了使2
4SO 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