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5.78 MB
- 文档页数:47
一.供水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和政府公共服务提升的力度,整个社会都有目共睹,其中PPP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手”。
整体上看,PPP在中国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80年代发改委所主导的“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就包括供水,排水设施。
(2)从2003年-2015年,建设部推动市政设施六项改革,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市政基础行业受影响最大的阶段,直到今天为止,发改委谈PPP仍然主要针对的还是市政基础设施,而“市政”两个字就代表了地方政府。
(3)2013年以来,财政部发起了国家基本国策的PPP改革大潮,与之相应,发改委也随后从地方政府的财务控制上,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进行调整,这不仅在法规方面,而且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中也受到了影响。
当前,PPP在供水行业发展变化的源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其决议中有关于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国际定位的相关描述。
如前文所述的(2)阶段,虽然2007年,2008年,PPP在中国供水行业有所弱化,只有少数企业要上市,实现市场化,但是2013年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中,或推动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的转变时,供水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看来,供水行业还是以公益为主,但是在改革大潮中,或者未来十年,现在的看法还是有点保守了。
目前财政部通过大数据建设,已经积累了9万亿项目,并且通过多次筛选和省级和国家级的示范性项目的评定,已经获得很大的一个数据,可估算,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投资中间至少30%以上会在这个大数据库中被追踪,而且可能被大数据赋予各种融资的助力。
什么是PPP?PPP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多项资金,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盈利,公共服务的资本成本降低了,有了盈利的条件,在供水领域,企业同样获益。
总而言之,经历了三个阶段:(1)幼年期,自来水公司成立的较早,但是很多事情还要找政府要钱,是报销制,整个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对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也没有权利做很大的决定,还是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
一.供水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和政府公共服务提升的力度,整个社会都有目共睹,其中PPP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手”。
整体上看,PPP在中国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80年代发改委所主导的“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就包括供水,排水设施。
(2)从2003年-2015年,建设部推动市政设施六项改革,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市政基础行业受影响最大的阶段,直到今天为止,发改委谈PPP仍然主要针对的还是市政基础设施,而“市政”两个字就代表了地方政府。
(3)2013年以来,财政部发起了国家基本国策的PPP改革大潮,与之相应,发改委也随后从地方政府的财务控制上,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进行调整,这不仅在法规方面,而且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中也受到了影响。
当前,PPP在供水行业发展变化的源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其决议中有关于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国际定位的相关描述。
如前文所述的(2)阶段,虽然2007年,2008年,PPP在中国供水行业有所弱化,只有少数企业要上市,实现市场化,但是2013年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中,或推动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的转变时,供水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看来,供水行业还是以公益为主,但是在改革大潮中,或者未来十年,现在的看法还是有点保守了。
目前财政部通过大数据建设,已经积累了9万亿项目,并且通过多次筛选和省级和国家级的示范性项目的评定,已经获得很大的一个数据,可估算,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投资中间至少30%以上会在这个大数据库中被追踪,而且可能被大数据赋予各种融资的助力。
什么是PPP?PPP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多项资金,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盈利,公共服务的资本成本降低了,有了盈利的条件,在供水领域,企业同样获益。
总而言之,经历了三个阶段:(1)幼年期,自来水公司成立的较早,但是很多事情还要找政府要钱,是报销制,整个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对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也没有权利做很大的决定,还是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