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教学课件 第二章第三节 普通话的读诵技巧
- 格式:pptx
- 大小:615.92 KB
- 文档页数:50
朗读、朗诵的基本技巧一、朗读、朗诵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
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应试者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目的是帮助应试人把握难点,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
朗读与朗诵都属于单向口语表述形式,都是把书面文字材料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表述活动。
但,朗诵更具表演性、艺术性,一般要脱稿,而朗读更自然化、生活化、本色化,一般不脱稿。
(二)什么是朗诵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
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语气、语调、语速、顿连等语音变化,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
朗诵也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非词语的声音,如重音、声调、停顿、语速甚至哭、笑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可将其定义为副语言。
因为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达到陶冶性情的人文意义,而且作为重要的沟通方式,朗诵可以规范文明言行,增强理解,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并确立口语表述的最佳形式。
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要认真练习朗诵。
与朗读一字之差的朗诵,相形之下,其主要特点集中于四方面:难度:音声变化超常;要求:情感表现非凡;目的:追求审美效果;语境:多于舞台展现。
(三)朗读与朗诵的异同1.不同点(1)朗读是相对单纯的口语艺术,边看边读不需体态语,读音只要质朴自然,如拟声词不须刻意仿真,人物对话也只稍加区分;朗诵可不是单纯的声音艺术,带有适度的表演成分,需以体态语为辅助手段,在给人听感的同时予人以观感。
第二章口语表达技巧教学要求了解普通话的语音基础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了解普通话读诵的基本要求掌握普通话读诵的技巧能够正确用气、共鸣、吐字归音教学重点音节、音素的含义,声母、韵母的知识及训练,声调的发音方法,普通话变调、轻声、儿化音的规律。
教学难点声母、韵母的分类和发音方法,读诵的技巧。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大纲第一节普通话基础知识一、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言。
二、普通话语音基础(一)音节和音素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
一般情况下,汉语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音除外),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组成也可多个音素组成。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通常,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即为一个音素,普通话共有32个音素并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二)声母和韵母1.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即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
按照发音部位不同,可将声母分为七类:(1)双唇音。
(2)唇齿音。
(3)舌尖前音。
(4)舌尖中音。
(5)舌尖后音。
(6)舌面音。
(7)舌根音。
按照阻碍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可将声母分为五类:(1)塞音。
(2)擦音。
(3)塞擦音。
(4)鼻音。
(5)边音。
按照发音时气流的强弱进行分类,声母可分为不送气音和送气音。
按照声带是否振动进行分类,声母可分为清音和浊音。
2.韵母普通话的韵母按结构成分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1)单韵母。
(2)复韵母。
(3)鼻韵母。
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口形特点将韵母分为四类,也叫“四呼”,即:(1)开口呼。
(2)齐齿呼。
(3)合口呼。
(4)撮口呼。
韵母的发音方法主要包括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复韵母的发音方法、鼻韵母的发音方法。
(三)声调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1)阴平。
(2)阳平。
(3)上声。
(4)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