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43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汽车安全技术概述一.主要内容1.道路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
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3.汽车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二.重点1.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2.汽车安全保障体系3.汽车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三.难点1.汽车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第2章: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一.主要内容1.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关系2.世界各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特点及项目3.各国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或标准对比二.重点1.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关系2.世界各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特点3.世界各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项目4.各国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或标准对比三.难点1.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2.汽车安全性技术标准第3章:汽车主动安全性一.主要内容1.汽车行驶安全性2.汽车环境安全性3.汽车感觉安全性4.汽车操纵安全性二.重点1.汽车行驶安全性2.汽车环境安全性3.汽车感觉安全性4.汽车操纵安全性三.难点1.汽车行驶安全性2.汽车操纵安全性第4章:汽车被动安全性一.主要内容1.安全的车身结构2.汽车座椅安全带系统3.安全气囊系统4.汽车座椅系统5.转向系防伤机构二.重点1.安全的车身结构2.汽车座椅安全带系统3.安全气囊系统4.汽车座椅系统5.转向系防伤机构三.难点1.汽车座椅安全带系统2.安全气囊系统3.转向系防伤机构第5章: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一.主要内容1.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2.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3.汽车电子控制制动系统4.可控悬架系统5.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6.先进安全汽车7.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8.汽车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二.重点1.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2.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3.汽车电子控制制动系统4.可控悬架系统5.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三.难点1.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2.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3.汽车电子控制制动系统4.可控悬架系统5.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第6章:汽车被动安全性能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一.主要内容1.汽车零部件台架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2.汽车零部件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3.实车碰撞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4.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二.重点1.汽车零部件台架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2.汽车零部件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3.实车碰撞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4.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三.难点1.汽车零部件台架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2.汽车零部件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典型设备第7章:汽车安全检测一.主要内容1.汽车安全检测规范2.汽车安全检测设备二.重点1.汽车安全检测规范2.汽车安全检测设备三.难点1.汽车安全检测规范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以下属于被动安全标准的是A.照明与光信号B.制动C.车辆结构与防盗 D.防火2.汽车技术标准的制订、批准的负责机构是。
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安全性主要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汽车以最小的交通事故概率和最少的公害适应使用条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安全性。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汽车、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
1 汽车安全性分类汽车安全性标准项目包括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和事故后安全性。
1.1主动安全性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汽车主动安全方面的内容有:1)保证驾驶员有良好视野方面。
驾驶员前视野要求;汽车后视镜的安装要求及性能;风窗玻璃除霜、除雾;刮水器、洗涤器等。
2)保证良好操纵性能方面。
转向系统、行驶稳定性;加速控制系统(特别是超车的时间和距离)、制动系统的功能;汽车喇叭的性能等。
3)各种照明及信号装置的要求。
各种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标识、性能要求,前照灯、雾灯、倒车灯、转向灯、制动灯和示廓灯的位置及要求等。
4)汽车的总体尺寸、以及驾驶员工作条件(操作元件人机特性、坐椅舒适性、噪声、温度和通风、操纵轻便性等)。
汽车驾驶室内各种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使用统一的图形标志,可避免驾驶员错误识别或错误操作而导致车祸。
1.2 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即发生事故时的安全性,指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减轻乘员和行人伤亡、减少车辆损失的结构性能。
它又可分为汽车内部被动安全性以及外部被动安全性。
汽车被动安全性方面的内容有:1)驾驶室、车身结构的刚度,防止正面、侧面撞击的性能,特别是轿车的侧门强度。
2)汽车座椅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座椅强度、安全带强度、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座椅头枕等。
它们的作用是保证撞车时能吸收乘员的能量,减轻乘员伤亡。
3)汽车(特别是轿车)内外凸出物的要求。
4)汽车和挂车的侧面及后下部设有防护装置,主要用来防止车辆在行驶时有其他人、车、动物等撞击,造成事故。
5)汽车安全玻璃,用以防止撞击后玻璃破碎伤人。
1.3 事故后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是指汽车能减轻事故后果的性能,这是指能否迅速消除事故后果并避免新的事故发生。
汽车行驶安全性知识讲解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组成部分,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和工作的重要工具。
然而,行车安全问题却时常困扰着人们,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我们需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汽车行驶安全性相关知识。
一、车辆保养车辆保养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如更换机油、轮胎以及燃油滤清器等,检查车辆刹车、照明等系统以及启动电路状态,保持汽车整洁干净等都能够有效降低车辆故障率,有助于保持车辆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持久性。
二、外部环境影响行车过程中,外部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湿滑路面、雨雾、大风、沙尘暴等恶劣气象条件都会对车辆行驶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行车更加危险。
因此,在恶劣天气行驶时需特别注意,减速慢行,注意避让。
三、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在车辆行驶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时,容易忽视安全隐患,大意驾驶,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在开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路况,提前做好准备,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准确果断地处理问题,在行车中绝不因小失大。
四、驾驶技巧驾驶技巧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合理使用刹车、转向,要避免突然变道和转弯,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或路面湿滑的情况下更要格外谨慎。
另外,在高速公路上驾车时,应保持适度车速,不要超速行驶,要及时变线并注意车距,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好地处理事故发生。
五、车辆保险车辆保险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到的损失。
建议车主们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车险,避免出现保险额度不足或者赔偿条款不合理等情况。
此外,在购买车险时需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赔偿范围,保证自身权益。
总而言之,汽车行驶安全事关我们自身、家人和社会的安全,在开车前需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及时进行车辆保养以及积极学习驾驶技巧,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车标准,能够保证我们在行车过程中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事故。
目录•汽车行驶安全概述•汽车基本结构与性能•驾驶员素质与技能培养•道路环境与行车安全•车辆维护与保养知识•应急处理措施及自救方法汽车行驶安全概述0102 03交通事故频发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导致数百万人受伤或死亡,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事故后果严重交通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引发家庭悲剧。
社会经济负担交通事故给医疗、救援、保险等社会系统带来沉重负担。
交通事故现状与危害遵守交通规则、掌握安全驾驶技能是保障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基础。
保障生命安全安全驾驶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处理时间,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提高交通效率安全驾驶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汽车行驶安全重要性培养驾驶员安全意识,掌握基本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技能,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涵盖交通法规、车辆安全、驾驶员身心健康等方面知识,结合案例分析、模拟驾驶等实践环节。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30201本课程目标与内容汽车基本结构与性能汽车的动力源,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
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
构成汽车的主体,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护。
包括电池、发电机、点火系统等,为汽车提供电力。
引擎底盘车身电气设备汽车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类型及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通过点燃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产生动力。
柴油发动机通过压缩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产生动力。
电动汽车发动机通过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电动机产生动力。
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等。
传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包括刹车片、刹车油等。
制动系统控制汽车行驶方向,包括方向盘、转向器等。
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连接车轮与车身,缓冲路面冲击,保证乘坐舒适性。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车身结构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影响汽车的刚性和安全性。
轮胎、悬挂和车身结构驾驶员素质与技能培养03良好的性格驾驶员应具备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等良好性格特点,以更好地适应驾驶工作。
车辆行驶安全性能分析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随着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和道路状况的不断变化,车辆行驶安全性能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重要性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关键因素。
首先,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是指车辆在各种路况和驾驶行为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这包括操纵性、制动性、防滑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而一个车辆的安全性能则取决于多个因素。
首先,车辆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其安全性能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车辆设计应该考虑到车辆的结构强度、车身稳定性以及悬挂系统等方面。
高质量的材料和严格的生产标准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其次,车辆的零部件质量也是决定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制动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刹车距离和制动效果。
轮胎的质量和胎压对车辆的操纵性和抓地力有着直接影响。
另外,车辆的安全辅助系统也是提高安全性能的有效手段。
例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能够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辆抱死。
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整车辆的动力分配和制动力量来提高操纵稳定性。
这些系统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能。
此外,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也是确保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
驾驶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包括准确判断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同时,驾驶员应该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等,以确保自己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道路状况和环境也对车辆的安全性能产生着重要影响。
坑洼的路面、湿滑的路面和恶劣的天气条件都会降低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
因此,及时维护道路和提供良好的交通标示也是确保行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车辆行驶安全性能是汽车行业和社会重要的关注焦点。
通过优化车辆设计、提高零部件质量、引入安全辅助系统,同时加强驾驶员技能培养和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
因此,在购车、驾驶和维护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能,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
汽车行驶安全性汽车行驶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汽车行驶安全性是汽车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指标,也是购买汽车时消费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驾驶员行为和道路条件等方面探讨汽车行驶安全性的相关问题。
汽车设计对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第一关键是汽车的设计。
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设计要素:1. 车身结构汽车的车身结构是决定其抗碰撞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汽车采用钢板材料制造,一些高端汽车还使用了更加轻量且具有更高强度的材料,如碳纤维和铝合金。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还能够提供更好的碰撞保护。
2.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汽车中常见的 passivet 安全装置。
安全气囊能够在碰撞发生时迅速充气,保护乘客头部和躯干的受损。
安全带则能够在碰撞中有效地限制乘客的移动,减轻撞击带来的伤害。
一辆好的汽车需要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3. 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防抱死刹车系统是一种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能够在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轮的旋转,避免车轮锁死,从而保持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防抱死刹车系统不仅能够缩短制动距离,还能够减少制动时的侧滑和失控风险。
驾驶员行为对行驶安全性的影响虽然汽车的设计对行驶安全性至关重要,但驾驶员的行为也是影响行驶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几个驾驶员行为与汽车行驶安全性相关的要点:1. 酒驾和驾驶疲劳酒驾和驾驶疲劳是两个常见的驾驶行为,它们都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酒驾不仅违法,而且不负责任。
驾驶疲劳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会大大降低,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避免饮酒驾车,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2. 手机使用和驾驶中的分心行为驾驶中的手机使用和其他的分心行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